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59章 年后二三事

第759章 年后二三事

  万事开头难;

  但只要开了这个头,后面就简单多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上了路,终有一天能到达目的地!

  如今还很稚嫩的蒸汽驱动船便是这个道理。

  而且蒸汽驱动,还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那就是变革了大型船舶的动力,从自然风能转为机械能;

  这也就使得,传承了数千年的船体构造,也终于可以得到变革了。

  风帆能带动大型的木船、却带动不了大型的金属船;

  但偏偏金属船才是未来、才是方向。

  所以,随着蒸汽机驱动船只试验的成功,以后的船,就可以彻底的用金属来制造了。

  等大明铁甲舰大成的时候,大洋之中、又还有何人能是大明海军的对手呢?

  这等改变世界格局的巨大成就,朱至澍都觉得自己只是请这些工匠们吃顿饭的话,是对工匠们功绩的侮辱;

  所以在之后,自然是该升官的升官、该赏赐的赏赐;

  皆大欢喜。

  各处忙碌中,朱至澍登基的第一年,也就是开元(黄帝纪元)4368年、公元1651年、天统元年,就这么过去了。

  因为是正式即位的第一年、且又取得了对南疆战事的大胜;

  所以这个新年,必然要大肆庆贺一番。

  好以此来彰显朱至澍即位后的文治武功,佐证其即位乃是顺应天命、人神共愿;

  同时提振军心民心、提升军民的凝聚力。

  除夕那天晚上,朱至澍于紫禁城皇极殿中设宴,宴请士、军、农、工、商各界的优秀人士;

  还举行了焰火表演,让大半个北京城,都欣赏到了一场盛大的、美轮美奂的焰火秀。

  同时,废除‘丁口税’、多子嗣家庭将获得朝廷奖励这两条善政,也在除夕那天正式对外宣布!

  真正让这今年的这个新年,达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效果。

  无论多少的升迁、多少的赏赐,受益的都是小部分人;

  唯有废除‘丁口税’、多子嗣家庭将获得奖励这种针对全民的政策,才能让全民都享受到国家强盛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朱至澍的声望,也在这个新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等十五天的新年休沐假过完之后,沉静了一段时间的大明,又再次忙碌了起来;

  首先是朱至澍计划许久的内阁,终于正式成立。

  朱至澍从文武系统内、选调了一批四品及以下的青壮官员,组成内阁的主体;

  并将直属于自己管理的‘四卫’中的督察院和督军司、划分到了新成立的内阁,交由内阁管理。

  由此,这个新成立的内阁,在充当朱至澍政务上的秘书的职能之外,还具备了监察百官和军队的职能;

  从职责的设立上,便天生的成了文武百官的对立面。

  等新成立的内阁过了磨合期、上了正轨之后,朱至澍还打算将大理寺(相当于后世最高法)也划分到内阁。

  如此一来,后世‘三权分立’中的监察权、审判权,都在内阁;

  内阁对于百官的威慑作用,将更加的强化。

  有内阁这头巨兽在一旁虎视眈眈,文武百官抱团架空皇权的难度将会更高;

  同时,做事也能更有顾忌,吏治能进一步提升。

  内阁之后,便是经过试点后、进一步完善的‘商税’,正式向全天下推广。

  “商税”对朱至澍来说;

  不但是一条巨大的、且将越来越大的财源;

  还是调节贫富差距、改善百姓生活水平、稳定国家基本盘的必行之举。

  但‘商税’可和废除‘丁口税’、对多子嗣家庭发放奖励这两项政策不一样。

  后两项是朝廷给百姓实惠、给百姓们发钱;

  而‘商税’,是朝廷要从历来最是抠门的商家口袋里拿钱。

  两件做法大不一样的事情,引起的民间反应自然大不一样。

  虽然保定府、天津卫、开封府、武昌府四处试点地区已经试点了一年、相当于向天下的商家打过招呼了;

  且此前强推试点的时候,已经杀了一批胆大包天、敢于反抗中枢的人。

  但真等到商税向全天下推广的时候,仍然起了不小的动荡;

  尤其是在商业最为繁荣的江浙地区。

  为此,税务部上下齐动,连尚书史今本人,都带着朱至澍‘便宜行事’的特旨、亲自南下应天府坐镇;

  暗中布置的锦衣卫、巡检司等暴力力量就更多了。

  一时间,刚从南疆大胜、新年、废除‘丁口税’、多子嗣家庭将获得奖励这一件件喜事中冷静下来的大明;

  再一次陷入了人心惶惶、动荡起伏当中。

  这两件大事之外,再就是电报的大规模架设。

  年前电报试验成功之后,朱至澍很快便拍板开始架设电报线网络。

  初步先规划了三条;

  第一条是从北京通往天津卫,链接从海域方向来的信息;

  第二条是从北京通往宣化镇,链接从草原方向来的信息;

  第三条是从北京通往保定府,链接从南部来的信息。

  这三条线路里程都只有三百里左右,都不算远;

  充满了试验的味道。

  这也是因为在这之前,最长的一条电报线便是由瓮山通往紫禁城,不过二十余里的里程;

  如今初步规划三条三百里的线路,也有进一步试验、查缺补漏的用意。

  最后就是对东北和南疆两地的移民了。

  要想彻底的占据一个疆域辽阔地方,光军队攻占是不够的,百姓也得跟上;

  不然大军孤悬、补给全靠本土千里迢迢的送来,必然无法久持。

  南疆是这个道理、东北也是这个道理。

  对东北的移民,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但因为下半年的东北已经很冷了,所以移民只限于辽东、锦州、丹东等比较靠南、比较暖和的地区。

  如今要移民过去的地方,是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些深处东北腹地的区域。

  这些区域都有驻军在,移民的安全不用担心;

  而移民在这里扎下根后,又能反哺军队,使得军队可以就近的获得一定的补给。

  一举两得。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