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05章 孙效忠

第105章 孙效忠

  老妇人如泣如诉,字字带血。

  风中,满是祖孙二人绝望悲戚的哭声。

  御辇上老爷子眼神如刀,大手上的关节毕现,满脸阴云。

  皇爷爷,这事,孙儿可能知道一二!朱允熥小声开口。

  于是,在老爷子微微诧异的目光中,朱允熥把今天在栖霞寺外的见闻,讲述一遍。

  那些杭州的官差,如今都在镇抚司中,这会功夫估计也已经审出来了,孙儿这就召锦衣卫指挥同知何广义觐见!

  哼哼!老爷子冷笑两声,好大的胆子,杭州的官差到京城抓人,抓的还是进京告状的百姓。老百姓有了冤屈不但不肯为民做主,还不许百姓告状,不许百姓鸣冤!

  说着,老爷子手上的关节作响,低吼道,不能为民做主是昏聩,残害百姓是丧了良心,又蠢又坏都让他们占全了。咱才吃了几天素,就以为咱老了?

  朱允熥想想,低声在老爷子耳边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恐怕事没这简单!

  老爷子目光一炙,说下去!

  出了人命是大案要案,此案又错漏百出,杭州府为何草草结案?是否有故意办成铁案之嫌?

  赵家伸冤,为何当地连布政司衙门都不接状子,而且赵家还被强人威胁,有性命之忧?

  再者,为何杭州官差从杭州一路追来,沿途抓捕赵家人?

  而且,官差为何能找到他们?杭州的官差,没人仗腰子,怎敢在京城抓人?

  大明的户籍管理比现代更加严格,无论是官是民还是商人,出门都要带着户籍路引凭证,才能够进入城池,打尖住店。

  赵家人跑了一路,被追了一路,他们的落脚点被杭州官差查得一清二楚。

  杭州府怕赵家进京告状,他们怕的是什么?这后面,又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以让官差一路追赶,还畅通无阻?孙儿就不信,他们在扬州,在镇江抓人,当地官府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朱允熥看看那跪在地上,相拥而泣的祖孙,继续咬牙道,这其中,恐怕包含着惊天的大案!

  百姓伸冤难,因为官大于法,甚至官就是法。

  若不是真没有出路,若不是背负血海深仇,赵氏一老妇,如何敢铤而走险,进京告状!

  今日是朱允熥阴差阳错之下让她们逃过一劫,假如他们不曾在城外碰到,被抓回杭州的赵家人,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随便再安一个罪名,就会全家消失干净。仿佛大海上一个涟漪,微不足道。

  老爷子阴沉的脸挂满了寒霜,传旨,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并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进宫!说着,又对朱允熥道,先把这妇人和孩子,安顿好!

  朱允熥点点头,走到御辇的前边,大声道,赵氏!

  民妇在!赵氏搂着孙子,俯首听着。

  你之冤屈,陛下已经知道了!朱允熥大声道,陛下,定会给你赵家一个公道,给天下人一个公道!说着,朱允熥环顾左右,曹国公李景隆何在?

  臣在!李景隆翻身下马,跪在御辇边。

  赵氏和这孩子,安置在你府中,稍后会有督察院和刑部的人去问话,整理卷宗!说着,朱允熥的语气加重,好好照看,不得出任何的纰漏!

  殿下放心,臣一定办得妥当!李景隆抱拳道。

  ~~

  有人叩阙的消息,风一样传遍京城。还没等圣旨传出去,各部大臣就已经聚集在奉天殿之外,等待圣训。

  刚刚因为过年而松下来的气氛,顿时变得紧绷起来。大明这位皇帝,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同。

  历朝历代民告官,无论对错都要流放三千里,进京告御状更是会被地方官当成乱民格杀。而洪武皇帝,却是古往今来第一位,鼓励百姓进京告状之人。

  可以申冤,可以状告贪官,地方官员不但不得阻拦,沿途还要好生接待。告状之人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皇爷虽然不喜欢亚圣那句民为重,君为轻。但是皇帝的心中,却最见不得百姓受委屈。

  风有些冷,皇帝和皇太孙在殿中,久久没有发话召见,这些大臣只能等在殿外,肃立无声。但明明是冬日,一些官员的额头上却满是冷汗,魂不守舍。

  这些冒汗的,都是应天府的官员,事情出在了他们的辖区,他们是又惊又怕。

  奉天殿的偏殿里,老爷子和朱允熥各自坐着,听着地上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何广义的奏报。

  回陛下和太孙殿下,杭州的官差并不是杭州府衙的人,而是杭州巡检司官差!

  他们一行十八人,从杭州出发,奉了杭州巡检司巡检孙效忠之命,抓捕赵家人。赵家已经被抓到的家眷,都送回了杭州统一看管!

  本来,他们出发之时孙效忠说过,可以..........可以用点手段,让赵家人不明不白的.........

  那带队的官差头目还算有些良心,没有痛下杀手!

  朱允熥越听,眉头越是紧皱,事情越发的扑朔迷离起来。一个巡检,管着杭州治安芝麻大的官,也敢让人跨境抓人?

  沿途,是否有地方官府配合?朱允熥问道。

  有!何广义说道,据杭州官差交代,每到一处他们都要拜会地方巡检,兵马指挥。然后由当地的人带着,在城中客栈,打尖等地查看登记册,进行抓人!

  一个巡检,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老爷子怒道。

  杭州官差说,那孙效忠在杭州虽然官小,但是手眼通天,在扬州镇江等地也有关系!何广义继续开口,孙效忠虽然是官,但是其家中置有丝厂两座,粮行油行数家,家财豪富!

  恐怕还不止!朱允熥冷笑,这些,只是能见光的买卖,见不得光的说不上还有多少!

  老爷子微微眯着眼睛,他们可曾说,孙效忠为何让他们抓捕赵家人?

  赵家的案子,就是孙孝忠办的!何广义开口道,那案子一发,孙效忠就亲自带人办理,赵家小儿也是他亲审的,人证物证都是孙效忠找出来的。一开始巡检司和知府衙门的捕快中,有人说过此案疑点甚多。但孙效忠一意孤行,并且在杭州知府面前打了保票,说三日破案。

  听到此处,朱允熥说道,皇爷爷,这孙孝忠应该就是此案的关键,只是不知道,他身后是谁?

  狗贼!老爷子咬牙,狗日的贼!

  随后,老爷子又问道,杭州那些人说没说,为何知府衙门不给赵家做主,布政司又不接状子?

  回陛下,那些官差交代,孙效忠和杭州知府还有同知关系匪浅,在布政司衙门也有人,和浙江布政司的幕僚师爷,是儿女亲家!说着,何广义微微一顿,孙效忠的大女儿,是那师爷儿子的小妾!

  这算他娘的什么儿女亲家?老爷子怒道,不知廉耻的东西!

  赵家确实被冤枉?只是不知道他孙孝忠为何要冤枉赵家?或者说,他是用赵家的小儿子给别人当替死鬼!真正的凶手是谁,他肯定知道!朱允熥也咬牙骂道,巡检掌管治安事,小官大权,若不是赵家人上京,这事咱们永远都不知道!看書溂

  他们,怎么敢在京城拿人?可是应天府中,谁给他们方便?老爷子又问道。

  何广义毫不迟疑,入京之后,杭州的官差拿着名帖,拜会了南城巡阅司指挥使李百胜,上元县巡检张宏达。李家送了三百两银子,张家送了一百五十两。李张二人,让心腹手下,带着他们在城内外转悠,并且发了自由出城的路引。

  哼!老爷子忽然笑出声,一个杭州的巡检,居然能这么手眼通天,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官官相护!说着,面色一冷,让他们滚进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2.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3.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4.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5.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6.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7.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8.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9.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