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46章 庄家的家具小生意 养猪

第46章 庄家的家具小生意 养猪

  翌日, 因为昨天的鱼丸太过鲜美,甭管是黎荞还是陶竹都没过瘾,于是黎荞去河边捉了十多条鱼, 准备再做一次鱼丸。

  这次,趁着黎大山用绞肉器搅鱼肉时,他又做了个把手,装到陶竹做的那个绞肉器上,于是, 这个世界第二个绞肉器便做好了。

  有了第二个绞肉器,鱼丸的进程大大加快。

  午饭又是面条, 不过今日是捞面条, 面条擀的很薄,煮熟之后过凉水,配菜是茄子丁炒鸡蛋豆角, 里面还加了鱼丸。

  黎荞用陶盆盛了满满一盆, 又加入几勺辣椒油,一口下去, 又香又辣又劲道,浑身上下每一根毛孔都是满足的。

  陶竹也忍不住夸黎春桃:“春桃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黎大山吃的头也不抬,闻言嗯嗯点头, 他小姑的厨艺, 出去摆摊绝对没问题!

  黎春桃闻言笑了笑, 端着一碗鱼丸准备回家,家里事情多, 她娘的病还没有好。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病, 主要是愁的, 赵二妞污蔑她却遭了天谴, 现在不少人都相信她是清白的了。

  但相信归相信,还是没好人家登门提亲,所以她娘愁的旧疾复发,心口又开始疼了。

  唉。

  黎春桃回家,黎荞吃了午饭之后,让黎大山把新做的绞肉器送去郑家,顺带再送过去一碗鱼丸。

  黎大山领命,抱着绞肉器,绞肉器里放着一碗鱼丸,但他没有直接去郑家,而是回了自家一趟。

  昨晚他爹娘刚好在拉糖,他便亲自捏了个小鸭子出来,和他小叔送给他的那只一模一样,肥嘟嘟的,又可爱又可口。

  他准备把这个小鸭子送给浅哥儿。

  到了郑家,他受到了郑家人的热情欢迎,但郑浅浅瞧见他来了,却是哼了一声,转身要回他自己的房间。

  “诶,浅哥儿,我有东西给你。”黎大山赶紧把绞肉器里面用油纸包裹着的麦芽糖小鸭子拿出来。

  郑浅浅闻言,顿住了脚步,转过身瞧他,但漂亮的脸蛋上挂着嫌弃。

  黎大山见此,受了鼓励,赶紧上前几步把油纸打开:“我亲自捏的,你尝尝。”

  郑浅浅垂下眼,盯着小鸭子看了几秒,然后掀起眼皮子看向黎大山。

  黎大山一脸傻笑盯着他,眼睛亮亮的。

  他哼了一声:“竹哥在家么?”

  “在家!”

  “那我去找竹哥聊天。”说罢这话,他接过了油纸,转身回了屋子。

  再出来时,他手里也抓着一个油纸包,对黎大山冷着脸道:“走吧。”

  “诶!”黎大山赶紧跟上。

  于是,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出了郑家。

  郑家人看的有点愣,郑屠户带着几分不确定的问赵亭:“这门亲事是成了?”

  赵亭忍不住笑:“浅哥儿心里还有气,但九成九要成了。”

  “哎哟那真是太好了!”郑屠户喜的直拍巴掌,他撮合的好哇!

  黎荞没想到黎大山竟然把郑浅浅带回来了,他有点意外,这傻小子还是有几分能耐在身上的。

  郑浅浅看到黎荞和陶竹,绷了一路的小脸顿时冷气尽消,他打开手里的油纸包:“来,嗑瓜子。”

  等黎荞和陶竹都抓了把瓜子,他把油纸包放到了桌子上,看也没看黎大山,而是笑着和陶竹说起了八卦。

  “竹哥荞哥,你们还不知道吧,韩小雁回来啦。”

  “嗯?”陶竹还真不知道此事,他一脸惊讶:“什么时候回来的?”

  黎荞也不知道此事,他一边让黎大山去端冰镇酸梅汤一边看着郑浅浅:“不是大忠哥去请回来的吧?”

  “当然不是了!是昨天晚上她娘家兄弟送回来的,恰好被乡亲们看到了,这才传了出来。”

  赵二妞遭天谴一事在村子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眼下同样觊觎黎荞方子的韩小雁回来了,村人自然也很关注。

  郑浅浅消息灵通,一大早就知道了,就算黎大山不去郑家,他也会来找陶竹说此事。

  “回来就回来吧,毕竟和大忠哥有俩孩子了。”陶竹收了惊讶,两个孩子呢,回来也正常。

  黎荞也觉得正常,不是黎大忠主动去请回来的,而是她自己灰溜溜的回来的,希望她能记住这次教训,今后甭作妖了。

  “她能收了心,和大忠哥好好过日子,那这是好事。”

  “希望吧。”看在黎大忠的面子上,郑浅浅也没有多嘲笑。

  这时,黎大山端着一碗酸梅汤放到了他跟前,他端起喝了一口润润喉咙,没给黎大山任何眼神,而是有些烦恼的对陶竹道:“今天大哥去找那个猎户买猪小肠,他竟然不卖。”

  “……为什么不卖?”陶竹不解。

  黎大山也不解,他拎了个小板凳过来,坐在郑浅浅对面,一手托腮,关切的看着郑浅浅。

  “那猎户猜不到我们买猪小肠是干啥,所以不肯卖给我们。唉,这下子猪小肠不够用了。”

  郑浅浅说着面无表情瞪了黎大山一眼,烦死了。

  黎大山:“……”

  他挠头:“要不让郑爷爷多杀几头猪?”

  “忙不过来。”郑浅浅还是瞪他,这不是在说废话嘛!

  “这的确是个问题。”黎荞微微拧眉。

  郑屠户就算是找了郑浅浅的舅家帮忙,但人手依旧是有限的,每天宰杀三头猪就顶天了。

  况且,照着这个趋势,不仅杀猪的人手不够,猪怕是也不够了。

  家家户户养的猪是有数的,而猪这种家畜又不可能一日就养成,况且很多人家养猪是留着过年吃的,不留到过年舍不得宰杀。

  现在郑屠户每日宰杀的猪翻了倍,再加上还有那个猎户在竞争,或许等不到入冬,就无猪可宰杀了。

  怎么办?

  号召全村人一起养猪?

  但猪不是一日养成的,万一这中间生意出了什么变故,到时候乡亲们养的猪郑屠户吃不下咋办?

  黎荞把这个担忧一说,郑浅浅顿时更烦了,是哦,猪源可是个大问题,咋办?

  这个问题着实严峻,郑浅浅之前从未想过竟然有无猪可宰杀的情况,他坐不住了,他得回家和家人商量这个事儿!

  “赚钱可真不容易啊。”黎大山望着郑浅浅的背影感慨。

  本以为郑家的生意肯定越来越红火,结果竟还有这种隐患。

  “可不是。”黎荞点头。

  昨日郑家买了那个猎户的猪小肠,做的烤肠多了些,所以分给他七百多文。

  现在看来,这个数字维持不住,得往下降。

  “其实,我以前挺想养猪的。”陶竹道。

  那么大一头猪呢,等到过年时杀了吃肉,他总能分上一块肉。

  但养猪得天天割猪草,做猪食,他要忙着田地里的活计,实在是无力再养猪,所以之前他家里只养了鸡。

  此时提及养猪一事,他不由想起从前的这个小小的心愿。

  黎荞闻言,立马道:“等咱盖了新房子就养。”

  “咱们是做点心的,养猪的话,家里味道不好闻。”陶竹立马摇头。

  现在又不缺肉吃,这猪不必养。

  “可以专门盖个用来养家畜的院子。”

  “……太夸张了吧?”陶竹睁大了眸子。

  黎大山也震惊,还能专门盖一个院子养家畜?

  黎荞点头:“只要有钱,这还不是动动嘴的事儿。”

  现在有了黎大山的加入,他和陶竹每日给望月楼提供的青团变成了三百个。

  一个青团挣十一文,三百个就是三千三百文。

  另外一边,郑家生意找了郑浅浅舅家的人帮忙杀猪、剁肉,所以每日卤的肉、做的烤肠、丸子也变多了。

  这么一来,不仅郑家挣的钱变多,分给他和陶竹的银子也多了,一日最低也有个五百多文。

  再加上沙琪玛和大嘛花的五两银子,现在他和陶竹一日差不多能得九两银子。

  当然,还要刨除每日的吃吃喝喝以及其他日常开支。

  比如托小五在铁匠铺打个两大的铁箱子当烤箱,比如买农具,买板车——

  他和陶竹咬咬牙,狠狠心,终于决定买一辆属于自家的板车,而不是长期租用黎粮家的板车。

  这些开支都不算小,原身之前把家里能卖的全卖了,现在他和陶竹得一件一件买回来。

  但即便如此,每日最少也能进账好几两银子。

  这个收入别说是在乡下了,就是在县城,那也不算少。

  按照这个收入水平,专门盖一处院落养家畜,根本不是难事嘛。

  “算了,干活,先把银子还了。而且咱们还得去朱家村看看呢。”

  陶竹看黎荞扯的太远,便把他的思绪扯回来。

  今年下午红薯秧苗和玉米就全部种完了,他们俩要再去看看。

  活计实在是多,黎荞便点了头,的确,还是先干活吧。

  傍晚,黎荞和陶竹去了朱家村,见红薯秧苗和玉米都已经种完,两个人对陈铁柱和王秀英的速度挺满意。

  结了账,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陶竹没有像是从前那般和黎荞一起洗漱,而是打开钱箱子,把里面的田契拿出来瞧了瞧。

  这是他新养成的习惯,一日最起码要看三遍田契。

  早上起床,打开钱箱子看一遍。

  和小五结账时把钱放入钱箱子时,拿出来再看一遍。

  晚上睡觉前,当然要再看一次。

  这中间要是从钱箱子里取钱买东西,他也会顺带打开田契看一眼。

  黎荞见他第一件事就是看田契,被他这举动逗笑,这不得买个上千亩让他天天翻着田契看。

  不过,田地是真的贵,一亩下等田就需要十八两银子,一千亩那就是一万八千两。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得加倍努力做点心。

  当黎荞和陶竹忙着做点心时,另外一边,郑家人开始为猪源犯愁。

  那个猎户不肯卖给他们猪小肠,但偏偏望月楼卖的最火的就是烤肠,连猪肉丸子都比不上。

  当然,卤肉也比不上。

  要是猪小肠充裕,郑家人肯定只做烤肠。

  可惜的是,猪小肠是有限的,非常有限。

  这咋办?

  咋办?

  黎荞想了一日,等第二日看到前来拉货的小五时,他眼睛亮了:

  可以让小五从县城买猪小肠啊!

  县城当然也有肉铺,而且还不止一个,若是在县城肉铺买猪小肠,那猪小肠的问题就暂时解决了。

  他把这个法子告诉给郑屠户,郑屠户高兴坏了,一个劲儿夸他脑子好使,不愧是读过书的。

  黎荞:“……”

  谢谢哦,这真不值得夸奖。

  是他脑子被养猪这个事给困住了,所以犯了迷糊。

  不然的话,这法子早想出来了。

  有了小五捎带来的猪小肠,郑家人不做猪肉丸子了,专注做烤肠,因为做猪肉丸子太累,而烤肠卖的又比猪肉丸子火,所以综合考虑一下,郑家人不打算做丸子了。

  郑家人的收入提高,黎荞的收入自然也提高,一日就能得一两银子。

  再加上他和陶竹每日卖点心所得,没用多久,两人就把把欠庄家的六十两银子还了。

  这下子又是无债一身轻了。

  这天上午,天气阴沉,但并不闷热,空气里吹着小风,还算凉爽。

  这是下雨的前兆,黎荞和陶竹都很高兴。

  下雨好啊,下雨就不用去给红薯秧苗浇水了,省了不少工钱。

  上午时,李瓶过来买点心,青团、沙琪玛、大嘛花全都要,因为庄武夫妇带着她儿子回来了。

  “对了,黎荞,你之前不是给小园和你武哥画了几个图么,他们叔侄俩天天在家里折腾那些桌子架子,结果刚才我大哥回来,瞧见家里放的那些物件,说有一个名叫高志远的人,竟然在私塾里出售类似的那个树形的书架。”

  看陶竹在往篮子里装点心,李瓶便说起了这件有些奇怪的事。

  她一边说比划那个书架的模样:“反正就是你画的那个东西,可高志远怎么会有?”

  黎荞:“……”

  树形小书架是他画的,他当然知道书架的样子,但是高志远在卖类似的书架?

  陶竹也大吃一惊:“嫂子,那个高志远去你家了?”

  “当然没有,他又不是咱村子的人,而且他是书生,要读书呢。”李瓶摇头。

  “那他怎么会卖黎荞画的书架?”陶竹眉心拧起。

  他当然也看过黎荞画的那几幅图,样子新奇又好看,他也很喜欢,还计划着等将来盖新房子了,也要做出来放到新房子里。

  可现在竟然高志远怎么会有!

  “会不会是陶树?嫂子,最近陶树去过你家么?”黎荞想起上次小五说的陶树和高志远拉拉扯扯的事,立马向李瓶求证。

  当时他以为陶树是想要麦芽糖的做法,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陶树?这我不知道,我现在回去问问你武哥。”

  李瓶不能确定。

  乡亲们互相串个门,这在乡下太正常了,陶树虽然不招人待见,但他若是没闹事,那他去庄家晃悠晃悠,她家人也不会把此事当大新闻特意告诉她。

  “算了,待会儿我直接去陶树家看看。”陶竹道。

  “不用去,就算真是陶树学了去然后和高志远合作,那也不是大事。只要陶树不来找咱们,随便他怎么折腾。”

  “我倒是希望他能发财,这样他就再也不会来骚扰咱们了。”

  黎荞道。

  当然,高志远不可以拿他画的书架挣钱。等他下次见着了高志远,一定会让这钱变成高志远的医药费。

  但现在当着李瓶的面,他若是反应太大,李瓶肯定内疚。

  “可他和那个高志远合作!”

  陶竹不满。

  他暂时没想到李瓶这一层,他光是听到高志远这三个字就已经开始生气了,哪里还能想那么多。

  高志远心术不正,但陶树偏偏要和高志远勾搭在一起拿黎荞的创意挣钱,这怎么能忍?

  陶树欠收拾!

  “哎呀,这说起来是我们疏忽了,竟然让陶树学了去。”

  李瓶反应过来,顿时一脸懊恼。

  让陶树借此挣几个钱,只要陶树今后不来骚扰竹哥儿,那可以忍。

  可高志远这个不能忍啊!

  “黎荞,这事儿真是对不住了,我回去一定好好骂你武叔一顿,今后不许陶树再去我家!”

  “我去揍陶树,不准他和高志远勾搭在一起。”陶竹拳头握了起来。

  一旁的黎大山见状,也气愤了:“这的确太过分了!”

  “……那高志远的生意好么?”黎荞问李瓶。

  “这个大哥没说。我回去问问他!”李瓶说着转身便走,这事儿是她家不对,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都觉得高志远太膈应人,更何况是黎荞。

  这个书架可是黎荞的创意!

  她家太对不住黎荞了。

  李瓶匆匆走了,连点心都没顾上拿。

  陶竹也想去陶树家,黎荞让他淡定:“先做咱们的生意,中午去看看。”

  “你都不生气么?”

  陶竹看向他。

  那可是向他提亲的高志远啊!

  “生气,但刚才瓶嫂子在呢。”

  黎荞解释。

  他这一解释,陶竹被愤怒占据的大脑,终于冷静了下来。

  “……武哥也不是有意的,谁能想到陶树的歪主意那么多。”他轻声道。

  “是啊,咱们所有人都没想到拿出去卖钱,他倒是想到了。就是不知道生意如何。”

  黎荞也有些感慨,陶树不愧是专心做大生意的人,还挺能发现商机。

  不过,这种创意书架真的会有人买吗?

  很快,李瓶回来了。

  她脸上的神色不如离去前凝重:“大哥说没人买,因为成品不好,远远比不上小园和你武哥做的。”

  黎荞闻言乐了:“也不意外。”

  这个时候的人买家具,思想很统一:

  结实。

  是那种能用几十年的结实。

  但以陶树那急功近利的性子,折腾出来的绝对是三无产品,更何况,陶树不是木匠,树形这种简易书架简单归简单,但还是需要一定手艺的。

  陶树不注重质量只模仿他的创意,家境富裕的看不上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家境一般的则用不上。

  像是原身和高志远这样的穷书生,在私塾里住的是大通铺,好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

  此时纸张贵重,一本书最起码也得一两银子,所以大家伙儿都是把自己的书锁在结实的书箱里,而不是大大咧咧摆在书架上。

  所以,陶树做的书架,卖不出去才正常呢。

  “幸好!”陶竹拍了拍心口,若真让高志远拿黎荞的创意挣了钱,那他得膈应一辈子。

  李瓶也拍了拍心口:“可不是,不然真是对不住你们夫夫。”

  黎荞闻言笑了:“没那么严重,就算他们借此挣几个钱,那也无妨,能模仿到也算是一种本事。”

  “不过,他们此举也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嫂子,不知道武哥看不看得上这门生意,要不你们做了拿去售卖?”

  “我们卖这个?”李瓶惊讶。

  “是,与其被陶树拿去挣钱,还不如你们拿去。虽然武哥不是木匠,但他手艺不差。”

  “当然,做这个也挣不了多少,也就是挣个零花钱。”

  毕竟书生是少数人。

  “这……我回去得问问你武哥和小园。”

  李瓶有点心动。

  虽然说她家是村子里最富裕的人家,但谁会嫌自己钱多呢,能挣个点心钱也好啊。

  “如果武哥和小园愿意做的话,我还可以再画几张图。”黎荞道。

  “我这就回家问问他们叔侄。”

  于是,李瓶拎着点心回家之后,立马就将黎荞的原话告诉给了庄武和庄园。

  李瓶话音落,整个庄家都有些安静。

  陶树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哪怕目前还没挣到钱,但依旧让他们很不好意思。

  可没想到黎荞不仅不介意,还愿意让他们家用这个挣钱?

  “如果真做这门生意,那肯定要分给黎荞钱,就如同郑家那般。”庄丰收道。

  “这是肯定的。”庄武连连点头,能把爱好发展成事业,这多好的事!

  他搓了搓手,看向一旁的庄文:“但这样会不会丢大哥的脸?”

  庄文今年四十多岁,他读了三十多年的书,但为人并不迂腐,闻言不在意的摆摆手:“这有什么丢脸的,这些年我一直在花家里的钱,若是能帮家里挣几个铜板,那我求之不得。”

  庄园闻言拍了拍手:“既然爹同意了,二叔,那咱们现在就去找荞哥吧!”

  黎荞喊他二叔为哥,他喊黎荞也是哥,这称呼有些乱。

  但大家并不介意,又不是一家子,看年龄喊就是了。

  “我也去瞧瞧。”庄文站起身来。

  他现在对黎荞很好奇,黎荞突然就开窍了,能撑起一个家了,而他空长年龄不涨功名。

  他想看看黎荞是如何开窍的。

  就算考不上功名,能为家里创收也成,毕竟他这些年除了花钱,真没为家里做过贡献。

  于是,庄文庄武庄园包括李瓶的儿子庄方,一家子五口人,都去找黎荞。

  黎荞当然很欢迎,庄家人愿意做这个,堵死陶树和高志远的路,那真的再好不过了。

  他又画了几张图,有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书架,有多层置物架,也有衣帽架。

  他搜了搜原身的记忆,没发现有他上辈子的那种厨房置物架,所以他便画了出来。

  他觉得这种落地多层的置物架挺实用,他家的厨房里特别需要这种架子。

  至于衣帽架,这个世界当然也有衣帽架,但没有树杈型的,于是他便画了出来。

  “这个架子不错。”李瓶一眼就瞧中了那个树杈型衣帽架:“我喜欢。”

  庄文、庄武、庄园、庄方四人瞧着衣帽架看了看,点头,看模样是很新奇,和他们家用的那种衣架不一样。

  不过男人嘛,对衣帽架没什么兴趣,庄文瞧着那个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书架,双眼冒光。

  这要是在大雪天,房间里摆着炭盆,他坐在摇椅上,一边喝茶一边随手从这种书架上挑选书籍,那得多惬意呀!

  “这个书架好,我喜欢。”

  庄方今年十二岁,他也喜欢这个书架,若是放在书桌旁,那不用起身就能拿需要的书籍:“取书比较方便。”

  “那就先做这个书架,到时候大哥、你,还有黎荞一人一个。”

  庄武笑呵呵的道。

  赚钱一事暂且放到一旁,先满足自家人的需求再说。

  不过,既然要拿这个做生意,那还是要把钱的问题先谈清楚。

  拿了黎荞的创意,必须得给黎荞分钱。

  但黎荞听了他的话,立马摇头:“能不能卖出去还不一定呢,就算能卖出去,我觉得生意也不会太好。所以分钱就算了,武哥,你给我把这几个家具打出来就成了。”

  这里的市场又比不上他上辈子,就算是东西能卖出去,那销量也有限。

  因此,哪怕庄武几个人把嗓子说的冒烟,他也坚决不要这份钱。

  送他几个家具就成。

  庄武几个人没办法,只能先答应下来。

  也是,能不能卖出去还不一定呢,现在商量钱的事太早,等真的挣到钱了,直接揣着银子过来,若黎荞不收,那他们扔下银子就跑,让黎荞追都追不上!

  庄文看着黎荞,颇为羡慕,和从前相比,的确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就这口才,这逻辑,若是用到书本上,八成能考上秀才。

  “黎荞,你今后还读书么?”他忍不住问。

  “读,忙完家里的事就读。”黎荞很肯定的点头。

  “那届时一起,你们也在县城买个小院子。”庄文道。

  多和脑子灵活一看就很聪明的年轻人接触,说不定他也能沾点灵气,突然就开窍了。

  “好。”黎荞笑眯眯的应下。

  等庄家人走了,陶竹忍不住问黎荞:“咱们将来要在县城买院子?”

  “当然。我舍不得你,难道你想让我住在私塾里一个月只能见一次么?”

  “不想!”陶竹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

  一个月见一次?

  太可怕了!

  他才不要和这个人分开。

  *

  作者有话要说:

  夫夫两个人当然是走到哪里都要在一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3.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4.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5.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6.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疯批殿下的金丝笼是为我编的【完结】
  8. [古代言情] 人间生存办事处【完结】
  9. [古代言情] 星际大佬,末日摆烂【完结】
  10. [古代言情] 异度觉醒【完结】
  11. [古代言情] 却将万字平戎策【完结】
  12. [古代言情] 漂亮小笨宝总被机器人盯上【完结番外】
  13. [古代言情] 攻略到一半男主和系统跑了【完结】
  14. [古代言情] 甜爆星际:帝国分配给我最强上将【完结】
  15. [古代言情] 乐园坠落【完结】
  16. [古代言情] 十六洲【完结】
  17. [古代言情] 一脚踹掉前徒弟,我和反派HE【完结】
  18. [古代言情] 可小王爷是美强惨啊【完结】
  19. [古代言情] 穿越之异世修仙【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当我老婆变成老攻【完结番外】
  21. [古代言情] 道侣今天发现我死了吗?[穿越]【完结番外】
  22. [古代言情] 什么叫羁绊型御兽【完结】
  23. [古代言情] 女装大佬在修仙界【完结番外】
  24. [古代言情] 恋综小狐,在线撩狼【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