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36章 以退为进

第36章 以退为进

  卯时,午门上的鼓楼响起了阵阵钟声,宫门开启,以杨士奇为首的百官,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的通过金水桥,前往太和殿。

  随着金英一声“皇上驾到”,百官分列两旁,行三跪九叩大礼,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瞻基走上金銮殿,在龙椅上坐了下来,淡漠的看着下面的朝臣。

  他心里清楚,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恐怕今天又是一场唇枪舌战。

  “平身”

  “谢陛下”

  果然,还没等朱瞻基说话,礼部侍郎李贤就站了出来。

  “陛下,太子无德,枉顾大明律法,扰乱科举秩序,请陛下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

  李贤的这番话可谓是十分狠毒,不仅说太子无德,还将天下读书人都拉到了太子的对立面,这完全是在逼宫啊。

  “臣等附议”又有几位大臣走了出来。

  看样子他们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将凌云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早朝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凌云上一次的一番言论之后,李贤等人都会以各种理由逼迫朱瞻基。

  朱瞻基也被他们弄的有些焦头烂额,要不是顾忌这些世家大族的影响,恐怕以他的性格早就大开杀戒了。

  “陛下,李贤公然诽谤太子,实乃大逆不道,臣夏元吉身为内阁大臣,有失察之罪,请陛下将李贤等人交由臣查办!”

  夏元吉直接跪在了地上,他心里清楚,在决定追随太子的那一刻,他就是太子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

  不管朱瞻基是否要罢黜太子,他都已经和太子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他朝臣早已见怪不怪,因为通过这几日的朝堂争辩,大家心里早已明镜,只是不清楚夏元吉为什么会选择年幼的太子。

  听完夏元吉的话,李贤不屑的冷笑“夏大人何必急着替太子狡辩,难道夏大人也参与了此事不成!”

  轰隆一声,夏元吉脑中巨响,李贤这是要把他也拉进这趟浑水啊。

  是啊,太子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如果没有别人授意,又怎会私自参与科举,其他大臣的眼神不由的看向夏元吉。

  此时的夏元吉也是百口莫辩,他倒是希望这件事是他指使的,可是以太子的聪明才智,又岂是他可以左右的。

  “陛下,夏元吉蛊惑太子,扰乱科举取士,实乃包藏祸心,颠覆大明江山,臣奏请陛下将他交由大理寺查办”

  大殿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十分诡异,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不敢说话,官场沉浮十余载,他们自然清楚如何明哲保身。

  “陛下,李贤听信谣言,污蔑大明储君和吏部大臣,实乃欺君犯上,按律夷灭三族”

  轰隆,群臣心里又是一惊,难不成连当朝宰辅杨士奇都投效了太子,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太子在朝中的势力未免有些太惊人了。

  而他们也需要为将来好好考虑一下,要么站在太子一方,要么和李贤等人站在一起。

  杨士奇的话刚说完,又有十余位大臣走了出来。

  “陛下,李贤污蔑大明储君和吏部大臣,按律夷灭三族”

  “臣等附议”又是几位大臣跪了下去。

  李贤心中一惊,前几次的朝堂争辩,杨士奇都没有参与,他是什么时候投靠太子的,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

  “陛下,臣完全是为大明江山着想,绝对没有二心”

  然而朱瞻基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其实朱瞻基心里也是疑惑,杨士奇和夏元吉什么时候成了太子的人了。

  如果说夏元吉成为太子的人,那么他还可以理解,毕竟夏瑄还在凌云的手里,只是杨士奇又因为什么呢?

  大殿内的气氛又变得诡异起来,不管他们说的再多,最后决定的永远是坐在龙椅上的皇上。

  这时,一名值班的太监跑了进来,在金英的耳边说了什么,

  金英嗯了一声,然后趴在朱瞻基的耳边,朱瞻基微微点头。

  “宣太子朱祁镇觐见”

  凌云从太和殿的正门走了进来,在靠近朱瞻基的时候,跪了下去。

  “儿臣参见父皇”

  朱瞻基依旧面无表情“起来吧,不好好思过来这里做什么!”

  凌云嘿嘿一笑,完全不当回事,因为朱瞻基这位帝王不喜欢懦弱的子女,如果你表现的越霸气,他就越喜欢。

  其实朱瞻基最开始准备立的太子,并不是朱祁镇,而是朱祁钰,可是通过观察以后,他对朱祁钰大失所望,这才有了朱祁镇的太子之位。

  “父皇一直教导儿臣,大丈夫敢做敢当,既然是儿臣做的事情,那么儿臣又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呢”

  听完凌云的话,李贤心中窃喜,没想到太子居然承认了,这下可就好办了。

  “陛下,既然太子都已承认,还请陛下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

  其他大臣也是暗自摇头,太子还是太年轻了,怎么能斗的过李贤这位老狐狸呢。

  然而凌云并没有因为李贤的话而感到生气,反而开心的笑了起来。

  “李贤你到是会往脸上贴金,普天之下除了父皇,何人敢言代表天下读书人,难不成你想造反吗!”

  “陛下,臣不是此意,臣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啊”

  凌云哈哈大笑“为大明江山着想,笑话,大明江山乃是我朱家的江山,难不成你一直惦记着”

  轰,凌云的话如同五雷轰顶般,砸在李贤的头上,惦记大明江山,那就是谋反啊。

  “陛下,臣绝无此意,臣也是出于一片好心”

  “好心,本王看你是出了反心,父皇膝下只有一子,那就是本王朱祁镇,你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居然还要罢黜本王,难不成你们是建文帝的余孽”

  凌云的话犀利无比,字字扎在李贤等人的心上,不仅说他们谋反,还说他们是建文帝的余孽。

  要知道建文帝可是本朝的禁忌,是永乐大帝朱棣心中的一根刺,是朱棣一脉的黑历史,任何人都不敢提及。

  这一刻,李贤等几位大臣再也顶不住凌云的压力,瘫软的跪在地上。

  “请陛下明察秋毫,太子无事生非,冤枉臣等,还请陛下做主”

  李贤等人的目的只是要罢黜凌云,并没有其他想法。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如果凌云登上至尊之位,恐怕他们这些士族势力,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你们这群逆贼居然敢妖言惑众,真是不把本王放在眼里了,那本王问你们,父皇是否圣明!”

  “陛下圣明!”李贤等人哪敢说其他的,只能顺着凌云的话说下去。

  “既然你们这群逆贼都说父皇圣明,难道本王就是弱智吗”

  李贤等人相互对视一眼,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一切只能寄托在朱瞻基的身上。

  “还请陛下为臣等做主!”

  朱瞻基咳嗽一声,知道事情已经差不多了,如果再说下去,局面就不好控制了。

  不过,凌云并没有罢手的打算,今天一定要给他们长点教训,否则总会不时的给他找些麻烦。

  “父皇,儿臣自知才疏学浅,无法堪当大任,还请父皇另选他人继承太子之位”

  群臣震惊的看向凌云,他这是要做什么,太子之位岂是儿戏,岂是他说不做就不做的。

  李贤等人好像又看到了希望,拱手拜道。

  “陛下,既然太子都说不适合太子之位,还请陛下将胡贤妃母子接回宫中,由胡贤妃之子继承大统”

  “陛下,万万不可答应太子的要求,太子年纪虽小,可是明是非,知进退,是不可多得的明君之相”

  夏元吉可不清楚凌云的意思,他怕朱瞻基一时恼怒,真答应了他的要求。

  朱瞻基依旧面无表情,虽然不知道凌云的用意,但是他清楚凌云绝对不会放弃太子之位。

看書溂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