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82章 本章流水账 地主的快乐,宋石头找来

第82章 本章流水账 地主的快乐,宋石头找来

  这个夏天, 黎荞过的忙碌又充实。

  读书读的累了,就带着乡亲们打几口井。

  别说,水异能在打井这一块是真好使, 哪个地方地下水比较浅,土质容易打井,他抬手一摸就摸出来了。

  打井和修炼异能两不误,完美。

  不过,对于农人而言, 这个夏天就辛苦了。

  打井虽然快,但是家家户户那么多田地呢, 只靠着人工灌溉实在是太慢。

  况且, 除了灌溉之外,还得除草捉虫。

  此时没有农药,杂草和虫子都得靠人力。

  因此, 不到两个月, 家家户户都瘦了一圈,但即便把身上的肉都拼掉了, 可庄稼却是不如前两年,甭管是玉米还是红薯,亦或者是其他杂粮, 肉眼可见的要减产了。

  三柳村的人唉声叹气。

  玉米和红薯都能给他们带来不少银子, 减产减的不仅仅是粮食, 还有银子。

  好在他们还有红薯作坊这个活计保底,不然的话, 今年就真的太亏了。

  比前两年累, 但打的粮食和挣的银子却是少了。

  三柳村靠着红薯作坊这份工作兜底, 村民的心态还算平稳, 但其他村子的人,心里却是在滴血了。

  红薯减产,这得少多少银子啊!

  这天上午,黎谷来黎荞家,把早上刚摘下来的几个西瓜送了过来。

  黎荞家的西瓜种的晚,但现在都要过中秋节了,是以西瓜开始熟了。

  绿皮红瓤,小小的,只有黎荞巴掌大,也不算很甜,但水分很足,在井水里冰一下,口感很不错。

  中午吃了午饭,黎荞把黎谷送来的几个西瓜全切开了,人人有份。

  郑浅浅因为怀了身孕不能吃冰的,他只能吃常温西瓜。

  郑浅浅自打和黎大山成亲,就跟着黎大山在黎荞家做点心,工钱和黎大山的一样,一天一百五十文。

  怀了身孕之后,因为是前期,还看不出来,再加上乡下女人、夫郎怀了身孕之后都是该干嘛干嘛,所以他也没在家安胎,依旧每日来干活。

  “浅哥儿,西瓜是凉性的,你怀了身孕,要少吃。”

  黎荞看郑浅浅吃了一块之后还要再去拿,便出言提醒。

  “额……那我吃完这块就不吃了。”郑浅浅不想放弃,他甚少能吃到西瓜,难得吃一次,他有些馋。

  “小叔,再吃一块也不碍事吧?”黎大山忙问。

  “就只能吃这一块了。”黎荞指了指郑浅浅手里拿着的那块西瓜。

  “诶,好!”黎大山笑了,扭头对郑浅浅道:“浅浅,你慢些吃,这样能吃的久一点儿。”

  “嗯!”郑浅浅也有此打算。

  唉,身为孕夫好麻烦哦,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

  陶竹瞧着郑浅浅皱起来的小脸,低头咬了一大口西瓜,他没怀孕,真好。

  “大山,待会儿你和浅哥儿做月饼吧,马上中秋节了,而且之前打的模具小五也送来了。”

  黎荞一边啃西瓜,一边对黎大山交代道。

  自从他得了圣上嘉奖,他家的点心就很抢手。

  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不想只卖固定的几样点心,而且这两年他家鸡蛋鸭蛋泛滥,于是趁着中秋节,他打算做些月饼。

  蛋黄莲蓉。

  蛋黄绿豆蓉。

  蛋黄红豆蓉。

  反正都要用上蛋黄。

  马上又是一波下蛋高峰期,不抓紧时间消耗的话,那乡亲们的鸡蛋鸭蛋能把他家给淹了。

  “好。”黎大山答应了下来。之前他小叔教过他如何做月饼,他会做。

  “那我待会儿做蛋黄酥。”陶竹说着将手里啃得干干净净的瓜皮放到桌子上。

  这瓜皮他没扔,黎荞说了,瓜皮也可以做炒菜,他打算晚上时炒一下试试。

  “你不是要酿葡萄酒吗?”黎荞闻言看向他。

  “今天就不了,我想做点心。”陶竹摇头。

  前后院的葡萄都熟了,结的还挺多,一时间吃不完,黎荞便说要酿成酒。

  陶竹自是要学,但是今天陶竹想做蛋黄酥了。

  蛋黄酥是黎荞教给他的,平日里只做给自家人吃,不供应望月楼。

  但刚才听了黎荞的话,他也觉得自家的蛋黄该消耗了。

  虽然家里有粉条这种几万两甚至是二十万两的大生意,但陶竹对点心生意的重视一点儿都没减少。

  这是他和黎荞发家的生意,是他和黎荞一点点打拼出来的,比起粉条这种做梦似的发财,还是点心更安他的心。

  点心一日能入账十多两,而且是日结,日日都能拿到沉甸甸的银子。

  粉条虽然能挣大钱,但这钱只要一日不进他的口袋,那他就不能安心。

  而且,看今年这情形,粉条的收入肯定达不到黎荞的预期。

  前两年红薯大丰收,一亩地的产量高达两千斤,而今年,别说是两千斤了,连正常年份的一千五百斤都达不到。

  一下子缩水这么多,再加上其他县城的知县不是很配合,黎荞口中的二十万两银子,今年肯定是拿不到了。

  不过,能拿到多少是多少,反正跟做梦一般,又不需要他和黎荞出力气,等于是白来的,不管多少都比没有强。

  这般想着,陶竹吃了西瓜之后就开始做蛋黄酥。

  黎荞打了好几个大烤箱,足够同时做蛋黄酥和月饼。

  忙活了一下午,他做了一百个蛋黄酥出来。

  黎大山和郑浅浅也做了上百块月饼。

  夜幕落下,秋哥儿来了。

  他是来拿蛋白的。

  黎荞家做点心,天天都需要用不少咸蛋黄,但咸蛋白做不了点心,而黎荞家又吃不完那么多咸蛋白,就算是让庄家、郑家、赵满仓家一起吃,那每日也吃不完。

  于是黎荞便问了村人,若村人愿意要这些咸蛋白,那就晚上去他家拿。

  咸蛋白这种好东西,村人当然愿意要,不管是拿来就着馒头、窝头吃,还是配粥,那都是顶好的。

  那可是鸡蛋!

  村人抢着要,黎荞便给排了个号,今日轮到张绣花家,秋哥儿便用背篓背着一个大陶罐过来了,陶罐底部放着一些盐。

  把咸蛋白放入陶罐里用盐腌着,可以多放一段时间。

  陶竹一边往陶罐里盛咸蛋白一边和秋哥儿说话:“你娘你哥怎么没来?这陶罐对你来说太重了。”

  “他们下地浇水去了,这会儿还没回家。”秋哥儿道。

  “那我给你送回去。”陶竹觉得陶罐太重,秋哥儿可能背不动。

  “我背得动!”秋哥儿赶紧摇头,怕陶竹坚持,他便又道:“借我一辆板车,我推着回去,然后再把板车送回来。”

  陶竹闻言,点了头:“好。”

  用板车推着总比背着强。

  等秋哥儿走了,陶竹盯着他瘦弱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今年大家的日子不好过啊。

  翌日,小五来了。

  自打土坯砖路修好,小五的活计就轻省了许多,马车上载的货物也比从前多了。

  陶竹将六十个蛋黄酥给了他,让他放到望月楼售卖,余下的四十个留着自家人吃。

  蛋黄酥的价格一个是六十文钱,比蛋黄肉松馅青团的价格还要高二十文。

  但陶竹并不是胡乱定价,他做的这个蛋黄酥最里层是蛋黄,第二层是豆沙馅,第三层是类似青团皮的糯米皮,第四层才是面皮。

  做法太复杂,太费时间,所以陶竹就定下了六十文一枚的价格。

  这蛋黄酥做的突然,小五没带那么多钱,只能明日再把蛋黄酥的银钱结给他。

  至于月饼,月饼需要回油,暂时无法出售。

  不过,陶竹让小五转告王掌柜,他家今年要出售不少月饼,王掌柜可以先给食客们打打广告。

  小五听完陶竹这一连串的交代,手里的玉米汁也喝完了。

  他把碗放下,笑着道:“其实不需要掌柜宣传,只要打出黎哥的旗号,那人们肯定争着买。”

  陶竹闻言笑了一下:“我这点心贵,而且量大,一般人吃不起,只能指望富人贵人买。”

  “陶哥,这个你放心,现在咱们望月楼最不缺的便是富人了,马上要入秋,红薯快成熟了,来咱们县城的大商人多了起来。”

  “这些人可阔气了,在望月楼一顿饭就能吃掉十多两银子,只要你的点心好吃,他们肯定舍得掏钱买。”

  “还有啊,掌柜的前些日子不是按照前来后到的顺序给商贩们发号码牌吗?这些来得晚的大商人为了早点拿到货,花高价买排在前面的号码牌,一出手最少是千两银子。”

  “这可把排在前面的小商贩给高兴坏了,毫不犹豫的就把号码牌卖掉了。他们还说明年也要早早的排队,这样还能卖号码牌。”

  这些小商贩都是平城本地的,与王掌柜都认识。

  因此,既然这些人排在了前面,那王掌柜也就公事公办把号码牌给了他们。

  小五说着叹气,要不是王掌柜禁止望月楼的人去排队,那他也想去混个号码牌,转手卖出去,那这辈子都吃喝不愁了。

  黎荞听着此话有些惊讶,好家伙,粉条已经催生出黄牛这个职业了吗?

  真是暴利啊。

  只是排队而已,转转手就是一千两银子。

  唏嘘。

  不仅是黎荞唏嘘,院子里其他人听了此话也忍不住嚷嚷。

  黎大山道:“这钱也太好挣了,我也想挣!”

  “可不是,咱们天天做点心,一日只能挣一百多文,这些人倒是好,一转手就是千两银子!”

  郑浅浅也羡慕坏了。

  这么多钱都是落外人手里了啊。

  肥水流了外人田!

  黎菽惊的饭都要吃不下了,她的心在滴血,这些钱本该是她小弟的啊。

  “小荞,这情况能不能改改?”她忍不住问黎荞。

  一百两她也就忍了,可那是一千两!

  黎荞闻言摇头:“咱们制止不了的,有钱人不缺钱,如果不让他们买号码牌,那他们可以买前面小商贩的粉条,到最后还是一样。”

  目前河西府垄断了粉条,这么大的利益,他想独吞,那不可能。

  他唯一能控制的是生产过程,货物一旦离了他的手,那他就管不了了。

  让本地的小商贩拿了这银子,总比没有强,好歹让本地小商贩富裕了起来。

  “那就不能改改规则吗?”郑浅浅忍不住问。

  好多银子哇!

  “做生意,规矩既然立下了,那就不能随意改,尤其是不能改到咱们身上让咱们获利。”

  黎荞摇头。

  今年红薯减产,粉条虽然由平城扩展到了河西府五县,但盈利却是不达预期。

  而圣上给粉条打了广告,整个大盛的大商人可能都来掺和一脚,这种情况下粉条会炒出怎样的高价,他真控制不了。

  罢了,该怎么怎么吧。

  粉条早就不受他控制了,他只管等着拿钱就好。

  眼瞅着中秋节到了,距离明年院试只剩下八个月的时间,他得专心读书了。

  小五走了之后,黎荞回后院读书。

  陶竹则是和黎大山几个人做点心。

  陶竹有一段时间不做点心了,每日做点家务活,做点他和黎荞爱吃的,或者是读一下杂书,小日子忙中有闲。

  但现在家里咸鸡蛋咸鸭蛋多,他便决定好好做蛋黄酥,争取多消耗一些蛋黄。

  陶竹做的蛋黄酥,王掌柜只尝了一口,便又忍不住拍桌子了,这滋味好啊!

  进价六十文一枚,那他卖一百文一枚好了。

  反正最近他店里的大商人多,吃得起如此昂贵的点心。

  而且,这点心可是黎荞夫郎陶竹亲手做的,光是这个手工,别说是一百文了,就是一百五十文一枚也有人买。

  王掌柜挑选了几个从外地来的商人,向他们推销蛋黄酥。

  这些商人吃遍了天下点心,但蛋黄酥这种点心,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

  只看外表,一个个黄澄澄的,又鼓鼓的,特别可爱。

  捏起一个咬开,一共竟是四层,一层连着一层,外层酥的掉渣,里面却是软绵的,不太甜,口感也异常细腻,不管是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都只有俩字:

  好吃。

  而且与他们吃过的那些点心都不一样。

  美味还新鲜,这些商人的眼睛不由亮了,又是一商机啊!

  可惜黎荞不卖方子。

  多好的钱路,黎荞竟是拒了。

  这些大商人买不来方子,只能买点心。

  反正在这里等着也是等着,不如多吃些新鲜的,黎荞做的几样点心只有平城有,离开了平城,那就吃不到了。

  有了这些大商人的支持,陶竹的蛋黄酥卖的很顺利。

  当陶竹忙着做蛋黄酥时,黎大山和郑浅浅的月饼也加快了速度,他们夫夫俩一起动手,速度比陶竹一人快多了。

  而且黎大山力气大,不知疲累,不跟陶竹似的还得给黎荞做汤汤水水,因此,黎大山和郑浅浅一日下来最多能做四百块月饼。

  黎大山和郑浅浅的月饼一开售,立马就火爆了起来。

  月饼的价格比蛋黄酥便宜些,一块从十五文到二十五文不等,普通人家咬咬牙也吃得起。

  靠着蛋黄酥和月饼,黎荞家的点心收入由一日十多两变成了一日三十多两。

  这份稳定的收入让陶竹很高兴,每日都能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入账,踏实!

  中秋节过后,黎荞家的西瓜大面积成熟。

  他一共种了二十亩西瓜,这么多西瓜只靠着自家人和亲朋好友肯定吃不完,他便拿出了一些售卖。

  平城本地很少有人种西瓜,肯把西瓜拿出来卖的,那就更少了,他西瓜种的晚,熟的也晚,旁人家的西瓜都吃完了,他这边才上市,所以,这独一份的市场又被他占了。

  在平城,西瓜身为罕见的水果,本就不是普通小百姓吃得起的,所以他定价时毫不含糊,一斤十文钱,一个三斤的小西瓜便是三十文钱。

  若是搁从前,只靠着平城本地的富人和贵人,还真消耗不掉他这昂贵西瓜。

  但现在平城来了不少外地商人和来品尝美食、游玩的人,再加上他名气大,所以他这西瓜日日都能卖完。

  他家田地雇的长工多,再加上打的水井多,灌溉充足,所以旁人家的庄稼减产,但他家的却是丰收,西瓜的亩产量达到了五千斤。

  一斤十文钱,五千斤便是五万个铜板,就是五十两银子。

  一亩地能换五十两银子,二十亩便是一千两银子。

  当然,要减去自家人吃的,以及种子、人工等成本,但就算是把这些都除去,那这二十亩西瓜也能挣个几百两银子。

  黎荞感受到了当地主的快乐。

  太快乐了。

  二十亩西瓜都能挣这么多,但他手里如今有二百多亩田地!

  若是算上红薯,那挣的就更多了。

  他今年种了一百亩红薯,如同西瓜那般,他的红薯也灌溉充足不缺水分,所以,旁人的红薯今年一亩地可能只能产一千二百斤左右,但他的依旧是两千斤。

  一亩地两千斤,一斤两文钱,两千斤就是四千文。

  那么一百亩就是四百两银子。

  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地主,他手里才二百来亩田地,只能算是小地主,可因为种对了庄稼,所以这二百来亩田地一年下来就能挣近千两银子。

  怎一个爽字了得,一本万利。

  为了更快乐,得继续买田地。黎荞的目标是当大地主,现在他距离大地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不过,当黎荞盘算着买田地时,宋石头找来了。

  宋石头,黎菽的前夫,他家虽然有一门手艺,但家里也务农,所以,当他们县的知县要求种红薯做粉条时,他听到了黎荞这个名字。

  一开始他以为他听错了,后来确定就是黎荞,他也以为是同名同姓,毕竟他知道从前的黎荞到底有多烂多混蛋。

  但很快又听说是三柳村的黎荞,这下子他无法继续怀疑了。

  就是黎荞,是黎菽那个下不了蛋的母鸡的弟弟。

  意识到这一点儿,宋石头心情复杂了。

  烂人大翻身即将飞升,那黎菽这个被他休掉的不能下蛋的母鸡……

  懊恼,后悔,他恨不能抬手抽自己巴掌,休妻之前他咋没来三柳村打探打探呢!

  黎菽这母鸡虽然不下蛋,但却突然变成一只金母鸡了啊。

  他放跑了一只能下金子的金母鸡!

  思来想去,宋石头犹豫再犹豫,还是决定来找黎菽,他是俩孩子的爹,黎菽性子又一向软弱,他只要做出悔改的模样,那黎菽就算是一时不能原谅他,那最终肯定能原谅他。

  抱着这样的想法,宋石头带上宋家的几个男人一起来了三柳村,想让黎菽回心转意,重回宋家。

  宋石头主动送上门,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当时黎荞正在书房读书,陶竹来书房把此事告诉给他,他听了先是一愣,随后乐的抱住陶竹使劲亲了亲。

  甚好!

  省得他专门跑一趟了。

  黎荞出了院门,看宋石头和几个宋家男人被村人围在中间,他随手抄起一个椅子就朝着宋石头走了过去。

  在宋石头惊恐的眼神中,他把椅子砸到了宋石头腿上。

  惨叫声响起,宋石头的两条腿废了。

  然后他又拎起椅子把宋石头的第三条腿也给废了。

  终身残废,断子绝孙,这就是折磨黎菽的代价。

  黎菽原本多好一姑娘,还对宋石头父子有恩,结果远嫁去了宋家当牛做马十余年,最后被休了回来。

  既然宋石头当初不给黎菽活路,那就别怪他此时心狠。

  不过,手上狠了,那面上就得哭惨,他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他红着眼睛,做出愤怒不已的模样,痛斥宋石头的忘恩负义和狼心狗肺,将黎菽在宋家所受的各种委屈和苦楚全抖了出来。

  黎菽顿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哭了,不仅仅是哭过去的日子,还因为她小弟给她出气,呜呜呜,她小弟当着众人的面下手,旁人会怎么看她小弟?

  会不会觉得她小弟心狠手辣?

  越想越害怕,她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她哭,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也跟着哭,一时间,娘仨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

  村人们被黎荞吓着的那颗心,立马就被同情给淹没了。

  刚才黎荞拎着椅子砸人的举动,还真吓着了他们,毕竟平日里黎荞一直都笑眯眯的,温和极了。

  现在突然下这么狠的手,那一刻的黎荞看上去太陌生了,他们的小心脏受到了惊吓。

  可此时看黎菽娘仨这么惨,再看看黎荞气的眼眶泛红的模样,他们觉得黎荞下手轻了,怎么能只废掉宋石头呢。

  得把整个宋家人都给废掉啊,宋家人都不是好东西!

  村人们义愤填膺,指着宋石头和另外几个宋家的男人破口大骂,骂着骂着觉得不解气,也不知道是谁先动了手,反正很快众人就一拥而上,将那几个宋家男人狠狠揍了一顿。

  至于宋石头,他身上挨的拳脚最多,直接晕过去了。

  黎荞看火候差不多了,便让众人停手,他请几个村人把宋石头和另外几个宋家男人赶走。

  别杵在他们家门口脏了他们家的地儿!

  *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状态不好……

  给大家发小红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