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197章 黎荞只占一半剧情,发放棉衣 开学馆培训赤脚医生

第197章 黎荞只占一半剧情,发放棉衣 开学馆培训赤脚医生

  其实这一场雪虽大, 但并没有达到灾祸的程度。

  可天气就是冷,很冷。

  像是黎荞,他若是不动用异能护体, 那他往年冬日都是里面穿件贴身小袄,外面再穿一件比较厚实的皮袄,最后再裹上披风,那就完事了。

  到了户部,因为屋子里有炭盆, 将披风脱了,只穿着皮袄, 那足以过冬。

  男人嘛, 身上火力旺。

  但今年,这个装束竟是有点冷了。

  他办公室小,他也不差钱, 自掏腰包多放了个炭盆, 但不穿披风也不动用异能,他有些扛不住如今的气温了。

  他一个青壮年男子都抵御不了如今的低温, 更别说是老弱妇孺了,所以,哪怕前两年盛京雪灾时三皇子发过一次御寒的衣物, 那底层的贫苦百姓依旧是缺少过冬的衣物的。

  比如说张老三。

  他家在盛京不算最穷的, 虽然和人合租一个小院子, 但最起码有自己的小家,再加上现在有正式工作, 所以能混个饱饭, 家里也有一点积蓄。

  但过冬的棉衣是大物件, 可谓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始终舍不得添置新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是灰泥作坊的正式员工,还得了黎荞的许诺若是不想在灰泥作坊干了可以去黎家铺子,因此,还没入冬,他就和他夫郎商量着今年要给家里人都添一件新棉袄。

  没办法,太冷了,若是不添棉衣,那肯定熬不过这个冬天。

  张老三夫郎月哥儿很会过日子,虽然说要给家人添置棉衣,但他不打算买新棉布。

  买些带瑕疵的棉布就成了,家里花钱的地方多,他把他和张老三的小儿子也送去了私塾读书,就跟刘三娃一般。

  读了书,识了字,不跟他们夫夫似的是睁眼瞎,那去黎家铺子应聘时,肯定比不识字的要受重用。

  可读书多费银子啊,哪怕张老三有固定收入,那也得精打细算。

  所以买些带瑕疵的棉布就成了,这种带瑕疵的棉布,染坊、布庄都有卖的,价格比新棉布低一些。

  只是,还没等月哥儿货比三家选出最实惠的棉布,天气嗖的一下子冷了。

  张老三去上工,肯定得穿的足够暖,不然染了风寒就是又耽搁上工又得浪费银子买药。

  于是这日张老三去上工时把月哥儿的棉袄给穿走了,月哥儿没了棉袄,只能待在炕上裹着棉被御寒。

  可家里一堆事呢,他们大儿子张冲去药铺当学徒,小儿子去了私塾,这家里的活儿都落到了月哥儿身上。

  他养了几十只鸡,一天三顿都得喂食,这些鸡已经养了一年了,他打算等过年时卖给黎家炸鸡铺,好换些钱过个好年。

  可现在他没有棉袄,根本无法下炕。

  这可不行。

  想了想,月哥儿准备去隔壁借件棉袄,好去染坊将前两天看中但没买的瑕疵布料买回来,算了,不货比三家了,多花钱就多花钱吧。

  月哥儿裹着被褥下了炕,刚出了屋子,院门就被推开了。

  他闻声扭头一看,竟是张老三和刘福两人又回来了。

  而且,两人手中各拿着一个大包裹。

  “你们这是?”

  月哥儿惊讶不已,眼睛直直看着张老三手里的大包裹:“当家的,你手里拿的什么?”

  “棉衣!”

  张老三喜滋滋的大声道:“我和福哥刚走到城门口,就看到一堆人围在城门口看告示,我们一打探,原来是善堂在发旧棉衣!家里穷的人都可以领!”

  “我和福哥拔腿就往善堂跑,排了好一会儿队,真领着了。”

  “你瞧瞧,这里面是两件棉袄,一个是缎子小袄,一个是棉袍,都是八成新的,可漂亮了。”

  伴随着张老三此话,他手中的大包裹被打开,里面的缎面小袄和棉布做的棉袍露了出来。

  月哥儿惊喜不已,抱紧身上的被褥,小跑着来到了张老三跟前。

  而这时刘福已经急急的拿着他的包裹朝着他家走去:“月哥儿,我把我领的棉衣给你梅姐送去,你和你梅姐慢慢看,我和老三还得去做工,今日已经浪费半天了。”

  “哎,好!”

  月哥儿应了一声,眼睛放在那个黛蓝色缎面小袄上,有些移不开。

  这小袄是对襟的,上面还绣着精美的暗纹,这种小袄若是放在布庄,那得三四两银子才能买到呢。

  “月哥儿,这个小袄给你,这个棉袍改一改,可以给俩孩子各做一件小袄。”

  张老三将两件棉衣塞到自家夫郎手里,脸上的笑容一直没下去。

  “我和福哥原本还有些心虚,怕领不了,毕竟我俩都在灰泥作坊干活,可谁知陶副总管就在善堂门口站着,他一眼就瞧见了我们哥俩,然后特意挑了这两件棉衣。”

  “呀,这是陶副总管亲自挑的啊?”

  月哥儿震惊不已,捧着棉衣有些呆。

  “可不是!他一直记着我呢,还记着咱们家的情况,给我棉衣时还说小冲有前途,让小冲好好干活好好学习。陶副总管人真好!”

  张老三颇为感慨。

  他这么一个小人物,而且他去灰泥作坊应聘也是一年半前的事儿了,可陶夫郎清楚记得他家的情况!

  多好的官儿啊。

  要不是怕给黎大人夫夫惹事,他真想在自家给黎大人夫夫供个长生牌位。

  月哥儿这时回神了,但他还是惊的嘴巴大张,陶夫郎竟然连他家大儿子是干嘛的还记着。

  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官儿!

  “等今天小冲回来,我一定把陶副总管的话告诉他!”他抱紧了怀中的棉衣,也挺直了脊背,双眼放光,对未来的日子满是憧憬。

  黎大人夫夫记着他们!

  这日子太有奔头了!

  而此时,刘福从自家屋子里出来了,他婆娘田小梅也一并出来了。

  田小梅也是又惊又喜的,叮嘱自家男人和张老三快些回作坊干活,干活时也别偷懒,不然对不起朝廷,对不起黎大人夫夫!

  张老三和刘福正准备走,小院儿里第三户人家的夫郎湘哥儿出来了。

  刚才月哥儿正是打算找他借件棉袄去染坊买布料。

  湘哥儿男人在灰泥作坊开办前应聘上了大皇子赌坊的伙计,那会儿虽在试用期,但这份工作也稳定,因此湘哥儿男人便没去灰泥作坊应聘。

  赌坊的伙计不仅工钱稳定,客人偶尔还会给点小费,而且赌坊里的点心日日都是新做的,当日卖不完的会分给赌坊的伙计。

  湘哥儿男人在赌坊待了快两年,家境已经比张老三和刘福这两家要好一些了。

  可这个好是有限的,真家境好的话,不会租住在这小小院子里,因此湘哥儿听到张老三的话,忍不住从屋子里出来了。

  “三哥,这会儿还能去善堂领棉衣么?”湘哥儿一脸期盼的看着张老三。

  “我和福哥回来时,善堂还在发棉衣,陶副总管说善堂的棉衣库存挺多,城中百姓家里穷的都能领,这个穷到底是多穷,陶副总管没说,但你可以去试试。陶副总管很和气。”

  刘福仔细解答。

  “好!”

  湘哥儿高高兴兴的应了一声,很快就锁了门,直奔善堂而去。

  与湘哥儿一样的人有很多,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往年勉强够用的棉衣,今年扛不住冬日的严寒了。

  他们舍不得花钱去置办新的,此时善堂发放棉衣,这一举止就是及时雨,是在给他们发保命药。

  凡是领到棉衣的,都对黎荞陶竹和盛鸿感恩戴德,圣上要万寿无疆,黎大人也要一直升官啊!

  善堂忙活了两日,终于将棉衣发放的差不多了。

  陶竹此前握着大批底层百姓的资料,再加上盛鸿将盛京户籍资料给了他和孙大人,因此,此次发放的棉衣,绝大部分都是发给了真正需要这些棉衣的人。

  至于小部分的因为贪便宜来领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善堂所收到的这两批捐助,都是来自于官僚、富人,这些人家的衣服被褥,大多是绫罗绸缎,甚至还有裘衣。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七八成新的,有的甚至是九成新只穿过一次两次的。

  这么好的衣服,若是直接发给底层百姓,那么绝对会有人来占这个便宜。

  一件皮袄最起码值十两银子呢。

  因此,陶竹和孙大人商议了一下,打算把能卖钱的都卖给布庄或者是普通百姓,换了银子之后,可以从布庄或者是普通百姓家中买一些棉布、棉花和旧棉衣。

  这样的话,善堂能得到更多御寒的衣物能帮到更多的人,家境不错的人家也不会来占便宜。

  但因为天气一下子就冷了,而善堂人手不足,是以陶竹只来得及将最贵重的那些棉衣被褥皮裘卖给布庄,余下的只能发给底层百姓。

  因此,此次底层百姓得了一些上等布料所做的棉衣。

  不过,真正贫苦的人家,会把这种棉衣卖掉,好多换一件棉布做的棉衣。

  不管如何,此次陶竹是尽力了。

  可即便如此,他目前能帮的只有城内的百姓。

  城外还有不少百姓呢。

  好在这场雪化了之后,太阳出来了。

  陶竹赶紧在善堂、自家铺子门口、盛京城门口挂出了收购旧棉衣的木牌牌,同时将第一批衣物的去向公布了出来。

  虽然盛鸿定的规矩是只要捐了那剩下的一切都无权过问,但陶竹自己不想引来质疑,所以在发放御寒衣物时,谁家领取了什么,他都让人写下来了。

  现在第一波免费领取御寒衣物的活动结束,他便将这份名单贴了出来。

  包括之前的捐赠名单,还有最贵重的那一批御寒衣物的去向也一并贴了出来。

  谁若是想对账,尽管对,他不怕质疑。

  陶竹将这两份单子贴在了善堂门口和盛京城门口,贴出来之后,当真有不少人去核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而且,圣上规定的是不准捐赠之人瞎质疑,但没说不让围观者出言呐。

  这两份单子贴出去一周,天天都有人围在善堂门口、城门口核对。

  但核对来核对去,谁都没挑出毛病。

  这么一来,处在观望中的人,对善堂多了几分信任。

  当陶竹忙着善堂的事儿时,黎荞则是又向盛鸿提出了第二个建议:开一个专门培训大夫的培训班。

  上一次雪灾时,医馆爆满。

  去年天冷,医馆也是爆满。

  今年因为发放棉衣及时,目前没有人冻死,但换季嘛,再加上天冷稍不注意就能冻出病来,因此现在的医馆生意依旧很好。

  医馆生意好,但大夫明显不够用,上一次雪灾时,七皇子甚至把自己的府医派出去支援医馆。

  至于现在,现在城内二十多家医馆,每家每天门前都有病人在排队。

  而且这还是盛京城内的状况,在盛京城外,像是三柳村,附近几个村子只有一个李大夫。

  若一段时间内染病的百姓陡增,那医馆肯定应付不过来。

  所以黎荞觉得可以开一个培训班,专门培养大夫。

  一个学徒想成为能妙手回春的大夫,那或许要花费半生时间,但是,想成为可以应付日常常见病症的大夫,那几年时间足矣。

  但花几年时间培训一批可以治疗头疼脑热的赤脚医生,这件事对于盛鸿而言有些没必要。

  医馆又不是天天爆满,只是这两年情况特殊罢了,特意多培训一批大夫,这不是和现有的医馆、乡村大夫抢生意么?

  黎荞只能尽力解释:“微臣是觉得有备无患。”

  “要不,由微臣出银子办这事儿?等将来这些人出师了,微臣家中肯定要留两个。现在微臣家中孩子多,这些孩子有个什么不舒服,微臣家的人大半夜还得跑去请大夫,这太麻烦了,微臣要学着那些大户人家,在自家养几个大夫。”

  “三柳村也要养几个大夫,三柳村的黎家人更多,而且平日里南来北往也有不少商贩,也需要大夫。”

  “……那你折腾吧。”

  盛鸿有些无语。

  但只要不花国库的银子,黎爱卿随意。

  这是小事儿。

  他不在意。

  得了盛鸿此话,黎荞立马就筹备上了。

  他在城南平民区买了个大宅子,至于人手,征询过盛鸿,盛鸿让他随意,于是他就公开招聘。

  凡是识字的,八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甭管男、女、哥儿,都可以报名。

  在学习期间,他黎荞包吃住。

  每个月还给发一百文的月钱。

  但是,学成之后,必须得先给黎家干五年活。

  当然,这期间也是有工钱的,工钱按照市面价格给。

  这个招聘广告贴出来后,立马在盛京引起了一波讨论,黎大人要培训一批大夫?

  不过,当学徒的话,只有学徒乖乖听师父话的份,甚至说,得给师父塞银子尽力侍奉。

  可到了黎大人这里,不仅包吃住,每个月还给月钱?

  学成之后,还不用担心失业,可直接在黎家干活?

  妈呀,天底下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报名,必须报名!

  这可比去黎家铺子当伙计更容易接近黎大人啊!

  若成了黎大人家的府医,那是要直接住在黎府的,这多近的距离啊!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可是接近黎大人最好的机会!

  当天就有很多人报名,八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且识字不限性别,在这个范围内,盛京有不少人。

  黎荞从太医院讨了两位御医当夫子,他和这两位御医一起面试了三日,最终敲定了二百人。

  这个人数不算小,因此他又找上了盛鸿,他想办一个专门教授医术的学馆。

  学馆?

  盛鸿不解。

  “黎爱卿呐,你这是要搞大动作啊。”

  “微臣也没想到报名的人竟有那么多,而且不少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一个个睁着大眼睛期盼的看着微臣,那小眼神让微臣难以拒绝。”

  “所以微臣一不留神就收下了这么多人。不过,微臣已经为这些人想好了去处,出师之后可以让他们去善堂,您可以让这批人定期下乡义诊。”

  黎荞先是做出为难的模样,然后又不慌不忙的给出了解决办法。

  “义诊?”

  盛鸿听见这两个字,顿时来了几分兴趣:“你自己花银子培养出来的人,你要放在善堂让这些人去义诊?”

  “不管是培养这批人还是义诊,都花费不了多少银子。”

  “微臣能攒下这小小家业,更多的是因为您给了微臣一个能安心挣家业的太平盛世,而且您平日里对微臣也多有庇护。您的恩德,微臣永记在心,为善堂花点银子,这是微臣心甘情愿的。”

  黎荞眸子望着盛鸿,俊脸上布满发自内心的感激。

  盛鸿听见此话,顿时浑身舒坦。

  可不是。

  百姓能安居乐业,他这个皇帝付出良多啊。

  黎爱卿知道感恩,要回报他,很好。

  而且,瞧瞧黎爱卿这崇敬、孺慕的眼神,他以个人魅力折服黎爱卿,让黎爱卿心甘情愿的为百姓付出,他这个皇帝做的挺成功的。

  “那你就办一个学馆吧。”他大手一挥,高高兴兴的准了。

  盛鸿准了,那事情就好办了。

  十一月底的时候,学馆开了起来,就在城南,黎荞又买了三个宅子,两个用来给这批学生住宿,一个用来教学。

  马上要腊月了,这一年又要过去了。

  天气很冷,除了未入冬时下的那一场雪,这两个月来没下过雪。

  瑞雪兆丰年,没有雪,那百姓就得自己灌溉田地了。

  黎荞可以让人在自家庄子上多打水井,但他不好对盛鸿提建议。

  他没有合理的理由。

  他又不懂气象。

  想要临时抱佛脚,那也得寻个说得过去的由头。

  善堂那边,第一波发放棉衣活动结束之后,善堂步入了正轨。

  每日前去善堂捐东西的、卖棉衣的人少了许多,陶竹不必日日都去善堂。

  他得了空,还是会去接黎荞下班。

  这日,他跟往常一般,又去接黎荞回家。

  在内城门口等了片刻,黎荞和辛知一起出来了。

  辛知和黎瑜安的进展挺好的,在外人看来处处不搭、天差地别的两人,竟是有不少话说。

  黎瑜安到了三柳村之后,立马成为黎荞的童工,每日都要干活。

  因为去三柳村的商贩多,所以黎瑜安哪怕天天待在家里做点心,日常也能见着不少人,听见不少事。

  乡下的那些八卦,狗血,还一波三折,其实挺能勾起人的兴致的。

  黎瑜安将这些年所听所见讲给辛知这位贵公子听,辛知听的津津有味。

  任谁都没有想到,在这两人之间,竟是黎瑜安说的多,而辛知处在一个倾听的位置上。

  对此,陶竹和黎荞都是满意的。

  他们夫夫当初怕这两人身份差距大黎瑜安会自卑,会被辛知拿捏,可谁知竟是这样的发展。

  于是他们夫夫看辛知的眼神和对辛知的态度都和善了许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3.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4.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5.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6.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疯批殿下的金丝笼是为我编的【完结】
  8. [古代言情] 人间生存办事处【完结】
  9. [古代言情] 星际大佬,末日摆烂【完结】
  10. [古代言情] 异度觉醒【完结】
  11. [古代言情] 却将万字平戎策【完结】
  12. [古代言情] 漂亮小笨宝总被机器人盯上【完结番外】
  13. [古代言情] 攻略到一半男主和系统跑了【完结】
  14. [古代言情] 甜爆星际:帝国分配给我最强上将【完结】
  15. [古代言情] 乐园坠落【完结】
  16. [古代言情] 十六洲【完结】
  17. [古代言情] 一脚踹掉前徒弟,我和反派HE【完结】
  18. [古代言情] 可小王爷是美强惨啊【完结】
  19. [古代言情] 穿越之异世修仙【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当我老婆变成老攻【完结番外】
  21. [古代言情] 道侣今天发现我死了吗?[穿越]【完结番外】
  22. [古代言情] 什么叫羁绊型御兽【完结】
  23. [古代言情] 女装大佬在修仙界【完结番外】
  24. [古代言情] 恋综小狐,在线撩狼【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