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翌日早朝, 与以往不同的是除却文武百官,各地藩王亦在其间。

朝臣心中疑惑,直到帝王到来, 众臣叩首, 便听他淡淡说了一句平身,随后道:“朕长居宫内,近来颇感宫中清冷, 倒是颇为寂寞。”

众臣心下一喜, 忍不住想帝王这个意思,莫不是有立后选秀的打算?

还未等他们说什么, 就听帝王继续道:“昨日寿辰, 见诸位藩王家中子嗣聪颖, 朕心甚慰。”

在列宗亲眉头一蹙,怎么又提到他们了?

陆则琉冕下的眸子环视一周,再次开口:“是以, 朕有意在宫内复设尚书房,留各王世子、公子于京学习, 由朕亲自教导。”

此话一出,朝臣惊骇, 有一老臣连忙出列:“陛下, 太。祖皇帝留有组训, 藩王无召不得入京,陛下若要留诸位公子, 怕是于理不合啊!”

陆则目光轻轻扫去:“他们如今只是孩童, 并非藩王, 又有何不得入京之说。便是等到日后年岁渐长, 再回去继承王位也不迟。”

诸王心中一片讶然, 他们稳定下心神,更多的是思考皇帝此举到底是为何意?

他们自认老老实实,不曾有不臣之心,皇帝缘何要将他们子嗣留在京中,莫不是心存忌惮,要将他们的孩子充当质子?

朝廷上下乱哄哄的,陆则只等他们吵完,继续道:“太。祖遗训,自有道理可言。但我陆氏子孙,皆是天资聪颖,人中龙凤,若是一辈子困顿封地,庸碌无为,实在可惜,有损先祖威名。不如进京入学,日后长成,也好回封地以其所学,为我大雍效力。”

众臣还欲再劝,陆则只是高居上首听着他们的话,最后道:“此事朕意已决,各位卿家若无事要奏,便先退下吧。”

百官闻言,目中忧虑。诸王也是心怀忐忑,心想莫不是当真要将孩子留在京城?

如此想着,早朝散去,百官渐渐远去,诸王正欲离开,却被一旁的小太监所拦住:“各位王爷,陛下有事相商,还请各位王爷随奴才到凌波殿走一趟。”

众人面面相觑,心下都有数怕是为了公子留京一事来的,便纷纷提步,跟了上去。

没人知道他们在凌波殿里谈了什么,只知道诸王出来后神色又是恍惚又是惊喜,到了第二日,圣上再提此事,诸王竟是纷纷同意将子嗣留在京都,仰赖陛下教导。

如此一来,众臣即是不同意,也别无他法。

这毕竟是皇家的事,圣上又心意已决,他们又能如何?

凌波殿内,燕陵秋一手拿着剥好了壳的荔枝放到陆则唇边,一边问:“陛下就这么确定他们会同意?”

陆则张口含住,闻言笑道:“朕又没有逼他们,愿不愿意将孩子留下来,全随他们意愿。再者,能做到这个位置上的都不是傻子,他们若不同意,便只能困囿在封地一辈子;若是同意了,就有可能去冲一冲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毕竟,帝王言语中隐隐约约暗示的此生不会有子嗣也做不得假,身为皇帝,也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他们不用多想皇帝到底是有隐疾还是不近女色,只知道,圣上无嗣,那便是他们的机缘了。

又怎能不激动?

唯有一些王爷忍不住哀叹,可惜皇上只要三岁至十岁的孩童,他们的孩子要么小了,要么大了,实在可惜,可惜!

可细细一想,却也不难理解,若是长成的孩童,性情已然定型,长远以来,怕是无益。

帝王避暑,要在行宫待至十月,而诸位藩王,也在这里留至十月。在这期间,陆则时常会让人将诸位公子聚在一起,或是出题考校他们,或是单纯看他们玩乐耍闹。孩子们不知是为何,只知道每次来之前父王母妃都会叮嘱他们好好表现。再加上年龄尚小,长居封地,不明白帝王这个词所蕴含着什么,倒是没那么拘谨。又因陆则本身温和,面对孩童也是颇有耐心,他又总能那处许多新鲜的玩意儿,致使那些孩童都挺喜欢他,每每听到要同皇伯父一同玩耍,都是兴奋不已。

时至十月初,按例要返程回宫。与此同时,陆则也拟定了一份二十一人的名单,这二十一人,便是他这些时日观察,决定要留在京中的孩童。

有些人心中欢喜,有些人因落选难免失落,却也没人能改变的了皇帝的决定。

于是,藩王各自回封地,陆则就带着这二十一名孩童,回了京城。

原本空空荡荡的后宫,因着这些公子的到来,也顿时热闹了不少。

陆则每日除了政务,也多了一件事,便是和燕陵秋一起去尚书房看那些孩童学习成果。他所教导他们的不仅限于四书五经,还有数学天文,甚至是一些基础的化学生物知识,凡是民生所用,皆在教导范围之内。

陆则想要的不仅仅是从这些孩子里面择一位优秀的太子,而是想将他们培养成全方面的人才,哪怕未来专攻一处,也该知晓其他方面的知识。

有些孩子在家中早已启蒙,此时学到了新的知识也是无比新奇,最开始虽有不适,但慢慢也就习惯,对于形形色色的知识更是充满了兴趣。

等到他们渐渐长成,陆则给他们安排的课程里更是毫不避讳地多了政治博弈、帝王心术,陆则对于这些孩子向来是一视同仁,该教的都教,至于到最后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那就看他们的能耐了。

这些年来,大雍在陆则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他北定回纥,南平百越,使大雍疆域日益扩大,边疆再无战事侵扰。在民事上,更是大力提拔工匠地位,发明出更多利于耕种的农具,又命人培育出更多产的梁种,百姓再不受饥寒之苦。

大雍发展欣欣向荣,当真是应了万寿节上那句国运昌隆。

于国于民,陆则都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可偏偏后宫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空缺。文武百官多次请立皇后,却次次被拒。时日一长,他们也忍不住怀疑莫不是陛下身体有隐疾,才多年不近女色?再加上他早早就将宗亲之子留在京都,更是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他们这种猜测。

只是如此一来,众臣看那些公子的目光就慢慢变了。

若真如他们所想,这些公子便与皇子无甚区别了,日后的太子,怕也是要从这些当中挑出来。

有此认知,朝中的风向也慢慢转变,尤其是在诸公子逐渐长成,尚书房逐渐分成了几个派系的情况下。

从龙之功,向来是最动人心。

燕陵秋不免担忧:“陛下就不担心他们互相争斗,损伤惨重?”

陆则已年过而立,一举一动间更多的成熟稳重与帝王威仪,唯有在燕陵秋面前,才会显示出温和从容来。他闻言放下手中的奏折,道:“朕教了他们这么多年,给他们灌输了那么多观念,不求他们手足情深,却也决不会允许他们自相残杀,伤及人命。”

帝王之位是何等的诱惑,陆则允许他们靠自己的本事争,但同时在这么多年的教导里,也早已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不许闹出人命。

要争,就光明正大地争,陆则乐见其成。

岁月悄然流逝,又过了数载,公子们将至弱冠,也都在朝中各处领了实职。将多年所**用于实践,而与此同时,朝中众臣也将目光放到为首那三人身上。

太子的押注,也就此开始。

对于朝臣的押注战队,陆则并不放在心上。他掌权十数年,如今已经四十余岁,大雍在他手中日益强盛,臣子们的小打小闹,他也不放在心上。

诸公子也深刻明白,皇帝对他们一视同仁,并无丝毫偏爱,他们可以争,可以抢,却不能触碰到他的底线。

他们能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实力来,在帝王面前来证实自己。

陆则把控全局,百官战队押注,朝中风潮涌动,诸公子为得圣眷纷纷作出实事,政绩让文武百官为之心惊。又得知这是皇帝教导的成果,心中更是震撼。

陆则也趁此机会推出新式学堂,将传统的五经六艺与民事、工事、商事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与此同时,也改革科举,增设更多科目,考校得更为全面。

从一开始,陆则就打算将那些公子作为成功教学的范例,进而推出新式学堂,改革科举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又五年,诸公子之间的争斗越发严峻,三人在朝中呈三足鼎立之势,互有长短,彼此攻讦,却又十分默契地没有用什么隐私手段,显然是将陆则多年的教导谨记于心。

各方势力不免焦急,想着如何打破这三足鼎立之势。直至皇帝震怒,将三足之一的南阳王世子训斥一番,重打二十大板,又将其赶回南阳王封地,朝中上下哗然一片。

无人知晓这南阳王世子到底是犯了什么错惹得一向宽和的陛下动此大怒,唯有那些公子们心有余悸,十分清楚南阳王世子落此下场,只因他自认出身不凡学识出众,为人素来嚣张跋扈,不把下人放在眼中。

而这次,他得罪的是圣上亲信,司礼监提督燕陵秋。

只那一句“阉人”,被圣上听闻,直接逐回南阳,此生不得回京。

诸公子心中大震,饶是这些年帝王出现之处必有督公作陪,他们也明白那燕督公在他心中的地位,却也没料到,不过那么一句话,就让这些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心下对燕陵秋,也是更加高看了几分,对其尊敬,比之帝王,也不差什么了。

乾清宫内,燕陵秋看着他道:“陛下何故动此大怒?臣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这些年来,阉人这个词他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从前或许还会在意,但自从与陆则表明心意后,他也就不在意外人的看法了。

阉人也好全人也罢,总之陛下喜欢的是他。

陆则将人按在自己腿上,抚着他的发道:“你放没放在心上不要紧,但朕却不能让他爬到你的头上来。”

嚣张有时候也不是坏事,身为帝王,有能耐有脾气才能压得住群臣。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嚣张可以表现在燕陵秋身上。

二十一个孩子,走了他,还剩二十个,陆则不怕找不出一个好继承人。

但绝不能允许燕陵秋在他眼皮子底下受委屈。

此事一出,诸公子无不小心谨慎,朝中上下对此事却另有想法。想到这么多年来那燕陵秋深受帝王信重,每日贴身伺候,想到他相貌不俗,再想到帝王多年来不近女色,有种荒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却没人敢说。

如今的朝堂,皇帝大权在握,他们便是心有疑虑,又能说什么?

只唯一些老臣心中叹息,暗道荒唐啊荒唐。

……

南阳王世子一事出,算是彻底打破了朝中三方平衡的局势,余下两方争斗越发激烈,到最后,颍川王嫡次子慢慢占据了优势,朝中大数都倒向了他。

眼看着大势已定,朝中局势渐趋稳定,帝王在四十五岁万寿节上,当众下旨立颍川王嫡次子为太子,居东宫。

饶是群臣早有猜测,听到这个消息,看着上位旁边的燕陵秋,也是忍不住低低叹了一声。

太子既定,陆则便将其带在身边悉心教导,教他知晓党派争斗,制衡之术;让他前往北方,学习用兵打仗,领略战争残酷;让他下及乡县,知百姓所需,急百姓所急。

将他教导成了一个合格的好帝王。

然后,五年之后,陆则五十岁这年,宣布退位于太子。

朝臣震惊,太子震惊,就连燕陵秋,事先也不知道他会做此决定,神色惊异。

陆则只下步高台,拍了拍满脸茫然的新帝王的肩膀,道:“朕欲云游四海,此后,大雍便在你的治下,望你能牢记朕的教导,不负这大雍盛世。”

陆则于他虽并非父亲,但这数十年的相处,他早已将其视作父亲。此刻不免泪流满面,下跪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语带哽咽:“臣……遵旨。”

这是他最后一次称臣,自此,这位新任帝王,便会在陆则的基础上,再续这辉煌盛世。

月余之后,新帝践祚,而与此同时,一辆马车也缓缓驶出城外。

燕陵秋的声音自马车内传出:“陛下为何如此匆忙退位?”

陆则声音含笑:“朕不是同你说过,待日后有机会,便带你走遍大雍各地,遍览山水风情?”

“朕如今也年过五旬,若再拖下去,只怕就真的要走不动了,还如何履行对你的承诺?”

“陛下……”

“唤我名字。”

“此后便无人知晓你我二人的身份,我们便以寻常的夫妻相称,可好?”

马车摇摇晃晃,车内的人似乎笑了一声,随后轻轻唤了一句,遥遥间传到了天边:

“阿则。”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世界完结啦,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撒花~

然后关于番外,虫族、电竞、哨向文我没怎么看过,也不太了解,就不丢人现眼了。abo的话前面有写过两本,暂时也不想写了。

然后你们说的恋综、人鱼、伪骨科、仙侠什么的,我到时候看看,挑几个出来写吧~

或许会玩些新花样?比如陆哥没有记忆,言言追老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穿越重生] 大明测字天师
  2. [穿越重生]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3. [穿越重生] 当耳背沙雕受穿进豪门争斗文中【完结】
  4. [穿越重生] 我的姐夫是太子
  5. [穿越重生] 靖明
  6. [穿越重生] 汉厨
  7. [穿越重生] 重生末世之我的冰山情人
  8. [穿越重生] 快穿之拆散那对官配CP
  9. [穿越重生] 娇气作精万人迷,修罗场里杀疯了【完结番外】
  10. [穿越重生] 山寨小姑爷
  11. [穿越重生] 假少爷女装下乡被阴鸷真少爷盯上【完结】
  12. [穿越重生] 白月光总以为他是替身【完结】
  13. [穿越重生] 跳海假死后,反派偏执了【完结番外】
  14. [穿越重生] 斗罗:收徒唐三,授徒万倍返还
  15. [穿越重生] 诡异降临?还好我是十殿阎王
  16. [穿越重生] 阿斯加德的圣骑士
  17. [穿越重生] 红楼御猫
  18. [穿越重生] 寡人刘玄德
  19. [穿越重生] 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
  20. [穿越重生] 快穿:刁蛮玫瑰每天都在洗白
  21. [穿越重生] 回到古代当皇帝
  22. [穿越重生] 穿越之弃夫逆袭
  23. [穿越重生] 师尊的人设完全崩坏
  24. [穿越重生] 昭雪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