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云霓公主

  “侯爷,你就这么信任这个女人吗?”云霓震惊地望着这一切,她着实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不如秦苏苏。

  “就算我失忆了,也敢笃定秦苏苏不会做出这等丧尽天良之事。”顾庭直视云霓,一字一句的否定了云霓的恶意揣测,“倒是云霓姑娘,莫要先入为主,一切等衙门调查出来再说。”

  云霓气得直跺脚。

  等到衙门调查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顾庭!”瞧见顾庭牵着秦苏苏便要走,云霓一时着急大喊,旋即了然自己失了态,又咬着牙胡乱编了个理由搪塞,“你有很久没见过老夫人了吧?她很想你。”

  “我早已与母亲秉明,无碍。”顾庭也懒得废话,最后瞟了一眼云霓便回了院子。

  秦苏苏眉头紧锁着,她频频回头望向云霓。

  “怎么?觉得此事我比较无情?”顾庭察觉到秦苏苏的心事,忍不住调笑道。

  “我来的这几日,从未与云霓有过冲突,但为什么云霓如此针对我?这真的不是有人暗中指使,激化我与云霓的矛盾吗?”秦苏苏的语气里满是担忧。

  看来有人又在刻意针对他们。

  顾庭倒是不以为意:“可能是嫉妒成性吧。”

  “别人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但云霓不会。她救了你的性命,在我回来之前也从未与旁人红过眼,她是一个善良的人。”秦苏苏咬了咬手指,云霓再怎么看她不顺眼,也不会事事都怪罪在她的头上,而且裳轩阁的火灾有所蹊跷……

  这些种种夹杂在一起,让秦苏苏有了不详的预感。

  她叹气道:“就怕云霓遭人坑骗。”

  “你同情云霓,那谁来同情你啊。”顾庭忍不住刮了刮秦苏苏的鼻尖,柔声道,“你的善良,也不必浪费在云霓身上。”

  秦苏苏依然觉得不对劲,便命人跟着云霓。云霓去哪里都要事无巨细的汇报。

  云霓出了秦苏苏的院子,脸色愈发茫然了。难以置信,顾庭竟然会以那么冷淡的态度对待她?

  那个叫做秦苏苏的女人真的是好手段,顾庭身心都是她的了,但云霓不会放弃的。她来到京都是为了顾庭,留在京都也是为了顾庭,她若是没能得到顾庭,便是白来这一遭。

  念及此,她已经不知不觉走到那熟悉的水榭庭院中。她只一个眼神,便让明月在门口候着,自己踏了进去。

  太后已然一副泰然自若,躺在贵妃椅上闭着眼晒着刚出生的太阳,对到来的云霓毫不惊讶,她微微抬眸,语调轻佻:“云霓姑娘,好久未见了。”

  “我开了一家铺子,这几日都在忙活铺子的大小事务。”云霓欠了欠身,如实回答。

  “那今日怎么入宫了?”太后又问。

  “因为裳轩阁被秦苏苏一把火烧没了。”云霓倒吸一口气,仍在惋惜自己夭折的铺子。

  太后故作惊慌道:“天子脚下,竟然有人做这等事?”

  “对,秦苏苏是罪魁祸首,她蔑视王法!为所欲为!”云霓难得瞧见有人与她站在一条路上,忍不住激动道。

  “云霓姑娘,这几日哀家查到了一件事,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听?”太后言归正传,这是她与云霓见面的原因。

  “太后但说无妨。”云霓恭恭敬敬的拱手道。

  思来想去,也就太后对云霓伸出过援手。无论太后与南平候府有怎样的过节,对云霓倒是极好。

  “等陛下来了,再一道说。”太后再度闭上了眼,似是在等什么人。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景元帝了。

  在绿姑姑的传达下,景元帝百般不情愿的来到了庭院。

  被软禁的太后过得极为舒坦,但景元帝依然动不了。毕竟太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朝廷都有不少,他若是真的对太后下手了,明日那些臣子们恐怕要对他下手。

  于是乎,景元帝只能隐忍。

  他还年轻,要么熬死太后,要么便抓住机会将太后党一网打尽。

  “母后。”景元帝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这才瞧见了云霓,他微愣,“云霓姑娘怎么在此?”

  “是哀家让她来的。此事与云霓姑娘有关系。”太后沉声道。

  景元帝紧皱眉头,等候着太后的下一句话。

  “云霓姑娘的师傅名叫莱芜夫人,无论你们相不相信,你的师傅都是你的亲生母亲。”太后终于睁开眼,直勾勾的凝望着云霓。

  此刻的云霓就像是一个玩物,被太后置于股掌之间。

  云霓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当年,莱芜夫人被先帝亲手带回皇宫,但是莱芜夫人怀有身孕后便不辞而别。她肚子里的孩子都有六个月身孕了。”太后似是陷入了回忆,混浊的眸子里难得有些发亮。

  “什么?”云霓愈发震惊,她的眸子透亮,印着太后那张老泪横秋的脸。

  太后咳嗽两声又道:“掐指一算,那孩子应当与云霓一般大。孩子啊,苦了你了。哀家应当早点认出你的,所以你应当是大禹丢失的公主。”

  话落,便牵起云霓的手,心疼道。

  景元帝自然没有云霓那么容易被坑骗。

  “母后可否让朕去核实一二?毕竟兹事体大。”景元帝冷静道。

  “哀家自然明白你不会那么容易相信,当年见过莱芜夫人的,才能相信哀家所言句句属实。但陛下,你的生母,便是莱芜夫人的丫头,因莱芜夫人走后,被先帝当做了替代品,这才有了你。”太后将自己所知之事如实道来。

  她倒是不怕景元帝怀疑,毕竟她说的都是真的。

  哪怕是先帝在世,也查不出任何纰漏。

  见太后如此笃定,景元帝也暗自腹诽。

  看来太后所言是真的,云霓姑娘应当是大禹的公主。但唯一的问题是,太后心狠手辣,为何要对云霓好?她想要从云霓这儿拿到什么?

  再者,自己的生母竟然与云霓母亲有所联系。既然太后全都知晓,为何要挑在这个节骨眼上说明真相?

  无论如何,太后都不安好心。

   见二人不答话,太后又道:“陛下,既然我们知道了实情,那么就让云霓认祖归宗吧。哀家年纪大了,也见不得那些吵闹的宴会了,一切从简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