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都市情感>我力能扛鼎> 第 187 章 第 187 章

第 187 章 第 187 章

  防盗60%,72小时,请支持【晋江文学城】正版

  府里都知二小姐脾气古怪,极重隐私,她这屋已经没人敢进来。

  午后日光盛,唐荼荼觉浅,午觉总是不容易睡着,从平躺变成朝内侧卧,仍觉得天光晃眼,索性把床帐也拉上了。她左右挪腾,木床不堪重负,吱扭吱扭哼哼了两声,被唐荼荼当做催眠曲,就曲儿睡着了。

  她这身子胖得有些过分了,又因为多年的睡眠习惯,褥子从最开始的半乍厚,掀得只剩指厚的一层。睡半个时辰起来,腰椎总是不太舒服,得做几个弯腰扭胯的舒展动作,才能缓过腰椎那阵僵。

  唐荼荼又喝了杯淡茶,换了身颜色最不好看的旧衣裳,静静等着。等到东市的那口大钟响了三声,报过申时,这才出了房门。

  穿过旁院时,又见大丫鬟芳草远远望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明摆着是在说“三小姐还在屋里生闷气呢,二小姐您要不要来哄哄她啊”。

  唐荼荼冲她摆摆手。

  叛逆期的小屁孩作劲大,不好哄,一哄,这一天都得听珠珠嚷嚷。她打算隔天再去,眼下奔着后院去了。

  后院的几个仆妇正坐在后罩房廊下闲唠,手上多拿着绣绷,绣点童履袖缘,也有个在缠绢花。

  府里主子少,事儿也少,半下午常常是无活可忙的。

  刨去两户从老宅带过来的家生子,管着护院、厨房和账房,剩下的几个仆妇都是外头雇来的,做做杂活。因着府里管吃管住,仆妇也不愿意再去外边揽第二份活儿,闲下来就做做针线,补贴家用。

  看到二小姐迈着壮实的步子穿过院门,都笑着招呼:“二小姐又去种菜啊?”

  唐荼荼点点头,默不作声越过了她们。

  鹿鸣院和这排后罩房中间,挎着个小天井,门向来是锁着的,钥匙在唐荼荼手里。她掏钥匙开了锁,天井就赫然入眼。

  天井不大,长五步,阔三步,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能当杂物院。

  二月刚搬进来的时候,唐夫人还懒得差人去拾掇,一看见那满院的杂物就头大,都是前任屋主留下来的,不脏,就是乱,里边尽是些花盆鱼缸、桌椅板凳,成色都好,拾掇起来费工夫,扔了又可惜。

  正巧那时候荼荼生了场大病,唐夫人焦头烂额,顾不上这些琐事,把天井门一锁,眼不见为净。

  可荼荼病好没半月,刚能下地利索行走,就立马把这个杂物院拾掇出来了,带着几个护院哼哧哼哧清理了三天,把这块地方弄敞亮了。

  ——然后种起了菜。

  刘婶跟在后边,陪笑道:“二小姐,这点事怎用您亲自做,不如您把钥匙留我这儿,我跟嫂子们有功夫的时候就帮着干了。”

  唐荼荼摇摇头:“我自己来,你忙你的去吧。”

  刘婶哪儿敢让主家的小姐忙着,自己坐那儿闲唠,忙招呼几个仆妇进天井帮忙。

  唐荼荼也不管她们,绕着菜地走了两圈,打量这茬菜的长势。

  天井巴掌大的地方分成四畦,就更小了,一块种白菜,一块种菠菜,一块架起了半米高的架子,初生的冬瓜和长豇豆串在一起。

  还有一块地,唐荼荼也不知道种的是什么,是她从番邦商人那里淘换回来的。

  因为语言不通,对方也讲不清楚这东西是什么,唐荼荼就试着种,十包种子她种了四回了,播下去的种子发了芽,总是长不出来,浇水也不行,施肥也不行,最后总要烂在地里。最后两小包籽播下去,她不抱希望,索性没去管,居然飞快越过幼苗期,生出了嫩叶来。

  再到廊下,阳光不盛的地方,还种了两排青蒜苗,四月时已经割过一茬了,这会儿又翠翠绿绿地长出来。

  这些时雨水多,水都不用浇,肥料也不敢用——上回唐荼荼逛街市的时候,跟街旁卖鸡兔的小贩讨了点鸡兔粪,拿半只口袋装回来,全家人都大惊小怪的,仿佛她中了邪,就差领着她去祠堂请唐家先祖们救命了。

  唐荼荼不敢再刺激他们脆弱的神经,也不敢再用粪土了,只好拿割剩的菜根去肥地。

  她舀了两瓢井水,只浇了菠菜,这种速生菜需水量最大,又拿着炭笔在本子上仔细记录了生长周期。

  这才回头去看那几个妇人在忙什么,一眼望过去,心疼坏了。

  “别拔,那不是杂草,是青蒿,驱虫的。”

  “那个也别动,那是菠菜苗。”

  这下,仆妇们哪儿也不敢碰了,都讪讪垂手立在那儿。唐荼荼叹了声:“你们都出去吧,我自己来。”

  都是京城给主家干活的妇人,进城多少年了,哪里下过地?个个累得大汗淋漓,还被二小姐训了两句。也就刘婶耐心点,跟在二小姐旁边照猫画虎,学她拿起把镰刀割蒜苗。

  挥了两刀,刘婶觉着不对劲,那蒜苗跟她作对似的,怎么也不听话,轻了不对,重了也不对,好几回连蒜苗根都拽上来了。再看二小姐,一刀又一刀轻轻松松地挥,蒜苗就一茬一茬地往下倒,整齐地似拿尺量过,也不知道她怎么使的镰刀。

  别的几个仆妇坐在边上择菜,心里直犯嘀咕。

  都这年头了,谁还自己种菜?村郊多的是菜农,一年春夏秋三季,菜价都贱,就冬天贵点,可冬天一顿饭吃的菜也花不了十个钱。京城地价又贵,有那钱、有那功夫做点什么不好,谁家特特买块地种菜啊,养鸡养兔儿都比种菜强。

  再说,这么巴掌大块地方,哼哧哼哧忙活俩月,种出来的菜,不够全家这么多张嘴吃三天,图个什么?

  二小姐真是非常人也。

  外头雇来的仆妇,规矩不好,嘴上不敢编排主家,心思却跑得远,看着二小姐的背影腹诽。

  才满十四岁,背影像一座小肉山,骨架子本不宽,肉全长前胸后背上了。脸盘饱满,腰肥臀圆,撩裙蹲下去,那两条小腿也是粗的,这么半蹲着,似要把那身衣裳撑破。

  难为她家夫人,给二小姐的衣裳专门做了显瘦的样式,也架不住她这个姿势。

  别家小姐手里捧着的都是琴棋书画,二小姐那镰刀拿得比纸笔都顺手。那么利的刃哎,弯喇喇、明晃晃地反着光,看着都叫人直哆嗦。

  脸上没点脂粉颜色,清早为赴宴染的那十指红蔻丹,这会儿被泥糊了一手,哪里能看?露在外头的白白净净的手腕,也跟“纤细”二字毫不相干。

  唉,从头到脚无一处像个官家小姐,真真儿是连自己家里糙养出来的姑娘都比不上。

  就是命好,当官的爹出息,后娘人也和善,一辈子吃穿不愁的命。

  几个仆妇正这么想着,后头有脚步声传来,不悦道:“都闲坐在这儿干什么?”

  “大少爷。”仆妇们忙站起来行礼。

  来的是家里的大少爷,唐厚孜,也是家里头唯一的少爷,年纪不大,风仪初显,一皱起眉来,比家里老爷威严还重。

  “都下去吧,我跟妹妹说说话。”

  唐荼荼还蹲在菜地里,抬了抬眼皮,喊了声“哥”。

  午后太阳正盛,她又胖,稍动动就是一身的汗,一抬头,鬓角发都是湿的。唐厚孜回身叫仆妇送来两个小凳,廊檐下支开小桌,摆上茶水,又叫人去备一壶凉水沁过的酸梅汤。

  唐厚孜把那小凳递给她一个,看着唐荼荼在菜地里坐下,才无奈道:“你呀。”

  ——连几个仆妇都不会使唤,就一个人蹲这儿埋头苦干。

  唐荼荼听懂了,却不在意:“大家都有活要忙的,我自己慢慢种就是了。”

  “种出什么名堂了?”唐厚孜问她。

  唐荼荼翻开那本子,认真说:“菠菜三十天一熟,再有几天,就能摘了,但叶有点黄,看着比上一茬差。兴许是土肥不够,或者夏天太热的原因。”

  “豇豆也快要熟了,就是不知道,第二茬能不能长好,我该早点种的。如果春分前后就种上,可能熟得早些,晚夏时候,就能赶上第二茬。”

  她说话慢吞吞的,几个字一断,显出几分女儿家的温吞来。

  刚分宅不久,唐夫人还拿不出掌家的魄力,这笔银子备出来了,却没舍得用。

  唐荼荼挨了两回咬,往院子里每个角落都移了几盆驱蚊草,等着母亲慢慢犹豫。唐夫人犹豫着犹豫着,感觉蚊虫好像都不见了,这下纱也不用再封,省下了一大笔银钱,颇有点乐在其中。

  驱蚊之草,多有淡香,夜里晚风习习,不失为一个消遣处。

  唐荼荼站在廊下走神,见前院住着的那位牧先生穿过二门,手里打着个灯笼,正沿着回廊往哥哥的达观院走。

  牧先生是一个月前进府的,虽为幕僚,可唐老爷公事简单,没他用武之地,就留他在府里,给儿子当先生。牧先生每晚来中院一趟,去给少爷释释经义。

  唐荼荼听过他讲书,因为自己对古汉语一窍不通,之乎者也,她一多半是听不懂的。但凭先生的台风、讲课的节奏来感觉,唐荼荼觉得他讲的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投入到自己讲得酣畅淋漓,完全不记得堂下有学生的,可能更适合做诗人。

  唐老爷却认定这人是有大才的,毕竟能一连半月捧着同一本书,啃个十来遍,到放下书时能把书倒背如流的,全京城也找不出几个了。

  先生姓牧,自号挂书,取的是牛角挂书之意,村户人家,幼年家贫,就是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的。

  可惜年轻时读书手不释卷,熬坏了一双眼睛,站在一丈之外看人,就只能看见一张没有五官的脸皮了。

  ——就是个高度近视眼。

  眼下,唐荼荼站着没动,有心看看他近视有多厉害。

  牧先生微弯着背,眯着眼睛死盯地上那条石子路,这么大个活人也没注意到,愣是撞了上来。

  临到跟前,唐荼荼错开一步,牧先生才看清她。一看是主家的小姐,急忙一揖到地:“二姑娘。”

  ——哦,起码800度。

  唐荼荼心里有数了,点点头:“晚上好。”

  随即与他擦肩而过,又往前边溜达去了。

  ——晚上……好?是怎么个好法?

  牧先生愣怔的功夫,她已经擦肩过去了。

  牧先生回头多看了两眼。

  他入府月余,几乎天天与二姑娘打照面,每每见她清早从府门出去,晌午才回来,从不坐马车,也不爱带丫鬟,也不知是去哪儿溜达。

  有时空着手回来;有时提回来两大捆菜,足有七八斤,省了厨房当天采买的活;有时拿回来几个小油纸包,问起,二姑娘说是菜种子;还有一回,她提回半口袋的鸡兔粪来,叫人啼笑皆非。

  还从没买过什么正经东西。

  牧先生总觉得她走路奇怪,跟寻常姑娘不一样——头昂得高,肩膀舒展,步子也大。她那丫鬟每每在后头迈着小步,连追带赶地也跟不上,总被二姑娘落在半道上。

  牧先生自己活得拘谨,最羡慕洒脱人,每每看见二姑娘,总是要多留意两眼。

  只是二姑娘眉头总是展不平,不知道她一个还没及笄的小姑娘,有什么愁的。

  他思绪转过两息的功夫,不再想,要往少爷院里去了。

  刚抬脚,唐荼荼又折回来,“先生知道哪儿有书局吗?就是那种能印书造册的。”

  牧先生愣怔了下:“有的,只是不便宜,得托付掌柜寻匠人雕活版,很费工夫,二小姐要印什么?”

  唐荼荼说:“我这两天去了周家书楼,里边好些书不卖,也不让借回家,只能坐在那楼里看。只是文字晦涩,我看不懂,想誊抄下来印两份,拿回家慢慢看。”

  牧先生忙道:“万万不可,盗录孤本是重罪。”

  唐荼荼:“只印几份,留在自家看也不行么?”

  牧先生细思片刻:“这倒是行的。只是孤本多为旧朝所著,相隔百千年,风物不同今时,晦涩难懂。这些孤本里藏着许多学问,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大学问,各朝的翰林和秘书监都会奉皇命查古论今,罗织天下旧书图集,编纂新书,更方便理解,比古书好读许多。”

  他说起书来,一双800度的近视眼都有神了,含笑问:“二姑娘想看什么书?我给姑娘去找找。牧某不才,却还是识得几个书局的朋友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都市情感] 古小暖江尘御
  2. [都市情感] 锦鲤小仙女的人间日常
  3. [都市情感] 枭爷轻点宠
  4. [都市情感] 重生之世界首富
  5. [都市情感] 我的美女总裁娇妻
  6. [都市情感] 生理性喜欢【完结】
  7. [都市情感] 新婚夜,病娇摄政王想振夫纲
  8. [都市情感] alpha他蓄谋已久【完结番外】
  9. [都市情感] 我乃绝顶风华
  10. [都市情感] 我的佛系田园生活
  11. [都市情感] 诱她
  12. [都市情感] 大佬每天求复婚
  13. [都市情感] 重回七零宠夫忙
  14. [都市情感] 空间农场:全家穿古代后逃荒种田
  15. [都市情感] 重生七零娇知青:相亲嫁汉好甜啊
  16. [都市情感] 重生宠婚:霍少,套路深!宋辞霍慕沉
  17. [都市情感] 穿书后我宠冠六国
  18. [都市情感] 悠闲直播:开局接生大熊猫
  19. [都市情感] 修仙的人
  20. [都市情感] 美综大枭雄
  21. [都市情感] 单向恋【完结】
  22. [都市情感] 无限神装在都市
  23. [都市情感] 我的男朋友每天都在拯救世界【完结】
  24. [都市情感] 被团宠成了娱乐圈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