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701章 出兵倭国之意

第701章 出兵倭国之意

  听到凌云突如其来的吼声,王景弘吓了一跳,他并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会引起凌云如此大的怒火。

  于是,揣着无比忐忑的心情,偷偷抬起脑袋,小心翼翼的问道。

  “陛...陛下,是...是不是臣做错了什么?”

  “你!”

  凌云怒指王景弘,想要训斥几句,不过,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般脸皮厚。

  能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于是,缓缓压下心中怒火,悠悠的说道。

  “算了,此事也怨不得你,是朕考虑不周。”

  王景弘瞬间迷糊了,心中暗道,陛下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啊,不过,他也不敢多问。

  “哎!”

  凌云轻轻叹了口气,看着跪在地上的王景弘,缓缓说道。

  “正好灵儿要前往天津卫,你便率军随行,保护她的安全,不过,在去往天津卫以前,你先去趟夏瑄那里,他会告诉你该做些什么。”

  “臣遵旨。”

  说着,王景弘朝凌云行了一礼,便准备折身离开,不过,就在他走到殿门口的时候,被凌云给叫住了。

  “朕会下道旨意,从各卫所抽调十万将士,在半年之内,你要给朕训练一支新军,希望半年之后,你不会令朕失望。”

  凌云沉声说道,面露冷峻之色,眼中闪过一抹摄人的寒光。

  “臣...臣遵旨。”

  看到凌云眼中闪过的寒光,王景弘心中一颤,急忙应了一声是。

  “退下吧。”凌云淡淡的说道,挥挥手让王景弘退了下去。

  “臣告退。”

  说着,王景弘再行一礼,带着惶惶不安的心情退了下去。

  “陛下?”

  这时,首领太监走了进来,在凌云身边小声问道。

  “何事?”

  凌云皱着眉头问道,将刚刚端起的茶杯又放在了桌子上。

  “启禀陛下,如果派王大人保护长公主前往天津卫,那...那犒赏三军之事该定在何时?”

  首领太监小心翼翼的问道,刚刚殿内的声音,他听的一清二楚。

  “这样吧,就说朕政务繁忙,犒赏三军之事便让灵儿代劳。”

  凌云想了想说道,以朱灵儿大明长公主的身份,再加上此行也是天津卫,让朱灵儿代劳也未尝不可。

  何况,他手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处理完,要是此时离开京城,确实有些不适合。

  “奴才遵旨。”

  首领太监拱手应是,朝凌云行了一礼,转身退了下去。

  ......

  而王景弘这边,在离开皇宫以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夏瑄的府邸,不过,在得知夏瑄不在府中,而是在京师大营的时候,又急忙朝京师大营而去。

  “何方宵小,竟敢擅闯军营,还不下马投降!”

  把守辕门的校尉,看到几匹快马迎面而来,急忙命人拦了下来。

  听到校尉的喊声,王景弘也不生气,毕竟都是统军之人,自然明白军纪严明的道理。

  于是,跳下马匹,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然后递到校尉手中,笑着说道。

  “麻烦通禀一声,就说宁波总兵王景弘,前来拜见夏将军。”

  由于册封王景弘的旨意刚刚下发,知道的人也没有多少,所以王景弘的职位还是宁波总兵。

  “王总兵请稍等。”

  说着,校尉将令牌还给王景弘,便转身而去。

  片刻之后,夏瑄带着其他几位将军来到辕门前,看到脸色沧桑、风尘仆仆的王景弘,急忙迎了上来。

  先给王景弘一个热烈的拥抱,随即笑着说道。

  “王大哥一举平定东南,必将青史留名,令小弟甚是羡慕啊,小弟在此先恭喜王大哥了。”

  “夏老弟切莫开王某玩笑了,微末功绩,何足挂齿。”

  王景弘谦逊的说道,脸上不禁露出一抹苦笑之色。

  虽然他了解夏瑄的为人,但也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所以还是老实点好,以免引起他人猜忌。

  “大家都是自己人,王大哥就不必谦虚了,里面请。”

  说着,夏瑄亲自在前面给王景弘带路,以表达对王景弘的尊重。

  虽说他的职位比王景弘高出很多,但他从未踏足过战场,之所以能得到现在的职位,完全是因为父亲的蒙阴和凌云的信任。

  对于王景弘所取得功绩,他心中羡慕至极,也希望像王景弘这般征战沙场,青史留名。

  不过,他更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担,所以将这份羡慕隐藏在心底。

  “夏老弟先请。”

  王景弘客套了一句,对其他几位将军点点头,跟在夏瑄身后朝大营里面走去。

  “陛下严令,除特殊时日以外,军中一律不能饮酒,所以小弟只能以茶代酒,恭喜王大哥了。”

  说着,夏瑄举起茶杯,对王景弘示意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恭祝王将军。”其他几位将军附和道,也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夏老弟及诸位将军切莫如此,蒙陛下信任,才侥幸取得微末功绩而已,如果换做诸位将军,定会比王某做的更好。”

  王景弘客气的说道,端起茶杯对众人示意一下,仰头喝了下去。

  “刚刚陛下命人传来旨意,在军中为王大哥挑选三千名文书。”

  说到这里,夏瑄话语突然一顿,双眼炙热的望着王景弘,接着说道。

  “王大哥可知此举为何?”

  听闻夏瑄所言,王景弘微微一愣,随即明白凌云为何在殿中大怒了,原来是怪他没有对高丽士兵和倭国士兵进行思想改造。

  想到这里,微微叹了口气,苦笑一声望着夏瑄,羞愧的说道。

  “辜负圣意,心中甚愧。”

  夏瑄有些迷糊了,并不明白王景弘话语里的意思,也没有多想,羡慕的说道。

  “陛下早有出兵倭国之意,只因大明缺少海战之将,才一拖再拖,如今王大哥班师回朝,正好合了陛下心意,小弟恭祝王大哥再添新功。”

  “等等。”

  王景弘突然喊了一声,脸色变得严峻,想了想问道。

  “夏老弟是说,陛下要攻打倭国?”

  “怎么,王大哥不知道?”

  夏瑄疑惑的问道,眉头微皱,他以为王景弘早已知道的这件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