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90章 电报推广和改革驿站

第790章 电报推广和改革驿站

  早在成都的时候,匠造监机械坊便研制出了发电机。

  而且经过两三年时间的发展,发电机更是已经进化到了第二代。

  不但结构和工艺上更加科学和精湛;

  还发展出了蒸汽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分支。

  同时,在发电机基本堪用的基础上,电力应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其中最为朱至澍所看重的;

  便是堪称跨越时代、改革时代的尖端科技——电报。

  在北京通天津卫、通保定府、通宣化镇三条电报线路陆续投入使用之后;

  对于电报的使用和推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对一些不足之处,也进行了改进。

  所以,电报大规模推广、全面铺开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开展了!

  若是将此前那三条各几百里的电报线路,称之为电报推广的第一阶段的话;

  那接下来的推广,就进入到第二阶段了。

  而这第二阶段;

  推广规模将会比第一阶段更加宏大,也是必然的事情。

  如此,考虑到电力的应用,将是一片前景之广阔、丝毫不亚于蒸汽机的领域;

  而且从长远来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是将电力及其以后的一应应用、全都积压在工部头上的话;

  只怕工部也会不堪重负、从而影响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

  所以朱至澍大手一挥;

  从工部中拆出了一部分精干人士、成立了如今十部之外的第十一个部门——电力和通信部、简称电信部。

  全权负责与电力相关的一切事宜。

  且将历来就有的驿站系统,也划归到了这个部门之下。

  此前的驿站系统;

  因为其内马匹颇多、且承担着传递军情的任务。

  所以都是归属在兵部车驾司的。

  但兵部自己都一堆事情呢;

  主业应该放在军务上、把军务打理好才是正理。

  所以把驿站系统拆出来,归属到电信部,正合适。

  虽然这一次是将电报大规模推广;

  但大明太大了,自然还是会有个先后。

  所以这个第二阶段、暂且定下了三条线路;

  第一条:

  从北京城出发,在此前北京至宣化镇这条线路的基础上继续往北延伸;

  一路经过隶属于陕西布政使司的大同、集宁城(今乌兰察布地区)、云中城(今呼和浩特地区);

  然后连通至隶属于宁夏布政使司的九原城(今包头地区)、朔方城(今巴彦淖尔地区)、银川府。

  总长超过两千里!

  这条电报线路建成之后;

  整个山西北部、河套;

  以及宁夏及部分西域的军情信息,将以前所未有的快速传递至北京城;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条:

  从北京城出发,在此前北京至保定府这条线路的基础上继续往南延伸;

  一路经过隶属于北直隶的保定府、真定府(今河北石家庄地区)、广平府(今河北邯郸地区);

  然后过河南布政使司的开府、郑州、洛阳等地,进入陕西西安;

  最后又从西安继续南延,进入成都!

  总长超过三千五百里。

  这条电报线路建成之后;

  河南地区;

  成都、乃至于整个西南地区;

  西安、及其更西边的西域的情报,都将以前所未有的传递至北京城;

  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条:

  从北京城出发,在此前北京至天津卫这条线路的基础上继续往南延伸;

  一路经过隶属于北直隶的河间府(今河北沧州地区);

  进入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的济南府、兖州府(今山东枣庄地区);

  再进入南直隶应天府、江西布政使司的南昌府;

  广东布政使司的广州府、广西布政使司的南宁府、交州布政使司的交州府;

  最后到达新设立的龙南布政使司的金边府。

  作为三条线路中最长的这条,总长近万里!

  这条电报线路建成之后;

  沿途的山东、南直隶、江西、广东、广西、交州、南疆等地的军情信息;

  亦将以前所未有的快速传递至北京城。

  战略意义之重,比前两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算来:

  虽然单从数量上来看,第二阶段的设定线路,和第一阶段要相持平。

  但是从长度上来说,第一阶段却是渺小至极;

  连给第二阶段提鞋都不配了。

  而虽然电报线路的施工难度不比修路;

  但这三条加起来总长超过一万五千里的电报线路,依旧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朱至澍已经做好了一年只能看到初效、三年才能小成、五年才能大成、十年才能竣工。

  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好饭不怕晚;

  有些事情,是值得等待的。

  ......

  “如此完善,耗费如此之巨的驿站系统;”

  “却只用来服务来往的官员和特急军情,其余时候都是属于闲置状态,这也太过于浪费了。”

  “难怪驿站系统无法维持。”

  “这光出不进、且是大出的生意,肯定无法持续做下去啊!”

  “宪之(电信部尚书史可法的字);”

  “你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养心殿内;

  朱至澍站在一幅巨大的大明地图面前,对着立在身侧的史可法问道。

  这幅巨大的大明地图、制作的极为精湛;

  其上山川河流、高地平原、各布政使司疆界等等各种信息包罗万象、纤毫毕现。

  尤其是那往极东北处延伸、一直延伸到了大洋边的东北界;

  以及那一直往极南处深入、一直深入到了南洋深处的南疆两地。

  更是让这幅大明地图,凭增了数分宏伟。

  “陛下说的是。”看書溂

  新任的电信部尚书史可法一时摸不清朱至澍的具体想法;

  只能简略的回答道。

  降臣有降臣的生存之道;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说少做少。

  多说多错、少说不错嘛。

  而且史可法知道;

  既然朱至澍会让自己做这个电信部尚书;

  且主动和自己说起,这个已经归属于电信部权责范围内的驿站系统的事。

  那就一定有他的目的。

  自己耐心等着便可。

  “那就好;”

  “既然宪之和朕想的一样,那朕就放心了。”

  “朕此番、打算改革一下驿站系统......”

  “啊?”

  “陛下,万万不可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