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祖父是朱元璋> 132 心事(上)

132 心事(上)

  宫中,老爷子和朱允熥也在用早膳。

  抛开天家那些繁文缛节,其实这些年来,宫里老爷子和朱允熥的生活就是寻常人家的样子。话说回来,在老爷子那,似乎也从来没有什么繁文缛节的说法。

  吸溜!

  老爷子端着热腾腾的二米粥,嘴唇贴在青花碗上小口的喝着。

  然后夹起一个赵宁儿早上刚蒸好的猪肉大葱包子,也不嫌烫,直接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

  老爷子吃了两口,白了朱允熥一眼,“淡了!”

  朱允熥赶紧,把糖蒜和酸甜小青瓜往老爷子面前推推,“皇爷爷,淡了您就点这个!”

  “这他娘的酸甜的,不是咸的,咱说咸了你是没听明白,还是装傻?”老爷子又咬了一口包子,怒道,“咱岁数大了,你也开始不上心了,拿酸甜小菜糊弄咱?”

  朱允熥,“............”

  这时,赵宁儿笑着端了一盘酱萝卜上来,笑道,“皇祖父您尝尝,昨天刚腌的,也不知入味儿了没有!”

  喀嚓!

  手指头长的萝卜条,老爷子一口咬去半个。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表情,顿时变得眉开眼笑,“哎,这才对味儿,吃包子喝粥呀,就要配咸菜!”说着,寻思一下,“宫里有梅干菜没有,明天给咱弄点,拌在粥里,那才叫好!”

  听了这话,朱允熥心中若有所悟。

  老爷子对饮食一向不挑剔,现在之所以常常会念叨某种东西,是因为。这些他念叨的,都是当年马皇后在的时候,常给他做的。

  “您放心吧,媳妇这就给您张罗去!”赵宁儿一笑,转身又去忙活。

  “要不是看你娶了个好媳妇,给咱生了个好重孙,哼哼!”老爷子又白了朱允熥一眼。

  这话,当年老爷子对朱标也说过。

  朱允熥笑笑,给老爷子剥了一枚鸡蛋,放在老爷子的粥碗里,“爷爷,吃个鸡蛋!”

  老爷子张嘴,直接丢在嘴里,一口咬掉半个,再喝口粥顺顺。

  “咱听人说,你有心给蓝小儿那杀才,恢复官职爵位?”老爷子大手一抹嘴,问道。

  尽管现在老爷子对国家的大事小情都不大理会,可不代表老爷子什么都不管。臣子中,也颇有些老臣,喜欢没事就找老爷子絮叨。

  “没有的事儿!”朱允熥笑道,“您听谁说的!”

  “谁说的你别管!”老爷子继续道,“哼,咱把他撸下来的,咱还活着呢,你把他再弄上来算咋回事?平反昭雪?你稀罕他,想给他官职,那就等咱死了的!”说着,叹气道,“咱这身子,也他娘的没几天了!”

  “皇爷爷,您老身子硬朗着呢!”朱允熥笑道,“别总把死呀死呀的挂嘴边,孙儿心里听得瘆人!”

  “现在不说,咱死了上哪说去!”老爷子又白了朱雄英一眼,“旁的不说,就说他蓝小二其他那些罪状,哪样不该死?”说着,又顿了顿,“你心软成全他,将来别人再犯错,你咋办?国家大事,要看一步走三步。”

  “当皇上,不是讲人情的!”老爷子继续道,“更不是让人夸厚道的。”

  “孙儿记住了!”朱允熥笑着应对,“皇爷爷,鸡蛋还有半个呢,您快吃了!”

  “不爱吃这玩意,没滋没味的!”老爷子大口吃着酱萝卜。

  这时,老爷子余光瞥见,王八耻带着几个太监,站在了殿外。

  不耐烦的挥挥筷子,“忙去吧,那么多军国大事有你受的,别整日在咱这老头子身上耽误功夫!”

  “瞧您说的,陪您吃顿饭.......”

  “滚滚滚!”老爷子骂道,“见你就来气!”

  老爷子这样的脾气,朱允熥也了解几分。人老了,就会变得很顽固,同时心里明明想着儿孙多多陪伴,却嘴上不肯示弱,更不愿让儿孙晚辈看到自己的依恋。

  眼看朱允熥行礼之后走出殿外,在太监和侍卫的簇拥之下远走,老爷子微微叹气。

  随后,拿着剩下的半个鸡蛋,小口的吃了起来。

  又推开眼前的酱萝卜,用二米粥陪着糖蒜糖醋小青瓜等小菜。

  “早先盼着你长大,你长大咱却快咽气了!”老爷子叹气,自言自语道,“你长大,咱却成了孤家寡人!”

  ~~

  乐志斋中,李景隆,平安,傅让,盛庸,王德等参与过辽东战事的将领,等候召见。

  朱允熥从外面进来,几人忙站起身行礼,“臣等........”

  “哎,不是朝会,不要闹这些虚礼!”朱允熥笑笑,不让他们行礼,摘下身上的大氅,眼神一扫,“颍国公怎么没来?”

  傅让赶紧起身,开口道,“殿下,家父刚一回京,就.......病倒了!”

  朱允熥微微皱眉,“昨日进城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说着,顿了顿,“太医院的人怎么说?”

  “家父昨晚上回去就一病不起,太医院的人说,尽人事.........”傅让的眼中隐隐有泪光。

  “殿下,其实老国公早就病入膏肓!”李景隆低声开口道,“辽东战事时不过是咬牙硬撑着,回京之后心中悬着的一口气松了,人也就不大好了!”

  朱允熥坐在宝座上,微微出神。

  尽管傅友德在他成为东宫皇储之前,并未直接了当如其他勋贵站在他身边,旗帜鲜明的支持。但暗中让儿子傅让成为朱允熥的贴身护卫,就能说明许多。

  后来朱允熥署理国事,又是这位老将处理良多,几次征战都鞍前马后。驻扎高丽,更是让治下没有出过半点差错。

  大明开国之初,猛将如云,当真是数倍于汉唐云台、凌烟阁。其中最骁勇的莫过于常遇春,其次就是这位颍国公。

  只是名将也有凋零时,人的生老病死实难预料,而且往往都是如此的突然,没有半点征兆。

  再想想如今骨头硬,还在硬挺的蓝玉,还有宫里垂垂老矣的老爷子,朱允熥的心里不免生出几分悲伤。

  “这一仗,傅帅有总览全局之功!”朱允熥看着面前诸将,“本想再等几天,大伙歇够了,大朝会的时候再行封赏,可现在老国公身子不好,孤便提前说吧!”

  听得此言,众将已经跪地。傅让更是泪如雨下,他知道,这应该是他父亲这辈子,最后的荣誉了。

  “皇爷爷曾说过,论诸将之功,友德第一。”

  朱允熥缓缓说道,“此次辽东大战,颍国公不顾病痛,为国陷阵,劳苦功高。特赐颍国公世袭铁券。”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2.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3.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4.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5.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6.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7.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8.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9.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