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43章 论政

第43章 论政

  老爷子朱元璋,笑呵呵的从门外进来,脸色红润,显然心情大好。

  朱允熥微微一笑,开口道,皇爷爷,您今天气色倒好!

  没来由,朱元璋老脸一红,你爷爷哪天气色不好!

  朱允熥想笑不敢笑,老爷子六十多了,还弄那事,不愧是位面之子。

  吃过早膳了?朱元璋坐下问道。

  还没呢,等着您一块吃!朱允熥行礼道。

  朱元璋明显有些不高兴,等咱干啥?你是半大小伙子,起来就要吃!说着,看看那些奏折,又开口道,饭都不吃,哪有精力治理国家!

  随后,又对太监说道,早饭拿上来,咱和大孙一起吃!

  说完之后,拿起朱允熥刚刚批复的奏折,细细的看了起来。他看的,正是朱允熥刚写的,对于地方官员灾情处理的办法。

  哪用这么麻烦,直接杀了就是!朱元璋看开了个头开口说道,可是看到后面却沉思起来。

  杀人简单,可是杀人对灾情无益!朱允熥说道,孙儿去江西就发现地方上的官员,有些不敢上报灾情。甚至地方上关系盘根错节,不是不报,而是从基层开始,就层层隐瞒。方便他们,上下其手,用天灾自肥。

  所以孙儿想,若是可以派遣御史,进士以及监生三方巡视,督察地方,查看民情。起码,对于地方上是个约束。

  倒也是个办法!朱元璋点头,随即叹息道,咱杀了那么多贪官,可是地方上还是有人要贪,真是杀不绝啊!说着,抖抖奏折,一有天灾,就是他们发财的时候。河南布政司还不错,没开口闭口要钱粮,而是免税。这才是真的,惠及于民!

  关于吏治,孙儿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朱允熥想想,开口说道。

  你说!朱元璋也不嫌弃,端着孙子的茶碗灌了一气。

  所谓堵不如疏,人性贪婪,一味靠杀,而没有监督约束,贪官是杀不完的!朱允熥缓缓的开口,一边说一边看着老爷子的脸色,孙儿想,不若在中枢,六部之外再组织一部。由督察御史和清廉的翰林院学士担任官职,监察天下官员。

  朱元璋咬着嘴里的茶叶沫子,督察院本就是干这个的,何必再加一部?

  督察院是风闻上奏,而孙儿所说的这个部门,是专门监督吏治的!朱允熥继续说道,说句大白话,就是监督天下官员的。督察院只有上奏之权,而无处置之权。

  那要怎么监察呢?朱元璋问道。

  比如说,科举选出的后备官员,家中财产于监查部门登记造册,除了他本人的财产,还有直系亲属的财产,比如父母兄弟,子女妻子族人一一造册。每一年或者三年,监察部门查看一次,若是他家财翻倍,那不用说,自然是贪官一个。即便是他藏匿了财产,落在别人的名下,但总是有迹可循。

  胆子很大,登记官员的财产,你爷爷都不敢做!朱元璋笑道。

  朱允熥继续说道,其二,每每有官员贪腐,都是督察院上奏之后,皇爷爷才命人查看。孙儿所说的这个监察部门,于天下各地之中,设置官职,比如府道等地,设廉政使,监督地方官员,小吏,有违法乱纪者,可以随时上报,随时处置。以免小贪变大贪,大贪变巨贪!

  说着,看了下老爷子的脸色,孙儿知道,所说这些有不切实际之处,但是这只是孙儿一点浅见,其中细致的地方,还有集思广益和朝臣共同商议。不过,孙儿的意思是,最好是建立制度,以制度以国法清肃吏治,震慑不法官员!

  是有点浅薄!朱元璋笑道,不过,为人君,不怕做错说错,就怕你不敢做,不敢想,那样才是昏聩!说着,又笑了下,不过,这个法子不可取!

  朱允熥也是随口一说,其实这个问题在他心里酝酿良久,一直没有完美的方案。

  就说登记官员财产,你可知,会引起多大的波折!朱元璋继续喝茶,笑道,只怕这事一说出来就成了千夫所指,留下千年的骂名。哪怕是皇帝,只要提了这事,且不说行与不行,都会被天下士人骂成隋炀帝。

  千里做官只为财,上下千年真理如此。你爷爷杀了那么多贪官,可杀的大多是又贪又蠢的蠢材。真正聪明的贪官,你爷爷也拿他们没辙!

  这个法子想想就好,不能说,起码不能从你的嘴里说出来。你爷爷已经落下个残暴的名声,到你这,你要做个贤君!

  再者说,你单独设一个监察部门,起个什么名头?

  朱允熥想想,开口笑道,廉政衙门?

  名倒是好听!朱元璋笑道,官是国之重器,不能轻设。你说在地方上设置廉政使,监督官员,他们听谁的?

  比方说河南监察使,自然是听河南布政司使的!

  哈哈!朱元璋笑了起来,那你设置这官有何用,还不是自己查自己吗?他想处理贪腐的官员,若是布政司不许,他敢越级吗?长此以往,那廉政使不久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吗?与其那样,还不如用锦衣卫,用督察院的御史呢!

  朱允熥有些脸红,他也知道这是浅薄之见,有太多不成熟的地方。可是还是那句话,他认为这是一条思路,尽管有着重重不切合实际的地方,但是说出来,总归是个方向。

  有了方向,再经过谨慎的推敲和细致的调整,去掉其中的不足,取其中的精华含义,也未必不行。

  这时,又听朱元璋说道,不过,你说的那句,用制度用国法约束,咱很是赞同。说着,老爷子似乎有些伤感,靠杀是不行的,你爷爷杀了这么多人,有一些也是错杀的!

  随即,朱元璋再次说道,贪腐这事,你可知根源在哪里?

  还是在帝王身上!朱允熥开口。

  不错,说的对!朱元璋点头道,昏聩的帝王,只知道心术手腕,于臣子约束不当,自然会引起吏制的败坏。而一个端正的帝王,虽不能免,但可以使得天下官员收敛。

  孙儿会以身作则,为天下的榜样。朱允熥正色道。

  这就是咱喜欢你这孩子的地方,永远知道以身作则,从自己做好,才能要求别人!朱元璋笑道。

  此时,早膳摆上。

  爷俩坐在饭桌上,边吃边聊。

  刚才咱在门口,看你看奏折时皱眉,可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甘肃维修长城,奏请调拨民夫!

  朱元璋放下饭碗,你觉得该修吗?

  没有该不该,只有合适不合适!朱允熥说道,修筑长城烽火台,可以确保边关稳定,但甘肃本就贫瘠,若是滥用民力,得不偿失!

  你想的没错,不能滥用民力。可是军国大事,也不能耽搁!朱元璋缓缓开口,爱民之心不可丢,但江山社稷更为重。为君者,有时候要狠心!说着,老爷子看看朱允熥,语重心长的说道,大孙,你以后要做贤君,但是也要心狠一点!

  孙儿记住了!朱允熥点头说道。

  吃饭,吃饭!朱元璋把菜往朱允熥面前推一推,蓝玉的大军班师回朝有些日子了,犒赏三军的事因为咱的寿辰耽搁了。今儿,你往军营里去一趟吧!

  ~~~

  这一章,反复改,我天,再也不写这种话题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2.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3.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4.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5.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6.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7.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8.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9.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