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93章 黎荞只占一半,韩小雁下线 出发去首府

第93章 黎荞只占一半,韩小雁下线 出发去首府

  黎荞很珍惜这段书院生涯,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起床后先是洗漱,洗去了困意之后就去书房背书。

  陶竹则是带着黎夏、黎二山做早饭。

  在村子里时, 新鲜蔬菜都是村人送上门,但在县城,得需要去菜市场买。

  至于柴火和鸡鸭蛋,黎大山每隔三日给他们送一次。

  城门口的蔬菜最新鲜,陶竹一般都是去城门口买菜。

  反正平城小, 他走的快一些,一来一去只需要两刻钟。

  城门口有个卖烧饼的大婶儿, 是他第一次和黎荞去县城卖丰糕时认识的, 这烧饼大婶每次见到他都很热情,想往他手里塞烧饼。

  免费的烧饼当然不能收。

  不过,刚做好的铁板烧饼的确好吃, 他总会买上几个, 好让早饭丰盛些。

  而且,他给大婶提了建议, 可以做一些甜口的烧饼。

  甜烧饼也很美味呢。

  烧饼大婶把他的话听了进去,第二日烧饼摊子就有了新品种。

  若是搁从前,烧饼大婶肯定会犹豫, 因为城门口摆摊的都是乡下的农人, 每日进城路过她摊子的大部分人也是农人, 而糖的价格贵,这些人肯定舍不得买糖烧饼。

  可现在平城的农人富裕了, 手里有钱了, 自然也舍得花钱了, 比咸口烧饼贵一点儿的糖烧饼肯定有人买。

  更何况这糖烧饼还是陶竹推荐的, 她只要打出陶竹的名号,那绝对会有很多人愿意买。

  烧饼大婶很感慨,当初黎荞陶竹第一次来城门口卖丰糕时,她觉得陶竹站在黎荞身边有些突兀,也不觉得黎荞能有多大的成就。

  当然,她当时已经察觉到黎荞是有真本事的,不然也不会每天都能捉那么多鱼,还能让王掌柜包圆他的点心。

  但是,当时的黎荞说到底和她一样,都是摆摊做小生意的。

  可谁想到,短短三年,黎荞竟是要飞了。

  而且黎荞与陶竹的感情依旧。

  时间证明她当初瞎了眼,陶竹站在黎荞身边一点儿都不突兀,两人最般配了。

  如今的县城门口比从前更为热闹,这里本就有不少人摆摊,后来江知县在这里打了两口井方便众人用水,这下子此地更热闹了,摆摊卖吃食的人比从前多了不少。

  这天陶竹像是往常那般来县城门口买最新鲜的蔬菜,他刚出城门,紧挨着城门一个卖黄瓜的婶子叫住了他:“竹哥儿,最南边韩小雁在摆摊卖粉条烩菜!”

  “?”

  陶竹眉头皱了起来。

  韩小雁在摆摊卖烩菜?

  韩小雁的主业不是去找她和黎大忠的俩娃吗?

  怎么现在来这里摆摊了。

  “我去看看,谢谢婶子告诉我。”陶竹背着背篓往南边而去。

  他一路走过去,不少人都和他打招呼,还把韩小雁摆摊的事儿告诉他。

  平城的人都知道韩小雁这个名字,但真正能对得上号的,那没几个。

  但有一人认出了韩小雁,于是这边摆摊的农人全都知道了。

  韩小雁要是卖其他的,众人自不会搭理她。

  可她现在卖的是粉条烩菜。

  她哪儿来的粉条?

  不管是县城的红薯作坊还是三柳村、朱家村的红薯作坊,江知县都明确下了死命令,不准私人做粉条。

  这是防止个别人拿粉条牟利。

  也是为了保障黎荞和工人的利益。

  所以,哪怕是红薯作坊的工人,想吃粉条也得掏钱买,可粉条那么贵,即便是三柳村、朱家村的粉条,那也是四十文一斤。

  普通人谁舍得买这么贵的东西?

  就算是舍得买,那也得去望月楼或者是江知县那里抢号码牌。

  但因为外地商人出高价买号码牌,因此,平城本地的普通人如果抢到号码牌,基本上都会卖掉。

  普通人想拿到粉条,途径真的很少。

  当然,三个红薯作坊在过年时会给工人福利,年三十那日,工人可以用成本价买到粉条,但这个粉条是限购的,每人只有十斤。

  所以,韩小雁摆摊的粉条哪里来的?

  韩小雁曾经在三柳村的红薯作坊干过活,她知道粉条的做法,此时她用的粉条,八成是她自己做的。

  若是她自己做的,那就是违背江知县的命令了,这必须得告诉陶竹。

  陶竹一路谢过众人,很快就寻到了韩小雁。

  韩小雁正站在一个一人高的土灶前,土灶上摆着一口大铁锅,大铁锅盖着盖子,瞧不见里面有什么。

  在她身边有几张桌子,其中三张明显是给顾客用的,还有一张上面放着案板。

  地上有几个背篓,背篓里放着时令蔬菜和粉条。

  小摊子上一个食客都没有,韩小雁黑着一张脸站在灶前,视线盯着锅盖,不知道在想什么。

  陶竹眉头皱的更紧,抬步走了过去。

  “韩小雁。”

  韩小雁听到熟悉的声音,她扭过头,见的确是陶竹,脸上有惧怕之色闪过。

  但她很快挺直腰杆,双手叉腰,色厉内荏的反问:“干啥?”

  “你的粉条是哪儿来的?”

  陶竹指了指背篓里的干粉条。

  “我自己做的,咋了?你还要把我抓去大牢吗?那你抓啊!你最好让江知县把我给杀了,不然的话,我照样去找黎大忠闹,我让黎大忠这辈子都不能安生!”

  韩小雁梗着脖子,大声嚷嚷。

  但是,说到最后的安生俩字时,她话音一转带上了哭腔,脸上也被惧怕占据。

  陶竹:“……”

  而韩小雁看陶竹不说话,只是盯着她,她登时更崩溃了:“你去让江知县杀了我啊!现在全县人都听黎荞的,快让他杀了我!黎谷那老两口不准我接近孩子,娘家人也嫌我,我不得已出来摆摊,结果这些人一听说我是韩小雁,竟然全都扭头就走!”

  “你们不给我活路,那干脆动动手指把我杀了啊!”

  想到最近的心酸,她一边说一边掉眼泪,说到最后,整个人已经哭的变了声调。

  自打黎大忠这个狗男人跟白柚那个贱人从府城回来,她就再也接近不了她的孩子了。

  黎谷和赵二妞连自家的田地都不管了,只守着俩孩子,她敢接近孩子,两人拎着扫帚追着她打。

  她没办法,只能去找黎大忠。

  结果黎大忠根本不见她,而且黎谷和赵二妞也赶她走。

  她见不着孩子,无法给孩子洗脑,她娘家人嫌弃她不干正事,她便拿出过年时偷偷摸摸做的粉条,跑来城门口摆摊。

  本来她想悄悄把这批粉条卖掉的,但被黎大忠一气,她就正大光明来摆摊了,谁能把她怎么着?

  她可是黎荞的前堂嫂,是黎荞侄子侄女的亲娘!

  昨晚连夜悄悄垒了灶,她信心满满的想要大挣一笔,可残酷的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天刚蒙蒙亮时,她把烩菜做好了。

  然后她招揽食客,说这是她家里人在红薯作坊做工时拿到的粉条,舍不得吃,所以现在拿出来摆摊。

  而且价格比起望月楼,每碗要便宜两文钱。

  不少人信了这话,别看平城人靠着粉条致富,但对于乡下的农人而言,如果家里有人被选中进了红薯作坊做工,那他们可以在过年时吃到成本价粉条。

  但除此之外,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吃到粉条——望月楼的烩菜太贵,他们舍不得。

  至于那些家里没人在红薯作坊做工的人家,能吃到粉条的机会就更少了。

  于是,当即就有十多个人要坐下吃饭。

  这可把她给乐坏了,哼,她就是要正大光明的违背江知县的命令挣钱!

  可谁知道,她刚盛了一碗烩菜,还没来得及端给客人,路过的一个婶子认出了她。

  一句韩小雁,立马就把那十多个食客给吓跑了。

  任凭她如何招揽食客,都无人敢再坐下。

  这一刻,她终于知道黎荞在平城的威势到底有多大,她得罪了黎荞,于是无一人敢吃她的烩菜。

  她深刻的意识到,什么黎荞的前堂嫂,屁都不是。

  她在平城,别人虽不敢真的欺负她,但也不敢来吃她的烩菜,不敢买她的粉条。

  因此,此时前所未有的恐惧笼罩了她,她怎么都控制不住眼里的泪。

  她是真的没活路了啊!

  陶竹怎么都想不到韩小雁竟一下子哭成了泪人,他不知道韩小雁的心理路程,但他很厌恶韩小雁今日的行径:“你偷做粉条,你还委屈上了?”

  “你不就是仗着有黎荞在所以才敢这样做,如果没有黎荞,你有胆子违背江知县的命令?”

  陶竹对韩小雁真的是厌恶透了,竟然敢公然违背江知县的命令,这是仗着有黎荞在所以想要行使特权。

  就跟当初她去拦白柚的马车一样,觉得天塌了都有黎荞可以顶着。

  她觉得帮了黎荞一次,那黎荞就得无限期无休止的回报她,她觉得黎荞已经飞了,所以此时藐视江知县的命令。

  这么久了,她没有一丝的悔改,没有一丝的改变。

  她还是原来的韩小雁。

  “不是你哭就是你有理的,你落到今天这步,全都怪你自己贪心。黎荞从不欠你的,也没真的害过你什么,要不是你一次次的作死,你能有今日?”

  “人的好日子是自己经营出来的,不是作出来的,”

  “有一句话你说对了,今天这事儿还真得禀告给江知县。”

  说完这话,陶竹转身就走。

  江知县三令五申私人不能做粉条,这事儿全县人都知道,他不能打江知县的脸。

  黎荞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秀才,这事儿黎荞无权处置。

  以黎荞的善良,肯定会给韩小雁求情,但流程必须要走。

  陶竹要去报官,这下子可把韩小雁给吓坏了,她哭着要去拦陶竹,但很快就被过路人给拦住。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陶竹报官,韩小雁被关入大牢,黎荞前去求情,韩小雁认错,并表示今后不再私做粉条,然后江知县放了她。

  虽然她在大牢里只待了一日,但出来后整个人都有些呆傻。

  黎荞让她娘家人把她接走,然后便不再管了。

  对于韩小雁,他看法和陶竹一样,他啥也不是时,韩小雁去拦白柚这个八品官之子的马车。

  他是小小秀才时,韩小雁敢公然违背江知县的命令。

  等将来他做了官,那韩小雁是不是要违抗圣上的命令啊?

  他自己从不越雷池一步,韩小雁倒是好,动不动就想把他往雷池里丢。

  他就算是有异能护体,那也扛不住韩小雁这种坑法。

  韩小雁闹的这一出很快就在平城传开了,白柚和黎大忠来县城找黎荞和陶竹。

  黎荞走读,不住书院,中午回家吃饭。

  在中午的饭桌上,黎大忠一脸愧疚的向黎荞道歉,这事儿怪他。

  “大忠哥,怎么能怪你?若你不休了她,那这会儿她肯定会作的更厉害。”

  黎荞摇头,让黎大忠不要往身上揽责任:“你俩三观不合,分开是对的。前妻而已,你不用对她负一辈子的责任。”

  “可这世道对女子和小哥儿比较苛刻。”白柚叹气。

  “只要她真的悔过,那她有的是活路。是她自己把路走死了。”陶竹当然也觉得韩小雁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且,黎荞不和黎黍计较,他不和陶萄计较,若韩小雁真的意识到错了,他和黎荞还能逼死她不成?

  这般想着,他让黎大忠和白柚不要再提此事,自打他和黎荞搬来县城,快半个月了,这是第一次和白柚黎大忠见面,应该说些高兴的。

  白柚和黎大忠见状,只能转了话题,说起村子里的事儿。

  这半个月里,村子里最大的变化便是多了一间私塾。

  今年过年时庄丰收特意开会征集全村人的意见,他想在村子里盖一间私塾,夫子是黄有名,如果村人愿意,那就凑钱盖房子。

  村人自然愿意。

  随着村人的富裕和黎荞一次次中案首,三柳村众人对于读书的热情越来越高。

  而且黄有名身为黎荞的私人辅导,在黎荞家住了两年多,黎荞能中小三元,绝大部分原因是黎荞自己聪明,但这里面肯定也有黄有名的功劳。

  若黄有名没有真才实学,黎荞又怎会让他在家里住那么久。

  所以,确认私塾的夫子是他,每家每户都愿意捐银子。

  这可是黎荞的私教!

  村人凑了银子,庄丰收便趁着农闲在村子东北角盖了一个私塾出来。

  眼下黎荞入书院读书,黄有名辞去私教的职务,转而当三柳村私塾的夫子。

  每位学生一年三两银子的束脩,不包吃不包住。

  这个价格放在乡下算是非常贵,但是,谁让入学的人多呢,家里凡是有适龄孩子的,这个适龄指的是从六岁到未成亲,在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入学。

  大家伙儿都想看一看黎荞私教的水平,于是乌压压的去了将近三百人。

  这么多人,就黄有名一个人教,太辛苦了。

  黄有名表示教不了,想让庄丰收再请一位夫子,但全村人都不同意,非得让他教,并且要加束脩,由原本的二两银子变成三两银子,看在银子的份上,黄有名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黄家家贫,这些年来,他祖辈、父辈、儿子、孙子加一起,四代人供出了他这么一位秀才。

  他对不起家人,此时有挣钱的机会,他自是不愿意错过。

  累些就累些吧,他才四十九岁,勉勉强强教得了这么多人。

  他辛苦一些,家里人就能轻松一些。

  其实他现在不算穷了,他给黎荞当私教时,一个月的工钱是十两银子,年底有红包,去府城有差旅费。

  此次黎荞考中秀才,还给他封了个百两的红封当谢礼,只靠着黎荞,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挣了将近六百两银子。

  但银子不嫌多嘛。

  趁着还能教学生,他要努力为家里人攒些家底。

  白柚和黎大忠说完了私塾和黄有名的事,又说起了庄稼的事儿,麦收已经开始,今年雨水不算多,但因为黎荞去年打了不少井,所以今年三柳村的麦子称得上是丰收。

  黎荞家也种了不少麦子,不过黎荞放心,家里一切都很好。

  黎荞吃过午饭要回书院读书,白柚和黎大忠等他走了,又坐了一会儿,然后才回村。

  他们俩走了,陶竹便跟从前那般开始做家务。

  下午四点,陶竹进厨房做饭,等他晚饭做好,黎荞也回来了。

  黎荞吃过晚饭就回书房读书,一直读到九点钟,这才从书房出来洗漱。

  陶竹与他一起洗漱。

  等躺到被窝里,他会给陶竹说一些书院里的事儿,陶竹也会说一些家里的事儿。

  不过,今日白柚和黎大忠来了,陶竹便说起了这两人的事儿。

  “今天白柚说,大忠哥从府城回来之后直接找了二叔二婶,大忠哥给他们老两口银子,让他们俩看紧孩子,不准韩小雁再接近孩子。”

  “有银子当动力,二叔二婶执行的可认真了。”

  “韩小雁接触不到孩子,这才去卖烩菜的。”

  黎荞:“……”

  原来如此。

  “那大忠哥这是对白柚上心了?”他问。

  “可不是,今天白柚和我说起这事儿时,笑的可甜蜜了。”

  “只要韩小雁不给俩孩子洗脑让俩孩子去折腾白柚,那他们俩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黎大忠娶了新夫郎,但并没有变成后爹,他对两个孩子一直都挺上心,每日都回老院陪他们玩,俩孩子年纪小,慢慢教的话,被韩小雁灌输的扭曲思想肯定会转为正常。

  亲娘被休,俩孩子的确可怜,但韩小雁作死的时候可曾为俩孩子考虑过?

  此时的情况,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挺好的。”黎荞一边抓着陶竹的手把玩一边轻轻点头,目前的确是最好的结果。

  他是侧躺着的,一手支着脑袋,一手抓着陶竹的手。

  陶竹也侧躺着,对他面对面。

  听他说完这话,便伸出腿压在他的腿上,身子也往他怀里靠:“你今后不要操心这事儿了,专心读书。”

  “好。”黎荞笑眯眯的,顺势抱住了怀里人。

  “快睡,明天又是辛苦的一天。”陶竹催他闭上眼睛。

  黎荞又应了一声好,每日高强度输入各种知识,他现在脑子的确发懵,眼睛也酸涩。

  白教谕对他真的很上心,前天给了他一个小册子,上面是历年来的真题以及不少中举者的文章。

  这些东西很有参考价值,所以他这两天下课后不仅读在府城买的那些书,还研究真题和其他举人的文章。

  他并不是天赋型选手,记忆力虽好,但也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因此一整日下来,他是真的疲累。

  他现在连和陶竹酱酱酿酿的心思都没了,他只想抱着陶竹睡个好觉。

  一夜好眠,疲惫尽消,他吃过早饭,穿上书院的校服,拎着陶竹给他缝制的双肩包,准备出发去书院。

  出门前自是要和陶竹亲一亲的,把陶竹亲的脸颊发红,他这才把人放开,匆匆出门去上学。

  到了书院,进了廪生班,一整日的学习开始。

  书院人多,只靠着白教谕一人教不了那么多人,因此,沈学正和几位训导会充当讲郎,教授众多学生。

  但是,沈学正和几位训导只教增生班和附生班,廪生班只由白教谕一人负责。

  其实从前白教谕不会偏心的如此明显,但谁让现在的廪生班有黎荞,白教谕不舍得把这短暂的相处机会让给旁人,他正大光明的偏心。

  要不是黎荞不肯让他当私教,他真的很想对黎荞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白教谕的热情,整个廪生班都受益,徐瑛和孟月、庄文一帮人都很高兴,特别是徐瑛,他有沈学正这位私教,如今又多了一位白教谕,两位举人倾囊相授,他对此次的乡试多了一丝丝的信心。

  真的只有一丝丝,那可是举人,每三年整个省只录取四十人。

  这录取率太残酷了,他一个小年轻怎么可能考得过。

  他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过,黎荞的话也有道理,既然选择下场,那肯定不能留遗憾,不然的话铁定后悔三年。

  黎荞毫不吝啬,总是向他和孟月、庄文分享学习经验,他也不吝啬,把沈学正的心得也分享出来。

  在这种互相探讨中,日子过的飞快,一转眼麦收就结束了。

  距离出发去首府只剩下半个月了。

  黎春桃也要和章田生定亲了。

  黎荞和陶竹提前一日回三柳村。

  如今他们俩住在县城,所以黎大山和郑浅浅带着黎小睿搬到了前院,负责看家。

  他们夫夫一到家就受到黎小睿的热烈欢迎。

  郑浅浅因为不做点心,时间比较自由,于是每隔几日就要带上黎小睿去县城找陶竹,找的次数多了,黎小睿就记住陶竹了,此时瞧见陶竹进了院子,小身子在郑浅浅怀里使劲扑腾着,伸出小短手要陶竹抱。

  陶竹对黎小睿喜欢的紧,赶紧走过去将他从郑浅浅怀里接过去。

  “几天不见,又重了。”

  陶竹抱着黎小睿掂了掂,笑着对郑浅浅道。

  “可不是!现在一只羊的羊奶都不够他吃,大山又买了两只羊。”

  郑浅浅说着揉了揉手臂,黎荞和陶竹刚从府城回来时,他单手拎黎小睿非常轻松。

  如今两个月过去,他单手拎已经吃力了,小胖子长的忒快!

  “能吃是福,小孩子白白胖胖比较可爱。”陶竹说着伸手捏了捏黎小睿的胖脸蛋,触感极其好。

  黎小睿被捏了,笑的更开心了,咧着小嘴巴对着陶竹啊啊啊个不停,颇有黎大山傻笑时的憨劲儿。

  陶竹看的想笑,也有些担忧,这孩子可一定要继承郑浅浅的聪明劲儿,他可是郑浅浅和黎大山的希望。

  很快,黎谷黎粮等人都来了。

  黎谷在麦收前和麦收后都去过县城,给黎荞陶竹说今年的麦收情况,如今黎荞和陶竹回来了,他想让两人去仓库那边瞧瞧新收入库的麦子。

  黎荞和陶竹的确想看看自家丰收的盛景,便去仓库那边转了一圈。

  他们家今年种了二百亩麦子,一亩地产三百多斤,今年一共收了七万斤出头的麦子。

  这么多麦子,依旧不够今年的点心和吃饭所用,不过黎荞不打算多种了,他手里的田地有限,他还要种红薯和西瓜。

  红薯肯定得多种,这个最挣钱了。

  去年的西瓜也给了他不少惊喜,所以今年他种了八十亩。

  不过,西瓜成熟时,他和陶竹在首府。

  等他和陶竹回来,西瓜已经卖的差不多了,他们俩只能赶上吃西瓜的小尾巴。

  想到西瓜,黎荞顿时有些惆怅。

  他和陶竹置办了这么多田地,但他们俩很快就不在三柳村了,京城地贵,想在京城置办田地,那得花费不少银子啊。

  想一想京城的房价和地价,他手里的这点银子其实不算什么……

  还是要多多挣钱。

  府城的市场很大,可以考虑把点心也卖到府城去。

  一晚很快过去,翌日便是黎春桃和章田生的定亲宴。

  虽然是定亲,但因为有周明盛这烂人在,因此定亲宴摆的极为热闹,不仅敲锣打鼓放鞭炮,还邀请全村人一起吃席,隆重程度赶得上别人成亲了。

  黎春桃盛装打扮,戴着陶竹送给她的头面,身穿锦衣,脸上也化了妆,单看五官不是很美,但加上她这几年养出的沉稳、自信气质之后,整个人就美得让旁人有些移不开眼。

  白柚见着这样的黎春桃,狠狠夸奖,然后又说起了周明盛的近况。

  黎春桃要和章田生定亲的消息早就传出去了,周明盛家里的争吵更甚,达到了日日都闹的程度。

  黎荞听完这话很满意,这才是爽文剧情嘛,黎春桃越来越好,而周明盛越来越差。

  不过,渣男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在他出发去京城前,他得寻机会让周明盛吐出真言。

  黎春桃的定亲宴之后,章家人来了三柳村。

  黎春桃明确说了,她不可能嫁去章家,哪怕是成了亲,她也会留在三柳村。

  章田生也要留在三柳村。

  当然,章田生这不算入赘,只是黎春桃情况特殊,只能如此。

  章田生对此没意见,现在多少人想来三柳村还来不了呢,正好黎荞需要人手,他便让他家人过来了。

  先在三柳村租房子住,然后在三柳村买一个宅基地建房子,章家靠着红薯攒了些钱,建得起房子。

  等房子建好,章家人就留在三柳村了。

  章家人挺多,老老少少加一起有二十多人,陶竹让他们学习做点心。

  至于鸭货作坊,也要再招人。

  京城物价贵,他和黎荞得多攒银子。

  等把这一切安排好,黎荞也该出发去首府了。

  首府距离平城挺远,走官道的话,得先去府城,顺着府城-首府的官道过去。这么一趟下来,即便是现在平城-府城通了土坯砖路,那也要花费五日的时间。

  不走官道的话,那就得走偏僻的小路,但小路不仅道路颠簸,所花费的时间也并不比走官道少。

  黎荞对小路不感兴趣,徐瑛、孟月和今年同样打算下场试试的庄文对小路也不感兴趣,一行人都决定走官道。

  行李很快收拾妥当,不过,出发前一日,韩小雁突然找来了。

  韩小雁是来认错的。

  她哭的眼泪哗啦啦,一把鼻涕一把泪,黎荞看不出她是真心还是假意。

  不过黎荞也不在意她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所以便按照黎黍、陶萄的经验处置。

  先晾着,让时间证明她到底有没有改正。

  若是往后的两年内没作妖,那自然可以再去红薯作坊干活。

  处理完韩小雁的事,翌日,迎着朝霞,他和陶竹坐着牛车,在众人的目送中,踏上了前去首府的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3.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4.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5.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6.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疯批殿下的金丝笼是为我编的【完结】
  8. [古代言情] 人间生存办事处【完结】
  9. [古代言情] 星际大佬,末日摆烂【完结】
  10. [古代言情] 异度觉醒【完结】
  11. [古代言情] 却将万字平戎策【完结】
  12. [古代言情] 漂亮小笨宝总被机器人盯上【完结番外】
  13. [古代言情] 攻略到一半男主和系统跑了【完结】
  14. [古代言情] 甜爆星际:帝国分配给我最强上将【完结】
  15. [古代言情] 乐园坠落【完结】
  16. [古代言情] 十六洲【完结】
  17. [古代言情] 一脚踹掉前徒弟,我和反派HE【完结】
  18. [古代言情] 可小王爷是美强惨啊【完结】
  19. [古代言情] 穿越之异世修仙【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当我老婆变成老攻【完结番外】
  21. [古代言情] 道侣今天发现我死了吗?[穿越]【完结番外】
  22. [古代言情] 什么叫羁绊型御兽【完结】
  23. [古代言情] 女装大佬在修仙界【完结番外】
  24. [古代言情] 恋综小狐,在线撩狼【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