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81章 反哺中原

第781章 反哺中原

  “哐!”

  “卖粮~~~卖粮咯......”

  “各家各户留够定额存粮、超额的拿出来卖给官府;”

  “官府买了这些粮食,保家卫国去咯......”

  “乡亲们有了大钱,给家人扯布做新衣裳去咯......”

  铜锣一遍遍的敲着、保甲长一遍遍的吆喝;

  一担一担金灿灿的稻谷在过秤之后装车,被上面派下来收粮的粮车拉走。

  或是拉到了县衙设立的常平仓里、作为储备用粮;

  或是拉到了军营的库房里、作为军粮;

  甚至还有些被直接拉到了海边,一袋一袋的往高大的海船上装载着。

  等粮食装满了船舱,船只便起锚出港、扬帆起航,往东北方向而去。

  又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之后,一部分靠泊在了山东地界。

  还有一部分则继续往北;

  绕过山东半岛、进入渤海湾,靠泊在了天津卫。

  最后一部分继续往北;

  顺着辽河口上溯、直达沈阳!

  通过以买代征的方式;

  在四月份收获第一季稻的时候,南疆即对内陆地区实现了一定反哺!

  南疆的作用,在这一刻得以体现。

  朱至澍力排众议、顶着来自于各界的巨大压力,强硬的推动远征南疆策略的英明,也在这一刻得以彰显!

  六月初的时候;

  紫禁城里的朱至澍,通过天津卫发来的电报,知晓了南疆粮船北返、支援中原的消息。

  朱至澍很是高兴!

  河南一带,小麦的收割时间本是在每年的五月底至六月初;

  山东一带,小麦的收割时间本是在每年的六月上旬;

  北直隶一带,小麦的收割季节本是在每年的六月中旬上下;

  更北的山西北端、北直隶北端,那收割时间就更晚了。

  但因为气候变冷的原因;

  这些年,这些地区的小麦收割时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

  例如北直隶,现在普遍要等到七月上旬的时候,小麦才勉强成熟、进入收割期。

  这就使得,在这个六月份的时节;

  正是中原这片小麦主产区主粮将熟未熟、青黄不接、百姓饿着肚子等成熟的关键时候。

  若是没有南疆的这批粮食送到;

  那少不得又要从两湖、江浙等地区调拨粮食,先行支援中原地区。

  劳民伤财不说、也调不出多少;

  中原地区依然有不少人要忍饥挨饿、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饥荒。

  因为和中原地区一样,长江以南地区、也经受着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也有一定程度的晚产和减产;

  而且这些地区本就人口稠密,几千万张嘴等着吃饭呢,又能挤出多少去支援中原呢?

  如今,南疆的粮船到了,却是解了燃眉之急!

  虽然到的粮食并没有非常多;

  毕竟南疆新复、一切都要重头建起;

  到目前为止,安置过去的移民也不过就才几十万而已。

  这几十万移民、一季稻的收成;

  总归是有限的。

  就这还是大明海运发达,光2000料(650吨)以上的各种海船、数量就以千计;

  才能利用运量大、波折小的海路,将移民和物资源源不断的安全送达南疆。

  不然,这几十万的移民要是得从广西和云南走陆路的话;

  还没到南疆就得先在路上死一半。

  然后又因为后续的补给跟不上,在南疆再饿死一批。

  但就是这批不算很多的粮食,也足以让中原缺粮的局面大为缓解了。

  毕竟中原地区缺粮只是暂时性的,只要够撑十天半个月就可以;

  撑过这十天半个月,中原地区的主粮,也就进入收割期了。

  只要不是有大的灾害,那中原地区的所产,也足够自给自足。

  且如今四海平靖、吏治清明;

  再也不复此前战火连绵、生灵涂炭,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

  用心耕作的百姓只要缓过来一口气,后面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大明的底蕴,也就能越来越厚、越来越厚!

  但朱至澍在高兴之余,还是往南疆发了一份圣旨。

  圣旨中肯定、表扬了南疆地区,包括藩王、军队、官府在内的一众官员做出的成绩;

  尤其是对此次有余粮支援中原地区、解了中原地区的燃眉之急的主观表现,更是大为赞赏了一番。

  但也再次措辞严厉的画出了底线:不可伤了民生民心、不可激起民怨民乱!看書溂

  南疆的官员、主动的做出了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表扬两句怎么都说不过去;

  不然,地方官员们以后,就再也难有这种主观性和积极性了。

  但又不能表扬太过;

  不然,南疆、乃至于以后其它地区的百姓,就要在地方官员过于积极、积极到畸形的主观性面前,受尽苦难了。

  所以,这个褒奖和训诫的度,一定要把握好。

  但偏偏,它又非常的难以把握。

  朱至澍也只能尽力做到最好。

  “南疆那边的移民不要停下,反倒要加快节奏。”

  “一月份送过去的移民、四月份就有了足以反哺内陆的产出;”

  “那四月份送过去的移民,八月份就应当可以有所产出了。”

  “南疆可真是个好地方啊。”

  “放在那些蛮夷的手上,当真是浪费了。”

  “只是、在加大移民数量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酷暑和疫病。”

  “南疆别的什么都不怕,就这两个最要命。”

  “陛下放心;”

  “南疆移民一事,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未曾有丝毫耽搁;”

  “臣一会回去以后也会加大督促力度,让移民进度更快一些。”

  刘之温(户部尚书)站在朱至澍的身后,躬身说道。

  君臣二人、此刻正站在西直门的城楼之上,看着城门前忙碌的施工场景。

  北直隶的小麦收割时间还没到,所以如今也就是农闲时节。

  朱至澍手上粮食或许没有多少,钱却还是有一些的。

  想着既然是农闲时节、那就不要让百姓们干坐在家中等麦黄;

  出来做点事的同时,自己也给百姓们发发福利。

  所以便征发了一批百姓修路;

  修北京城到宣化镇的水泥路!

  要想富、先修路;

  不论什么时候,修路都是不会错的。

  北伐蒙古这事,现在虽然没计划做,但以后肯定是要做的;

  趁着农闲时节先修上一修,未雨绸缪之余、还能给暂时没啥事做的百姓们发发工钱,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