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败家子> 第一百五十八章:状元及第

第一百五十八章:状元及第

  “废八股?狂徒尔敢。”

  “口出狂言,不知所谓……”

  听到唐金元的话,瞬间一众大学生义愤填膺。

  永乐帝眯眼。

  “说说理由!”

  唐金元挠了挠头。

  实话说,关于科举制度变革的事情,他根本没想过。

  即便是春闱考试,也仅仅只是将死记硬背的东西灵活套用而已。

  直到中了会元之后,唐金元才真正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诸位可知,我是如何考中杏榜榜首吗?”

  “唐会元说笑了,自然是因为唐会元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是啊,唐会元的诗词,我等可是佩服的很!”

  不少贡生开口赞誉。

  “才华?”

  唐金元苦笑一声。

  自己有没有才华,他非常清楚。

  “非也,我能考中会元,只是因为备考三月,背了上百篇策论而已,而恰巧其中一篇策论命中题目。”

  “什么?三月备考便中了会元。”

  “这……”

  瞬间全场哗然,众人面色怪异至极。

  “不错,你们没有听错,我考了八次春闱,读了四十多年书不曾中进士,却因为考前三个月的突击考中会元,说起来当真惭愧至极。”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诸位,天下之人,不管男女老幼,若是能将那上百篇策论背诵熟练,都能考中会元。”

  “嘶,人人可中会元?”

  “这也太夸张了吧!”

  “的确,三个月却是不够,但若是换成一年,两年呢,即便是丫丫学语的孩童也能考中进士。”

  唐金元环视众人。

  “这样的科举制度,你们真的觉得没问题吗?”

  “这……”

  众人沉默。

  唐金元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若是能命中考题,就像他说的一样,即便是个黄口小儿也能考中进士。

  考试押题由来已久,其实很多士子非常清楚,自己之所以能中完全是靠运气,毕竟真正的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庸碌之人。

  对于很多书生来说,运气好,压中了便中,压错了便是落榜。

  只不过没人愿意承认,自己考中科举凭的不是真才实学,而仅仅是运气。

  “唐会元说的问题虽然存在,但如此便要废除八股取士,未免太过了吧!”

  “不错,天下读书人读了一辈子的书,若是废了八股,让他们又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

  唐金元摇头:“我只是将自己的亲身告诉诸位,至于科举制度何去何从,该有圣上决断。”

  “以进为退?这唐金元有大智慧啊!”

  永乐帝眯眼一笑。

  “唐卿,你在考卷中提到,废除书院,祠庙,在省郡县设立高中小三级学堂,不知这学堂和书院有何区别?”

  “启禀圣上,书院祠庙的学生多为世家子弟,即便是乡间社学也唯有乡绅地主家子弟才能入学,开设学堂的目的则是让天下子民人人有学上,人人可识字,我大明子民人人皆可成才。”

  “什么,人人识字?”

  唐金元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书院学堂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却足以动摇士族的统治基础。

  自古以来,知识都掌握在士族手中,正是因为文化垄断,才让士族永葆权势,农民的儿子永远都是农民。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蹇义一脸愤怒。

  “唐金元,亏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圣人有言,民可使其由之,不可使其知之,如你所言,一旦开设学堂,则天下民智开,民智则乱,届时若是我大明天下大乱,你唐金元付得起责任吗?”

  “对,此乃大祸之事!”

  “小小贡生也敢口出狂言……”

  一众学士贡生口诛笔伐。

  永乐帝笑而不语。

  士族阶级占据大量财富,土地,人民,自古以来都是朝廷心中的一块刺。

  永乐帝早就有心收拾这群吸血的蠕虫,但一直缺一柄锋利的剑。

  “唐金元,你也是儒生,废除庙学岂非数典忘祖?”

  唐金元:“⊙ω⊙”

  他有点懵逼。

  自己回答的东西,都是唐鼎策论上背下来,谁知道这群人听了后会一个个跟死了爹一样,激动成这样。

  吧嗒,吧嗒……

  面对众人的诘责,皇帝的质问,老唐脑门冷汗直流。

  今天这问题要是回答不好,别说高中状元了,说不定还能享受天牢豪华七日游大礼包呢。

  但问题,自己都没理解明白,让他怎么回答。

  “有了!”

  突然想到了什么,唐鼎眼睛一亮。

  “圣上,诸位大人,你们的问题,我无法回答。”

  “小人只能作诗一首。”

  “作诗?”

  众人怪异。

  唐金元深吸一口气,抬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诗词言罢,全场死寂一片。

  少年之说在整个金殿之中回音绕梁。

  因为紧张,唐金声音都微微有些颤抖。

  但落在永乐帝眼中,却是一往无前,豪情似海的壮哉之情。

  他宁愿背负一身骂名,也要为这大明,为这天下少年博一个未来。

  此等豪情,此等情怀,可歌可泣。

  那一刻,永乐帝知道,他要找的利剑已经找到了。

  “啪啪……啪啪……”

  “好一个少年中国,好一个唐金元!”

  永乐帝拍手大笑。

  “传旨,授唐金元金科状元,庶吉士出身,赐金冠玉带,红袍加身,状元及第。”

  “什么?我……被钦点状元了?”

  唐金元反应过来,一脸狂喜。

  “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我儿牛批啊,这面试技巧果然有用。”

  “起来吧,以后好好干,朕很看好你!”

  永乐帝笑着摆了摆手。

  一众学士皆是脸色微变,圣上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这唐金元是得了圣恩,日后绝对飞黄腾达啊。

  旋即不少官员上前道贺。

  “唐会元,不,现在是状元公了,恭喜,恭喜啊!”

  “哈哈,状元公,以后同朝为官,还要多多守望相助。”

  “同喜,同喜!”

  “哼,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

  蹇义衣袖一挥,脸色愈发难看。

  很快三甲名单确定,杨凌不出意外的榜眼及第,倒是金秀竟然拿了探花,让人有些出乎意料。

  “七日之后,天家寿宴,众进士一并来参加吧!”

  “谢主隆恩。”

  众进士躬身跪拜,便要退朝。

  “急报,安南急报……”

  就在此时,一名驿卒狂奔而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