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227章 善后,琐事 都有补偿

第227章 善后,琐事 都有补偿

  已经快要八月底。

  中秋节已过, 气温下降了不少。

  盛京没有被这次的蝗灾波及到,盛京的秋收已经开始了。

  这日王桂花从庄子回来,不仅带回来一些还带着泥土的花生, 还有一筐刚捉的蚂蚱。

  最近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很喜欢听家中长辈讲从前黎家没发家时的经历,并且还想体验一番。

  下地秋收,这种活儿太累,黎荞陶竹王桂花舍不得他们仨累着,不允许他们下地干活。

  但从庄子里带回来一些新鲜的农作物, 用从前的方法做着吃,那是可以的。

  像是花生, 这种刚拔的花生洗干净, 放入锅中卤一下,味道比干花生要好吃许多。

  还有烤红薯,垒一个小土灶, 先把红薯在小土灶上烤的半熟, 然后将整个小土灶给砸了,用泥土盖的严严实实, 这样焖出来的红薯也好吃。

  至于蚂蚱,从前的黎家哪有条件做油炸蚂蚱,捉来之后串成一串扔到火堆里, 稍微烧一下肉香味就飘出来了。

  这种粗糙的吃法, 以黎家人现在的味觉来看, 有些不够美味。

  但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吃惯了精致美食的小家伙倒是很喜欢,觉得这种亲自动手的经历很有趣。

  而且, 平城那边的信源源不断, 每一封都与蝗灾有关, 于是这三个小家伙对蚂蚱的兴趣一直没消失。

  王桂花就时不时的从庄子里带回一些土特产。

  黎小睿瞅见奶奶又给他和两个小叔叔带回来不少蚂蚱, 立马跑去厨房门口生火。

  蚂蚱还是烤着吃比较香,原汁原味。

  小孩子玩火容易出事,今日陶竹回来的早,便搬了个小板凳过来坐厨房门口守着他们仨。

  到目前为止,善堂那边一共收到了不到七万两银子的捐款。

  这些银子按照就近原则,在受灾地区相邻的府、县买粮食,这样能省下不少运输费用。

  他只需要统计善款,具体的操作方面由盛鸿安排的善堂总管负责,因此这些天他不是很忙碌。

  有时候还能和王桂花一起去自家庄子里盯一下秋收情况。

  黎小睿也坐在小板凳上,他一手拿着一根小木棍,一手往小木棍上窜蚂蚱,嘴巴也忙活着:“唉,我当时要是在三柳村就好了,这样我也能大开杀戒。”

  “就是,我也想杀蝗虫不眨眼。”

  黎长风两个肉呼呼的小手也在串蚂蚱,提起这次蝗灾,他白嫩嫩的脸蛋上满是遗憾。

  “小宝哥虽然比咱们大两个月,但力气肯定不如咱们大,若是咱们拿着扫帚去扫蝗虫,一日下来,收获的蝗虫绝对比小宝哥多的多。”

  黎云帆说着,竟是抿着小嘴巴叹了口气,肉嘟嘟的脸蛋被他这一小动作鼓成了小包子。

  显然,没能在这次的蝗灾中大展身手,他遗憾极了。

  陶竹视线在他们仨身上转了一圈,有些无奈:“这又不是什么好事,你们春桃姑姑不是说了,蝗虫撞到了小宝的眼睛,让小宝难受的掉了好几滴泪花。”

  在三柳村的这次灭蝗行动中,黎春桃和章田生的大儿子章小宝很是勇敢,虽然只有五岁多,但也拿起小扫帚去扫地上的蝗虫,好把蝗虫扫进麻袋里。

  这种活计对小孩子而言其实是有风险的,章小宝一个不注意,被蝗虫抓了下眼珠。

  但这三个小家伙忽视了危险,只记着章小宝可以去抓蝗虫,这几日天天都在为没能亲身参与灭蝗而遗憾。

  “阿爹,如果我和云帆睿睿参战,肯定会保护好自己哒。”

  黎长风说着也抿下了小嘴巴叹气:“要是我们能飞就好了,哪里有蝗灾,就嗖的一下子飞哪里。”

  他虽然知道蝗灾不是好事,可是,春桃姑姑在信里描绘的场景,他真的很想参与进去呢。

  因为除了蝗虫来临时众人齐心捕捉蝗虫外,事后众人还在煮蝗虫,晒蝗虫,磨蝗虫。

  这种步骤听上去好有意思啊!

  “你们还是专注烤蚂蚱吧,这种话以后出门别说,蝗灾最好彻底灭绝。”

  陶竹语气有些严厉。

  最近圣上心情很糟糕,这三个小家伙可千万别说出“要是京城也有蝗灾就好了”之类的话语。

  不然就算黎荞简在帝心,那圣上心中也会起小疙瘩。

  “阿爹放心,我们仨才不会乱说话,我们就是想灭蝗虫。”

  黎长风说着将已经串好的一串蚂蚱丢入了火堆里。

  然后他亮亮的眼睛一直盯着蚂蚱串,小手又抓起了一个烧火棍,蝗虫易熟,得注意火候,不然一下子就被烧没了。

  “就是,大忠叔祖父一个人竟然捉了五千多斤蝗虫,太厉害了。”

  黎小睿惊叹,也将串好的蝗虫扔到了小火堆里。

  “若是换成爹爹,爹爹说不定能捉一万斤蝗虫。”

  黎云帆大眼睛笑得弯弯,还亮晶晶的,他看向陶竹:“阿爹,你说是不是?!”

  虽然不知道一万斤蝗虫到底有多少,但他爹爹那么厉害,肯定能在大忠大伯的斤数上翻一番!

  “……不是,你爹爹捉不了,你大忠大伯之所以能捉那么多蝗虫,是有人帮忙。”

  陶竹摇头。

  黎大忠身强体壮,是标准的壮劳力,蝗虫来袭时,他拿着那种竹子编的直径有一米宽的大扫帚去了自家田地中,身后跟着白柚的车夫、小厮、粗使婆子。

  黎大忠用大扫帚在自家的红薯秧苗上一扫,地上便出现了一个蝗虫堆。

  他的三个帮手赶紧把这个蝗虫堆装入麻袋中。

  就这样四个人除了喝水啃馒头时算是小小休息了一下,余下的时间里是一刻不停的捉蝗虫。

  从天不亮忙到半夜,这才捉了五千多斤蝗虫。

  和黎大忠一样的壮劳力有很多,像是郑浅浅的两位哥哥郑器、郑光,还有王秀英,虽是妇人,但力气和男人一样大,捉蝗虫也是一把好手。

  私塾里的那些半大小子停了课,哪怕被布巾蒙着口鼻,也嗷嗷叫着挥着扫帚捉蝗虫。

  三柳村除了陶树一家,每家的积蓄都有上千两,日子富裕了十年,没有吃过苦,所以此次的蝗灾对于三柳村的幼童、半大小子而言,趣味大过了危害。

  于是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这三个小家伙看了平城那边源源不断的信件之后,便也觉得捉蝗虫好玩。

  这种成人与小孩子的认知差异,陶竹想尽力掰回来。

  不好玩,蝗灾一点儿都不好玩。

  这次蝗灾谁的损失最大?

  河西府的损失最大。

  河西府种的红薯全被毁了,虽然已经补种了,但错过了最佳种植时期,日照不足,红薯的产量肯定会减少。

  而且,红薯的收获期推后,红薯作坊想要开工的话,得从外地买红薯,哪怕现在各地修了灰泥路,那运费也挺贵的,这么一来成本就得增加了。

  现在整个河西府的农人心里都在滴血呢。

  捉蝗虫所带来的那点收益在损失跟前,什么都不算。

  这般想着,陶竹看向已经把蝗虫烤串从火堆里扒拉出来的黎长风。

  小家伙正鼓着嘴巴呼呼的给烤串吹风,好让烤串快点变凉。

  他抬手轻轻戳了戳小家伙鼓成包子的小脸蛋:“等城北咱们自家的红薯作坊开工之后,你们仨个,每七日抽出一日去那边当帮工,如何?”

  “我给你们发工钱,你们自己挣的工钱你们自己处置。”

  “嗯?”

  “为什么?”

  “阿爹?”

  三个小家伙齐齐看向他,三双眼睛都因为惊讶而睁的圆圆的。

  “我是要让你们知道挣钱不易。三柳村现在虽然富裕了,可这点富裕是乡亲们用汗水换回来的。”

  “一场蝗灾将大家伙儿的心血给毁了,这件事一点儿都不有趣。你们自己去作坊里感受一下就知道了。”

  陶竹认真解释缘由。

  “好啊!”

  但黎小睿听罢,立马举起小手晃了晃:“我不怕,我愿意去红薯作坊里干活。”

  身为小男子汉,这点活计怕啥?

  看他狠狠挣钱!

  黎小睿不怕,黎长风黎云帆两个小家伙也不怕,他们俩自小力气大,比他们的大侄子睿睿更适合干力气活哦。

  三个小家伙儿的注意力被转移,一边吃着脆香的蚂蚱一边叽叽喳喳的问东问西。

  陶竹一一答了。

  现在平城那边已经决定从相邻的府、县购买红薯,但是,往年的时候,是整个河西府的农人先把自家的红薯做成淀粉,然后再把淀粉卖给平城的红薯作坊。

  现在全府的红薯都推迟收获,要想购买能满足全府农人的红薯,那成本就要增加很多。

  成本增加,售价必然提高,一些外地商人就有些不满。

  但这没办法,蝗灾是天灾,谁让整个河西府的红薯都被毁了呢。

  “那河西府的百姓今年真的损失惨重啊。”

  黎小睿听完了,小眉毛不由拧了起来。

  “可不是,现在老家那边的农人忙着从外地购买红薯,等他们自己的红薯成熟了,还得下地收红薯。”

  “损失最大的是咱们村的人,往年红薯作坊开工前,大家伙儿下地收红薯,不必雇短工。但今年红薯成熟时他们都在红薯作坊里干活,他们肯定得雇人去收自家田地里的红薯。”

  陶竹说着也想叹气了。

  这一波蝗灾,最最最亏的是三柳村和朱家村的人。

  但这两村的人不愿意给朝廷添麻烦,决定自己承担损失。

  看三个小家伙脸蛋都皱了起来,一副烦恼的模样,陶竹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

  “不说这事了,快去洗洗手,该吃晚饭了。”

  一筐蚂蚱看着多,但用火烧了之后可食用的肉没剩下多少,在他们刚才说话间,一筐蚂蚱轻轻松松就被消灭完了。

  蚂蚱只能当零嘴,填不饱肚子。

  “好~”黎云帆脆生生的应了一声,收起了对乡亲们的担忧,他仰着小脸蛋问:“爹爹今天什么时候回来?”

  “肯定要很晚了,不用等他,咱们先吃晚饭。”

  陶竹想起黎荞,不由朝皇宫的方向看了一眼。

  这几日他清闲了,但黎荞挺忙碌的。

  黎荞虽然在六部都掺和了一脚,但他的本职是户部主事,现在秋收已经开始,身为户部仅次于尚书、侍郎的官儿,黎荞每日都忙的脚不沾地。

  果然,一直到两个小家伙都睡下了,黎荞这才回府。

  厨房里,厨娘做了一些烤串,又下了一碗清汤面,最后又准备了一个西瓜当饭后水果。

  夫夫俩坐在灯下,黎荞一边慢悠悠的吃着宵夜,一边与陶竹说起了今日的事儿。

  “河西府的百姓不给朝廷添麻烦,但圣上也不愿意让河西府的百姓吃亏,他决定调河西府以及周边几府的地方驻军帮忙从外地运红薯。”

  “嗯?圣上真这么说?”

  陶竹原本是一手托腮看着黎荞吃宵夜的,闻言立马坐直了身子,脸庞上满是惊讶。

  “是,他说地方驻军不缺那点训练时间。”

  黎荞一边嚼着口中裹了烧烤料的淀粉肠一边点头。

  “那太好了,这样乡亲们买红薯的成本不用增加,外地商人也不会不满。”

  陶竹双手合十,一脸感激的朝着皇宫方向看去:“圣上太仁慈了,太体恤百姓了。”

  “是。而且,河西府的田知府上奏,想要开仓放粮。”

  黎荞又道。

  每年的赋税收取之后,地方官府要留一部分用作日常开支和储备粮食,余下的才会送往盛京。

  现在河西府接任明知府的田知府想要将往年的陈粮一股脑全发给百姓。

  河西府富裕,每年赋税收取的都是足额,但年年用不完,官府里的人不爱吃杂粮,不少粮食就剩了下来,在加上仓库里的储备粮,因此整个河西府的存粮有不少。

  此次其他受灾的府肯定要开仓放粮,但河西府家家户户都不缺这点粮食,因此河西府的粮仓没必要开放。

  可田知府想用此举动暖一暖众人的心,盛鸿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大手一挥便准了。

  “田知府考虑的挺周到的,之前田知府自掏腰包给大家买种子秧苗,现在又开仓放粮,这下子乡亲们心里肯定舒坦了。”

  此次河西府不向朝廷伸手要免费种子、秧苗的决定,是田知府在询问过一部分百姓后独自下的。

  这不是全府百姓的决定。

  这是田知府的决定。

  但现在田知府又是自掏银子设奖金又是买种子、秧苗,还开仓放粮,这下子就算一些百姓还是有不满,但也只会在心里嘟囔几句。

  知府大人做到这个份上,挑不出刺来了。

  “可不是,田知府此次散尽家财,圣上对他赞不绝口,升官指日可待了。”

  黎荞一边点头一边将面碗端到了自己跟前。

  烤串吃完了,该吃面了。

  清汤面的味道不错,虽然清淡,但也有滋有味的,他几口就吃完了。

  这时陶竹将桌子上的西瓜也切开了,夫夫两人拿着勺子,一人半个西瓜,慢悠悠的吃了起来。

  西瓜的季节已经过去了,他们家的西瓜也不多了。

  此时的西瓜不用放在冰块里就凉凉的,黎荞刚吃了烤串,口中有些渴,冰凉淡甜的西瓜对他而言正好,他挖西瓜的速度比陶竹快了些。

  陶竹见状,便将自己的半个西瓜推给他:“圣上不是说要论功行赏吗?有结果了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