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71章 圣上的赏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第71章 圣上的赏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与江知县同行的, 还有三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蓝色锦衣的男子。

  这三名男子看上去十分干练,为首之人五官平平无奇,但眼神中透着犀利, 听到江知县喊“小黎”,视线便如同探照灯一般在黎荞身上扫了起来。

  黎荞似乎全然不知,只是惊讶的看着江知县。

  江知县暂时没有管黎荞,而是对那个为首之人说道:“赵大人,这位便是黎荞, 要不咱们回县衙问话?”

  “嗯。”为首之人点了头。

  于是,一脸“懵逼”的黎荞和陶竹跟在江知县的马车后去了县衙。

  黎荞不傻, 看这架势, 八成是圣上那边有回复了。

  但身边的陶竹是懵逼的,于是他也跟着懵逼了起来。

  到了县衙,江知县给黎荞、陶竹解释这其中的经过。

  这三位身穿蓝色锦衣的大人出自圣上的近卫队, 而为首之人更是近卫队的队长赵存。

  赵大人三人奉命前来调查粉条一事。

  江知县的折子送到圣上的御案上之后, 圣上大喜中带着质疑,他刚写了篇关于谷贱伤农, 米贵伤民的文章,结果平城就用实际行动跳出了这个怪圈,这太巧了吧?

  粉条的滋味的确不错。

  但粉条带来的利益, 存疑。

  于是圣上便派了身边的近卫前来调查。

  赵存三人八日前便来到了平城, 这八日间他们先是看了县城的红薯作坊, 又随机选了几个村镇前去调查。

  当然,重中之重的三柳村, 他们也扮做普通小商贩前去调查了, 但不管哪里, 都没发现造假之处。

  这平城的粉条, 当真如江知县折子上所写的一般,红薯大丰收,农人挣大钱,全县都陷入了疯狂之中。

  既然江知县没有胡编乱造,那么圣上自是要赏赐的。

  赵存三人已经把圣上的赏赐带过来了,现在就等赵存三人亲自找黎荞询问一番,那调查就彻底结束了。

  调查结束,圣上的赏赐就能落江知县和黎荞手里了——当然,如果发现其中有作假的地方,那就是惩治了。

  于是,今日江知县便和赵存三人准备去三柳村,谁知道在城门口碰见黎荞了,既如此,那今日就省事儿了。

  江知县这一通解释之后,黎荞一脸的恍然,然后便有些“紧张”的看着赵存,等着这位赵大人提问。

  赵存摆上了笔墨纸砚,先是问黎荞生平。

  又问黎荞何以有如此大的转变。

  还问黎荞做的点心都是从哪些杂书上看来的。

  当然,重点是黎荞怎么做出粉条的。

  这一通询问下来,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时辰。

  黎荞面上做出紧张的模样,心里却是一派镇定。

  从哪些杂书上看来的?

  他后来为了圆杂书这个谎言,还真看了一些书,像是麦芽糖的做法,《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

  另外像是麦镰,青团,这个世界原就有,他要么是听说过所以自己摸索,要么是记不清在哪本书上看的。

  这两种回答,谁都挑不出错。

  至于像是沙琪玛、桃酥这些点心,他便推到他的“天赋”上,此前有人养着,吃喝不愁,便懒得动脑。

  现在没人养了走到绝路了,只能硬着头皮亲自上,这一上,便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总之,观赵存的眼神和神色便知,他这些回答没有问题。

  毕竟在末世混过,还是异能者,旁人对他有没有恶意,他能感受得到。

  赵存将黎荞的回答记录下来,又确认了一遍,然后才对江知县道:“江大人,等明日再宣读圣旨吧。今日天色不早了。”

  “这是自然。”江知县笑呵呵的应下。

  他已经打探出圣上的赏赐是什么了。

  他对此次的赏赐极为满意,此时看黎荞就跟看自家儿子一般,和蔼极了。

  送赵存三人离去,他先是向黎荞陶竹透了个底儿,他把黎荞的赏赐也打探出来了。

  然后还亲自带着黎荞去报名县试。

  县试报名挺麻烦,不仅需要填表,还需要有人证到场。

  首先要填写的是履历表,报名的人要写清楚自己的姓名、籍贯、外貌特征,以防止有人替考。

  还要写上祖父母、父母这两代人的履历,以证明祖孙三代皆清清白白。

  这个表相当于是身份证和政审,填写时需要有村长在场,村长充当保人。

  庄丰收昨日来县城找庄文,所以今日没和黎荞陶竹一起过来,原本黎荞和陶竹打算直接去庄文家,因为黎荞今日不仅需要庄丰收这个村长,还需要庄文这个廪生和另外两位读书人。

  报名时不仅要填写履历表,还得填写一份互结保单。

  互结,就是互相证明,这个互结保单指的是由三位报考县试的书生互相证明对方没有替考作弊等行为,而且一旦这三人中有人作弊,那么三人都要受到连坐。

  在前朝时,是由五人填写这份互结保单,但大盛建立之初人少,读书人更少,于是五人变成了三人。

  黎荞此前一直待在自家读书,并不认识其他读书人。

  但庄文认识。

  庄文一直在私塾读书,认识不少书生,而且,他现在是廪生,书生参加县试,得找一位廪生作保。

  找他的人很多,他便从中选了两位,与黎荞一同填写这份互结保单。

  这就牵扯到了第三个表:具结。

  就是让一位廪生和自己村的村长作保报考人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考等。

  因此今日庄文家里不仅有庄丰收,还有两位此次要下场考试的书生,但他们等啊等啊,等了许久都不见黎荞和陶竹前去,庄丰收怕出现意外,正想要去找人。

  结果一个衙役去了庄文家里。

  于是,庄丰收,庄文,还有两名书生一脸疑惑的来了县衙。

  等报名的流程走完,已经是中午了。

  江知县留黎荞陶竹、庄丰收庄文用午饭。

  明日黎荞的赏赐会被送到三柳村,庄丰收身为村长,回去之后得组织一下村人,好恭迎圣旨。

  “圣旨?!”

  庄丰收听见这两个字一惊,差点儿把手里的筷子给摔了。

  庄文也是,浑身一抖,手中的筷子差点儿掉了。

  他们父子原本在家里等的焦急,听了衙役的话之后迷迷糊糊的来了县衙,并不知道赵存三人。

  此时猛然听见圣旨二字,这教他们如何不震惊。

  “莫慌,待会儿咱们演练一番。”江知县笑着出言安抚。

  接圣旨是有一套标准流程的,但并不繁琐,况且乡野之人,从前别说是圣旨了,连县城都没出过,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某个村人动作不到位,那赵存也不会计较的。

  于是,午饭后便是学习相关的礼节。

  下午三点多,江知县放他们离去,让他们回村准备。

  晕晕乎乎的出了县衙,黎荞陶竹、庄文庄丰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不是做梦吧?

  这真不是在做梦吧?

  此前的红薯作坊都是做梦都没想过的大好事,眼下竟然还有比红薯作坊更梦幻的事儿?

  最后,还是黎荞笑了起来:“这是喜事,咱们回村。”

  他一开口,庄丰收这才有了天降圣旨的实感。

  是喜事。

  这的确是大喜事哇!

  他先是哈哈哈了几声,然后才点了头:“走走走,咱们回村回村。”

  虽然说明日只有黎荞一家子需要接旨,但人家钦差大人——奉圣命从京城而来,那就是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驾临三柳村,一定要好好迎接,给钦差大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杀猪宰羊,一定得好好招待钦差大人,全村谁厨艺好谁上,务必要让钦差大人满意而归。”

  “路都得扫干净了,不允许有一个石子一片叶子。路两边刚冒头的野菜野草也给薅了。”

  “房子,今天家家户户都把自家彻底打扫一下,窗户,大门,都擦干净了。”

  很快,想到还没有开工的土坯砖路,他不由跺脚:“早知道有圣旨,那肯定早点开工啊!”

  就如今那条坑坑洼洼的路,颠着了钦差大人咋办?

  “快快快,咱们回村,让村人拿着铁锹把这条路简单修一下,把坑洼的地方都用黄土填上。”

  庄丰收急的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村子。

  黎荞见状,忙道:“村长,不用这样,人家钦差大人已经悄悄去村子里打探过了,咱们村什么样他们知道的。”

  “啊??????”

  庄丰收和庄文,都傻了。

  钦差大人已经去过三柳村了?

  他们咋不知道?

  黎荞解释道:“他们是扮做普通商贩去的,咱们自然不知道。”

  如今每日都有不少外人来三柳村,虽然所有人都知道黎荞的粉条只出售给望月楼,但依旧有人不死心,想绕过望月楼找黎荞拿货。

  而且,黎荞不只是有粉条,黎荞还有点心。

  黎荞做的那些点心同样可口,一点儿都不比粉条差,那些商贩想要买黎荞的点心。

  所以,三柳村现在每日都是人来人往,人欢马叫,这种情况下,村人如何能知道其中三位商贩是钦差大人假扮的呢。

  庄丰收听完黎荞的话,愣了一会儿,很快又振作了起来。

  “正是因为钦差大人去过一次了,那咱们更要好好准备一番,咱们要让钦差大人看出咱们对圣旨的重视!”

  黎荞:“……”

  还是要连夜搞大扫除?

  这太折腾人了。

  黎荞身为现代人,能以平常心对待圣旨,但三柳村的人不可以。

  他们一行人回到三柳村时天已经黑了,但庄丰收召集村人宣布了此事之后,村□□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圣旨,竟然是圣旨!

  天呐,这是真正的老天爷到了啊!

  不用庄丰收吩咐,他们就想冲回家打扫卫生,现在庄丰收一吩咐,他们更是拔腿就往家里跑。

  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不仅要打扫卫生,还得演练一番,可不能在钦差大人跟前出了差错。

  黎荞家自然是全村人关心的重点,庄丰收安排了几十人来他家打扫卫生。

  黎荞觉得没必要,他家的院子平日里日日打扫。

  而且刚过了年,年前经过了一番大扫除,所以整个院子很是干净,不用再特意打扫了。

  但黎荞的话,此时不算数。

  陶竹,黎菽黎粮黎谷等人,全都拿起了工具,必须得再打扫一遍。

  村人的热情并不比陶竹等人少,村人不好直接进房间,便拿着抹布擦院子,不仅把门窗擦的干干净净,要不是黎荞拦着,村人连屋顶的瓦片都想要擦一擦。

  陶竹打扫完后院的卫生,翻箱倒柜的想要给黎荞寻衣服,一边翻还一边懊恼:“早知道买些好料子给你做衣服了。”

  又不是买不起。

  但之前竟是完全没想过此事,以至于黎荞身上的衣服都是棉布的。

  这可如何是好?

  黎荞抱臂站在桌子前,看陶竹把衣柜和箱子都翻了一遍,仿佛不知疲累一般,便走上前去一把抱住了他。

  然后伴着陶竹的惊呼声,他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我是农家子,穿棉布正好,再说了,就凭我这长相,什么衣服都是陪衬,既然都是陪衬,那穿哪件都一样。”

  陶竹:“……”

  虽然他想要点头,但现在不是臭美的时候啊!

  “咱们歇一歇,今天一大早就起来,现在已经是半夜了,你都不累的么?”

  黎荞靠着椅子背,一手抱着陶竹的腰,一手轻轻点了点他的鼻尖,语气透着无奈。

  “这怎么会累?明天可是要接圣旨诶。”

  陶竹水眸睁大。

  他现在浑身充满了力量,恨不能飞到县城赶紧买一匹好料子连夜给这人做一身能穿得出去的衣服!

  “诶?”黎荞被他这难得的语气词逗笑,忍不住凑过去亲了亲他有些干燥的唇:“你看,累这么久,连口水都没顾上喝,我去前院烧水去。”

  “你坐好!”

  陶竹顾不上这人又学他说话,赶紧伸出手按住他的肩膀:“哪里能让你烧水,你现在去休息,明日好精神饱满的接旨。”

  “那你呢?”黎荞问。

  “我去前院瞧瞧,看哪里有疏漏的地方。而且,还得再排练几遍呢。”

  黎荞:“……”

  其实流程很简单,除了他之外,余下的人只需要跪着就成。

  哪里需要多次排练。

  可是,瞧着陶竹亮晶晶的水眸,还有因为忙得出汗而变得红扑扑的脸颊,他只能道:“咱们一起。”

  他声音太过冷静,陶竹盯着他的脸看了几秒,然后忍不住伸出食指在他左右脸上各戳了一下,纳闷的问:“你怎么一点儿都不激动?”

  “明天不仅有圣旨,还有御笔匾额!”

  今日在县衙,江知县已经把圣上的赏赐透露给他们夫夫了。

  包括江知县自己的。

  圣上给江知县的赏赐很简单:

  从正月开始,领五品俸禄。

  江知县现在是七品官,但他可以领正五品的俸禄,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在这三年的任职期间,只要没犯大错,那妥妥跳过从六品、正六品、从五品这三级,落在正五品上!

  江知县升官,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所以今日江知县看黎荞的眼神前所未有的和蔼。

  至于黎荞的赏赐,也很了不得:

  纹银五百两,另有绫罗绸缎五十匹。

  还有一面匾额,上面是圣上亲笔写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八个字。

  御笔匾额!

  到了明日,这面匾额就要挂在他家的大门上了,这是圣上亲笔写的字,这是和天一样高的荣耀啊。

  换做是其他人,怕是早高兴的语无伦次手舞足蹈了,陶竹自己也心潮澎湃,晕乎了很久,可黎荞自始至终都很淡定。

  这个反应,不太正常啊。

  “我是早猜到圣上会有赏赐,在心里已经演练多遍了,眼下幻想成了现实,就像是半空中的石头落了地,我反而不激动了。”

  黎荞张口瞎编。

  “再说了,就算是有了这份赏赐,咱们的日子还是照过,这份赏赐并不能保佑我一定能通过下个月的县试。”

  陶竹听得这话,挑了下眉,水眸睁大,凑到他脸前,仔细打量他的神色:“可是,至少咱们不用担忧了呀。”

  此前他害怕粉条挣的巨额银子会带来灾祸,忐忑的恨不能这人没做出粉条。

  现在,有了这个御笔匾额,那等于是多了一道护身符,甭管将来的知县、知府是谁,都不会动这人。

  原本他并不清楚这面匾额的厉害,还是江知县解释了一番,他这才知道这御笔匾额的牛逼。

  一般情况下,皇帝在匾额上题字,都是写四个字,如黎荞这种情况,写积善之家这四个字就够了。

  但圣上偏偏把后边的四个字给写上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必有、余庆。

  必有,必须有,这两个字,便是这匾额的点睛之处,别说他们夫夫了,就是接下来的两代人,也一并保住了。

  知道这匾额的厉害之处,他着实松了口气,真真正正的放了心。

  他和这人的小日子,保住了。

  这是多大的喜事?

  这怎么能不激动?

  “之前知县大人不是说了,本就不用担忧,再加上我也会考科举,所以我其实并不怎么担心此事了。”

  “而且,今日我听到知县大人的话之后,我跟你一样高兴极了,还对着京城的方向谢恩了呀。”

  黎荞继续瞎编。

  其实也不算瞎编,在末世的时候,每日都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中,他对于“担忧”这种情绪已经麻木了。

  担忧又怎样?

  日子不还是照过。

  按照原定的计划读书和修炼就是了。

  至于今日,他其实是高兴的,但毕竟见识过大世面,他高兴了一下之后很快就平静了。

  他无法跟陶竹似的一直处在兴奋激动之中。

  陶竹:“……”

  抿了下唇,他有些被说服了。

  但没有完全被说服。

  他还是觉得此人的反应太过平淡。

  “我这辈子最高兴的时候,是和你成亲那天。”

  黎荞忽然又道。

  这话不是假话。

  他两辈子加起来,最高兴的就是和陶竹成亲的那一日。

  陶竹:“……”

  他不由想到成亲那日的情形,这人终于不再稳重,有了毛头小子的青涩,不仅傻笑,还当着众人的面一个劲的盯着他瞧,那眼神火热的他都不敢抬眼和他对视。

  再想一想这人平日里的状态,总是笑眯眯的,似乎不会生气一般,但又没有特别高兴的时刻,情绪一直都很稳定。

  除了与他成亲那日。

  只有那日,这人高兴的跟个傻子一样。

  想到此,他心中那点奇怪,瞬间散了个干净。

  他水眸弯了起来。

  和这人成亲的那日,也是他这辈子最高兴最激动的日子。

  他双手不由捧住了黎荞的脸,与黎荞的眸子对视了几秒,然后便绷不住脸上的笑。

  他朝着黎荞的唇亲去。

  这一亲,就亲的他浑身发麻,等平复下来之后,激动了一天的大脑,在多次晕乎之后,终于感受到疲累了。

  他懒洋洋的靠在黎荞怀里,水眸迷蒙,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黎荞抱着他走向床铺:“咱们眯一会儿,钦差大人又不会一大早便到。”

  “这……”

  陶竹犹豫,理智告诉他,今晚不应该睡。

  可这人的怀抱太舒服了,也太熟悉了,只要还在这人怀里,那天下仿佛就没有他必须得离开这个怀抱的事儿。

  不到一分钟,他遵循大脑的意志,闭上了眸子。

  等陶竹睡了,黎荞轻轻放开他,轻手轻脚的去了前院。

  前院灯火通明,黎菽黎春桃等人把家里所有的油灯都找了出来,通通点上。

  此时距离天亮还有一个多时辰,黎荞让众人回家睡觉,明日钦差大人大约在九点钟到达三柳村,众人真不必这般拼命。

  在他的劝说中,众人终于回了家。

  但能睡着的,少之又少。

  圣旨诶,钦差诶,这些只在戏文中才能看到的物件和大人物,如今竟然真的来到了三柳村!

  众人一会儿幻想钦差和圣旨到底是什么模样,一会儿想这会给三柳村带来怎样的变化,迷迷糊糊的,天就亮了。

  昨晚没能排练,今天必须排练上。

  还有村子里也得再扫一遍,好让钦差大人看到他们的努力。

  在这种紧张、激动的情绪中,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九点钟的时候,赵存、江知县一行人终于来了。

  如同戏文中唱的那般,有几个衙役举着仪仗开道,还有人敲锣打鼓吹唢呐,好不热闹。

  赵存三人骑着高头大马,身穿蓝色锦衣,在他们身后有三辆马车,一辆上放着圣上御赐的匾额,余下两辆放着的是银子布匹。

  在三辆马车之后是江知县的马车。

  江知县身后还跟着十多辆马车,这是与江知县关系不错的举人、秀才,还有县衙的其他官员比如说县丞,今日都一同跟过来看热闹。

  这一行人到了村口,黎荞、陶竹、庄丰收三人站在最前面。

  三人对着赵存下跪行礼。

  他们身后的全体村人,也都跪下行礼。

  等赵存叫起之后,由黎荞、陶竹、庄丰收在前面带路,一行人来到了黎荞家。

  院子里已经摆上了香案,赵存眼珠子一扫,看清楚院子里的情形,脸上的笑多了一分。

  他让黎荞准备接旨。

  这个家按照户籍册上的名字来说,只有黎荞和陶竹两人。

  所以,此时只有夫夫两人跪了下去。

  余下的人全都跪在了黎荞家外边。

  赵存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很简单,就是夸黎荞不藏私,有了好方子之后没有自己赚钱,而是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所以圣上特意赐下银两和匾额,以表彰他的善行。

  宣读完圣旨,黎荞起身接旨。他双手高举着圣旨,将圣旨供到了堂屋。

  而后赵存的两位近卫同事将匾额抬了过来,赵存道:“黎荞,直接装到你家大门上。”

  黎荞家的大门盖的挺宽,装得下这和普通匾额比起来稍长的匾额。

  一通叮叮当当,这御笔匾额便挂在了黎荞家的大门上。

  黑底金字,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八个字的中间上方,刻有圣上的御印:盛平御笔之宝。

  这御笔匾额真正牛逼的便是这六个字了,盖了当今圣上的御印,一般人谁敢动?

  黎荞仰着脑袋细细端详着好一会儿,心里头对这位盛平皇帝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这皇帝做事如同他的小作文一般,的确重视民富这个问题。

  而且挺大方,一出手就保了他家三代人的富裕。

  不过,传言也是真的:

  圣上的字,不咋地啊。

  黎荞练习书法没多久,他写的字至今平平无奇,没有自己的风骨。

  但他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他骨子里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可圣上身为这个世界真正的古人,为啥写的字也没什么出奇之处呢,瞧着跟他写的似的,普通到挑不出任何可以夸奖的地方。

  黎荞很快收回了思绪,既然接了圣旨,接下来就是招待赵存、江知县等人了。

  不过,在午饭之前,赵存三人去了村子里的红薯作坊,之前他们扮做商贩时无法靠近红薯作坊,眼下恢复身份,自然要仔细查看,好回去复命。

  黎荞见状,只能再次感叹,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他实在是太喜欢了,也太难得了,身为一个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行事竟是这种风格。

  大盛有此君主,是他之幸,也是百姓之幸。

  考科举的心瞬间就强烈了。

  有明君在,他骨子里被压了两辈子名为抱负的东西,此刻有些蠢蠢欲动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只有黎荞一人是穿越的,皇帝只是单纯不擅长书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3.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4.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5.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6.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疯批殿下的金丝笼是为我编的【完结】
  8. [古代言情] 人间生存办事处【完结】
  9. [古代言情] 星际大佬,末日摆烂【完结】
  10. [古代言情] 异度觉醒【完结】
  11. [古代言情] 却将万字平戎策【完结】
  12. [古代言情] 漂亮小笨宝总被机器人盯上【完结番外】
  13. [古代言情] 攻略到一半男主和系统跑了【完结】
  14. [古代言情] 甜爆星际:帝国分配给我最强上将【完结】
  15. [古代言情] 乐园坠落【完结】
  16. [古代言情] 十六洲【完结】
  17. [古代言情] 一脚踹掉前徒弟,我和反派HE【完结】
  18. [古代言情] 可小王爷是美强惨啊【完结】
  19. [古代言情] 穿越之异世修仙【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当我老婆变成老攻【完结番外】
  21. [古代言情] 道侣今天发现我死了吗?[穿越]【完结番外】
  22. [古代言情] 什么叫羁绊型御兽【完结】
  23. [古代言情] 女装大佬在修仙界【完结番外】
  24. [古代言情] 恋综小狐,在线撩狼【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