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谋权> 第689章 胡远山的想法

第689章 胡远山的想法

  按照胡远山最初的想法,他占据这里,其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借助这里的船只,把士兵们送到船上,从水路,突破对方的防线。

  但是真正的控制了东坞村后,他逐渐的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异想天开。

  这想从水路离开,的确是个好路子,但是那一万骑兵,这得多少船?

  这即使是一个大村,但是说白了,那也仅仅是一个村子,虽然大部分的村民都是靠水为生,但靠水为生,不一定有船只啊。

  而且这个村长虽然有很多贸易,但是这里的贸易船只,很少有大船,如今整个码头上,没有一直巨型船只。

  最大的船只也仅仅能安排二十个骑兵上船,即使丢了马匹,也仅仅能让五十个人……

  而这种大船只也仅仅只有十个,小型船只虽然多,但是小型船只多能拉五个人……但也不过五十来艘罢了。

  这些船只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能拉个千人,虽然,这些日子的损耗,他们的兵力已经没有万人了,但是也没有损耗到,只剩下千人。

  而运输一次,则是运输到最近的韩地的一个地方,则需要十七天的路程,来回二十七天,去的时候慢些,回来的时候快。

  这样得来回十次,当然他也发了求救信……他只能改变策略,那就是求另一边腾格里所管辖的水域,求救船只,来解救他们。

  毕竟如果靠来回的话,一个来回就差不多了,粮草基本上就耗尽了,其次只能拉千人,这个千人,让谁上船?

  大家都是精锐,你凭什么让他上船,不让我上船,到时候,恐怕可能会引来内讧。

  到时候,别说离开这里了,因为内讧,对方直接攻破这东坞村,到时候大家一起玩完。

  按照胡远山目前的想法,那就是死守东坞村,然后等待救援船只,到时候,从水路回去。

  其实胡远山的这个想法,虽然还可以,但实则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拉一万人的船,根本进不来这条河域中,毕竟这条东坞河并不是很庞大的一条河。

  如今看看东坞村的码头,就能看出来,这河边上,船只可谓是十分之多。

  也就是说,进入了这里,也得一个船队一个船队的来运输,而这是一个过程。

  而后面的救援船队,那是有可能遭遇江东水师的袭击。

  虽然如此,但也是目前而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

  毕竟除了这个方法,没有别的方法,当然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等待苏宝玉的援兵,让其从前方撕裂一个口子。

  胡远山也的确是希望这样,这也是最简单的突围办法,但是胡远山对于敌方的兵力,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他不知道敌人究竟有多少兵力,虽然一开始交战了,但是那个时候,只能感觉到人多,后续的交战,让他感觉对方的兵力,至少在十万左右。

  如此兵力,他不认为苏宝玉短期能从中撕裂一个口子。

  所以他必须要为自己找一条后路。

  虽然苏宝玉给他的回信中,明说了,会全力救他,让他拼死抵抗,但是苏宝玉承诺是一回事,但是自己也得自救,如果在危难当中,什么都依靠别人,那基本上是一种另类的自杀。

  胡远山的副官看着胡远山说道:“都使大人,刚才传来情报,你看……”

  胡远山拿过来这个情报,这是信鸽刚刚送来的情报,他打开一看,眯着眼:“上将军,派遣了杨臣都统来支援我们!”

  不过很快胡远山的眉头又皱起来了,都统,这代表着援军只有一万人,而根据他的算计,对方来围击他的至少有十万人,这一万人,够干什么的?

  随后他看向自己的副官都统‘孟军’询问道:“难道我给上将军的求援信,写的不清楚?”

  “他只派遣了一万人而来?这怕是救援不成,这一万兵力,也得折在这里啊!”

  此时胡远山觉的,自己可能给苏宝玉的求援信没有描述清楚,对方的敌人人数,不过他回忆着自己让孟军所送的求援信,但是他怎么都觉的,自己应该是写清楚对方的人马很多了。

  随后孟军看着胡远山说道:“都使大人,在我看来,可能是上将军知道,我们的情况,也知道我们的在很危险的时刻,故而派遣一万人先遣部队!”

  “来解决这燃眉之急,毕竟如果大军出征的话,必然要需要大量的时间,到那个时候,怕是我们根本撑不住!”

  “所以我看来,这个可能是先遣部队!”孟军给予了胡远山解释。

  胡远山点了点头,也只有孟军的这个解释颇为合理些。

  当然苏宝玉做的和说的肯定不能一样,如果直接告诉,胡远山,我放弃你了,那对于胡远山内心的打击可谓是十分之大,甚至可能让胡远山叛变。

  所以苏宝玉所给胡远山的信中,则是让他拼死抵抗,自己没有放弃他的意思,自己也派遣了一万人,来解救他。

  韩地‘魏河县’这里是距离东坞河最近的腾格里的管辖地。

  从魏河县入江,可入大江之中,之后再进入东坞村。

  此时县令‘魏大山’看着苏宝玉送来的一封信。

  魏大山看着信,眉头皱起来:“你说这信是不是假的啊?”他看着旁边的师爷询问道。

  前一阵子,他收到了胡远山的求援信,让他准备能容纳一万人的船只,入大江之中,进入东坞河。

  看到这个求援信后,他是马不停蹄的,召集船只,当然他魏河之中也没有那么多船只,不过他已经从旁边的兄弟县,城中,借调船只。看書溂

  也就再过三天的时间,他就准备齐了,这个时候,他就派人入大江,然后入东坞河。

  但是此时苏宝玉又送来一封信,信中明令告诉他,不准他派遣船只,去救援胡远山。

  这让魏大山有些懵了,说白了他就是一个小县令,而且腾格里入驻韩地后,他这个县令可是跪了很多个人,才保下来。

  此后他可谓是小心翼翼,腾格里的人要做什么,他都大力配合,大力支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