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惊凰医妃> 第一卷_第 672 章 火团病了

第一卷_第 672 章 火团病了

  朝臣都察觉到了昭仁帝对李家的打击之意。

  短短几日内,两个一品官员一个换人一个停职,升迁调职背后,关联的势力牵扯出不少问题。

  朝堂上动荡了几日,云苓夫妻二人很是忙碌。

  李右相彻底慌了,这次停职,他什么时候回到朝堂,能不能回来都是个未知数。

  于是赶紧写了封信,火速送给宫中的李贵妃,让她想办法吹吹枕边风,磨一磨昭仁帝。

  但李贵妃近来也不好过,前阵子她跟昭仁帝差不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到后来,对方干脆对她避而不见,鬼影都摸不着一个。

  李贵妃被昭仁帝哄惯了,一时也没法放低姿态说软话。

  太子夫妇那边就更不用多说了,双方平时都没什么往来,会帮忙就有鬼了。

  她想了想,吩咐禾月姑姑道:“去叫御之来一趟。”

  以燕王和太子的交情,还是由他来出面更合适。

  然而燕王踏进未央宫时,身影未见,声音先到。

  “母妃喊我来,若是为了给外公求情一事的话,那就算了,我不会拿这事去为难三哥的。”

  见自己还没开口,燕王就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李贵妃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到底是本宫生的还是太子生的,你外公若是倒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燕王面色冷而平静,“外公老了,他今年六十四岁,离致仕也没几年了,早晚都是要离开金銮殿的。”

  “父皇这是在保全他最后的名誉和脸面,若他老人家再执迷不悟下去,做出更老糊涂的事情来,面上就没这么好看了。”

  所谓致仕,也就是退休的意思,大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七十岁,李右相最多也就还能再任职六年。

  但燕王觉得李右相早点退休了也好。

  就凭他外公近来的表现,算计众皇子的婚事、逼迫皇家重办选秀、与张家的联姻对象选择张玉书、怂恿李梦娥做和亲公主等等行为……

  可以说没两年脑溢血干不出来这种事,能得罪的都得罪完了。

  摊上这么个外公,有时候他面对云苓夫妇,心里都觉得尴尬。

  “母妃,世家起落荣衰很常见,没有哪个世家能永远兴盛下去。封家李家都一样,左右二相权倾朝野,风光了大半辈子,最终都是要退隐的。”

  燕王没什么野心,看待这些事情反倒出乎意料的寻常。

  李贵妃气的胸闷,“本宫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你现在还没有完全立住,你外公不能在这个时候倒台!一旦事成定局,过两年本宫给你娶侧妃的话,能选择的姑娘就远不如现在了!”

  在李贵妃看来,李右相最好能安稳地做到七十岁致仕,让燕王在这几年里,能借助他最后的力量尽快立起来。

  碍于第五瑶东楚公主的身份,燕王起码两到三年内都不能娶侧妃。

  如果李右相现在就倒台,李家的威望势力打了折扣,那今后燕王的侧妃人选,就只能从三品官员以下的世家千金中挑选了。

  燕王一听到侧妃和立业就头大,想也不想地拒绝道:“母妃你别白费口舌了,我不喜欢入仕,将来也不会入仕的,我只想做个逍遥王爷,跟瑶瑶一起做生意。”

  他都答应第五瑶了,以后要一起天南地北走遍诸国,还要去海对岸那些西洋人的国家看看。

  李贵妃差点气撅过去,怒道:“你是本宫唯一的儿子,竟然说出这种话来!你这般毫无进取之心,将来你外公致仕了,你怎么把李家撑起来!”

  燕王沉着脸不说话。

  他不想入仕,甚至是抵触入仕,这也跟李贵妃曾经的教导和做法脱不了干系。

  自打懂事以后,得知李贵妃让他多次冒领萧壁城功劳的用意,他心中就总有份歉疚和罪恶感。

  因为这份罪恶感,燕王愈发反感插手朝政之事。

  他愿意为父兄分忧,但不想陷入权利争夺的漩涡。

  “你个没用的东西,整天玩物丧志,就知道是那东楚九公主把你给带坏了!”

  她这个儿媳妇,每过一阵子就要让东楚送对西洋人的玩意儿来,弄的燕王无心政事,看得她火气冒。

  燕王听到这话,脸色也黑了下来,“母妃这话有失偏颇,瑶瑶是在帮忙筹备开钟表行的事,这哪是玩物丧志。”

  萧壁城跟公子幽想合开钟表行,第五瑶一直在帮忙搜集各种西洋钟表,好能进行拆卸研究,让大周工匠也学会这制表工艺。

  要是没有第五瑶帮忙的话,这桩生意在两年内别想干成。

  李贵妃近来脾气很大,燕王不想与她多说,免得又吵起来惹她发怒,便借口有事要走。

  “总而言之,母妃您就别操心那么多了,外公这次停职留薪是父皇的主意,找谁都没用。”看書溂

  留下这句话,燕王不顾李贵妃的怒火,一言不发地退下去了。

  待走出未央宫,他才招呼掌灯宫女,低声吩咐了几句。

  “要是母妃去东宫找太子夫妇的话,务必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父皇。”

  他就怕李贵妃拿养育之恩说事,叫萧壁城夫妇为难。

  掌灯宫女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燕王走后,未央宫内的李贵妃气归气,还是不得不忍耐下来,为儿子的前途考虑。br>
  她派宫人打探了一番东宫的情况,得知这两日天寒,火团儿受了凉,太子夫妇正忙着在照料孩子。

  李贵妃想了想,吩咐宫人准备了些东西,随后起驾前往东宫。

  ……

  东宫内。

  云苓和萧壁城正手忙脚乱地照料着火团。

  近日入冬天冷,火团又好动的不行,晚上睡觉总是踢被子,宫人一个疏忽就着凉了。

  岑嬷嬷每晚要给火团盖好多次被子,这次也折腾的一块儿病了。

  云苓的医术厉害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于是长宁宫那边就赶紧把火团送了过来,把他和雪团分开,也是怕雪团被染了病气。

  “妈咪,团团饿!”

  此刻火团缩在云苓怀里,鼻子和小脸都红红的,眼睛的长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