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报告将军,夫人今天有点怪> 第53章 彻查收容所

第53章 彻查收容所

  过了小年,朝廷官员便都放假,无需去早朝了。

  但这一大早,翰林院大学士李照忽然持折子到宫门处痛哭,吵着要见皇上。

  “那老匹夫能有什么事儿?这过年也不让人清净!”皇帝被吵得头疼,一边抱怨着一边叫人进来。

  李照拿着折子上前,将收容所的事情说了一遍,痛哭道:“此番若不是将军夫人去收容所送花灯撞见,恐怕臣这辈子也再见不到孙女了!这些人将陛下的恩泽如此践踏,做着猪狗勾当,实属大逆不道,论罪当诛!”

  皇帝仔细看了折子,里面写的虐待孤儿、拐卖幼儿倒都是小事,只这些人利用朝廷恩泽,做出这等毁帝王名声的事情,着实不可饶恕。

  “收容所是谁负责?”

  “回皇上,收容所由工部修缮,后面朝廷还没有划分到哪部,依旧是工部暂管。”大太监小声提醒。

  原本此事便是皇帝疏忽,只因他起了个头,到后边却全然忘记了。底下的官员也糊弄一团,趁机搜刮油水,到如今才终于被发现。

  可没人敢说皇帝的不是,所以这番罪责,最终还是得落到底下人头上。

  皇帝脸色阴沉:“工部这么大胆子,自揽了差事,连与朕招呼都不打一声了?叫工部尚书滚进宫来!”

  大过年的日子,还被急急的宣召进宫,工部尚书也是战战兢兢,待弄清了始末,连忙喊冤:“此事微臣并未插手,全由秦侍郎一手主理,微臣确实不知啊!”

  御下不严的罪名,总归是要比大逆不道强,工部尚书揽了轻的,把重的便推了出去。

  接到传唤,秦侍郎都蒙的,小心的打听:“公公可知是为何事?”

  公公本是不爱多言,但收了银子,便还是道:“杂家只知此事与将军夫人有关,别的便不好多说了。”

  此事确实是秦苏苏先发现,顾庭再帮着去处理,最后由李照去告御状,说一切的起源乃是秦苏苏,那也没错。

  只可惜,秦侍郎会错了意,只以为大女儿惹了什么事连累了他。

  去了宫中,还未跪下秦侍郎便哭喊了起来:“皇上,臣冤枉啊!”

  “你可知犯了何事?”

  “臣那女儿自小养在她生母身边,与臣并不亲厚,行事常无分寸。如今她已出嫁,臣更是无力教导,一切都与臣无关呐!”

  这关系,三言两语的撇得可真干净。

  他没看到,皇帝的脸色已然黑沉一片,好半晌才道:“原来如此,难怪你那女儿的品性与你大相径庭,还好她早嫁人了!”

  “都是臣教导不力,臣……”

  “好了!幸而你未曾教导,否则我大元国又要少了一个忠君爱国的子民了!”皇帝一脸愤怒的将折子摔到秦侍郎脚下,“你自己看吧!”

  秦侍郎拿起折子,待看完所有,身子一偏坐到了地上:“这、这……”

  “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皇上,臣冤枉!”秦侍郎大喊,这会儿的哭喊却是真心实意了,“前段时间陵庙的修缮银两,户部迟迟不批,臣没法子,只好去收容所挪用了一笔。本是想着修缮银两发下来便补上去,可谁知……”

  “户部……”

  皇帝咬牙。

  这可真是牵出葫芦带着藤,一个扯一个的,满朝堂都要给扯出来了!

  他朝堂上的这群官员,一个个欺上瞒下的本事,可真是好得很!

  “查!给朕去查!”

  既是谁也脱不了干系,那便干脆彻查到底,总归是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无论如何皇室的威严名声不能受一点损害。

  因此事牵扯到了这几部门,此事便交给受害者之一的李照去彻查,又让刑部协助查案,恪令年前查清。

  得到这个消息,秦苏苏还是愁眉不展:“你说那些拐子听到了风声,会不会就跑了?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拐别人孩子,想来朝中也有些后台。”

  只要朝中有人,那今儿的这番消息也会走漏一些,难免就打草惊蛇了。

  顾庭道:“收容所那边我早已安排人盯着了,这几天抓了几个,也顺藤摸瓜的查探了些消息,这些都会交给李翰林。”

  李照查理此事,最好的一点是他便是受害者,也不是哪位皇子党,不管涉及到哪一派都能公正处理。

  “既如此,收容所的孩子们也不能这样放着不管了,我们还是买些吃食送去吧?”秦苏苏提议。

  其实除了吃食,棉衣厚被都要准备些,只这不是个小阵仗,她还需要想个稳妥的法子才行。

  “我陪你去,正巧那日买的花灯也都还在,一并送去。”

  那些花灯撑开了,花里胡哨的挂了一整个马车,引得过路的人频频张望。问起时赶车的马夫只说送给收容所,许多人也好奇,有的索性往马车上扔银子,有的便跟在后面看热闹。

  这么一路到收容所,倒是热闹得很。

  收容所早已被刑部派重兵把守住,管事的全被下了牢狱,只留几个婆子还得照顾孩子们的起居。

  顾庭与守门的侍卫说明了来意,只道:“车上都是民众的善意,百姓感念皇恩浩荡,是以送来这些。”

  只叫侍卫将东西都拿进去,分发给孩子们便可,他们便不进去了。

  将军府此举并未遮掩,很快便传开了。只称赞大将军善举的同时,百姓们也都在感念皇恩。

  这些话皇帝听到,也觉得无比舒畅。

  只是李照那边查到的事情,就让皇帝舒畅不起来了。

  随着收容所的消息放出去,没几天便有许多人去衙门击鼓鸣冤,说家中有孩子被拐。衙门领着人去收容所认了,一去认一个准,自家好好的孩子真被拐去了收容所。

  顺着这事儿,刑部又抓到几个去收容所送孩子的拐子,一拷问,又供出更多的来。再顺着查下去,竟发现拐子人数还不少,在各地都有据点。

  这些孩子拐来,乖巧的卖给富人家做养子或者童养媳、童养夫,更大一部分就一边养着一边寻买主,大多是卖给人做奴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