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62章 朝堂之上

第62章 朝堂之上

  听到金英的喊声,除了杨士奇五人,其他朝臣纷纷露出一副惊疑的表情,太子怎么来了,陛下呢,陛下哪去了。

  不过他们身为臣子,见到君主,首先要行跪拜之礼,至于心中的疑惑,只能稍后再问。

  于是所有朝臣,纷纷拜倒在地。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凌云迈着小脚,一步步的向龙椅走去,然后费劲吧啦的爬到龙椅上,整理了一下坐姿,开口说道。

  “各位大人免礼吧”

  “臣等叩谢太子殿下”朝臣纷纷的站了起来。

  当行完朝拜之礼,凌云对金英点了点头。

  金英颔首,然后冲着下面喊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当金英喊完,李贤走了出来,躬首作揖。

  “臣礼部员外郎李贤,有事启奏!”

  坐在龙椅上的凌云,瞥了眼李贤,然后选择了无视,妈的,经常和小爷过不去,还想让小爷搭理你,滚犊子去吧。

  “既然各位大人没什么事,那就退朝吧,本王还没睡醒呢!”

  说完,凌云打了个哈欠,表示小爷真的很困。

  太子的无视自然引起了李贤的不满,只见李贤眉头紧锁,大声喊道

  “臣礼部员外郎李贤,有事启奏!”

  突如其来的喊声,不仅将朝臣吓了一跳,就连凌云也吓了一跳,冷哼一声。

  “大胆李贤,竟然咆哮朝堂,该当何罪?”

  然而李贤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拱手说道。

  “臣有事启奏,殿下为何装作听不见!”

  这回轮到凌云笑了笑,一副不屑的表情。

  “如果本王记得没错,只有官职四品以上的朝臣,才可以参加早朝,而你李贤,不过一个区区的五品员外郎,竟然敢站在大殿之上,谁给你的胆子,还是欺本王年幼!!!”

  李贤一顿,一时之间竟然没反应过来,因为他真的不记得这件事了。

  大殿内变的突其的安静,一双双眼睛在太子和李贤身上打量着。

  过了片刻,李贤终于反应了过来。

  “臣自知有罪,可是臣却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解惑,要不然臣死不瞑目”

  凌云打了个哈欠,心里暗骂,去你大爷的,吓唬谁呢,以为小爷是被吓大的。

  “李贤,你的胆子不小啊,居然敢威胁本王,要死就去死,本王正好看着碍眼”

  李贤压下心中的怒火,眼睛直视太子

  “还请殿下解惑,陛下去了哪里?,难不成”

  说到这里,李贤住嘴了,不过他话里的意思,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凌云懒得搭理李贤,一天天的就知道无事生非,不就是怕他继位,动了他们世家大族的利益吗。

  “金公公,把父皇的圣旨拿出来吧”

  虽然凌云不清楚金英手里是否真的有圣旨,不过从昨天发生的事情来看,朱瞻基一定做了详尽的安排。

  否则也不会让年仅六岁的他来监国,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北征的事情可就泡汤了。

  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凌云不想再吃一次亏了,有损小爷光辉伟岸的形象啊。

  金英扫了眼太子,又摸了摸袖子,心里泛起了嘀咕,太子是如何知道圣旨的,这件事情只有他和朱瞻基知道。

  朱瞻基在离开皇宫的时候,对他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护好手中的几道圣旨,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坚决不能拿出来。

  不过,太子索要,金英又不敢不拿,可是拿了就有违陛下的旨意,最后想了想,从袖中取出圣旨。

  “殿下,这是陛下的圣旨”

  凌云翻了翻白眼,心里暗骂一句老东西,不过他到是可以理解金英,毕竟夹在朱瞻基和太子之间,金英也不容易。

  “当着朝臣的面读出来吧,省的她们疑神疑鬼的”

  金英应了一声,然后打开圣旨。

  “陛下圣谕,朕偶感风寒,身体抱恙,需修养几日,由太子监国,杨士奇等人从旁辅佐”

  “臣等谨遵圣谕”下面的朝臣都跪了下去。

  虽然金英取出了圣旨,可是李贤依旧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敢问殿下,陛下身体强壮,为何会突然感染风寒?”

  凌云笑了笑,为李贤鼓起了掌声。

  “李贤说的不错,父皇身体强壮,为何会突然感染风寒呢,其实本王也很不解”

  说道这里,凌云向下面的朝臣看了一眼。

  “父皇正在坤宁宫修养,要不哪位大臣前去询问一下?”

  听到太子说,朱瞻基在坤宁宫修养,一个个的不说话了,开什么玩笑呢。

  坤宁宫可是皇后的寝宫啊,他们可不想死,而且,因为一件毫无根据的事情而死,不值得。

  李贤在这个时候也哑言了,他心里清楚,今天又吃瘪了,而且瘪到家了,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就连朝堂都上不去了。

  不过,李贤还想做最后的挣扎,又是拱手一礼。

  “启奏殿下,既然陛下命殿下监国,那不知道,殿下准备做些什么?”

  凌云不屑的白了眼李贤,就凭你这两把刷子还想考小爷,小爷让你五十分。

  “本王记得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汉惠帝二年,曹参接任丞相之位,却不履丞相之职,反而整日饮酒作乐。

  汉惠帝看不下去了,就问曹参,你既然是大汉丞相了,为何整日饮酒,不理政务呢?

  曹参一笑,反问汉惠帝,陛下比之高帝如何?汉惠帝想了想说道,朕不如也。

  曹参又问,臣与萧何比之如何,汉惠帝毫不犹豫的说,君不及也。

  曹参爽朗一笑,既然陛下不如高帝,臣不如萧何,而今天下平定,法令已明,臣为什么要去改变呢?

  汉惠帝点点头笑了,既然如此,那你就歇着去吧。”

  当凌云将萧规曹随故事讲完,殿内的大臣仔细品味起来,不由的点点头,太子说的没错。

  如今大明根基稳固,国力强盛,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改变,而且陛下只是偶感风寒,过几日就好,太子根本不只需做什么。

  想到这里,朝臣们不由的佩服起太子,年仅六岁的太子居然会引经据典,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就连李贤也是无话可说,孤零零的站在大殿。

  既然问题已经解决了,凌云也懒得搭理他们。

  “如果各位大人没什么事了,那就退朝吧,如果有什么处理不了的问题,交由内阁处理”

  “臣等遵旨”

  朝臣们退出了太和殿,不过在路过李贤身边的时候,不由的同情起来。

  好好的正三品礼部侍郎,居然变成了连早朝都参加不了的五品员外郎,想到这里,不由的回头又看了眼太和殿。

  看着朝臣退出了太和殿,凌云从龙椅上跳了下来,也不顾金英等人的喊叫,直接向后殿跑去。

  不行了,困死小爷了,小爷还是孩子呢,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不然对身体发育不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