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穿成冲喜王妃后她只想当咸鱼> 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狐狸的心思

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狐狸的心思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花芷汐才告辞回去。

  第二日一早楚景和的病大好的消息就像是长脚一般传遍了京都,有些世家大族们心思也都纷纷活跃起来。

  三皇子虽然没有参与朝中政治活动,但他一向是皇上最疼爱的儿子,而且高贵妃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海运家族。不管将来谁登基为帝,活财神一般的三皇子都是大家拉拢的对象。

  早朝时楚景和参拜完天启帝就回宫了,大殿上原本有些喜气,随着楚景和的离开,也都烟消云散了。

  “众爱卿对边关三日连丢五座城池的事情怎么看?”天启帝十分头疼的问道。

  他收了楚君赫的兵权后就将三十万大军打散分布到各州县地区去了。如今想要快速集结一批军队实在是太难了。

  而重原国此次也是来势汹汹,根本不给他缓口气的机会。

  才短短三天,边关的五个郡县全部失守,百姓流离失所。灾民纷纷涌向刚刚结束疫情的江南郡。

  江南郡遭此一劫此时也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根本没有能力接纳那么多灾民。如今已经造成人口大量聚集闹事的现象,再不想办法镇

  压,恐怕这天启的皇位就要换人来坐了!

  天启帝已经焦虑的几晚上没有睡觉了,原先他信任的那些大臣们,此刻都纷纷以自己手里的兵力调不开,或者是距离边关太远为由拒绝增援。

  袁将军的五万大军已经只剩下两万了,再不调动兵马,恐怕重原国的铁骑就能长驱直入,打到京都来了!

  “回皇上,臣有一法。”赵国公上前一步启奏。

  “赵国公请尽管说。”天启帝此时已经是麻爪虾,好不容易有根救命稻草飘到眼前,他自然是要抓住了。

  “老臣虽然年纪大了,扛不动军旗了。但是老臣的孙儿辈正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青春年华。老臣力荐兵马指挥使赵旭辰为钦差大臣,前去北陵郡、江南郡、北荒、北闽等与边关相邻的四个郡县收回十万兵马,直接杀回边关!”赵国公铿锵有力的说道。

  此话一出满朝皆惊,且先不说能不能打回去。就说这四个郡县镇守的将军能不能听从赵旭辰一个毛头小子的话还有得思量呢!

  楚君赫看向赵国公,眉头微皱。他是皇后的亲爹,如今赵家满门都是权贵。若是再让他们掌握兵权……

  老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楚君赫冷笑一步上前问道:“此等大事赵国公如何担保赵小公子能顺利完成?”

  赵国公见问话的是摄政王,心里虽然不满,但面上依旧保持谦恭谨慎。他低头说道:“老臣愿用项上人头担保!”

  朝中又是一片哗然,楚君赫漫不经心的说道:“那就立个军令状吧,毕竟人命关天的大事,可不能儿戏!”

  “这……赵国公,还请三思啊!”有看不下去的大臣出言劝阻。

  赵国公在心里冷哼,以为老夫是那种急功近利之人?没有万全的把握,老夫怎么会出手呢!

  “好,老臣愿意立下军令状,若是赵旭辰不能收回十万兵马,老臣愿意以死谢罪!”赵国公坚定的说道。

  “好,那本王就拭目以待,等待赵小公子凯旋!”楚君赫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天启帝在政治上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面对阴谋诡计,他一下就能嗅出来。看到赵国公毫不犹豫的立下军令状,再看赵旭辰胸有成竹的模样。他感觉自己似乎是掉进陷阱里了。

  早朝就在赵国公立下军令状,赵旭辰被封钦差大臣即可启程前往边关支援的结果下结束了。

  楚君赫出宫门时正好遇到赵国公,他上前打招呼。

  赵国公也恭敬的回礼,二人并排往宫门外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