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492章 安南国王廷(下)

第492章 安南国王廷(下)

  听到阮氏英将前往大明的事情交给丁烈来负责,群臣露出羡慕之情,心里也不由得有些嫉妒。

  可是,却无可奈何,谁叫办法是丁烈想出来的呢,总得要点脸面不是。

  何况,丁烈的实力也不容小视,一般人根本得罪不起,所以只能就此作罢。

  而阮氏英可没那么多时间考虑朝臣在想什么,既然大明之威已除,那么就是考虑剿灭清化城之敌的事情了。

  只见阮氏英再次流露出阴冷的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沉声说道

  “既然大明之事由丁大人来办,那么清化城的事情,不知哪位大人愿意替哀家和大王分忧?”

  听闻阮氏英此言,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次低头不语,因为他们过惯了舒服的日子,才不愿意送死。

  何况,虽然他们遵从黎邦基为国王,可是,黎国并非铁板一块,他们都有自己的势力。

  如果今日答应阮氏英带兵剿匪,消耗的必然是他们自己的实力,这是他们所不想看到的。

  毕竟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要说利益了,就连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而阮氏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她这么做就是想削弱这些大臣的实力,让他们以后听从王廷管辖。

  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她打的如意算盘好像并不如意。

  对于这一点,阮氏英也是相当无奈,因为这都是黎利留下的祸根。

  当初黎利之所以能打败大明,除了善于军事,就是拉拢了不少当地的土官,并且给这些土官许下重利。

  原本按黎利的意思,等到打败大明以后,就想办法从这些土官手中收回权利,奈何未等实施,便撒手人寰,也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见群臣都不愿带兵剿匪,阮氏英心中暗怒,却没有丝毫办法。

  片刻之后,阮氏英忽然露出一副耐人寻味的笑意,笑吟吟的看着诸位大臣。

  “既然诸位大人都想不到办法,那么哀家倒是想到一个办法,诸位大人不妨听听!”

  听到阮氏英有办法,所有朝臣竖起了耳朵,想听听阮氏英到底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阮氏英心中冷笑,面上也流露出阴险的表情,然后将目光落在归化伯陈瀛身上。

  “哀家听闻归化伯善于军事,手中更是有精兵三万,可是,哀家考虑到归化伯上了年纪,便不为难归化伯了,不过!”

  说到这里,阮氏英话语一顿,微微叹了口气,故作无奈的说道

  “不过,哀家知道归化伯对黎国的忠心,既然归化伯上不了战场,那不如将三万精兵借于王廷,帮助王廷抵御外敌,不知归化伯意下如何?”

  听闻阮氏英此言,陈瀛眉头微皱,将狐疑的目光落在阮氏英身上。

  倒不是因为阮氏英让他派兵助战,而是因为阮氏英清楚说出他的兵力情况。

  毕竟每位土官的兵力情况,都是他们自己的秘密,除非亲近之人,否则,别人根本不可能知晓。

  这让他不由得有些猜想,难道王廷在他身边安插了奸细不成?

  而王座上的阮氏英,见陈瀛一直不说话,面色微寒,不悦的问道

  “怎么,归化伯是对哀家有意见,还是不愿为黎国尽忠?”

  陈瀛心中冷哼一声,脸上则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拱手说道

  “太后息怒,老臣对黎国,对太后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此志天地可表、日月可鉴,只是,只是!”

  说到这里,陈瀛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只是老臣不知太后从何处听得谣言,居然说老臣掌控三万精兵,老臣冤枉啊!”

  说完,陈瀛双膝跪地。

  其他朝臣相互对视一眼,暗暗佩服陈瀛的机警,不愧是老狐狸。

  而阮氏英听到陈瀛的辩解,却是心头火起,恨不得杀了陈瀛,以解心头之恨。

  可是,她不敢,她怕今日不仅没有斩了陈瀛,还会引起其他朝臣的机警。

  心中略微思虑片刻,故作和善的看向陈瀛,想了想说道

  “归化伯快快请起,哀家并不是不相信归化伯,只是我黎国内忧外患之际,还望归化伯尽些绵力!”看書喇

  陈瀛也不好当面与阮氏英撕破脸,否则,众人便可借机攻伐于他。

  “为黎国效力乃老臣职责所在,只是老臣手中并无精兵可用,不过,为了黎国老臣愿将手中仅有的五千残卒献与太后!”

  五千,还是残卒,这让阮氏英如何能接受,随即将阴冷的目光落在其他朝臣身上。

  这些朝臣相互对视一眼,嘴角勾起不屑的笑意,未等阮氏英说话,拱手说道

  “为黎国效忠乃臣之职责所在,既然归化伯愿为黎国献出五千残兵,臣没有归化伯富裕,愿献出残兵三千人!”

  “老臣愿献出残兵两千人,望太后勿怪!”

  “残卒三千人...”

  “残卒两千人...”

  ......

  看着下方一个个恬不知耻的大臣,阮氏英再也压不住心头怒火,站起身便准备发作。

  就在这时,阮炽突然喊了声肃静,然后给阮氏英使了个眼神,让阮氏英稍安勿躁。

  “各位大人不愧为我黎国重臣,在此国家危难之际,都愿伸出援手以解黎国之危,阮某替太后和大王,在此谢过各位大人!”

  阮炽转身看向诸位朝臣,用略带讽刺的语气说出了这番话。

  众人心知肚明,却当做没听懂般说了几句不敢。

  事已至此,阮氏英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宣布退朝。

  ......

  早朝散去以后,阮氏英将父亲阮炽单独留了下来,因为她不明白父亲为何要阻止自己。

  知道阮氏英为何单独留下自己,所以未等阮氏英发问,阮炽微微叹了气。

  “黎国之事,乃太祖留下的祸根,就算你今日斥责他们又能如何,不仅不会收到效果,还会惹恼他们,得不偿失啊!”

  “虽是如此,可是,难道女儿就看着不管吗!”阮氏英捏紧了拳头,以此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管,当然要管,不管是为了大王,还是为了黎国!”

  说到这里,阮炽心中似乎有了某种决定,抬头望了眼北方。

  “大明有句古话,不破而不立,既然黎国到了如此地步,不如借此机会推倒重来,建立一个全新的黎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