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216章 沈画去善堂,天气骤冷 陶竹黎荞的傻子行径

第216章 沈画去善堂,天气骤冷 陶竹黎荞的傻子行径

  天气冷, 相应的干柴、煤炭等御寒物资价格也上涨了一些。

  价格上涨了,用量也得上涨,像是黎荞家的暖房, 灶里的火得烧的比往年旺一些,不然室内的温度上不去。

  这么一来,消耗掉的木柴就更多了。

  而且,黎荞、陶竹体恤下人,担心下人们冻坏了手, 洗衣做饭都让用温水。

  黎粮、王桂花有些心疼,每日光是烧火就得用掉十多两银子, 太奢侈了, 他们夫妇让一大家子白日里尽量待在前院的多功能休闲房,反正有三大间呢,足够众人使了。

  当然, 像是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正在读书的小家伙儿, 他们仨读书时得待在他们的书房。

  为此,黎粮还夸了黎长风、黎云帆, 觉得他们俩脑袋瓜聪明,虽然年纪小,但读书上和黎小睿一个进度, 他们俩和黎小睿共用一个夫子、一个书房, 这样能省下不少柴火。

  聪明人就是好啊, 小小年纪就能给家里人省干柴了。

  这话听的陶竹、黎荞有些哭笑不得。

  但其他人却很赞同。

  黎二宝如今快三岁了,但大名还没定下来, 原本大家都觉得二宝这个小名儿不错, 配上黎二宝肉呼呼的脸蛋, 越看越可爱。

  但孩子大了, 肯定得有大名,最近郑浅浅就在念叨此事,聪明人好哇,像是他小叔,发奋之后,短短十年就挣下了如今的家业。

  黎长风黎云帆这对双胞胎也很厉害,以他看,明年这俩孩子在学习上肯定能甩开黎小睿。

  脑袋瓜这么聪明,能省多少纸张、多少墨水、多少蜡烛啊!

  因此,他想给二宝取名黎智。

  他大儿子叫黎睿,二儿子叫黎智。

  睿智。

  完美。

  郑浅浅想给二宝取这个名儿,大家自然不会反对,这种事当然是他这个当阿爹的说的算。

  不过,黎粮身为爷爷,对这个名字也很满意,简单,好记,寓意也好。

  就叫这个了!

  黎二宝刚有了大名,郑浅浅又怀孕了。

  这次他怀在了黎夏后边,黎夏是黎二山范圆圆成亲前怀孕的,比他早了三个月。

  家中又有两个孕夫,还有两个两岁多的黎二宝、橘哥儿,于是郑浅浅、黎夏白日里通常都是待在前院的休闲房。

  黎瑜安嫁去了辛家,范圆圆最近一直和陶竹忙活发放棉花的事儿,黎粮、王桂花的粉条作坊又开始运转了,因此白日里只有黎瑜宁、黎小兰陪着他们俩。

  有时候周芸会领着儿子过来玩,但天气冷,她来的次数不多。

  沈画与徐瑛的小哥儿已经两岁了,取名为徐欣,欣哥儿。

  沈画家中有暖房,沈家夫妇未回平城,一直待在盛京陪着他,但他依旧不爱在家里待,时常带着欣哥儿来黎家。

  无他,还是因为徐家人。

  去年沈画在自家盖了暖房,今年徐瑛的爹娘从河西府来了盛京。

  徐瑛入京赶考前和沈画成了亲,当时徐瑛和家里人闹翻,后来随着徐瑛一起上京的是徐瑛的叔伯堂哥堂弟等人。

  徐瑛爹娘一直待在河西府。

  徐瑛考上进士后,本来有假期可以回河西府,但因为当时沈画已经领了给皇家布庄设计衣服的差事,因此当时徐瑛没有回乡。

  当时没回,到目前为止,再没机会回去过。

  徐瑛爹娘六年没见过徐瑛,包括之前徐瑛被诬陷入狱,徐瑛爹娘也未来京。

  但现在河西府—盛京的官道都铺上了水泥,不仅平坦,所用时间也大大缩短,于是徐瑛爹娘便来了盛京。

  这夫妻俩年纪大了,但徐家人所居住的宅子没有修暖房,于是便天天往城东沈画买的宅子里跑,要住暖房,要看欣哥儿,还催沈画赶紧再生个大胖儿子给徐瑛留后,不然就得让徐瑛纳妾,徐家不能断后。

  还说什么即便当年徐家不对,没有顾忌着沈家对徐瑛的教导之恩,但现在徐瑛给沈家当了六年的上门女婿,徐家人的脸面被丢尽了,因此徐家已经不欠沈家了。

  总之,徐瑛爹娘此次入京,不跟之前的徐家人那般处处针对沈画,但却精准拿捏住了沈画的软肋,让沈画膈应坏了。

  徐瑛爹娘到底是他的正经公婆,他也不好让人抓着扫帚把这对夫妇轰出去。

  他爹娘有时候气不过,会和徐瑛爹娘吵起来,但因为他的确没给徐瑛生儿子,经常被徐瑛爹娘抓住这一点儿怼的他爹娘哑口无言。

  眼不见为净,他干脆带着欣哥儿或者是他自己跑黎家来。

  这日下午,陶竹和范圆圆从城外回来时,天已经快黑了。

  其实还不到傍晚,但今天阴天,没有太阳,所以才下午三点,室内就需要点上蜡烛了。

  范圆圆小跑着从大门进来,她边往休闲房跑边对身后的陶竹道:“竹叔我先去暖房暖和暖和,你快跟上呀!”

  “你先去吧。”陶竹笑着回了一句,他说着看向目前负责前院杂务的黎戟:“大哥大嫂回来了吗?”

  “回竹老爷的话,大老爷、大夫人还没回府。”

  黎戟一边将角门的钥匙递给黎满好让黎满将马车牵回府一边回道。

  “那你派个人去城北请他们回来,今日天冷,若是等会儿天黑了,肯定会更冷。”

  陶竹吩咐道。

  这夫妇俩的红薯作坊在城北,今天冷的邪门,早上出门时感觉和昨日差不多,结果一日下来,竟是越来越冷。

  刚才回城时,马车里的小炉子烧的很旺,他和范圆圆身上也裹着厚厚的狐皮披风,但还是觉得冷。

  这不,范圆圆进了大门就往暖房跑,一刻都受不住了。

  不过,还得给他们夫妇俩准备一床被褥,让他们夫妇俩裹着,不然他们夫妇俩会如他和范圆圆一般觉得冷。

  当然,还有黎荞。

  另外也有在铺子里忙活的黎菽黎大山几个人,也都得给他们送被褥,免得冻着了。

  将一系列的活儿安排好,陶竹这才进了休闲房。

  一进门,热气扑面而来,被冻的红红的脸颊被热气一包裹,顿时有些发热。

  他抬手拍了拍脸,看向了室内。

  “咦?画哥儿,你怎么了?”

  他有些惊讶。

  沈画侧躺在炕上,脸正对着他,一双眼睛红通通的,可见刚哭过。

  范圆圆坐在一旁,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她和沈画不熟。

  “没啥事儿,竹哥,你回来了啊,坐。”沈画吸了吸鼻子,嗓子发哑,他说着双手撑着炕,慢慢坐了起来。

  “二宝和橘哥儿喊着要见小睿长风云帆,浅哥儿、夏哥儿就带着他们俩去了。”

  “瑜宁在内眷那间看书,小兰去厨房安排晚饭了。”

  “你都哭成这样了,还没事呢。”陶竹眉头紧皱,抬步朝着他走去:“肯定是徐瑛爹娘说了什么。”

  “他们说的也是事实,谁让我的确没给表哥生儿子。”

  沈画说着嘴巴一瘪,眼睛里又冒出泪花。

  陶竹:“……”

  他紧走两步来到炕边,抓住沈画的手轻轻摇了两下:“徐瑛根本不在意这点儿,你别哭,至于徐瑛爹娘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沈画吸了吸鼻子,没吭声,但脑袋垂着,大颗大颗的泪珠不住的往下掉。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低声道:“我就是烦,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其实,生不生儿子的,徐瑛不在意,他原本只有一点点在意。

  但徐瑛爹娘来了之后,日日念叨,他心里头那一小点儿不在意被放大了。

  再加上不能跟从前一样梗着脖子和徐家人大吵大闹随意赶人,于是郁气一直憋在他心里发泄不出去。

  总之,他最近心情不好。

  哪怕徐瑛事事顺着他百般关心,他也不想回家。

  沈画与徐家人的矛盾,这是老问题,陶竹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陪着他坐着,说一些其他事转移他的注意力。

  很快,黎家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沈画依旧不愿走,于是他和黎家人一起吃晚饭。

  饭吃到一半,徐瑛来了。

  徐瑛有些不好意思,坐下与黎家人一道吃饭,待一顿饭吃完,陶竹拉着沈画去了正房那边,黎荞则是和徐瑛去了他的书房。

  “徐兄,我本不该插手你家的家事,但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看画哥儿整日郁郁寡欢,时间久了,身子怕是要遭不住。”

  徐瑛闻言登时苦笑:“我已经想好了,过两日就给圣上递折子自请外放,我去偏远之地,这样的话,我家里人肯定不会跟过去了。”

  他又不能跟徐家人彻底断绝关系,所以,他带着画哥儿离开盛京,这是最好的选择。

  “你竟是这样打算的?”

  黎荞惊讶:“可这么一来,画哥儿也要远离爹娘了。而且,画哥儿要跟着你受苦。”

  “我知道。”

  提起这点儿,徐瑛强撑着的苦笑维持不住了,他一脸痛苦,身子也有气无力的歪在宽敞的太师椅中,他抬手捂住了眼睛,再开口时,声音有些哽咽:“是我无能,对不住画哥儿。”

  徐瑛第一次这般直白的展示他的苦楚,看的黎荞不由眉头紧皱:“……徐兄,画哥儿愿意去善堂帮忙吗?若是愿意的话,他可以去善堂。”

  “这么一来,他不必整日待在家中,见的多了,视野开阔了,不用整日面对家中琐事,那心情自然就好了。”

  他很想给沈画讨一个正经的但不在大盛官职体系内不必让盛鸿掏俸禄的官职,但这么一来,徐家的家丑就要摊在盛鸿跟前了。

  他是外人,不合适。

  况且,他的人设也是不插手官员的升调。

  因此,他只能让沈画先从那个家离开,免得沈画抑郁了。

  “嗯?”

  听了黎荞此话,正捂着眼睛浑身泡在黄连汁之中的徐瑛,不由将双手移开,他吃惊的看着黎荞:“让画哥儿去善堂?”

  “对,我给他开工钱。不过,这么一来他要很辛苦了,他还得画衣服,照顾欣哥儿。”

  “这……”徐瑛迟疑了起来,光是想一下就能知道画哥儿得多辛苦。

  可是,若画哥儿跟着他去偏远的苦寒之地,那肯定更苦……

  “今日回家,我问问他。”他没有一口应下。

  这得看画哥儿的意见。

  等坐上了回家的马车,徐瑛说起了黎荞的提议,他话音刚落,沈画依旧有些肿的眼睛瞬间亮了。

  去善堂和他竹哥一起干活?

  他愿意!

  他不想回家,他不想面对徐瑛爹娘的念叨,他想逃离!

  他宁肯去干活辛苦一点儿,也不愿待在家中心烦意乱,闷闷不乐。

  再在那个家待下去,他会窒息的!

  急于逃离徐瑛爹娘的沈画,翌日就来了黎家,要和陶竹一起去善堂。

  陶竹把善堂的资料给了他,让他先熟悉一下善堂的事务。

  昨日气温猛降了一波,今日气温没有回升的样子,善堂又收到了一些捐赠。

  与此同时,木炭煤炭干柴等物资的价格又上涨了。

  天气太冷,人们不愿意出门,连带着黎家铺子的生意都有些受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火锅铺子。

  火锅铺子不能外带,只能堂食,那些爱吃火锅的贵人富人不愿意出门,火锅铺子的生意自然就冷清了。

  黎大山在下午时,让人送回来了一些肉食和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黎家火锅铺的食材,向来都是当日采购的新鲜食材,不卖隔夜的。

  今日吃火锅的人少了,这些东西卖不出去,那就只能自家人吃了。

  今日王桂花在家,没去红薯作坊那边,她看着送回来的食材很是心疼。

  这些东西都是铺子里的伙计一大早扛着酷寒去菜市场买回来的,结果却卖不出去。

  又是遭罪又是白忙活,这种冷天什么时候是头儿啊!

  不只是店铺里的伙计遭罪,底层的百姓都遭罪。

  菜市场的小贩,街道两边的小摊贩,送菜送肉入城的农人、屠户、小贩,都得日日早起,忙活自家的生意。

  还有靠打工、打零工为生的人,也都得早起上工。

  反倒是农人,在这农闲之际,可以待在家里猫冬。

  可这么冷的天,河流池塘都上冻,屋子吧,也跟个冰窖似的——舍不得烧炕。而且,闲着没收入,心里发慌。

  总之,农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盛鸿往边城又调了五千精兵,盛京都这么冷了,盛京以北肯定更冷,胡人受不住冻,怕是要南下。

  边城的防御还得再加强。

  精兵前往边城,那粮草就得跟上,今年的军费支出要比往年高一些。

  但多支出的这点银子,盛鸿不是很在意,他现在腰包不说很鼓,但也绝对不瘪。

  待在求贤殿,围坐在炭盆前,盛鸿无比庆幸。

  幸好黎爱卿今年收购了许多棉花,在黎爱卿的影响下,他那大儿子、四儿子在暨北省也收购起了棉花,江爱卿在郎方府也收购棉花,明爱卿在东山省也收购棉花。

  还有那范家,也在收购棉花。

  虽然说,和大盛广袤的土地比起来,这几人收购棉花的行径影响力有限,可是,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展现给所有人的信号。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个信号是朝廷没有放弃他们,朝廷在救他们。

  哪怕现在朝廷的恩惠没有惠及到他们头顶,那他们心中总算是有一个盼头。

  对于富人、贵人而言,这个信号是大盛很稳,超稳,无敌稳,别有什么小心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会儿盛鸿是真的很想直接把第二道赞赏圣旨塞到黎荞怀里。

  和赏赐田地比起来,还是赞赏圣旨更珍贵。

  但第二道题目他给出的期限是三年,因此,此时他能做的便是又赏给黎荞十万亩田地。

  该种粮食种粮食,该种棉花种棉花,反正荒着也是荒着,不如赏给黎爱卿,借黎爱卿之手,转移到百姓身上去。

  当然,最好从明年开始就风调雨顺,噩梦彻底消散!

  黎荞又白得了十万亩田地,这让他心里的忧虑冲淡了一些。

  这一周以来,天气冷的邪门,但又不下雪,只是干冷,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还有田地里需要过冬的庄稼,虽然这会儿冬小麦刚种下还没有发芽冒出地面,但再这么冷下去,那藏在地下的冬小麦也遭不住这种温度。

  而且,之前收购来的棉花,已经全部发放完毕。

  但还是有百姓过去,想要领取御寒之物。

  陶竹便干脆在善堂、自家铺子门口都挂出了收购旧棉衣的告示。

  捐赠解决不了问题,那只能掏钱买了。

  对于陶竹这一行径,沈画感慨,感动。

  和那些被冻的瑟瑟发抖、手脚都满是冻疮的底层百姓而言,他的痛苦,似乎不值一提。

  生死跟前无大事。

  他不仅没有面临生死,他还吃得好,穿的好。

  沈画将自家用不着的御寒衣物、被褥什么的,都收拾了出来,准备送到善堂。

  他之前也捐赠过,但把东西送来之后就走了,没深入善堂了解过底层百姓面临怎样的困境。

  这会儿了解了,他便回家又收拾了一通,只要用不上,那就都捐了。

  沈家夫妇面对着空了一半的衣柜、箱子,不由有些心疼,沈家可不是大富之家,沈画捐出来的那些被褥、裘衣,若是拿出去卖,能卖不少银子呢。

  “爹,娘,咱捐的这点儿东西算什么呀,和竹哥比起来,我只觉得自己做的少了。”

  “我这几天看善堂的账册,发现有不少人将棉花卖给竹哥,然后又跑去分馆那边免费领棉花。”

  “这种事儿匪夷所思吧?是拿竹哥当傻子坑呢,我立马就问起了竹哥,怎么能容许那些人这么干呢。”

  “但竹哥一点儿都不在意,说那些人家境的确不好,家中没有田地,都是佃户,要么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么是一年到头吃不饱或者是勉强裹得住温饱。”

  “竹哥说荞哥收购棉花,为的就是这些人,既然棉花落这些人手里了,那其他的就不必计较了。”

  “你们说说,和竹哥比起来,我捐的这点儿算什么?”

  沈家夫妇:“……”

  还有这种事儿啊?

  的确匪夷所思!

  而沈画看自家爹娘没话说了,便又道:“咱家比上不足,但比下绝对有余,反正目前这些用不上,不如捐出去。”

  “明年需要时,再买就是了。”

  他做的不够啊!

  沈家夫妇瞧着沈画忙忙碌碌的身影,震惊之后,便是欣慰。

  也好,也好,至少现在他们的画哥儿不会终日愁眉苦脸了。

  捐就捐吧。

  他们把他们夫妇用不上的物件也捐出去,能帮一个是一个。

  *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