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10章 朝堂争辩

第10章 朝堂争辩

  “各位大人,本王不知该说你们迂腐呢,还是顽固不化,怎么连我一个六岁孩子都不如,本王之所以让工部担负责此次科举考试,就是因为天下学子了解你们都比了解父皇还要多,这些学子会迎合你们的思维方式进行科举考试,而你们选择官员的方式也会按照你们的固有的思维方式”

  “陛下,臣反对”

  “臣也反对”

  “陛下,这有违祖法”

  凌云心中暗骂一句,有违你姥姥个头,要不是你们这些顽固不化的老家伙,华夏至于从世界列强的队伍里面掉队吗!

  “本王倒是请问,何为祖法?”

  “祖法就是先贤前辈创立的法则”

  “何为先贤?”

  “先贤就是已故且有才德的人”

  “那么本王再问你,既然先贤说的话就是祖法,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遵循祖法,一成不变呢”

  “太子殿下说的不错,既然是祖法,就应该一成不变,我们就应该遵循”

  “好,既然你说祖法就应该一成不变,就应该遵循,那么本王最后问你,西周时期采取的是世卿世禄制,汉朝时期采取的是察举制,南北朝时期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那么隋唐以后至今为什么要变成科举制呢”

  “这个,这个”下面的大臣有些吞吞吐吐起来,倒不是说不出来,只是凌云提出的观点太过于前卫,他们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看着下面无话可说的大臣,凌云直接对朱瞻基说道:“父皇,儿臣建议,以后除了正常的科举考试以外,更应该增加一些其他方面的考试,比如工部考试,户部考试、刑部考试等等,实行专业专试制度,除了考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考对大明思想方面的了解”

  下面的大臣又开始议论起来,这种事情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毕竟所有部门的考试都是统一的科举取士。

  朱瞻基也在想着凌云的话,因为这以前根本没有出现过,而且太过于大胆了,真要这么考试,岂不是和天下学子为敌了。

  凌云也有些生气,这群顽固不化的古代人啊。

  “各位大人,孔圣人教导弟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之,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听完凌云的比喻,以礼部尚书胡潆为首,下面跪倒了一片。

  “陛下,此法万万不可实行,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功成名就,如果采用专业专试制,容易引起天下学子的恐慌和愤怒,从而引起我大明江山的动荡啊”

  他们不能接受凌云的观点,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了一方豪强氏族,如果真采取了凌云的建议,那么他们会被世人所唾弃,背上一辈子的骂名。

  “臣礼部左侍郎李贤有本要奏”

  “说”

  “臣奏太子殿下年少失德、不遵祖法、暴戾僭越,不宜接任大统之位,臣请陛下将胡贤妃母子接回宫中,由胡贤妃之子接任大统”

  群臣的脑中如同五雷轰顶般,嗡嗡直响,这个李贤还真是大胆啊,居然敢让皇上罢黜太子,而且还要把胡贤妃和朱祁钰接回宫中,让朱祁钰接任太子之位。

  要知道太子之位轻易不可罢黜,他不仅仅是未来的天子,更是一方势力的代表,就算罢黜太子,也要经过群臣的商议,岂是说说这么简单的。

  这一刻,凌云心里冒出一股杀机,既然你让小爷死,那么小爷还留着你干什么,看来胡贤妃在朝廷里的人还真不少啊,不过,暂时还不是凌云可以轻举妄动的时候,这一切还要看朱瞻基的意思。

  朱瞻基眼中闪过一缕杀机,不过很快又消失了,语气平和变得非常平和。

  “退下”

  “陛下,臣是忠良之言啊,陛下”

  “闭嘴”朱瞻基又喊了一声。

  李贤也明白,事情不可超之过急,所以选择了隐忍。

  其他大臣见皇上都喊闭嘴了,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所以一个个的眼观鼻,鼻观心,将自己置身事外,还是不趟这趟浑水的好。

  见下面大臣停止了议论,朱瞻基咳嗽一声“太子不懂礼数,一会回去查抄论语一百遍,至于刚刚说的专业专试制,以后再说吧,今天到此为止,科举考试还是由礼部负责”

  “臣等遵旨”

  “儿臣遵旨”

  看到皇上对太子的处罚,这些选择置身事外的大臣,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没和李贤一起罢黜太子,要不然后果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早朝结束以后,朱瞻基原本打算带着凌云去内阁的,不过凌云却提前和朱瞻基打了个招呼,然后带着环儿撒丫子离开了,他才不要去什么内阁呢,而且心中有了一个决定,他要直接用行动打这些老古董的脸。

  “太子殿下,等等老奴”这时,金英从后面跑了过来。

  “喂,你找本王有何事?”凌云停下了脚步,这个老太监找自己什么事呢,难道朱瞻基反悔了?

  “太子殿下,您忘了,昨天您不是让老奴给您准备一家店铺吗,老奴连夜就准备好,咱们这就去看看”

  经过金英这么提醒,凌云才想起来,刚刚被那些大臣气的险些忘了这么重要的事。

  “走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咱们就去看看吧”

  “太子殿下,您真准备做生意呀”环儿在一边问道,昨天她还以为凌云在开玩笑呢,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本王说过的话,那叫一口吐沫一个钉,怎么会开玩笑呢”凌云翻了翻白眼。

  环儿哦了一声,也不说话了,默默的跟在身边。

  当凌云走到午门的时候,刘勉也颠颠的跑了过来。

  “太子殿下,您要出宫啊”

  凌云丢给他一个白眼,这不是废话吗,小爷都走到这里了,不出宫难道回家的。

  刘勉也觉的问的是废话,嘿嘿的笑了起来。

  “太子殿下,我正好没事,您出宫的安全方面就由属下负责吧”

  还没等凌云开口,一旁的金英不乐意了。

  “刘指挥使,你这是要抢杂家的饭碗吗?”

  “金公公说的哪里话,护卫太子安全,也是我刘某人的职责吗!”然后转身对凌云拜到:“请太子殿下应允”。

  “多大点事啊,一起就一起吧”又对金英说道:“以后你也是老板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总要找几个打杂的”。

  “是,太子殿下”听到凌云这么一说,金英乐了起来,递给刘勉一个挑衅的眼神,意思是小样的,以后你就是给本公公打杂的伙计了。

  刘勉也不生气,反而笑了笑,自从昨天见识了凌云的聪明才智,他就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跟紧了太子。

  一行四人在锦衣卫和东厂的护卫下离开了皇宫,一些还没走远的大臣也是疑惑的看向马车,毕竟太子出宫可不是件小事。

  “李兄,你刚刚太冲动了,就算要罢黜太子,你也要和我们商量一下啊,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和李贤一个派系的大臣好心提醒一句。

  “各位大人,我也不想啊,如果皇上真有意动,采取了太子的建议,那么我们将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罪人,而且太子早晚会继承大统的,真到了那一天,朝堂之上还有我们的地位吗?”

  “李兄,你说的意思我们都明白,不过这件事不可超之过急,还是慢慢来吧”

  李贤点点头,总归派系之中有人支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