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146章 黎荞当苦力 五皇子知错了

第146章 黎荞当苦力 五皇子知错了

  盛鸿能记得自己的正职, 黎荞很高兴。

  自打升了官,他就一直在看书,他这些书可不是白看的, 凡是翰林院收藏的书籍,只要是他看过的,他都会留下详尽的笔记。

  他想入内阁,那肚子里肯定要有墨水。

  多读书总是没错的,现在他能领着丰厚的俸禄专注读书, 这是多好的机会,因此他很是珍惜, 每一天上班时都很认真。

  现在, 读了大半年,盛鸿要检查他的成果,他挺高兴的, 他不惧检查!

  不过, 盛鸿也没问太复杂的问题,而且, 在见他时,恰好严安邦严大人过来送奏折,于是盛鸿便干脆让他念奏折。

  平日里, 盛鸿是两日一上朝, 不上朝的时候, 他也会批阅很多奏折。

  京官七品以上都可以给他递折子,甭管是奏事, 还是问安、谢恩, 都可以专门写个折子送上去。

  地方官除了知县, 五品以上官员可给他上折子。

  有资格递折子的人多, 所以每日都有大量的折子飞入皇宫。

  这些折子先由几位内阁大学士根据内容分类,紧急的,重大的,那肯定第一时间呈到他跟前。

  其他不怎么紧急的,还有不怎么重要的比如说问安、谢恩之类的,则是等他处理完了紧急折子之后再呈到他跟前。

  当然,密折不必经过内阁,可装入特殊的折匣之中,直接呈到盛鸿跟前。

  从前盛鸿批阅奏折时,凡是呈到他跟前的,他都会留下朱批。

  但自从去年大病一场之后,他批阅奏折时会捡着一些不重要的,让内阁大学士代笔。

  若是累了,哪怕是重要的折子,他也会让内阁大学士代笔。

  现在恰逢黎荞在场,严安邦送来的又是不怎么重要的折子,他便干脆让黎荞给他读那些折子。

  等黎荞读完了,交给他,他粗粗扫一眼,然后提笔留下他的批语。

  不过,很快他就觉得累了。

  若是在以前,这种累根本不算什么,但病了一场之后他特别惜命,御医不让他累着,那他就尽量不累着。

  “黎爱卿,朕说,你写。”他抓黎荞当壮丁。

  “……圣上,微臣怕微臣的字迹给您丢脸。”

  黎荞为难开口。

  其他内阁大学士都是实实在在的古人,自幼练习书法,写出来的字只有给盛鸿增光的份。

  但他嘛,他只能给盛鸿丢脸。

  “不,不会给朕丢脸。”

  盛鸿笑着摇头:“在你科举时,你的文章一直被贴出来,天下人早就知道你这状元郎的字不行。若说丢脸,那不至于给朕丢脸。”

  盛鸿说着指了指平日里其他大学士代笔时所用的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大胆写。”

  黎荞:“……”

  他抽了抽嘴角。

  扎心了。

  没错,天下人早知道他的字不行,他自己的脸,早就丢完了,何至于给盛鸿丢脸。

  他走了几步,来到御案左侧的桌椅跟前,先磨墨,然后坐了下去,准备当代笔。

  他刚才所读的折子,都是无关紧要的,盛鸿不愿意为此耗费体力,实属正常。

  不过,盛鸿可真是话痨啊!

  比如说去年那遭受水灾的四个府给盛鸿上了请安折子,并且汇报了一下灾后的重建工作。

  这些折子都是年前送过来的,但过年时放假早,盛鸿也忙着过年,所以只捡着重要的折子批复,这种折子一直推到今日内阁才送了过来。

  但是,就这么简单的一份折子,盛鸿愣是让他写了一千多字的批示。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折子有四份!

  盛鸿很关心当地的状况,不管是房屋的重建,亦或者是庄稼的生长,还有百姓对朝廷的态度,盛鸿都一一作了提醒,要求下次这四府上折子时更为详细的、如实的汇报当地情况,禁止弄虚作假。

  黎荞一口气将这四份折子写完,手臂都有些酸了。

  盛鸿拿过他刚刚写完的奏折瞧了几眼,很是满意:“虽然字一般,但端正,而且速度快。”

  “果然是年轻人。”

  换做是内阁那几个大学士,若是一口气写完这些字,那肯定要好好歇息一下。

  但看黎荞,却是跟没事人一样。

  年轻就是好哇。

  于是,翌日,盛鸿又将黎荞召入皇宫给他当代笔。

  内阁那几个老家伙他舍不得使唤,这几位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每日忙的很,而且大学士嘛,主要是动脑子,若是让他们干体力活,那是暴殄天物。

  但黎荞年轻力壮的,虽是书生,瞧着身子也有些单薄,但其实力比壮汉,不仅一脚能将吕文荣踹晕,还能拎着家伙砸人。

  如此壮劳力,既然逮着了,那肯定要好好使唤。

  于是,一连五日,黎荞都入宫给盛鸿当代笔。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满朝文武都知道他成了天子近臣。

  侍读学士就是一个很容易飞升的职位,侍读侍读,这个职位不仅能经常见到皇帝、皇子,还可以给他们展示肚中墨水。

  若皇帝满意了,对其腹内的墨水认可了,那么在处理政务时,肯定会随口询问侍读学士,让侍读学士发表几句见解。

  这种机会可不是每个五品、五品以上官员都有的,只要侍读学士抓住机会,让皇帝知道其不仅腹中有墨水,而且对政务也有独到的见解,那升官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内阁大学士大多出自翰林院,也是因为此。

  常伴皇帝左右,经常能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不就比旁的官员容易飞升嘛。

  但黎荞这个飞升速度有些吓人。

  他这侍读学士才当了大半年,此时翰林院的其他几位侍读学士,哪一位不是已经在这个位置上蹲了好几年。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机也很巧妙。

  因为五皇子马上要出狱、啊不,是出关。

  在这个时候盛鸿每日都将黎荞召至身旁,回护的意味很浓啊,浓得要扑满朝文武一脸了。

  五皇子大过年的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这惩罚看上去不重,但五皇子栽赃不成反被罚,闹了一个灰头土脸,其实挺尴尬的。

  这足以彰显出他能力的不足。

  连七品小官都拿捏不住,这……

  盛鸿当日骂他的那几句挺对的,其实栽赃陷害无所谓,毕竟黎荞蹦跶的那么高,不仅让英国公面子受损,而且也严重影响了英国公府的钱袋子。

  五皇子想给黎荞一个教训,这非常正常。

  但是,既然做了,那别被发现呀,毕竟这事不符合大盛律法,而且也不符合仁义道德。

  可偏偏五皇子被发现了。

  虽然是七皇子审出来的,但结果就是五皇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面子里子都丢了。

  他可不是普通的皇子,他是有意争夺皇位,与三皇子公开竞争的皇子,现在他被盛鸿罚了,那势头一下子就三皇子给压下去了。

  连一个七品小官都收拾不了,那还怎么争皇位?

  以五皇子的性子,等他出来了,肯定要找回这丢掉的面子里子。

  但盛鸿回护黎荞的意思极其明显,短时间内,他定然不会下手了吧?

  又到休沐日,天气暖和了,中午待在院子里晒太阳时,温暖程度比暖房都高。

  辛知又跑来找黎荞打牌。

  现在太上皇和大皇子的赌坊生意太好,特别是到了这种休沐的日子,更是早早就被预定好了,他根本排不上号。

  他家也没胆子去仿制麻将和扑克牌,想过瘾了,只能来找黎荞。

  辛知过来玩,黎荞当然要陪着玩,恰好徐瑛和沈画也来了,于是最后由黎荞、辛知、徐瑛还有陶竹四人一起打麻将。

  黎大山、黎二山、赵深都在铺子里忙活,家里的男人只剩下黎刀几个,所以只能由陶竹顶上。

  郑浅浅很痴迷打牌,这会儿虽然不能打,但他可以看,他搬着小凳子坐在陶竹身旁,视线一会儿看看牌桌,一会看看两个小崽子和黎小睿。

  两个小崽子已经能扶着墙根走路了。

  黎小睿更是能跑了。

  这三个小家伙每日都活泼的很,对这个世界也充满了好奇,看到什么都想碰一下摸一下,虽然院子里没有尖锐的物件,但是,黎小睿整个身子跳入水盆里扑腾这种事不能再发生了。

  大冬天的,上次差点儿就着凉了。

  所以这三个小崽子,必须要一直盯着。

  沈画对麻将的兴趣一般般,他平日里做的是动脑子的活儿,但打麻将是需要动脑子的——

  反正他每次玩麻将时都要动脑子,若是一连玩一两个时辰,那他脑子会很累。

  因此,这会儿他连看都没看麻将桌,徐瑛上了牌桌之后,他便和黎夏一起跟在黎小睿和两个小崽子身后。

  他想怀孩子呢!

  在自家玩牌,黎荞定的规矩一直都是每局一文钱,辛知入乡随俗,也遵守这一规矩。

  虽然一局下来一般只能赢个三四文,但他比拿到俸禄时还开心。

  “太上皇和大皇子的赌坊生意太好,很多人想玩排不上队,之前还能忍一下,但此次过年,很多人想玩却玩不上,于是很多人都给赌坊的管事提意见了,希望太上皇和大皇子再多开几间赌坊。”

  “至于英国公府的赌坊,冷冷清清,每日的顾客有限。”

  辛知也是个话痨,手中的动作不停,嘴巴也不停。

  “多开几间赌坊?”

  黎荞睁大了眸子。

  “太上皇和大皇子不一定会答应,但也有可能答应,毕竟有他们两位镇着,凡是进去的人都得守规矩,那些人就算是输了,也闹不出家破人亡的惨剧。”

  “不会出现惨剧,但偏偏又很挣钱,那多开几家也无妨。”

  辛知当然是支持多开几间赌坊的。

  这样他就时常能过把瘾了。

  黎荞:“……”

  也是,现在太上皇和大皇子的赌坊与其说是赌坊,不如说是麻将馆。

  抽成那么高,富人贵人直接一局四两银子,若是加上茶水点心,那一局下来能赚五两银子。

  太上皇和大皇子的赌坊规模挺大的,不仅有院子,还有三层高的楼,一日下来,那些富人贵人少说能玩个五百局。

  若是玩斗地主,那会更快,一日上千局也是极有可能的。

  一局五两银子,五百局便是两千五百两,一千局则是五千两。

  好家伙!

  这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哇!

  如此暴利,太上皇肯定忍不住这份诱惑,因为太上皇当政时,是太上皇出钱养着大盛官员,后来盛鸿登基,换盛鸿养着大盛官员。

  但以这父子俩的融洽关系来说,太上皇肯定会支援盛鸿的,这大盛的官员,准确来说,是盛家父子俩养着的。

  所以,面对如此暴利,太上皇应该忍不住这份诱惑。

  这赌坊分店,还真会开起来。

  ……

  若真开了分店,那他和竹哥儿今年一定要继续捐银子。

  辛知八卦完了赌坊会不会开分店,便提起了正事。

  五皇子马上要出府了,黎荞几个人一定得注意一下,不能被抓着小辫子,也不能被栽赃陷害。

  徐瑛点头,他本来就很小心,每天都将账本翻好些遍,唯恐出现什么错漏。

  结果挡不住五皇子直接找人模仿他的笔迹。

  但现在他是饭银处的老大了,他管着饭银处那点银子,想做假账,那十分不易。

  至于庄文,庄文在工部,而赵大人是工部侍郎,虽不是工部的老大,但对庄文照拂颇多。

  而且,庄文每日只搞设计,不经手钱财,想栽赃庄文,那也是有难度的。

  还有孟月,孟月与七皇子的熟稔程度让他害怕。

  但此时,他反而最不担心孟月。

  有七皇子罩着,最最安全了。

  因此,眼下最危险的依旧是黎荞。

  不过,最近黎荞常伴盛鸿左右,五皇子敢对黎荞出手,那是打盛鸿的脸。

  黎荞应该也很安全?

  黎荞自己也觉得他现在挺安全的。

  盛鸿这几日每日都让他写两万多字的批示,他敢肯定,此前盛鸿自己亲自批示时,每日绝对写不了那么多字。

  但现在抓着他当牛马使唤,不用亲自动手,于是就放飞自我,废话连篇。

  写的他每次坐在回家的牛车上,都得悄悄运转异能来消除疲累——在他见缝插针的练习下,他异能终于三级了。

  三级异能,就可以调动从大自然中吸收的能量,可控制这些能量在体内游走。

  盛鸿如此使唤他,当然得保住他。

  若他栽了,那盛鸿可就寻不着他这么能写的代笔了,内阁那几位大学士年纪最小的也五十多岁了,年纪最大的已经七十岁了,可扛不住这种工作量。

  盛鸿逮着他一只羊使劲薅羊毛,那盛鸿一定得保住他。

  接下来几日,盛鸿还是每日都把黎荞召入宫中当代笔,他现在已经不在那些奏折上留下他的朱批了,他现在只负责看,具体的字,由黎荞写。

  他真的挺爱看奏折的。

  他想获取大盛各地、各种信息,奏折是最快、最稳定的渠道,靠着这些奏折,他可知天下事,可知各种新鲜事。

  整日待在皇宫里多没意思,每日对着的不是太监宫女就是后宫。

  书籍也没太大的意思,那些书籍都存在好久了,哪怕是地理志、游记之类的书籍,也勾不起他太大的兴趣。

  只有这些奏折,来自四面八方,不仅多,还新鲜,每日都让他充满期待。

  当然,那些天灾、人祸之类的,他一点儿都不期待。

  不过,从前批阅奏折只靠着他自己,有限的精力、体力限制了他的发挥。

  但现在有了黎爱卿,他每日不仅能看更多的奏折,也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

  甚妙!

  因为看的奏折多了,而且每日还不需要写什么字,于是,被压抑了一年的天性,终于释放了。

  这日下午,当他看完一本奏折之后,他怒火被勾了出来,当即提笔写了篇长达一千字的文章。

  自打去年病了一场,他就遵医嘱好好养身子,不仅要少动怒,还得少干活。

  可每次写这种文章时,他的情绪都是极为饱满的,而且十篇文章里有九篇半都掺杂着怒气。

  为避免气大伤身,去年一年他便没动笔写文章。

  可这本奏折所奏之事太可恶了。

  里面说某地一知县为效仿黎荞一人带飞全县,从而拿到漂亮的政绩,于是强迫全县的读书人给他出点子,并且暗戳戳表示若是谁的主意被采纳了,那将来县试之时他可以潜规则一把。

  就这种破事,怎叫人不生气?

  再联系一下去年水灾五皇子的表现,他的怒气值分分钟就飙到了顶点。

  可恶。

  若是为了搞政绩而惹出了民怨,那这政绩有什么用?

  必须得狠狠杀一杀这种恶劣的风气!

  盛鸿的小作文一出,原本只剩下一日就能解禁的五皇子,其禁闭又被续了一段时间。

  盛鸿把当时的账给他清算了一遍,又多关了他十日。

  这个惩罚一出来,三皇子登时瑟瑟发抖,哪有这样算旧账的。

  但为避免盛鸿也算他的旧账,他立马停止每日宴请官员的举止。

  算了,别太张扬了,先过了这段时间再说。

  于是,等五皇子禁闭结束时,已经是草长莺飞的二月了。

  太上皇和大皇子的赌坊分店,已经开业了。

  五皇子被关了这么久的禁闭,出来之后对黎荞的态度大改,他竟和英国公一起登门,向黎荞和徐瑛致歉。

  这可把黎荞和徐瑛吓了一跳。

  啥情况这是?

  五皇子和英国公恨不得将他们挫骨扬灰,可现在却来登门致歉?

  可怕!

  但五皇子和英国公都亲自来道歉了,黎荞和徐瑛自然也得给出笑脸,他们俩现在还不能拒绝与五皇子握手言和。

  他们俩只能跟着五皇子的态度走。

  五皇子和英国公这举止一出来,震惊朝野。

  哇,五皇子这是……怂了?

  但盛鸿老怀大慰,不错,看来昂儿在闭门思过期间真的思了不少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只要能悔改,那就还是他的好孩子。

  说实话,对于这几位亲生儿子,他每一位都挺重视的,虽然有时候会把他们当工具人使,但从心里来说,他是盼着这几位儿子能好好的。

  当初他没有听从他父皇的建议,只挑出一个儿子重点培养,为的就是这几个儿子个个都能成才,然后一起将大盛的繁盛给延续下去。

  现在看来,他这心愿应该能实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