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188章 亲人留京 炸鸡铺子开业

第188章 亲人留京 炸鸡铺子开业

  黎荞见着好几年未见的自家人, 也甚是欢喜,挨个一一打了招呼,又随手叫住一个差役, 让其赶紧去刑部叫孟月出来。

  庄文许久未见自家亲人,没有继续等孟月,而是带着家人回家。

  不一会儿,徐瑛出来了。

  他现在掌管一省的财政、田地、户籍大权,比从前忙碌了不少, 时常会加班。

  他笑着和众人打了招呼,一直到孟月跑着从内城出来, 这才有些羡慕的离去。

  不管是黎荞还是庄文、孟月, 与自家人关系都是极其好的,那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为对方掏心掏肺的亲情,他可太羡慕了。

  沈家夫妇待他如同亲儿子一般, 可在这几年间, 他却是让画哥儿受了不少委屈。

  唉。

  孟月见着爹娘,也开心极了, 恰好孟家大哥赶着牛车过来接他下班,他便带着爹娘回家。

  黎荞也和自家人回家。

  夏天天长,回到家里时太阳还在天边挂的老高, 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 更何况黎粮一行人刚吃了饭, 于是众人便坐在柿子树下说话。

  黎粮、王桂花、黎菽把他们的行李打开,把里面带的特产和给三个小家伙做的衣服鞋袜全摆了出来。

  “这是我做的虎头鞋虎头帽, 长风和云帆的一年四季各两套, 还有小睿的, 也有两套。”

  黎菽指着一个大木头箱子说道。

  木头箱子里装着的全是她亲手做的小物件, 甭管是鞋子帽子还是小衣裳,都精致极了。

  陶竹拿起一顶精美喜庆的虎头帽放在手里打量,老虎额头上的王字是贴的金箔,眼睛上眼白部分则是挂着两颗大珍珠,看珍珠的色泽,肯定是从府城买的,平城这种小地方没有。

  他便道:“这帽子好看,三姐费心了。”

  “不算啥,这是我该做的。”黎菽笑着又拿起一顶,对着三个小家伙晃了晃,神色带着一丝忐忑:“你们喜欢吗?”

  黎小睿正抓着一个拨浪鼓在摇晃,这是黎粮在平城买的,平城一个小县城,着实没什么特产。

  但黎粮千里迢迢的将拨浪鼓带来,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黎小睿听得黎菽此话,抬头看向黎菽手里红艳艳还缀着珍珠的虎头帽,他立马点了点小脑袋:“喜欢!”

  两个小崽子也点了点小脑袋:“喜欢。”

  黎菽见状,不由松了一口气,她一个乡下妇人,没什么见识,而三个小家伙则是在盛京长大,什么好东西都见过,此前她担心她的手艺入不了三个小家伙的眼。

  而且,上次王桂花和村里人给三个小家伙做鞋子衣裳时她没做,虽然孩子年纪小,黎荞陶竹也不会计较这一点儿,但她面对着三个小家伙时,莫名的心虚。

  现在提着的心终于能落下去了。

  “上次小菽被黎黍那个混账弄伤了胳膊,不然,她给三个小家伙做的鞋子衣裳绝对不会比我少。”

  王桂花将黎菽的模样看在眼里,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此言一出,正笑眯眯看着三个小家伙的黎荞立马朝着她看去:“啥?”

  “诶,都过去了,大嫂,别提了。”黎菽也是一惊,赶紧道。

  “怎么不能提?你足足吊了小半年的胳膊,这罪可不能白受。”

  王桂花说着看向黎荞,快言快语道:“你考上秀才后黎黍那混账给你认错,村子里的人算是接纳他了,让他进红薯作坊干活。但他不知足,想在咱黎家混个工头、管事当当。”

  “他找你大哥,想让你大哥在你跟前给他说好话,你大哥不同意,他就找上小菽,小菽也不愿意,他就对小菽拉拉扯扯的,一个不留神将小菽给摔着了。小菽倒地时压着了右手,养了大半年才好。”

  “……三姐,你胳膊现在咋样了?”

  黎荞立马从圆凳上起身,几步来到黎菽跟前,抓住她的右手臂晃了晃。

  陶竹也关切的上前:“三姐,你怎么不给黎荞说呀?这是大事。”

  “现在没事了,不管是做点心还是做针线活都没影响,也不疼,没什么后遗症。”

  黎菽说着苦笑:“二哥不是故意的,当时他也吓坏了,跪下来求我别把这事告诉你们俩,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还让他儿子、孙子都跪下来求我。”

  “他前些年虽然想岔了,但好歹是二哥,我也不想让你们担心,所以就不让大哥大嫂告诉你们。”

  “……他竟然给你跪下了?”

  黎荞有些惊讶。

  就黎黍那个一根筋的脾气,愿意给他道歉认错就很出乎他的意料了,但没想到黎黍竟然愿意给黎菽跪下?

  “可不是,他不仅自己跪,还拉着他刚一岁的小孙子给我下跪,小孩子又没错。我不想让你为难,所以就没告诉你。”

  说到底,黎黍占着二哥这个身份,也早就给黎荞道歉了,现在又做出悔改的模样,甭管是真悔改还是假悔改,反正是把悔改的姿态给做足了。

  既如此,她便没把此事告诉给黎荞,反正她胳膊彻底好了。

  “早晚都得告诉黎荞的,黎家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家业,都是靠了黎荞。想给黎黍安排活儿,那肯定得经过黎荞的同意。”

  王桂花道。

  “我就是看孩子可怜……”

  黎菽期期艾艾的看着黎荞:“小荞,咱家不是一直缺干活的人么……连孟家人都来咱家做工了。我、我就想着,只要他真心……”

  “没事儿,既然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他认错了,还给你磕头,那给他一份活计也不是不可以。”

  黎荞笑眯眯的开口:“反正有二叔在,能压得住他,他作不了妖。”

  一个黎黍而已,他还真没放在心上。

  说到底,黎黍也没把原身怎么样,只是做派不像是兄长而已。

  而他现在高官厚禄,对比黎黍此时的处境,的确容易招来闲话。

  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家缺少劳动力。

  “那你同意啦?”黎菽有些高兴,忙确认道。

  “同意了,你们和二叔看着安排吧。”黎荞笑眯眯的点头。

  “行。”黎菽笑了一下,心中松了口气,到底是一起长大的亲二哥,现在她小弟能与其和解,挺好的。

  她顺势说起了村里的事情。

  现在平城属于黎荞的田地已经有万亩了。

  这么多田地,黎粮黎谷佃出去了一部分,余下一部分则是招了长工、短工。

  这一万亩田地遍布平城,雇佣的长工、短工也遍布平城。

  此时交通不便,离得远的地方,哪怕是同一个县城的,也得走上两三天才能赶到。

  黎粮黎谷王桂花这些人节俭、勤快惯了,凡是自家田地里的粮食,一粒都舍不得丢,想要全部存入仓库。

  而且,他们也讨厌偷懒耍滑的人。

  抱着这种心思,他们仨对这一万亩田地盯的很紧,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的。

  要不是孟家那一大家子过来分担了不少活计,那此次入京肯定不会来这么多人。

  是的,孟家人当真去三柳村做工了。

  连孟月的爹娘都去了。

  孟家人口挺多的,孟月有大伯有叔叔,加一起也是一个大家庭。

  孟月交代了,不准他们收取富商官绅赠送的任何财物,他们也不愿意用孟月送回去的俸禄,于是这一大家子在孟月当官之后依旧务农。

  年后孟月和黎荞同时往家里送了信,孟家人收到信很高兴,能去黎家做工,那可比种地强多了,不仅工钱高,活计还轻松。

  他们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他们家孟月虽然当官了,可黎荞的官更大,这有什么可丢人的?

  况且,就算真的丢人,那也是孟月买房子成亲为孟家传宗接代重要。

  孟月当了几年京官,结果还在租房子!

  而且也老大不小了,他们村子里和孟月同龄的人,孩子都能去私塾读书了,结果孟月连个说亲的人都没有!

  急死他们了。

  所以,他们一大家子接了信之后,立马高高兴兴的去黎家做工,他们只盼着能多挣些银子,好让孟月赶紧买个大宅子,说一门好亲事。

  孟家人收到了孟月的来信,黎家这边也收到了黎荞的信,对于孟家人,黎家人自然是欢迎的。

  孟家人淳朴,勤快,黎家最缺这样的人了。

  有孟家人的加入,黎谷、黎粮、王桂花的活计被分出去不少,他们仨比起从前轻松了很多。

  之前黎粮和王桂花打算今年只是过来玩一玩,看看儿子、孙子、侄子,可现在他们有了留京的打算。

  黎菽也是,家里不用她操心,而且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都到了说亲的年纪,留京比待在村子里强。

  黎荞和陶竹没想到他们三人竟然有留在京城的想法,陶竹立马道:“大哥大嫂三姐,这盛京还真离不了你们,黎荞在盛京已经有七百亩田地了,但因为我们俩太忙碌,一些田地又离得远,是以那些离的远的,我俩至今都没能去瞧一眼。”

  “啊???”

  黎粮和王桂花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此等荒谬的事,登时急了:“你们俩不去盯着,那万一有佃户悄悄昧下粮食怎么办?”

  虽说不该这么恶意揣摩人,但涉及到粮食,当然是亲自盯着才放心啊。

  “不能怎么办,我俩没空去,只能让下人去瞧一瞧,但因为不能经常盯着,所以佃户说多少便是多少,你们也知道黎荞一向大方不计较,大差不差就行了。”

  陶竹叹气。

  “这怎么能行呢!”

  黎粮不由拍大腿,涉及到粮食,哪能糊涂?

  “所以大哥大嫂,你们就留下来吧,不然我和黎荞真顾不到田地的收成。”

  “还有,我和黎荞打算开个新铺子,可核心的方子肯定得握在自家人手里,但此前家里人分身乏术,于是我这铺子虽买下来了,但一直没开张。”

  陶竹继续诉说他和黎荞的不易。

  他们夫夫是真的不容易。

  上面没有长辈可依靠,能帮忙的只有黎大山黎二山赵深这几个小辈,但他们夫夫铺的摊子越来越大,只靠着这几个小辈,根本顾不过来。

  黎菽听了这些话,心里头也焦急,铺子买下来之后不开业,还得给员工们发工钱,这一天天耽搁的都是银子啊。

  原本还有些动摇的黎粮王桂花黎菽三人,登时都下定了决心,不行,得先摸摸底,最起码得把七百亩田地的真实情况给探清楚了,新铺子也得走上正轨再考虑回不回家的事儿。

  这时,黎荞又道:“大哥大嫂三姐,你们看到京城外那条灰色的道路了吧?”

  “看到了看到了,小荞太厉害了。”

  “走在上面比走在土坯砖路上还平坦!”

  “可不是,当时急着进城,没来得及下去摸摸,竟然是草木灰做出来的,太不可思议了!”

  “总之一句话,荞叔最最厉害!”

  ……

  黎粮王桂花黎菽包括年轻一辈的黎东黎瑜宁提起城外的水泥路,都惊叹连连。

  皇家物流前去三柳村接他们时,黎荞还没“发明”出水泥,但是,此时他们身处的宅子里有不少水泥出现,像是菜地里的水泥地面,鸡窝、鹅圈的墙壁,还有东跨院那边的新建筑。

  因此,他们已经知道水泥路是黎荞的杰作了。

  这么神奇的路,他们自然对黎荞大夸特夸。

  不过,黎荞提起水泥路可不是求夸奖的,水泥路的进度喜人,此时已经铺到距离盛京一百公里、属于暨北省地界的地方了。

  盛鸿答应他了,先紧着盛京与河西府的官道修水泥路,好方便他的亲人在两地往返。

  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五年内差不多能完成。

  而五年内,大运河应该也能开通。

  因此,此次留在盛京,并不会留一辈子,只需要再等个几年,那在盛京和三柳村之间往返就容易多了。

  还有,微青县的码头是他的,他要在那边开客栈铺子,但具体找谁过去管理,现在还没定下。

  所以,如果不想留在盛京,将来也可以待在微青县。

  在微青县的话,走水路可快速入京,走陆路可快速到达三柳村,去哪里都很方便。

  黎荞这一通话,彻底打消了黎粮王桂花黎菽的犹豫,原来只要再等上五年左右,在两地往返就能如此便利?

  那还担心什么,此次就留在盛京,先把小荞这一大摊子家业给打理好再说。

  自家的田地,竟是没亲自去瞧过,啧,不可思议。

  自家的铺子,竟是因为无人掌管核心配方而延迟开业,啧,这亏损的银子,可太心疼了!

  “明日就去田地那边转转吧?”

  “不,还是先开新铺子吧,田地又不会跑,但新铺子一日不开张,那就亏损一日的银子啊。”

  黎粮王桂花黎菽皱着眉,认真商议明天到底干啥。

  黎荞坐在一旁听着,心里暖呼呼的,这就是亲人的意义,唯恐他会吃亏。

  他笑眯眯打断他们三人的争论,明日既不去田地那边,也不去铺子那边。

  明日他向盛鸿请假,带着众人在盛京好好逛一逛!

  虽然黎粮王桂花黎菽都不同意请假一事,但翌日黎荞进宫还是向盛鸿争取了一日的假期。

  盛鸿是个善解人意的好皇帝,而且,甭管早处理还是晚处理,反正奏折都是交给黎荞处理,因此他大手一挥爽快准了黎荞的假。

  得了一日假期,黎荞陶竹便带着黎粮王桂花黎菽等人在城东逛了一日,盛京太大了,一日只能粗略的逛一个区域。

  第三日,黎荞去上班,换陶竹带着众人出门。

  这一次,他们不是闲逛去的,他们是去自家铺子里看自家的产业的。

  每一间铺子的生意都红红火火,看的黎粮王桂花黎菽满意极了,同时,他们也更焦急了。

  既然生意如此好,那新铺子快点儿开张呀。

  对于他们这种时刻想赚钱想干活的想法,陶竹只能搬出黎荞的名声去压制。

  兄嫂、姐姐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还没歇一日呢就被赶到田地里和铺子里干活了,这若是传了出去,旁人会怎么看黎荞?

  此话一出,黎粮王桂花黎菽三人只能按下心中的焦急,没错,黎荞让他们来盛京,虽然是打算让他们帮忙打理家业,但更多的是想让他们感受盛京的热闹繁华。

  罢了,先玩。

  按下焦急,他们一行人跟着陶竹在盛京玩玩玩,买买买,专心给黎荞攒名声。

  这期间黎夏顺利生下一个小哥儿,黎家没有重男轻女、哥儿的习惯,众人都为这个新到来的小生命高兴。

  很快到了休沐日。

  黎家院子热闹了起来,这会儿已经入秋了,气温不如盛夏时高,适合吃些火锅、烧烤。

  当然,也有外面酒楼里的佳肴。

  犹如办喜宴那般摆了将近十桌,一群来自河西府的老乡相聚在异乡,热热闹闹的吃席。

  这几日庄丰收夫妇、李瓶庄方母子在庄泉庄园的带领下,也开开心心的玩了几日。

  庄文决定买下黎荞陶竹之前住的那个四进带暖房的宅子。

  庄园定亲了,冬日要成亲。

  庄方也准备留在盛京读书。

  庄文如同黎荞那般,分析了今后两地之间的交通到底有多便利,于是庄丰收夫妇也改了主意,准备在盛京多住一段时间,最起码要住到明年。

  这么一来,现在庄家的宅子就有些小了。

  庄文想买黎荞的宅子,孟月爹娘则是想让黎荞劝劝孟月,这几日孟月爹娘日日都催婚,但甭管他们说啥,孟月都笑呵呵的推脱,他们没办法,只能向黎荞求助。

  但黎荞也只能嘴巴上应下。

  孟月与七皇子的事儿,的确头疼啊。

  热热闹闹的聚餐结束,黎家炸鸡铺很快开业了。

  在开业前,黎荞如同往常那般,在自家的另外几间铺子里贴出了广告,是以,开业这一日不少人慕名前往。

  不过,这些人心里是存有疑虑的。

  炸鸡?

  谁不会做炸鸡啊。

  就连普通小百姓过年时也会做炸鸡块这道菜呢。

  现在黎荞专门开了间大铺子做炸鸡,他虽然在美食这块有天赋,可说到底只是炸鸡嘛,就算是味道比普通小百姓做的炸鸡块好一些,但还能好到哪里去?

  值得开这么大一间铺子嘛?

  不仅是三层,而且还是把两家铺子给打通合成一间了,摊子铺这么大,别跟皇家物流一般亏损吧……

  总之,食客们虽然是慕名前来,但是,在踏入店铺前的那一刻,绝大部分人心中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等他们真的走入店中,浓郁的炸鸡香味立马就飘入了他们鼻中。

  这股有些与众不同的味道,登时令他们眼睛一亮。

  咦?

  黎荞还真整出了新花样?

  这香味他们从前没闻过诶,炸鸡块可以整出这样的味道?

  等来到柜台前,看到了菜单,他们又惊讶了。

  炸鸡不仅细分为炸鸡翅、炸鸡腿、炸鸡排、炸鸡块、鸡米花,后边竟是跟着七八种蘸酱?

  而且,除了炸鸡,还有炸土豆条、炸蘑菇、炸年糕条、玉米杯等小吃。

  花样这么多嘛?

  他们还以为就跟普通小百姓家的那种炸鸡块差不多……

  惊讶了之后,他们兴致勃勃的开始点单。

  一大早就跑过来,自然是为了美食,现在光是菜单和空气中飘着的香味就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这自然是好事。

  不过,到底点哪一种啊?

  花样好多。

  一些拿不定主意的食客,干脆将每一种炸物和小吃包括蘸酱都点了一份,好一一对比品尝。

  店铺里是提供堂食的,很快,食客们点的吃食便端了上来。

  只看炸鸡腿外表,竟是金黄色,和普通人家炸出来的那种褐色完全不一样。

  再咬一口,竟是酥脆的掉渣!

  而且完全不油腻!

  有一些吃的快的,蹭蹭蹭很快就将一盘子六个鸡腿给啃完了,但口中不但不油腻,竟然还想再来一份!

  这太神奇了。

  这根本不像是炸出来的,炫了一盘子都没有油腻感!

  一些好奇的食客,当即便叫住了候在大堂里的伙计,询问炸鸡腿表层裹的是什么。

  “客官,这是小店独家秘制的炸粉呢,这炸粉和面粉不同,因此鸡腿吃起来焦香酥脆,”

  伙计笑呵呵的答道。

  “原来如此。”那食客盯着炸鸡腿金黄色的外表看了看,又对这伙计吩咐道:“店里每一样吃食,全都来一份,我要打包带走。”

  “好嘞。”

  这伙计先是应下,然后又做了提醒。

  炸鸡嘛,刚出锅时口感最好,若是外带的话,放在食盒里被捂出了水汽,那会影响口感。

  但是,即便口感稍差,那也与众不同,是别家没有的,是极其美味的。

  不仅伙计们这样认为,食客们也这样认为,就像是鸭货铺子刚开业时那本,原本只是想要尝鲜的食客,临走时都打包了不少吃食。

  尽管黎菽提前做足了准备,但刚过了中午,所有东西都售磬了。

  炸鸡铺子的名声,一日就打出去了。

  这在黎荞的预料之中。

  他家炸鸡所用到的肉都是当日刚宰杀的,新鲜的很,油是猪油,一日一换,在再加上独特的炸粉、腌制手法、蘸料,谁能抗拒炸鸡的诱惑?

  很少有人能抗拒。

  日日爆满,这是炸鸡铺子应得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