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完结番外】> 第229章 一份厚礼(二合一)

第229章 一份厚礼(二合一)

  陆詷离开钦天监监□□邸时夜幕已经降下,他本想要不要回宫,结果发现街上燃起了大小花灯,人群也已有接踵之势。

  陆詷有些恍惚,他自去年离京已经许久没有看过这般热闹场景了。陆詷心下一琢磨便唤来暗一:“暗九呢?”

  暗一已经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沉声道:“小九随太子妃和沈总管出宫吃饭,此刻在云上天。”他知道陆詷想问的不是暗九,而是暗九跟随保护的人。自从吴珣出事后,陆詷就再不放心旁人,点名要暗九贴身保护。

  陆詷乐了:“孤本是想放你和暗九的假,话都被你抢去了,那便算了,你先行一步回宫问问祖父要不要出宫赏灯。”

  暗一张了张嘴,有种悔不当初之感,不过看着陆詷揶揄的表情,暗一突然间明白方才是自己说错了话。他多嘴了,他便是再了解太子在想什么,也不该擅做主张。思及此,暗一的心头诡异地生出了一种宽慰之情,他从前觉得太子待下太过宽和,宽和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美德,但对于君王来说只有宽和似乎反而是大忌。

  但太子似乎慢慢变了,从前待人时那股疏离冷漠之感淡了,但与之而来的是不怒自威的帝王之势。有小暗卫曾偷偷对自己说过,他有些怕太子。暗一笑那暗卫胆小,但现在想想让那小暗卫生畏的恐怕便是那股不动喜怒不辩情绪的沉稳。

  太子长大了。

  有这样感觉的不止暗一一个人,还有沈言。此刻云上天的吴珣正拿着酒杯欲言又止,一连给沈言夹了好几筷菜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沈言轻掩住自己的碗口,好笑道:“小珣想问什么?”

  吴珣抓耳挠腮脸都涨红了,支吾半晌才道:“那个……孙儿想向祖母请教一些事?”

  “何事?你只管说便是。”

  吴珣“嗯”了半天,还是没说出口。

  沈言无奈之下只能猜测道:“小珣可是担心日后宫闱生活?”

  吴珣摇了摇头,但最后又点了点头:“算、算是吧。”

  沈言好笑:“你无需担心,以詷儿的性子断不会招人入宫惹你烦心。若无莺莺燕燕,后宫之事更多是操持内务和宴席之事,明绾尚在宫中,你若有不懂的请教明绾便是。以你的聪慧,这些小事都不成问题。倒是前朝之事恐更费你心思,你日后身份特殊,如何权衡倒还需一番斟酌思量。”

  眼见着沈言的话锋从后宫转回前朝,吴珣赶紧拦住:“不、不是,我不是担心这些事情。我是想问……”吴珣用拳头抵在唇边,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就是那个……”

  沈言茫然:“哪个?”

  吴珣干脆起身凑到沈言身边:“就是,就是我现在是个小詷睡在一起的。”

  沈言了然:“你不用担心这个,我想以小詷的手腕应当不会有人阻止你们同寝而卧之事。”

  “不,不是。”吴珣连连摆手,见沈言的表情更加困惑了,硬着头皮道,“我们虽然睡在了一起,但是其实我们还没有……”吴珣斟酌了四个字,“夫夫之实。”

  沈言愣住了,片刻后从脖颈到耳尖都泛起了红,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吴珣其实是要问这个。

  孩子,果真长大了。

  开了话头,后面就好说了,吴珣接着道:“我也看了一些话本,但总归是纸上谈兵,而且文字画笔总有未尽之处,所以还是想和祖母请教一二。”

  话说得是文绉绉的,但话中之意却足以让人面红耳赤。

  沈言更是直接联想起他与陆渊的初次,虽已不是少年人,但耳尖还是红成了玛瑙之色。

  “咳,行止在寝殿内留下过一些画本,你们可以找一找,里头画得很精细。但所用之物可以让太医去配,我记得如今的太医院院正是我们那时

  太医院院正之子,有些事情你不妨可以问问他。”

  随后沈言又轻声叮嘱了注意事项,吴珣本来只是尴尬还不是害羞,听着沈言的交代他的脑中也忍不住脑补出了画面,虽说他们未到最后一步,但之前该有的几乎也都有了。一时间脑中是香艳旖旎,浮想联翩。

  陆詷与陆渊推门时便看见了这副场景,两个人都拿着筷子对着菜发呆,脸红耳尖也红着。

  陆詷心中一紧,唯恐出了什么事,还没等快步上前就见吴珣已经抬起了头:“你、你们来了?”

  “这是什么了?”陆詷上前伸手拭了拭吴珣的额头,“怎么这么烫?喝酒了?”

  陆渊也忍不住询问沈言,实在是这样的时候着实不太多见。沈言附在陆渊耳边说了低语了几句,陆渊也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小珣有这样的疑问可以问祖父我,阿言面皮薄。”

  “什么问题?”陆詷有些奇怪。

  吴珣赶紧摆手:“没、没什么。”

  要死了,打小吴珣对陆渊就是六分亲三分敬还有一分是本能中的畏,这样的问题要是问陆渊他估计找个地洞直接钻下去。

  陆渊秉持着作为长辈,这样开蒙的事自然需要亲自指导,于是冲着陆詷招招手也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听清陆渊所说之后,陆詷的耳根也有些发烫,但还是拱手道:“多谢祖父教诲,孙儿谨记在心。”再看向吴珣的目光都有些不对了,目光就像是在烙铁上滚了一圈,炽热非常。

  吴珣心一横,反正这事本来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让小詷操心操心也是应该的。理不直气也壮的吴珣招待他们两人坐下,又将一旁的窗户推开,让凉风入内吹散屋中的炙热。至于这炙热究竟是天气还是心火,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屋外夜幕已经悄然降临,几盏孔明灯升入空中飘向远处,街上的小贩百姓逐渐多了起来,几乎人人手提花灯,渐有接踵之势。

  “这花灯与我们那年放得很像。”陆渊拿起一旁的莲花花灯,笑着道。

  “是啊,那日兼儿就坐在你的肩头看花灯。”

  陆渊沈言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是道不尽的温情与回忆。

  方才那臊热的尴尬不知不觉中便被清风拂去,只不过陆詷和吴珣再看向彼此时,眼神中都不禁带了一个小勾子。

  “吃东西吧,你们是不是也没吃呢?”沈言给陆詷陆渊都夹了一筷子菜。

  陆渊点了点头:“自然,你不在不习惯。”

  吴珣正吃着点心呢,差点被点心给噎住了,心道这饭不用吃就已经很饱了,这两位果然是定居江南后习惯了江南的吃食,这饭菜不加些糖便不爱吃。他却没注意陆詷用一种认真地态度在学习——

  嗯,祖父说得不错,不管是床上还是床下,总是要脸皮厚一些才行。

  他们正吃着喝着,说着等会儿要去哪里放灯,正谈笑风生之时突闻门外由远及近嘈杂的之音。

  本以为是哪个喝高的人走路动静大了些,却没想到声音停在了他们房门口。

  “啪”的一声,有人用力地推开了房门。

  同时还伴随着嚷嚷声:“这不是有房间吗?凭什么让本少爷我跟一群贱民坐在一起?!”

  小二急得直跺脚:“林少爷,这房间已有客人。”

  林少爷的声音更是拔高了几度:“是吗?本少爷就想看看是什么样的贵客占了本少爷的房间,别是什么出身山野之人吧?那我看你们这云上天的京城第一楼的招牌也就别叫了。”

  说着门外的一群人就这么涌进了房间,有人一脚踹在了屏风之上。

  吴珣眼睛一眯,瞬间移形换影至屏风之后,脚尖点住了屏风支架,那人踹了结实一脚但屏风却纹丝未动。

  那人更是不忿,泄愤地又踹了一脚,哪只这一次屏风还是未倒,但屏风扇面却是破了,他的脚直接卡在了半空之中,模样着实

  显得有几分滑稽。

  身后的跟班哪里敢笑,赶紧架着他让他的脚脱困。这么一来一回,被屏风相隔的两拨人也都见到了彼此的真面目。

  那林少爷看着年纪不算太大,也就是二十出头,一身绫罗绸缎玉佩琅环,腰间别了柄折扇,虽语气嚣张不善但从样貌气势上也能看得出来不是家中应当不是暴发户出身。而他身后簇拥的有家丁奴仆还有几个看着同样是官宦子弟打扮的青年。

  那林少爷的目光在屋内打了个转便定在了站在自己面前的吴珣身上,登时冷笑了一声:“不就杀了个把人吗?一介莽夫也配登堂入室?”

  吴珣眨了眨眼,突然明白了这人来势汹汹但并非是无故滋生事端,竟是冲着自己而来。

  那林少爷的话已让陆詷心生怒火,本想起身自己的肩头却多出了一只手。陆詷偏头,见陆渊按着自己的肩膀,笑着摇了摇头,轻声道:“小珣能解决好的,再说,也总有你看不到的时候。”

  沈言闻言失笑,这人呐都是旁观者清,想当初自己在宫中时陆渊可是恨不得将自己护于身后,只不过后来发生的种种倒是印证了陆渊如今所说——总有看不到的时候。

  吴珣没接那林少爷的话茬,只是点了点那破损的屏风:“记得赔店家钱。”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让那林少爷白嫩的脸庞登时涨得是通红,气得用手指着吴珣:“你是说本少爷没钱赔是吗?”

  吴珣很无辜:“没说你没钱赔,就是提醒你记得赔。”

  “这不用你说!”林少爷气得将自己腰间的钱袋甩在了小二的脚边,“赔你的破屏风!”

  小二垮着脸,捡起钱袋心中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位小祖宗到底是哪来的火气?分明还有别的空房间,却偏偏指着要这个房间。

  林少爷扬起下巴:“如何?本少爷自幼饱读诗书,与你这等粗野之人不同,轮不到你这种乡巴佬指点于我。”

  吴珣搔了搔下颌:“你是认得我?敢问尊姓大名?”

  “本少爷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林绎辙。”

  吴珣一脸茫然,没听过。

  那林绎辙出身官宦世家,从小自然也受家族熏陶,至少这眼力见儿还是有点儿的。一眼就看穿了吴珣的想法,当即咬着牙道:“莽夫就是莽夫,没点见识。我父亲乃荆州太守,爷爷乃内阁辅臣,爵封肃国公。”

  吴珣恍然,这肃国公林恪他还是知道的,三朝老臣,也是内阁老臣,为人正直,不是邱党中人,不过政事上也趋于保守,恪守中庸之道。不过有一事上林恪倒是公然和邱晁唱反调的,就是在邱党鼎盛无人敢提太子婚事之时,坚持不懈地上奏请皇上为太子赐婚,理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太子身为储君自当早早成家,诞下皇孙。当然被催婚的自然不仅仅只有陆詷,安平更早的便得到了这样的照顾,安平对此人评价只有三个字——老顽固。

  不过这么一个正直甚至有些守旧之人竟有这么个肆意妄为的孙子倒是让吴珣有些没有想到。

  此刻坐在吴珣身后的三人知道得更多一些,陆詷自然是知道林恪的,林恪做事向来是一板一眼,从不拉帮结党,但凡有他看不过眼的人或事,哪怕是他的好友也照样弹劾。陆詷与林恪的关系不算亲近也谈不上好坏,不过对于平武旧臣陆詷向来是敬重的。

  但要说这位肃国公的人生有唯一一个瑕疵,恐怕就是有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孙子。当然严格意义也不能叫做不学无术,只是算不上是读书的材料,再加上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打小千娇百宠,是以养出了一副惹是生非的脾气。

  百闻不如一见,果真是惹是生非的主儿。

  而陆渊更熟了,喃喃道:“林恪,林敏之?”

  他声音不大但憋着撒火的林绎辙耳朵更尖,当即恼了:“你是何人?敢直呼我爷爷名字。”

  陆渊乐了

  ,敲了敲桌子:“小孩儿,我既然敢直呼你爷爷的名字,是你该想想我是什么人。”

  林绎辙最厌烦别人说他年纪小,因为那句“小孩儿”脾气瞬间就被点爆了:“我呸,不过是一介商贾竟敢直呼当朝阁老之名。”他上来前早就打听清楚屋里有什么人了,他是脾气爆却不是傻子,早知道自己闹上一闹出不了什么事。

  陆渊脸色一沉:“林敏之便是如此教你的?如此带眼识人,好生没有家教。”

  陆渊此话一出,林绎辙周围的官宦子弟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伸手要拦住林绎辙却晚了一步。林绎辙脸憋得通红,撸起袍袖抓起一旁的花瓶。花瓶高高扬起,瓶中花枝和水跌出瓶颈,林绎辙作势便要将花瓶朝陆渊的方向掷出。

  完了,要出人命。

  周遭官宦子弟见阻拦不住,都不禁闭上眼睛,暗道今日要遭。

  只听花瓶破空之声,众人提心吊胆却始终未等到花瓶落地的声音。再一睁眼却见那花瓶此刻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了吴珣的手中,不仅如此他正将方才跌落出花瓶的花枝一枝枝地插了回去。

  吴珣将花瓶完璧归赵地放回架上,又往里添了一些水:“未到盛夏,花枝尚贵,林少爷便是家财万贯也不当糟践好物。”

  “不就是几支臭花吗?”林绎辙的火气硬生生地被憋了回去,眼睛都气红了,“你学什么文人附庸风雅?分明就是只会舞刀弄枪的莽夫!除了杀人还会什么?凭什么让我哥哥降职!”

  终于,这么一通无名火终是有了出处。

  “你哥哥又是谁?”

  “林绎阳。”林绎辙扬着下巴不管不顾道,“兵部侍中!”

  这人吴珣倒是真的不太清楚,不是他不关心,只是小詷说了这几个月人事变动会非常大让自己等这些尘埃落定再了解也来得及。而且他其实是无诏回京,再加上西北军封赏未下,他在京中尚武官职,自然也就乐得偷几天闲。

  早在林绎辙举起花瓶时陆詷眼中就只剩下一片冷意,此时更是一声冷笑:“荣陵在西北为非作歹兵部却无人上报,此乃失职大罪。兵部上下无一人能逃脱此责,至于你哥哥,贬官两级已是从轻发落。况且,此事尚未盖印宣旨,你是从何而知?”

  “关你什么——”

  “绎辙!”一个人从仆从之中挤了进来拽住了他的手臂,不让他再说下去。

  林绎辙恼了,想甩开此人的手,却没能甩动:“崔则你是不是有毛病!”

  “闭嘴!”那个叫崔则的人也是书生打扮,没有林绎辙那么华丽但却也能看出家境殷实,看着比林绎辙要沉稳血多,沉声道,“你闯人房间本就不对,出口伤人更是有错在先,幸好那花瓶未伤及人性命,若林阁老知道你在外如此胡来恐怕第一个将你送往官府。”

  林绎辙缩了缩肩膀,脸上掠过胆怯之色。看这神色恐怕这崔则口中所言非虚,林绎辙怯声道:“你不许说。”

  崔则咬牙,眼角却忍不住睄向不远处,碰巧对上了陆詷冷凝的眸子,脊背一凛:“去给几位公子赔礼道歉。”

  “凭什么?”林绎辙委屈得都不行了,“我哥哥又有什么错……”

  “闭嘴!”崔则恨得想把林绎辙这张惹是生非的嘴给缝上,“你替你哥哥叫屈时你问过你哥哥吗?安知你哥哥觉得自己委屈?”

  “我哥那是个闷葫芦,就是砍他脑袋他恐怕也不会辩解半句,我爷爷明明什么知道他也不阻拦。”林绎辙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明明能阻止不阻止不是傻吗?”

  崔则还想说话,陆詷却轻轻地将茶杯放在桌上,抬手制止:“让他自己说。”

  崔则皱眉,用力拽了拽林绎辙的衣袖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可是他的希望显然是落空了。

  “我虽没什么能耐,但我最看不惯旁人欺负我家人。我哥哥何错之有要遭此难?他与荣陵恐怕都没见过却遭他牵连,荣陵那是大将军,即便

  我哥哥知道他为非作歹又能如何?”

  “你错了。”吴珣不赞同道,“若你家哪日遭了贼,官府若是不管,你恐怕便要口口声声治那知县的罪了。”

  “那本就是官府分内之事……”

  “荣陵之事便是如此。荣陵乃窃国之贼,兵部于众将士行监督任命之责,若兵部人人想着明哲保身,则盗贼横行。若朝堂之人皆如此,久之国将不存焉。”吴珣声量不算大,但每一个字都是掷地有声,说得林绎辙是哑口无言,久久未能反驳。

  “再者。”陆詷淡淡道,“这旨意既非吴珣所写,也非他上表。你若真要替你哥哥出头,当去找下旨之人才对,何以在此无理取闹?林恪一向克己复礼,倒不曾想有你这么一个不辨是非颠倒黑白的孙子,当真是家门不幸。”

  这话已经讲得很重了,但全场无一人敢说什么,此刻谁都能看出陆詷来头不小,绝非无名之辈,就连林绎辙也有些腿软。

  “你的脾气与敏之年轻时其实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他才学悟性比你强,吃过的苦头也比你多。”陆渊看向林绎辙,叹息道,“我知敏之为何如此纵容你,并非只因为你是他的孙儿,恐怕是想起了昔日自己,难免又忆起故人。昔年敏之有一同门师兄,待他亦兄亦父,一路帮扶敏之纵容其脾性,后来敏之因密王被废一案被牵连,他师兄为救他豁出身家性命。敏之倒是因此得救,但他师兄却因为他反遭牵累,在去往贬所路上遭遇强盗而亡。”

  陆渊有些唏嘘:“若你今日盗贼之论真被敏之听见,你那兄弟说得是对的。而且恐怕无需官府动手,他会亲自打断你的双腿。”

  林绎辙傻眼了,陆渊说的故事他从未听过,但确实祖父有时想要训斥自己时目光会变得格外的复杂,有时甚至会叹息一声:“若日后我与你父兄皆不在了,你该如何?”

  一场闹剧便无声无息落下了帷幕,那崔则压着林绎辙向他们告了罪,林绎辙赔了一大笔钱后离开了云上天。

  陆詷忍不住看向陆渊,还未等他开口,陆渊便笑道:“朝臣于我都仅仅只是二十多年未联系的故人罢了,等闲变却故人心,你若有所动作无需顾及我。”陆渊说得确实是实情,也可能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陆渊沈言关系特别好并且知道当年退位真相的几个朝臣早早就挂冠离去游历山水之间了。这些年偶尔还有相聚于清荷镇,你我相称平辈而论,前尘往事俱已抛之。

  陆詷失笑:“我是想请祖父帮孙儿一个忙。”今日之事可不能这么白白放过,想要瞌睡便得枕头,这简直是老天爷硬塞到他手中的一份厚礼。

  陆渊眯起了眼睛琢磨了片刻,忽地一乐,祖孙俩此刻的神情极为相似,就像两只摇尾的狐狸。只不过一个是成了精的得道狐狸,另一个是摩拳擦掌的青年狐狸罢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