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106章 会试 题目太大了

第106章 会试 题目太大了

  会试的地点在盛京贡院。

  流程和乡试一样, 一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

  农历二月初,春寒料峭, 这日黎荞和陶竹与庄家、徐瑛沈画、孟月、韩宁等人来到贡院门口时,天还未亮。

  带着寒意的小风扑在人脸上,让黎荞下意识裹紧了身上的裘衣。

  “人好多啊。”陶竹瞧了一圈,忍不住往黎荞身边挤了挤。

  乌压压的,看着比乡试时人还多。

  黎荞笑了一下:“可不是, 整个大盛的举子都来了,得有上万人。”

  “那你辛苦了。”

  陶竹忍不住往他身边又挤了一下, 与他紧紧挨着, 没拎考篮的那只手在裘衣的遮掩下悄悄去牵他的手。

  黎荞忍不住笑,今天竹哥儿胆子大了。

  他抓住陶竹温热、带着几分粗糙感的手,轻声道:“今晚没月亮。”

  现在头顶没有星星, 那今天八成是阴天。

  “不看月亮, 而且这么冷,我尽量早睡, 睡不着就胡思乱想。我不会出门瞎跑,你别担心,专心做题。”

  陶竹也轻声道。

  “好。”黎荞笑了下, 抓紧了他的手, 与他紧紧挨一起。

  孟月距离黎荞陶竹只有两步远, 他一脸愁容,他心里没底儿, 一点底儿都没有。

  徐瑛和沈画站在不远处, 徐瑛也在交代沈画这几日不要乱走, 老实在家待着。

  他身旁的徐家人听的一脸不耐烦, 但又不敢在贡院门口起争执,便只能阴沉着一张脸活像是谁欠他们钱一般。

  沈画懒得搭理徐家人,只是看着徐瑛,认真听徐瑛交代。

  自打和徐瑛成亲,他就与徐瑛形影不离,现在一下子要分开三日,还没分开他就想叹气了。

  庄文早就调整好了心态,能考上最好,哪怕是吊车尾他也超级高兴。

  考不上也没关系,举人这个功名已经是光宗耀祖了。

  因此,这会儿他是新鲜感大过紧张感,他环顾四周,想看看其他考生都在干啥。

  其他考生如他们一般,要么是和陪考的家人说话,要么是和认识的考生谈论与此次会试有关的人和事儿。

  碰瓷两字一出,黎荞的确是将本届考生都给得罪了。

  哪怕他说的是实话,其他考生心里头也会不爽。

  真看得起自己啊,脸真大啊,人家天之骄子辛知还没端过这么高的姿态呢,黎荞这个从小地方来的小乡巴佬倒是翘起了尾巴。

  哼,真以为盛京是小小的原河省啊?

  本次会试教他做人!

  就在黎荞不远处,有几个考生围成一圈,正对黎荞冷嘲热讽。

  “在盛京,最不缺的便是案首、解元了,他以为他很特殊么?小三元只有一篇文章可以拿得出手,傲什么傲?”

  “可不是,水平配不上名气,若换做是其他人,惭愧之下肯定会低调谦虚。他却是骄傲上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碰瓷儿,呵,这下子举子间的大小聚会都懒得搭理他了,独木难支,看他能骄傲到什么时候。”

  “是啊是啊,原河省那边是看在圣上的面上才会抬举他,那边把他捧的太高,以至于他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此次的会试会让他知道他其实啥也不是,此届能压过他的人多了去了。”

  “辛公子书法、诗词、策论文章皆精妙,应是状元的头号人选!”

  “谷兄文章也写的精妙,状元若是落在他身上,那也是可以服众的。”

  “还有国子监的……”

  这几个人开始数此届有机会压过黎荞的种子选手。

  黎荞听着这些话,神色没有一丝的波动,马上进考场,还是先想一想此次的策论题目吧。

  很快,有身穿铠甲的士兵过来维持秩序。

  童生试和乡试都是由当地县衙、府衙的衙役维持秩序、干杂活,但会试不同,会试负责维持秩序的是禁军。

  禁军一来,锣鼓一敲响,整个贡院门口登时鸦雀无声。

  接下来,考生们排队入贡院,其他人等退后。

  黎荞和陶竹告别,双手拎着考篮,站到了长长的队伍当中。

  此次会试的人数有万人,比乡试时多了三千多人,因此进场的速度很慢。

  排到黎荞几人时,都快中午了。

  因为天气寒冷,所以搜身时并没有脱掉全部衣服,但因为衣服厚,所以士兵们检查的很慢很细致,将考生们从头摸到脚。

  头发散开,鞋子脱掉,每一寸都不放过。

  搜身完毕,黎荞拿着自己刚抽的号舍号牌,拎着考篮进了贡院。

  盛京贡院的格局与首府贡院的格局差不多,跨过明远楼,黎荞往东边的号舍走去。

  此次他抽到的依旧是东文场,庆字排五十八号。

  每排一共有六十个号舍,他抽到五十八号,这有些靠后。

  来到他自己的号舍前,他左右打量了一下,见厕所距离他号舍有十几米远,他暗暗松了口气。

  他可不希望自己吃饭时闻到厕所味。

  盛京的号舍比首府的要崭新整洁,但狭小是一样的,黎荞坐进去之后手脚都伸不开。

  距离开考还有不少时间,黎荞百无聊赖,只能睡觉。

  天气阴冷,号舍没有门,小风呼呼的往号舍里钻,但他不怕,他是异能者,还穿的厚,他趴在木板上很快就睡着了。

  醒来时,天色昏暗,天快黑了。

  这时,明远楼那边传来了铜锣声。

  听到这声音,他顿时来了精神,会试正式开始了。

  很快有士兵过来发试卷、草纸、蜡烛、炭火,此时天已经黑了,黎荞点上蜡烛,开始看题目。

  第一场只考墨义和帖经,与上次的乡试题目相比,此次的题目很正常,并没有都江堰原理那种偏中之偏的怪题。

  黎荞将全部题目扫了一遍,心情轻松,他开始磨墨,在草纸上先把答案写了一遍,写完之后再誊抄到试卷上。

  三日时间匆匆而过,第一场结束。

  出考场时,绝大部分人的神色都很轻松,毕竟是举子,前面已经过了童生试和乡试,此次的题目对他们而言是小意思。

  第二场很快开始。

  这一场考的是诗词和策论。

  诗词是黎荞的弱点,他痛不欲生、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在死了大半脑细胞之后,终于写出了两篇在及格线以上的诗。

  至于策论,是从《论语》中抽了两句话让考生写相关的文章。

  这个真的太简单了,《论语》诶,每一句话都考过无数次了,写相关的文章对于考生而言那真的是信手拈来。

  会试看重的是最后一场的策论,所以在黎荞看来,这一场的策论在及格线以上就成。

  他提起笔,唰唰唰一气呵成。

  第二场考试结束。

  和第一场结束时一样,绝大部分考生的神色都很轻松,今年的题目挺简单哈。

  孟月很高兴,晚上时和徐瑛一起来了黎荞家,笑得一口白牙都露出来了:“此次题目简单,我觉得我还是有希望的。”

  “我觉得明日的策论题绝对会很难。”黎荞说着叹气:“我不是要打击你,只是你想,前面两场都很简单,那大家如何拉开差距呢?总不能将此次的上万考生都录取了吧。”

  “想拉开差距,只能靠明日的策论文章。你说是不是?”

  孟月:“……”

  他脸上的笑,僵住了。

  一旁的徐瑛叹气道:“我也有此担忧,孟弟,明日的策论题目,绝对是难上加难。”

  孟月:“……”

  他笑不出来了。

  “尽力而为,听天由命,反正大家平日里尽力了。”

  黎荞安慰孟月。

  “对,反正我尽力了,大不了三年后再来。”孟月愁眉苦脸,此次也不算白来,不仅见识了盛京的热闹繁华,还攒了经验。

  孟月调整心态,等回去时脸上的愁苦已经消失了,反正明日就要考最后一场,不想了!

  孟月和徐瑛走了,陶竹看向黎荞,有些担忧:“明日的策论题目会接一百八十层地狱么?”

  黎荞噗的一声乐了,抬手将他眉心的疙瘩揉开,笑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咱们也三年后再来。”

  陶竹:“……”

  他笑不出来。

  黎荞和孟月不一样,黎荞一句碰瓷,得罪了此届的所有考生,其他考生都在等着看黎荞笑话,这种情形下,黎荞不能真的变成笑话啊……

  黎荞平日里那么刻苦!

  “走走走,咱们做晚饭去,做完之后早点歇息,明日还得早起呢。”

  黎荞心里也有些没底,但他不想让陶竹担忧,他只能拉着陶竹做其他事转移注意力。

  陶竹哪里看不明白黎荞的心思,晚饭后,两人洗漱睡觉。

  睡前先是亲一亲,等亲完了,他趴在黎荞怀里,耳朵贴着黎荞的心口,一脸认真的道:“此届的考生,谁都没资格笑话你,若是有人笑话你,咱们和他吵,肯定能吵赢。”

  “嗯?”黎荞被他这话逗笑,抬手抚了抚他的头发:“怎么说?”

  “圣上出的这些题目,看来看去,无非就是为百姓为大盛,你早就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河西府这个答卷,其他考生有类似的答卷么?”

  “若是没有,那他们有什么资格笑话你?”

  黎荞:“……”

  他怔了一下。

  “况且,咱们是从小地方来的,而且咱们还年轻,论眼界、阅历、底蕴,哪样都比不过别人。”

  “你和他们坐在同一个考场比试,对你而言本就不公平,他们若是胜了你,那是理所应该的。有能耐让他们也出生在小山村然后一路通关短短五年就站到盛京。”

  陶竹说着抿起唇来。

  这几日他在场外,听到不少冷嘲热讽,要不是怕影响黎荞考试,他肯定要和那些人吵起来。

  “不愧是我的竹哥儿,一心向着我。”黎荞此时心里比身下的炕还火热,他拍了拍陶竹的背:“若其他人真的笑话我,那咱们就这样和他们吵。”

  “抬头,让我亲亲你。”

  陶竹闻言,重重的嗯了一声,他已经想好措辞了,他谁都不怕!

  他身子往上拱了拱,抬头去寻黎荞的唇。

  要多亲一会儿,等明天一早,又得和黎荞分别了。

  翌日,天气晴朗,去贡院时还能看到漫天的星星。

  黎荞和前两场一样,搜身,去自己的号舍,然后等着发试卷。

  等到傍晚,发放试卷的士兵终于来了,黎荞接过试卷,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去瞅试卷上的字。

  今日这一场只考策论。

  策论题出自圣上上个月新鲜出炉的小作文。

  上个月初六,圣上新写了一篇小作文,感叹治国不易,每年收上来的赋税,还未送到盛京,他便安排好该花去何处了。

  大年初六写这么一篇小作文,当时众人都在猜测圣上是不是心情不好。

  但宫中并无其他消息传出,所以众多举子,包括黎荞本人都没把这篇小作文当回事。

  因为这篇小作文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听说是圣上晚上写的,所以黎荞觉得圣上这是半夜emo所以写了篇纯废话的文章。

  可万万没想到,此次会试的题目竟是从这篇小作文中出!

  黎荞耳朵好,他听到不少抽气、磨牙、拍木板等声响,显然,所有人都被今日的题目给惊着了。

  因为实在是……不要脸。

  之前运河、黄河的题目,圣上借着科举向天下读书人征集良策,这无可厚非,因为不管是运河还是黄河,都关系到无数百姓的命运,是影响后世的大事。

  可今日这题目,竟是如何丰盈国库!

  这是在伸手向天下举子讨钱吧?

  在会试考场上向天下举子讨钱,圣上还真干得出来!

  但是,这题目是圣上出的,坐在盛京的贡院里,谁敢骂圣上?

  没人敢。

  考生们只能用倒吸一口冷气、拍桌子等动作表达他们的不满。

  充盈国库这么大的题目,竟然交给他们一帮小小举子讨论?谢谢圣上看得起他们哈。

  黎荞一手支着脑袋,一手轻轻点着充盈国库这四个字,他眉心微微拧起,大脑飞速转动。

  充盈国库,这题目比运河、黄河都大,那可是国库,整个大盛的钱袋子。

  想把这个钱袋子填满,而且还要压其他考生一头,这真的有难度。

  怪不得前两场那么容易,原来都在今日等着呢。

  不过,这题目虽然大,但不偏,认真说来,这其实是每一位大盛官员都该琢磨的问题。

  这么大一个题目,太容易拉开差距了,太能看出一个考生的真实水平了。

  但这不包括他。

  陶竹为他抱不平,觉得把他和辛知、谷梁涵这类人放一起考试对他不公平。

  其实,真正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是辛知、谷梁涵等考生,因为他是在拿上辈子的眼界、信息和这些人比试。

  他这是降维打击。

  只能说感谢圣上。

  若没有圣上,那他的科举之路就真的难似上青天了。

  起身朝着皇宫方向作了一揖,然后他坐下磨墨,他脑子里已经有大致的框架了。

  写框架,填细节,打草稿。

  润色,再写草稿。

  确认无误了,他开始往试卷上誊抄。

  等他誊抄完,还未到第三日中午。

  会试不能提前交卷,他只能等。

  百无聊赖,他竖着耳朵听其他考生的动静。

  其他考生此时正焦头烂额,充盈国库这个题目太大了,而且,常规的充盈国库的手段,历朝历代都搞过了。

  比如说盐铁专营,酒榷专卖,改革税法等,现在让他们一帮没有做过官儿的举人另想法子,这真不是故意为难人么?

  这到底怎么写?

  头秃!

  头大!

  黎荞听着其他考生的动静,忍不住再次看向了皇宫的方向,圣上真是他的伯乐啊!

  坐到傍晚,考试结束,士兵过来收走试卷,众多考生排队出考场。

  今日,众多考生再没有前两场的轻松和意气风发,几乎每个人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黎荞并没有故作沉重,他出了考场见到陶竹,立马就笑了起来。

  陶竹观察其他考生的脸色,知道此次的考题非常难,他心里头担忧,但瞧见黎荞的笑脸,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蹦起来对着黎荞招手。

  反正已经考完了,先回家!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正要做晚饭,庄文、孟月、徐瑛沈画包括韩宁都来了。

  庄文虽然累的要死,但还是强撑着过来,他太想知道黎荞的答案了。

  孟月心态已经调整好了,他哈哈笑着:“我写的很简单,杀贪官!”

  “抄贪官的家,一定能抄出来不少银子,多好的法子。”

  徐瑛闻言,忍不住也笑,但笑容里明显带着无奈:“我写的是赚富人的钱,像是画哥儿,他设计的衣服很好看,他穿着逛街时,好几个人特意问他呢。”

  除了传统的增收手段,他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于是他把身边的沈画给写上了。

  他有些底气不足:“如果由朝廷出面建一个布庄,这个布庄卖旁人没有的漂亮衣服,那应该会有不少人买吧?”

  “肯定会有不少人买啊!我做的衣服可漂亮了,连荞哥都满意呢。”

  沈画忍不住看向了黎荞,脸蛋上带着几分得意,嘿,徐瑛竟然把他给写到卷子上了。

  这得气死徐家人了!

  黎荞大大方方的点头:“画哥儿设计的衣服,竹哥儿穿上非常好看,我很喜欢。画哥儿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沈画闻言,立马就乐开花:“听到了吧?荞哥都说好!”

  徐瑛瞧着他得意的小模样,忍不住也笑:“画哥儿很厉害。”

  “那当然!”沈画晃了晃脑袋,笑眯了眼。

  “啧,我把我庄家的家具小生意给写上了,这小生意一开始挣的不多,但后来平城来了不少外地商贩,这些商贩不少都是租房子住,于是我家可拆卸的小家具就挺受欢迎。”

  庄文也笑,虽然挣的不多,但好歹也是新法子呀,和传统手段都不同。

  “ 老弟,你写的什么?

  庄文笑完了,看向了黎荞。

  “就是,快快快,黎兄,你写的是什么?”孟月催道。

  徐瑛也催:“黎弟,别藏着掖着,快说。”

  “我啊,我写的也简单,我写的就是最近竹哥儿做的牛乳点心,你们不都尝过嘛,若是朝廷出面建一个专门卖牛乳点心的点心铺子,应该能挣不少钱吧。”

  黎荞的确没卖关子,痛痛快快的把自己的文章内容说了出来。

  他对大盛的制度了解的不多,所以他没想过改革制度,再说了,改革制度必然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他小小举子,何必把他和陶竹置身于危险之中。

  牛乳点心好哇,不会触犯别人的利益,见效也快。

  他口中说的牛乳点心,除了常规的添加了牛奶的点心,还有戚风蛋糕、老式鸡蛋糕、吐司面包。

  蛋糕面包的利润自不必说。

  若是再由朝廷出面搞垄断,那利润比粉条大多了。

  想一想,如果全国的蛋糕店都是他开的,那真是爽死。

  “你写的是这个?”陶竹诧异不已,水眸睁得圆圆。

  “对,写的这个,竹哥儿,你虽然没上考场,但这一次的试卷,真真切切是咱们两人完成的。”

  黎荞笑眯眯的道。

  陶竹:“……”

  巨大的喜悦笼罩了他,他怎么都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原来黎荞写的是这个!

  他刚才担忧了一路呢。

  他忍不住伸出手抓住黎荞的手,重重的嗯了一声,没错,他虽然没进贡院,但他真的帮上忙了!

  一旁的人早习惯他们俩的腻歪,现在他们的注意力在黎荞所说的点心上。

  “诶,就是那个鲜牛乳面包么?”韩宁道:“那个好吃,可好吃了,如果竹哥儿卖那个面包,我肯定天天去买。”

  陶竹每次做了新的牛乳点心,都会给他家送一份,这段时间他们家吃了不少点心。

  其中最为喜欢的,便是那个叫鲜牛乳面包的点心。

  那个面包鼓鼓的,非常暄软,闻着是奶香味,吃起来软绵,口感真真是绝了,他全家人都爱死。

  “我也买我也买!”沈画忙道。

  身为陶竹的邻居,这些天他也吃了不少牛乳点心,他最爱的也是那个鲜牛乳面包。

  孟月自然也吃过,他觉得那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点心,若是他将来有钱了,他绝对会买给家人吃的。

  他忍不住朝着黎荞竖起大拇指:“心服口服,你这个一定能挣不少钱,用来充盈国库,这再合适不过。”

  庄文也夸:“老弟,这题目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太简单了,我不信能有人能胜过你。”

  “低调低调,结果还没出呢。”黎荞摆了摆手。

  万一真有学神胜了他,那岂不是尴尬。

  先低调。

  等真的拿到了会元再翘尾巴。

  “不管了,明天大睡一场,等休息够了,咱们出门逛街,来盛京两个多月,咱们还没好好逛过街呢。”

  黎荞安排未来几日的行程。

  这一次,他碰瓷两个字将此届考生给得罪完了,应该没人来拜访他,他不用社交了。

  既如此,先休息,再逛街。

  当晚,黎荞大睡一场,翌日醒来,浑身轻松的他拉着陶竹在房间里待了一整日。

  终于可以和陶竹狠狠快乐,他要把从前缺的份额讨回来一些。

  第三日,有原河省的举子登门,想要拜访黎荞。

  原河省的几个举子对黎荞没什么坏印象,人家黎荞说的也是实话嘛,本届考生就是他名气最大。

  人家给了笑脸,黎荞自然还以笑脸,社交了两日,他和陶竹带上新做的老式鸡蛋糕、戚风面包、鲜牛乳吐司面包去赵府拜见赵大人。

  他很感激赵大人,而且人家还是三品大官,多和人家拉一拉关系肯定没错。

  正事忙完,他开始和陶竹出门采购。

  上次他托韩家带回平城的特产是韩宁买的,现在他想自己买。

  而且,他也想给他和陶竹买东西。

  过年时他和陶竹玩奇迹竹哥儿的小情趣,竹哥儿换上一套又一套衣服,每一套都好看得让他移不开眼,这激发了他的购物欲,他想买好看的首饰,买好看的布料,他想让陶竹更好看。

  黎荞天天夸自己好看,陶竹美得心里冒泡泡,他无比支持黎荞的购物行为,因为他也想给黎荞买。

  黎荞也很好看呀~

  两个都长在对方审美点上的人,在放榜前的这段时日过的充实又开心,白天买买买,吃吃喝喝,晚上时没羞没臊,狠狠快活。

  日子一天天溜走,很快就到了放榜这日。

  放榜的地点依旧是在贡院。

  因为租住的院子距离贡院不算远,所以黎荞他们步行前去贡院。

  这一路上碰到不少同去贡院的考生,每个人都苦着一张脸,萎靡不振。

  会试这种决定举子一生命运的考试,圣上竟是出这样的题目,太儿戏了吧。

  唉!

  很快,一行人到了贡院门口。

  今日这里的人比考试时还多,考试时只有考生和陪考,但今日多了一些看热闹的。

  这可是会试放榜,三年才有一次的热闹,不少人都跑来围观了。

  人太多,黎荞一行人便没有往前面挤,一群人站在了角落里,距离贡院门口有百米远。

  “听说此次参加会试的有一万三百多人,但只录取一百八十人。”

  韩宁道。

  “还成。”黎荞点头,差不多是六十人取一,去年的乡试是一百八十人取一。

  “但愿一百八十人里有我。”孟月双手合十,开始祈祷。

  “希望也有我。”徐瑛见此,也笑着双手合十。

  沈画赶紧跟上。

  庄文哈哈一笑:“既然有你们了,那再添我一个吧。”

  就在此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来:“大白天做什么梦,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水平,果然是从乡下来的,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搞不清楚,丢人。”

  黎荞:“?”

  他朝着声音来源处看去。

  *

  作者有话要说:

  没写完QAQ

  给大家发小红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