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809章 此后的战略步骤

第809章 此后的战略步骤

  至于为何稳定南疆之后、不是继续往西、去征服南亚次大陆那块宝地;

  而是继续往南、去那片巨大的岛国。

  朱至澍对此是深思熟虑过的。

  一来是因为南亚次大陆面积太大了,比南疆还要大一圈。

  二来是现在南亚次大陆那地方可是乱成了一锅粥。

  除了本土居民外;

  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等,在那里可都有自己的势力。

  现在去触碰南亚次大陆,必然会和这些既得利益的吸血鬼爆发冲突。

  如此,想要将之彻底征服就不容易了;

  估摸着耗费个三五年的时间都算短的。

  而且在征服之后、还不可避免的会遭到这些殖民者的反噬和袭扰;

  烦不胜烦。

  这种情况下,不如先放着这块大蛋糕不理,转头先去吃那片岛国。

  反正这块大蛋糕在那里不会跑;

  那些殖民者一时半会的也吃不完。

  相对南亚次大陆上群雄逐鹿来说;

  那一大片岛国上除了些原始人般的原住民,抵抗力就微乎其微了。

  然后就是那片岛国也是非常适宜耕种的地方;

  将其收入囊中之后;

  再加上南疆、以及内陆地区的耕地;

  大明几十年内都不会有耕地不足的担忧。

  最后就是那片岛国、乃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同时也是大明腹地的重要掩护和屏障。

  这片地方不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那万一和那些西方人交上手,他们不讲武德的派一支舰队从这片群岛中穿过、偷袭大明内陆地区的话,将是巨大的隐患。

  同时世界即将进入海权时代,这块地方的重要性将前所未有的凸显。

  所以朱至澍决定先拿下这一大片的岛国。

  等拿下这片岛国之后;

  再回头去拿南亚次大陆。

  然后再回北方,经略东北、攻占高丽、东瀛;

  再西域;

  再北伐漠北!

  等这些地方全部拿下、大明的基本盘就基本形成了。

  凭借这块基本盘,足以傲立世界之巅了。

  同时,朱至澍预计自己那时候也有五六十岁了;

  到时候再往哪扩张,就到时候再说了。

  原本朱至澍还以为凭借自己穿越者的优势,统一全球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

  但经过这八九年的实践;

  朱至澍已经明白:没那么容易的!

  倒不是说大明支撑不起这种程度的征服战争。

  只要大明本土不内乱,其实大明的战争潜力是非常高的。

  单是经历了靖难之役之后的永乐年间,大明就先后发起了数次巨大的战役;

  包括征服安南的战役、获胜;

  五次远征漠北的战役、获胜;

  郑和七下西洋。

  这一项项巨大的行动的背后,消耗的是海量的人力物力。

  但在这个基础上,还达成了‘永乐盛世’这等丰功伟绩。

  足可见大明内部安定时,战争潜力之深厚!

  更何况如今朱至澍在军事上革新了作战方式;

  科技上革新了生产方式;

  农业上突破了高产粮种、保护了自耕农;

  经济上广开了财源、征收了商税;

  版图上打下了东北、南疆等粮仓。

  如今的大明潜力、远甚于永乐年间。

  但征服世界的战争,看的不只是国家的战争潜力;

  还有战争效率!

  暂且不说攻下和治理是两回事;

  只说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和通信条件,便是扩张的巨大阻碍。

  交通靠走、通信靠吼;

  顶天了靠马、靠船。

  这就大大制约了征服的脚步。

  唯有等蒸汽机车、最好是内燃机车以及无线电报普及之后,征服的速度才能大大的提升。

  所以往根本上说,还是得生产力提升才行。

  若是生产力突破的早;

  或许有生之年,朱至澍能看到大明统一中土神洲(欧亚大陆)。

  若是生产力突破的晚;

  那就看后辈的了。

  走马观花的看了看泰山之后,朱至澍便没再去哪里,直接往京城而返;

  并且于十月底的时候赶回到了良乡离宫。

  回到了良乡离宫之后,朱至澍也没有即刻返回宫中署理政务;

  而是在良乡离宫足足休了一个月的假。

  自穿越过来之后,朱至澍自问大多时候都是勤勤恳恳的;

  所以这个假期,朱至澍休的是心安理得。

  但身为一国之君,哪有真说放下一切政事、全心全意休假的道理?br>
  所以即使在良乡离宫,朱至澍也是有处理政事的;

  只不过较在紫禁城时、要少不少而已。

  其中最紧要的事情,便是召集教育部尚书岳沐辰,商议了在府学这一层级、新旧学堂合并的事情。

  “陛下,新旧学堂合并办学一事;”

  “只要孔家做出表率,想来是不会有很大难度的。”

  “但还有一事,却当真是有很大的难度,需要陛下予以重视的了。”

  岳沐辰坐在椅子上,对朱至澍拱手说道。

  “哦?”

  “正谦(岳沐辰的字)所指为何?不妨明言。”

  听到岳沐辰这么正经的说这事;

  朱至澍也不禁紧张了起来,急忙问道。

  “老师!”

  “可以教授新学的老师,数量很是吃紧啊。”

  “原本各府学新学堂一年招生不过六十,配五六名老师足矣;”

  “但如今将旧学堂也兼并过来后,那学生数量可就翻了几倍了。”

  “相应的,老师的数量需求,也会大增。”

  “这一块,不知道陛下想到没有呢?”

  “对啊!”

  “朕怎么把这块给忘了呢!”

  朱至澍一拍大腿!

  这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间他还真把这事给忘了。

  这也怪朱至澍底子太薄了;

  步子一旦迈的太大,问题就会一个个冒出水面了。

  “这事朕还真的忽略了,要不是正谦提出,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想的起来这事。”

  “如今可如何是好,正正好卡在这节骨眼了啊。”

  “正谦可有何良策?”

  “呵呵,陛下不用过于焦急;”

  “若只是府学层级新旧学合并,那还是供得上的。”

  “只是陛下此后的县学、乡学大计,就得好事多磨、等上一等了。”

  “且臣以为,陛下此前和臣说的那什么师范学院,该着手建设了。”

  看到朱至澍一副火烧眉目的焦急样;

  岳沐辰急忙出声安抚道。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