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85章 考孙

第185章 考孙

  老人的孤独,多来自于对生命的感悟和叹息。

  任何人都逃不过衰老,管他英雄好汉都有走不动站不稳的那天。尤其是帝王,掌握天下权柄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格外惧怕死亡。

  所以,中华历史上,大多在位时间很长的皇帝,都是先贤后昏。原本时空中,老爷子万年亦如如此。他虽然不昏庸,但铁血中走出的帝王,越发的残暴,动辄挥舞屠刀。

  不过,现在的老爷子却不一样了。他老了,既不追求什么长生之道,也不像其他皇帝那样肆意妄为。而是像一个寻常老翁那样,只把悲伤藏在心里。

  当他的儿孙小心伺候,刻意奉承之后,心中感到温暖的老爷子,又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这一世,因为朱允熥的存在,老爷子的性情更是开朗许多。没有那么多猜忌,也没有那么残暴。

  不知不觉深秋已到,御花园中老爷子精心摆弄的一亩三分地,全是金黄色的麦浪。眼看再过几天,就能丰收。

  娘的,让你们啄咱的粮食,改天找一队侍卫来,都给你们射死!看書喇

  老爷子带着草帽,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裳,鞋底都有些掉了布鞋,愤愤的在田中,驱赶着飞鸟。

  本来,田中竖立着几个稻草人。可似乎是时间久了,那些鸟儿发现这稻草人只是样子货,所以飞来的次数越发的频繁。

  吃咱的粮食,咱把你们都塞灶坑里烤了!

  老爷子挥舞手里的竹竿,跟一群飞鸟较劲。

  田地边,朱允熥也是一身粗衣,笑着开口,爷爷,您老人家天天念叨着射死这些鸟儿,也不见您叫人来!您别气了,孙儿这就叫李景隆从军中选些神射手,再不然把网架起来,粘这些鸟儿!

  哎,咱就骂两声,可不能动真格的。老爷子看那些鸟儿飞走,坐上田垄,随地一座,脱下鞋磕打上面的泥土。然后又用鞋底,把掉下的泥土拍平,笑着道,它们好歹也是命,是吧!自古以来呀,人种地,它们在天上飞,虽说吃了点粮食,可也算个伴儿。有个刮风下雨的,它们也能提前叫唤几声!

  再说了,好好的鸟,你弄网粘它干啥?那不是绝户计吗?不分大小你都给粘了,来年要闹虫子的!

  对对对,您说的对!朱允熥笑着把老爷子搀扶起来,您呀刀子嘴豆腐心!

  嘿嘿!老爷子笑笑,不是豆腐心,这牲口呀和人不一样。天生万物都有所用,人不能由着性子来!

  说着,走到桌子边,拿着一碗盛着温茶的大碗喝了几口,看着成熟的麦田,忽然脸色又变得伤感起来,哎,从洪武一年开始,咱就和你祖母摆弄这些地,种了快三十年,没个土疙瘩,都是咱亲手打碎的。现在咱老了,它也老了,等咱死了,估计也没人种它了!

  您身子骨好着呢,别总死呀死呀的!朱允熥扶着老爷子坐下,来年,孙儿种,您在边上指导!

  就你!老爷子斜眼道,笨的跟驴似的还能种地?指导你咱能气死,你可让咱多活几年吧!

  那您就指导六斤!朱允熥笑道。

  咱的六斤那么小,你就惦记让他干农活?这活多累呀!长心了吗你?老爷子又不满,说着眼睛一横,你咋回事?

  朱允熥正给老爷子换鞋,闻言手里的布鞋往后拿了半寸,怎么了?

  这都多少日子了啊?就六斤一根独苗。咱也没见你闲着呀,你忙什么呢?老爷子胡子都抖着,咱自从有了你爹之后,儿子跟下饺子似的,一锅一锅的!

  说着,又翻个白眼,你得多生呀!要不将来咱死了,灵前跪着的男娃太少,咱脸上无光!

  生生生!朱允熥大声道,您放心,晚上孙儿往死里出力,就不信种不出来!

  人世间的事,还就是这么奇怪。古往今来,许多养尊处优的人,子嗣并不繁盛。而那些出大力的穷苦人,却是一炮一个准儿。

  哎,要是再过几年,这地头边上有一溜光屁股男娃,撅着屁股抓虫子,那得多美!老爷子美滋滋的开口,那时候,咱也不种庄稼了,地里都种上瓜果,这个大孙给个果子,那个小孙子给个山楂,看他们吃的流哈喇子,哈哈!

  爷俩正说着笑话,远处朴不成带着燕王家的哥仨,还有秦王长子朱尚炳,晋王世子朱济熺,周王世子朱有炖等人快步走来,身边还有一群宫人抬着餐盒等物。

  朱允熥听从了解缙和铁铉的建议,命各藩王之子也都进京读书,除了嫡是世子之外,庶长子也都来了。比如周王朱有爋,晋王的次子朱济穔等人。

  从他们前进的途中就不难发现,这些藩王之子中,也有着不同的派系。燕王和周王的儿子们凑在一块,晋王和秦王的儿子们走在一起。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太孙殿下!众王子走到近前,跪地行礼。

  都起来吧,皇爷爷说今日要家宴,也别那么多规矩!朱允熥笑道。

  老爷子今日也不知道哪来的兴致,忽然然说要孙子们都凑在一起吃顿饭。

  田边的树下,秋风之中,宫人们已经开始准备起来。

  咱考考你们!对这些皇孙,老爷子可不似对朱允熥那般宠溺,一亩地,能产多少麦子呀?

  说着,老爷子看看众皇孙,朱有爋,你来说!

  周王家的老大朱有炖还算是个老实孩子,而他家的老二朱有爋则是个不省心的。平日最喜欢和燕王家的老二老三在一起玩,也是蔫坏。

  这...........朱有爋一下愣住了,瘦长脸上满是尴尬。他从小养尊处优的,哪里知道一亩地产多少麦子,犹豫道,四........五百斤?

  你他娘的说瞎话都不眨眼!你们家的地能产那么多?老爷子气得大骂,亏你还是周王的儿子,你们家封地在河南,农人主产的就是麦子,你连这都不知道?

  皇祖父,孙儿知罪!朱有爋赶紧跪地请罪,惊恐不已。

  对这个小子,朱允熥没啥好感,对他老子周王其实也没少好感。周王在藩王之中,属于异类。一向以博学仁义博得老爷子的欢心,少年时差点就封他当了吴王。

  他封地开封,乃是中原最富庶的地方,又以宋朝古宫为王城,曾经在老爷子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

  不过,据说太子朱标在的时候,对这个弟弟可是一般的很。不但是朱标,老爷子诸子之中,周王只和燕王要好。

  朱允熥对这位王叔的了解,更多的是他的陵墓。后世时,看过周王陵墓的纪录片,地宫挖的跟防空洞似的。里面还套着圈,围绕周王的地宫都是窑洞一般,妃子的殉葬坑。其中最小的,十四岁。

  来,你说!老爷子随意一指,一下指到朱高煦头上。

  后者顿时大眼瞪小眼,他更是个只知道吃的货。

  算了,问你也是白问!老爷子横他一眼,对朱高炽道,你说!

  朱高炽小眼睛转转,皇祖父,地有良田沙地之分,每亩的产出不能统一衡量。不过以北平为例,上等的好田精心耕作之下,一年的产出也就是一担左右!

  嗯!老爷子点点头,你还算不忘本,是个好孩子!

  不过北方之地,大多是一年一收。若是河南山东等地,良田细做倒是可以一年两收。两收的地,普遍单亩出产微少于一收之地!

  麦子,本就产量小。若是江南之地,不但一年两收,所产的稻米等物也产量大些!朱高炽又道,但,所谓看天吃饭。每年的收成,还是要看老天是否风调雨顺。江南之地即便有些灾荒,百姓也不甚慌乱。但是北方之地,若有灾荒,日子就要艰难得多!

  好好!老爷子赞道,这才是世子的样子!

  说着,把眼睛一横,看着周围的皇孙们,怒道,你们都忘本了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2.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3.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4.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5.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6.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7.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8.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9.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