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461章 夏瑄闯文渊阁(上)

第461章 夏瑄闯文渊阁(上)

  回想着明宣宗时期的这段历史,凌云不屑的哼了一声,什么叫做兵连祸结、不服教化。

  明明是大军吃了败仗,迫不得已才从安南国撤军,从而废除了交趾布政使司,非要说是主动撤军,真会给自己找理由。看書喇

  虽然心中对这件事情有些诟病,不过,凌云不得不承认,当时的黎利确实是个人才。

  黎利,也就是安南国的黎太祖,原本是个不学无术的流氓,因不满明朝统治,便勾结当地的乡绅恶霸,于山林之中招募流民,准备发动叛乱。

  当队伍壮大以后,黎利联合潘僚、郑公证、黎饿等叛乱军,于永乐十六年农历正月,准备在蓝山乡发动叛乱。

  然而,当时的黎利与其他三人耍起了心机,到了约定的日期,不仅未发动叛乱,还将他们叛乱的事情告诉明军。

  因黎利的告密,明朝军队直奔蓝山乡而去,所以这次叛乱并未维持多久,便被大军一一击破。

  就在这时,黎利趁着大军刚刚经过一场战斗,人困马乏,而且,对他没有丝毫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反叛,借机打败了大军。

  在打败大军以后,黎利自称“平定王”,将军队命名为平定军,从此开始了他的反明生涯。

  明军在黎利手上吃了这么大的哑巴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便派遣镇安府总兵马骐领兵征讨。

  可惜,马琪虽然熟读兵书,勇武过人,可是,却中了黎利的诱敌深入之计,在洛水兵败身亡。

  得知马琪兵败身亡的消息,成祖随即加强对安南国用兵,可惜,多年以来,除了互有胜负,并未彻底镇压黎利反叛。

  然而黎利经过多年与明军的战斗,虽然没有占领地盘,可是,却学会了不少用兵的本事,队伍规模开始逐步扩大。

  特别是听从胞弟黎只的建议,以乂安为立脚之地,这才有了固定的地盘,与明军有了叫嚣的资本。

  而且,为了得到安南国百姓的支持,学汉高祖刘邦与百姓约法三章,凡所至州县,秋毫无犯,凡安南百姓,不与杀之,非伪官(明朝官府)之牛谷,不得滥取。

  在黎利的此番鼓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安南国百姓加入到反叛明朝的队伍中。

  虽然当时的明军尚能坚守城池,可是,辖下其他地区,已经逐步被黎利所率领的叛军占领。

  到了宣宗元年,在崒洞之役中,黎利率领叛军重挫明军,迫使明军逐步向国内靠拢,彻底掀起了反明的热潮。

  宣宗得知安南国事宜之后,便派遣柳升为统军主将,率十万大军南下平乱。

  可惜,柳升初入安南对黎利了解不多,再加上贪功冒进、大意轻敌,被黎利徐徐地引入腹地,最后乱箭射死于倒马坡。

  由于主将阵亡,全军败退,黎利再派大军追击,于是获得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

  至此,宣宗从全盘考虑,不得不接受三杨的建议,开始从安南国撤兵,废除了交趾布政使司。

  想到这里,凌云握紧了拳头,心中暗道,既然老子没有完成的事情,那就交由儿子来完成吧,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区区安南国而已,小爷让你们怎么从大明版图割裂出去的,就怎么给小爷还回来。

  在堂内又坐了片刻,将所有的计划从脑中又过了一遍,然后命人备车,离开了北郊。

  ......

  话说夏瑄在劝谏无用之后,便急忙朝皇宫方向而去,他要马上将这件事情告诉太后与杨溥等人。

  不过,在夏瑄准备闯入文渊阁的时候,被守在殿外的太监给拦了下来。

  因为文渊阁乃大明中枢所在,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的,就算夏瑄身为凌云的亲信,没有得到批准,也不能擅自闯入。

  可是,此时的夏瑄早已心急如焚,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规矩。

  见太监敢阻拦自己的去路,顿时勃然大怒,沉声喝道

  “滚,要是耽误的老子的大事,就算你们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这些太监可不管那些,他们得到的命令是,除了内阁大臣和那些下属之人,任何人不得进入,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脑袋搬家。

  不过,夏瑄毕竟是御林军统领,他们又不好得罪,只能好言相劝道

  “夏将军息怒,杂家也是奉命行事,只要夏将军拿出陛下的旨意,或者太后的旨意,杂家自然不敢拦着!”

  夏瑄气呼呼的瞪着死太监,连杀了他们的心都有了,要是能拿到旨意,还用得着擅闯吗。

  太后居住后宫,根本不让男子靠近,面都见不到,如何能得到旨意,而凌云这边,更不可能给他旨意了。

  于是,夏瑄只好暂且压下这口怒气,面上带着笑意,和善的说道

  “还望公公行个方便,本将军和杨首辅说些事情,说完就从里面出来!”

  太监微微摇头,继续劝道

  “夏将军也知道陛下的脾气,杂家要是放夏将军进去,他日陛下怪罪下来,杂家这颗脑袋就搬家了,所以夏将军就不要为难杂家了!”

  夏瑄也不想为难这些太监,可是,此事事关重大,要是不及时制止,万一发生点什么,不要说他了,就算他老子活着,也保不了他。

  见自己好言相劝无用,这些死太监依旧不肯卖自己面子,压在心里的怒气腾的一下窜了起来。

  脸色变得无比阴沉,双眼阴森森的盯着这些死太监,声音冰冷的说道

  “你们很好,已经彻底激起本将军的怒火了!”

  说完,抬起右脚便将眼前和他对话的这名死太监,一脚踹了出去,然后冰冷的目光扫视着其他死太监。

  这些太监们顿时一愣,万万没想到,夏瑄居然有胆子在文渊阁动手,嘴中急忙传出惊呼声。

  “来人啊,来人啊,有人擅闯文渊阁,快来人啊!”

  “杀人了,有人在文渊阁杀人了!”

  ......

  听到太监们的惊呼声,负责在四周巡视的侍卫急忙跑了过来,准备将贼子拿下。

  可是,当看到擅闯文渊阁的人,居然是御林军首领夏瑄的时候,手上的动作微微迟疑片刻。

  不过,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不要说夏瑄是御林军首领了,就算是天王老子,没有得到首肯,都不能闯入。

  于是,这些侍卫手里拿着武器,将夏瑄团团包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