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平阳公主,非我不嫁> 第198章 让利箭飞(三)

第198章 让利箭飞(三)

  武德九年九月初二,长安人早早来到了报亭之外,想看一看郑家还有多少罪行被刊登出来。

  当报亭开门,人们看到今天的报纸之后,更加的愤怒了。

  今天的报纸头版上详细报道了通敌卖国案的来龙去脉。乃是李建成与李元吉为了争夺皇位,罔顾边境百姓的生死,大唐的国家安全,指使郑文成所为。

  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郎看了报纸后,顿时泪流满面,悲愤大喊:“父亲、兄长,你们死得好冤啊!”

  一名妇人抱着幼子在听了念报人念完报纸上的内容后,流着血泪喊了一声“李建成,你还我夫君命来!”便晕厥了过去。

  一名断了一条手臂的壮汉在看完报纸后,捶着胸口怒吼:“老子的一条手臂丢在了关内道朔州,若是因保家卫国丢了,老子无怨无悔。却想不到丢在了李建成这个国贼的阴谋里,老子不服!朔州折冲府八百战死的兄弟不服!”

  那名少年这时擦干眼泪,对围观的人群大声说道:“小子徐文烈。家父徐大海生前乃是驻守乌城的盐州折冲府第四营校尉,家兄徐武烈生前为家父帐下队正。父兄皆战死于乌城,尸首更是被突厥人拿去筑成了京观……”

  说到这里,徐文烈又泣不成声,过了好一会突然向人群跪下:“还请各位帮我父兄讨回一个公道。”

  一时间群情激奋,其中有不少前线阵亡将士的遗孀,哭泣着扶起徐文烈:“走,去请陛下主持公道。”

  愤怒的长安人直接跑到了朱雀门外请命,请皇上秉公执法,诛杀国贼李建成。

  李世民接报后,立刻传召陈长风。

  看着匆匆赶来的陈长风,李世民怒问:“这就是你说的让利箭飞?如今事情闹得这么大,如何收场。”

  陈长风毫不在意的道:“顺应民意即可。”

  李世民拍案而起:“你真的要朕杀兄屠弟吗?”

  “通敌卖国,死有余辜。”陈长风不为所动。

  李世民盯着陈长风看了半晌,见陈长风意志坚定。终于放缓语气说道:“长风,我给你交个底,我是真的不想杀大哥和四郎啊。他们已经对我没有了威胁,杀了他们史书上还会留个坏名声,何必多此一举。再说了,我和他们始终还是有些兄弟情分在的,还有父皇那边也是要顾及一下的。br>
  搞臭他们的名声,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就行了,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陈长风面无表情的道:“就陛下有兄弟,别人没有?关内道一战,不单单是死了数万人那么简单。数万人的背后是数万个家庭,战死的将士,被杀的百姓,他们也有兄弟,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有同袍。数万人因李建成一党的阴谋而死,数万个家庭因李建成一党的阴谋而破碎。不杀他们,何以平民愤?不杀他们,何以还天地间一个公道?”

  李世民闭目无言半晌,才缓缓说道:“此案由卿自决吧。”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见陈长风要溜,李世民急忙喊住。

  “陛下还有何吩咐?”陈长风一脸疑惑的问。

  “把朱雀门外的人给劝走。”

  “微臣遵旨。”

  陈长风在大唐的名声还是挺不错的,唐人还是比较相信他的。在朱雀门外说明了四日之后开堂再审,并经过一番劝说和保证后,愤怒的人群暂时平息了怒火,渐渐散去。

  可舆论还在发酵,并愈演愈烈。

  九月初四,军中陆续有奏报送到李世民的御案前。言军中将士皆强烈要求诛杀李建成,领军大将已快弹压不住。请陛下尽快下令结案,将国贼绳之以法。

  舆论终于在九月初五苏烈带着乌城幸存者回长安的时候,爆发到了顶点。

  当苏烈带着乌城的三十二名幸存者来到明德门的时候,大唐消息报的记者采访了一名脸上有条狰狞刀疤的妇人。

  妇人哽咽着说道:“奴家刘氏,今年四十有二,是土生土长的乌城人。夫君早亡,独自拉扯着三儿一女长大。自大唐立国后,日子也越来越好。大郎成了家,三娘也许了人家,二郎和四郎都进入盐州折冲府从军,被调去守卫乌城。

  今年五月二十六,突厥二十万大军围困乌城,当时城中只有五千守军,突厥人趁机猛攻乌城!奴家躲在大郎家中,上午就收到了四郎阵亡的消息,是被箭射死的。下午……”

  刘氏哽咽了一会才说道:“下午……下午又收到了四郎阵亡的消息,是随骑兵出城骚扰敌军时死于乱军中的。

  我的儿啊……”

  刘氏惨呼一声,涕泪齐流。过了好一会才道:“守军伤亡太大,不得不让青壮协助守城。大郎……大郎也上了城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2.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3.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4.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5.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6.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7.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8.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9.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0.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1.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2.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3.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4.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5.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6.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7.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8.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0.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1.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2.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3.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4.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