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83章 帝明钱庄

第783章 帝明钱庄

  要一个国家蓬勃发展,远不是军队强大、物产丰饶就可以的。

  在17世纪中叶;

  这个资本主义已经绽放萌芽、市场经济已经相当繁荣的年代;

  一个国家对金融的掌控和干预能力,也十分的重要。

  这也是朱至澍在登基后不久,便让户部尚书刘之温设立钱监、建立以后的中央银行——帝明钱庄的用意之所在。

  “在陛下的大力支持下,帝明钱庄的推进十分顺利;”

  “如今,已经基本覆盖了每一个府级行政单位。”

  “这些已经建设好的帝明钱庄;”

  “在飞钱(异地存取)、借贷、地方税务结算等领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行商不用再携带着大量沉重的银钱长途跋涉,免去了诸多苦累,以及丢失、被抢窃的风险;”

  “百姓不用再去借高利贷,免去了被奸商恶霸吸血夺产、家破人亡的苦难。”

  “各地的税收也不用再千里迢迢的转运,不但免去了劳民伤财、还大幅度减少了漂没损耗。”

  “帝明钱庄,真乃是一项极好的善政。”

  “陛下圣明。”

  “但在这之后;”

  “除了个别经济繁荣的县级行政单位外,臣认为帝明钱庄的继续推广应当暂缓;”

  “以巩固现有成果为先。”

  “同时,还要在现有已经不少的帝明钱庄的运行上,积极的积累经验、查缺补漏。”

  想到这个不过才正式推行了一年出头的帝明钱庄带给自己的惊喜、带给大明的各项好处;

  刘之温便忍不住的,再一次对朱至澍肃然起敬、诚挚行礼。

  其实‘钱庄’这项事务,古已有之;

  其雏形,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在唐宋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

  所以;

  当朱至澍提出要设立钱监、建大明官家的钱庄——帝明钱庄的时候;

  朝中重臣都不觉得陌生。

  但帝明钱庄要建起来、却并不容易;

  归根结底还是那五个字的祖训:

  不与民争利!

  太祖是真太为百姓考虑了,生怕官府对民间插手太多,便会让百姓们民不聊生。

  殊不知官府不插手、任由民间自由发展,才是对百姓真正的盘剥。

  读了几十年圣贤书才得以上位的官员们,大部分做事还是有底线的;

  大部分的心中,或多或少还是有匡扶社稷、造福苍生的宏愿的。

  但民间拼杀、成长起来的吸血鬼们,可很多都没有这根底线在。

  这些或是掌握着大量土地、或是掌握着大量金钱的‘富产阶级’;

  比官府更加的贪婪;

  盘剥起百姓来,更加的敲骨吸髓。

  来自于后世的朱至澍就是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才在这些年的时间里,先后设置了九监(盐、铁、酒、茶、烟、粮、油、煤、钱)。

  即是为了为中枢赚取财富;

  也是为了保证朝廷对这些国计民生的行业的强大干预能力;

  不至于如此前许多朝代那般,在这些关键领域被民间所裹挟。

  而朝廷对于市场的干预,自然引起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强烈抵触;

  他们抵触的口号的中心点,便是太祖时期定下的那条祖训:

  不与民争利!

  此前;

  那一位位可能出发点和朱至澍不一样、但目的却殊途同归的皇帝,便是在这一祖训上败下阵来;

  以至于大明朝廷一步步的失去了从市场经济上获取财富的能力;

  甚至失去了对市场经济的监控能力。

  落到最后;

  那就是打仗没钱、保障民生没钱。

  然后这些既得利益者还通敌卖国。

  所以,当朱至澍提议要设立钱监、建立帝明钱庄的时候;

  很多大臣虽然支持,但心中却不免有些担忧:

  陛下又要违背祖训、与民争利了;

  民间的反对浪潮,又要此起彼伏了;

  又有一批人要掉脑袋了......

  但唯独没有官员去怀疑过:帝明钱庄会建不起来!

  现在的这位陛下,和此前那些靠着血脉才坐上皇位的皇帝都不一样;

  现在的这位陛下,皇位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现在的这位陛下,当真是一位仁义与残忍的集大成者!

  对百姓仁义之至;

  对有悖于他方略实施的人,残忍之至。

  在这个基础上;

  现在的这位陛下,非常愿意杀人、非常能杀人。

  好在陛下虽然杀了不少人,但却不是滥杀。

  在哪些人该杀、哪些人不该杀这一方面;

  比许多处处彰显仁义的皇帝,都要有原则的多。

  这才使得官员们没有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他们知道:只要不去触碰那些朱至澍划定的线,那他们就是安全的,而且还可以过的很不错。

  事实也证明;

  在又杀了一波人、抄了一波家之后,帝明钱庄顺利的建起来了。

  且对朝廷、对民生、对经济;

  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唯一在这项新政下受到了损失的,就是以前的那些既得利益者。

  “哦?就已经各府都有了吗?”

  “弘正(刘之温的字)的办事效率,没有让朕失望,非常好,哈哈哈......”

  听到帝明钱庄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便已经推广到了各府;

  同时各阶层都从帝明钱庄上获得了便利。

  朱至澍很是欣慰、高兴的大笑道。

  作为主政者,最希望看到的;

  便是自己主导的一项项政策,给这个国家、给千千万万的子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至于你说的、要暂缓帝明钱庄对县级行政区域的推广一事;”

  “朕也深以为然。”

  “和开疆拓土一样,帝明钱庄一事,也是欲速则不达。”

  “其实很多事都是这个道理;”

  “适当的停下来,往往能让后面走的更稳、走的更快。”

  “这事情朕准了,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你是户部尚书,帝明钱庄这档子事,朕全权交给你。”

  “但这可不一定是件好事。”

  “做的好,你也位极人臣了;”

  “做的差,那可是要担责任的哦。”

  “怕不怕啊?弘正。”

  朱至澍侧过身子,看向这位自王府起、便一直站在自己身旁;

  充当自己的左膀右臂、为自己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的肱骨之臣。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