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543章 朝堂之争(上)

第543章 朝堂之争(上)

  自从南京六部官员被带回京城,此事便在朝野之中闹的沸沸扬扬。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于谦和王振,却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

  今日,又听闻以南京礼部尚书王英为首,在朝堂上直言他和王振的不是,甚至请求陛下处死他们。

  于谦依旧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的瞟了眼王英等人,双眼一闭,静静的伫立在那里,好像此事与他无关一样。

  然而王振眼中却燃起熊熊怒火,恶狠狠的瞪着王英等人,要不是场合不对,他都有可能大打出手。

  凌云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看了眼跪在下方的王英等人,然后目光在于谦身上迟疑片刻,最后落在身旁的王振身上。

  “狗东西,朕不在家的这几个月,你的胆子倒是变得越来越大了,居然连朕的旨意都敢假冒,他日是不是也要行使朕的权力啊!”

  凌云冷声说道,手掌在案子上重重拍了一下。

  “陛下,奴才冤枉啊,奴才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就算借奴才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做出假传圣旨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啊!”

  王振倒也干脆,脑袋砰砰砰的磕在地上,嘴里大喊着冤枉。

  “空穴不来风,要是没有此事,他们为何不弹劾别人,却偏偏弹劾你和于大人?”

  凌云沉声喝道,脸上露出一副生气的表情。

  “陛下,俗话说拿人捉赃,如果诸位大人能够拿出证据,奴才甘愿领罪,可是,诸位大人要是拿不出证据,冤枉奴才倒也不打紧,然而于大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却不能平白无故受此冤屈,还望陛下明察秋毫,还于大人清白!”

  王振拱手说道,露出一副无比委屈的表情,脑袋再次磕在地上。

  听着王振的狡辩,凌云心里想笑,可是,又觉得有些不妥,急忙憋住脸上的笑容。

  “狗东西说的不错,要是没有真凭实据,朕总不能听你们片面之言,便给他们二人定罪吧?”

  说到这里,凌云胸口略感疼痛,缓了口气接着说道。

  “而且,朕实在想不出,他们为何要假冒圣旨,这么做对他们又有何好处,要是你们有何证据,不妨拿出来,朕也好给他们定罪!”

  “启禀陛下,坊间曾有传言,说陛下准备废除南京六部,而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讨好陛下,至于证据......”

  说到这里,王英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他手中却无真凭实据。

  “不错,此事朕确实说过,并不是什么坊间传言,因为朕觉得政出两门大为不妥。”

  凌云没有否认,直接承认了此事,然后想了想接着说道。

  “那么你所说的证据呢,要是没有证据此事便是无稽之谈?”

  “陛下明鉴,臣等不是拿不出证据,而是,而是这二贼实在可恨,圣旨被他们二人收了回去!”

  王英咬咬牙说道,面目不善的瞪向王振。

  “这么说来,你们就是没有证据了,无凭无据却敢诬陷父皇留下的辅政大臣,你们的胆子不小啊?”

  凌云皱着眉头说道,额头冒出一丝冷汗,露出不耐之色。

  “陛下息怒,臣虽然没有物证,但是有人证。”

  说到这里,王英指了指身后跪在地上的众人,接着说道。

  “陛下,他们都可为臣作证,证明臣绝无半点虚言!”

  “启禀陛下,臣等皆可替王大人作证!”

  “陛下,臣也可证明,王大人所言非虚!”

  “陛下,臣也可以证明......”

  ......

  除了跪在地上的十几位朝臣愿意替王英作证,又有十几位朝臣走了出来,表示也愿意为替王英作证。

  “于大人,你就不想解释些什么吗?”

  听闻众人所言,凌云将目光落在默不作声的于谦身上,缓缓问道。

  “启禀陛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臣没有做过的事,又何须解释。”

  于谦笑着说道,不屑的扫了王英等人一眼,又闭上了双眸。

  “陛下,他们蛇鼠一窝,串通在一起诬陷奴才和于大人,请陛下明鉴!”

  见于谦不愿解释,王振急忙补充道,并且露出一副无比可怜的表情。

  “冤枉,个别几位大臣冤枉你们,朕倒也不觉得奇怪,但是,这么多大臣难道都在冤枉你们吗?”

  凌云怒斥王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陛下有所不知,奴才身为陛下近侍,每日可谓小心翼翼,生怕给陛下脸上抹黑,可是,总有些人行小人行径给奴才送礼,让奴才替他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然而,奴才深受皇恩,岂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所以都一一回绝了,而他们就是给奴才送礼之人,还望陛下明鉴!”

  王振拱手说道,再次拜服在地。

  “狗东西,虽然冤枉朝中大臣罪不至死,但是,罪责也不轻!”

  凌云好心提醒了一句,因为王振并没有按照他预定的剧本走。

  “启禀陛下,这是他们送礼的名单及写给奴才的书信,请陛下过目。”

  说着,王振从怀里掏出一沓厚厚的书信及礼单,双手呈到凌云面前。

  “陛下,臣等冤枉啊,身为圣人子弟,自当洁身自好,不屑与这等阉人为伍,请陛下明鉴!”

  王英突然大喊一声,因为他看到王振突然拿出一沓厚厚的书信和礼单,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听到王英说不屑与阉人为伍,这让王振感到非常生气,这他妈不是看不起杂家吗。

  心中暗暗决定,就算今日陛下放过他们,他日,也绝不会让他们好过。

  “正如于大人所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爱卿又何必担心呢。”

  凌云笑着说道,这才将目光落在这些书信上面。

  “狗东西,不会出什么问题吧,要是出了问题,朕可保不住你。”

  趁着王振递过书信的时候,凌云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对王振问道。

  “陛下放心,绝不会出半点差池。”

  王振笑嘻嘻的说道,却突然发现凌云额头冒出了汗水,急忙问道。

  “陛下,您怎么了,是不是身子有什么不妥。”

  “无碍,还能忍的住。”

  凌云摇摇头说道,从王振手里接过书信。

  “陛下,龙体要紧,要不稍后再议?”

  王振劝道,脸上尽显担心之色。

  凌云摇摇头,拒绝了王振的好意,打开书信看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