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史事讲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典农郎将——谢缵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典农郎将——谢缵

  谢缵,字伯登,陈郡阳夏人,东晋名相谢安的曾祖父,三国魏典农中郎将,于屯田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是阳夏谢氏开基创业之始祖,陈郡阳夏遂为谢姓肇兴之地和郡望之一。

  谢缵,生活在东汉末期到三国,出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曹魏建立以后,推选上洛阳太学,毕业以后,担任魏明帝曹睿的大司农府官员。谢缵虽在魏国居官,但《三国志》没有为他立传,只《晋书·谢鲲传》有“祖缵,典农中郎将”一句话。大概是官卑位微,故史书不为立传。

  高平陵之变,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并奉郭太后诏命大司农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要到高平陵,出行时大司农属官包括谢缵全部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单骑出城,劝曹爽挟天子移师许昌,对抗司马懿,曹爽不听,最后被控以诬告谋反之罪,而送交廷尉,桓范与曹爽等人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

  谢缵没有牵连,而且因为与司马懿是同乡,提报任典农中郎将,据《通典》职官典说: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并曹公置。《魏略》曰:典农中郎将,太祖置,秩比二千石,魏晋时期曾任典农中郎将的毛玠、任峻、司马昭、杨肇等人,均非等闲之辈。

  魏蜀吴三国争霸,司马懿派谢缵常驻长安,他教民耕种,岁岁五谷丰登,种树艺桑,处处绿野平畴。谁能统一天下,还未可预卜,除了兵强将勇,谋略得当外,还必须有充足的粮秣供应,即俗话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典农中郎将于东汉末年建安初,曹操从枣祗之议置,实行于屯田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与太守相埒。据考“典农中郎将”系官名,胡三省注引《魏志》:“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典农中郎将与典农校尉实即屯田太守,凡农业、田租、民政,无所不管。都尉则相当于县令或县长。魏末改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为太守,典农都尉为令、长。

  诸葛亮六出祁山,但终因粮草不继而撤兵,而谢缵任魏国的典农中郎将后,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最终打败了吴、蜀两国,三分归为一统,谢缵功不可没。看書溂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2.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3.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4.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5.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6.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7.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8.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9.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0.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1.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2.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3.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4.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5.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6.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7.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9.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0.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1.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2.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3.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4.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