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845章 提前备战

第845章 提前备战

  “高都督,本督先去东番(tw)探路;”

  “内陆这边的事,便交给你了。”

  “等胜利了,本督再请高都督喝酒。”

  天统四年二月、泉州港口。

  二月的泉州,天气还是有些微冷的。

  尤其是泉州港,更是海风嘶啸、战旗猎猎。

  一身戎装的定北伯、左军都督刘镇藩,对着同样一身戎装的镇西都督高一功,行了个郑重的捶胸军礼,语气刚毅的说道。

  “督帅放心!”

  “有末将在,内陆这边督帅大可放心。”

  “督帅南征群岛时的一应补给,必然不会有分毫差错!”

  高一功对刘镇藩报以一个捶胸军礼,言之凿凿的保证道。

  过了年之后,朱至澍正式颁布了改革军制、以及新增四位四镇都督的圣旨。

  军制的改革,涉及的内容不少;

  包括驻地、供养、伤残军人安置等等。

  其中最为直观的,便是各军团的名字都大改了一遍。

  将以前的川蜀军团、广西军团、陕西军团等,这种地域味道浓重、让人一看就有些故土难离的名字;

  改成了第一军团、第二军团,这种简单易懂、没什么特色的名字。

  朱至澍也不是没想过改成龙骧、虎贲、神策、天佑这种威武霸气的名字。

  但如果是这样取名的话,那先不说以后军队扩建的问题;

  只是现在,大明的野战军团就已经足足有二十多个了。

  并且,随着国土面积越来越大,以后大概率还是要扩军的。

  那等到三十个、四十个军团的时候;

  哪里去想那么多威武霸气、又适合命名的名字呢?

  甚至这些名字多了;

  到时候朱至澍自己都要记不住哪个是哪个了。

  还不如第一军团、第二军团,这种简单好记、还可以无限往上加的名字好用实在。

  而新增的四镇都督,则分别是:

  镇东都督王成仁、镇南都督刘文秀、镇北都督沐天波、镇西都督高一功。

  加上原有的五军都督;

  大明的都督人数,一跃到了九人之多。

  九位都督各有去处;

  而在泉州这个方向,便集中了刘镇藩和高一功两位。

  天统三年上半年、南疆战事全部结束。

  下半年大明无大战;

  今年朱至澍也没打算开战。

  计划先彻底的休养生息一年半,然后于天统五年、再发起对南洋群岛的战事。

  战事打响计划是在天统五年;

  但对战事的准备,却要早早的便开始了。

  除了各种物资的提起储备之外,还有将士们对战场环境的提前适应。

  按朱至澍‘两路相夹’的战略;

  对南洋群岛的战事,将从丹那布政使司(原柔佛国地界、也就是马来半岛)、以及东番两处共同发起。

  其中丹那布政使司攻苏门岛(后世苏门答腊岛),为西路;

  东番攻吕宋岛、为东路。

  刘镇藩此行,便是先去东番布置、以及适应南洋的气候和环境。

  在他之后,还会陆陆续续有大军被运送至东番,适应南洋的气候和环境。

  和刘镇藩配合的,便是新任的镇西都督高一功。

  而朱至澍用人的习惯,一贯是战场上只能有一个是头。

  再加上在职级设置上,四镇都督就是要较五军都督低一些的。

  所以东番这一路,以左军都督刘镇藩为主、为督帅,掌控全局、主扼前线;

  镇西都督高一功为辅,配合刘镇藩、稳定后方。

  今日,就是两人分别的日子。

  “哈哈哈,好!”

  “那就此别过,胜利后再见!”

  “胜利后再见!”

  道完别后,刘镇藩一扬大氅、转身离去。

  昂首阔步、虎步龙骧的走上了栈桥、登上了等候的战船。

  不一会儿;

  这艘战船便扬帆起锚、脱离了栈桥;

  向着南面东番岛的方向而去。

  “督帅,万胜!”

  直到战舰完全离港、已经只能囫囵的看个大概之后;

  高一功才放下行礼的右手、收回送别的目光,在心中默默的祝福着刘镇藩。

  “回营!”看書喇

  随后,高一功也转身离港、向着来路折返。

  他所负责的东路军,足足有二十万将士呢。

  暂且不说以后的战伤战死;

  单是二十万兵马的吃喝拉撒,就已经是一件令人闻之色变、望而生畏的事情了。

  虽然现在二十万还没到位;

  只有东番岛上有个两万多人、一个师的规模。

  但高一功手上也是一堆事,要赶着回去处理了。

  同样的道别,在南疆金边府也一样在上演着。

  “督帅,末将这就先去了。”

  “等末将功成之日,再来向大帅敬酒!”

  刘文秀右手捶胸,对身前的秦翼明恭敬的行礼道别。

  身拥收复丹那半岛之功绩的刘文秀,顺利的留了下来、参与明年的对南洋群岛战事。

  同时还得以晋封镇南都督。

  虽然比李定国的前军都督还差一筹;

  但比起之前来,已经接近了许多不是?

  刘文秀已经暂时满足了。

  而在这一次对南洋群岛战事中;

  朱至澍让刘文秀任西路军督帅,掌控全局、主扼前线;

  让秦翼明为辅助,留镇南疆、稳固后方。

  这自然是出于锻炼新人的原因。

  秦翼明已经有收复南疆的经验在,不用再历练了。

  借此机会,让刘文秀这种年轻一辈的将帅试试水,可以帮助他快速的成长起来。

  以后大明要用人的地方多着呢;

  这种能独当一面的帅才,要越多越好。

  “呵呵,去吧。”

  “你在南疆也有三年了,本督会的,你也都会。”

  “本督已经没有什么能教你的了。”

  “只希望你能记住陛下对你的恩德;”

  “奋勇杀敌、征服南洋、以报君恩!”

  秦翼明抬手,在比起自己来、还非常年轻的刘文秀的肩膀上拍了拍,意味深长的叮嘱道。

  “大帅放心!”

  “末将必定时刻感念陛下恩德、牢记督帅教诲!”

  “必定拿下南洋群岛,进献于陛下!”

  刘文秀斩钉截铁的答应道。

  虽然按照朱至澍的任命,他才是西路军的督帅。

  但秦翼明对自己有恩,刘文秀心里清清楚楚。

  若不是秦翼明的提携和保荐;

  自己能不能留在南疆、获得继续参战的机会都不一定。

  镇南都督这一职位,就更是不好说了。

  所以刘文秀是感恩于秦翼明的。

  即使陛下的旨意中,自己才是这一次战事的督帅、秦翼明为辅;

  但在私下里,刘文秀依旧称呼秦翼明为督帅。

  没有一朝得志、便忘记了恩人。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