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44章 战果和战损

第744章 战果和战损

  随着第三分舰队、这支全新的生力军的赶到,混战中的西夷人、彻底的被打没了底气。

  西夷人也有自己的情报系统,知道此时大明国的海军,已经足足拥有数百艘的战舰,知道拼消耗是拼不过大明国的。

  所以才在一开始的时候打的很主动、很疯狂;

  想着一口气先吃掉杜子鹏的这支舰队、给予大明国海军重创先。

  然后在朱清的第二分舰队赶到后,知道已经没有了速胜的机会,所以才萌生了退意。

  却没想到被朱清和杜子鹏识破了意图,并且不顾损失的冲入阵型中、拖着自己进入了混战。

  其实就算被拖入了混战、想跑还是能跑的;

  毕竟大海不像陆地,总是会有路的。

  但偏偏西夷人没有壮士断腕、断尾求生的魄力!

  若是在被拖入混战后逃跑,那不可避免的、会有一部分战舰因为被缠住而无法走脱。

  而西夷人舰队乃是由四个国家联合组成,让谁留下充当被断的这个尾呢?

  他们对统帅命令的执行度,本就远不如明军,这种断尾求生、放弃同胞的事情,哪是说执行就能执行的?

  所以才会混战到至今。

  而如今,傻子都知道已经打不下去了;看書溂

  再不断尾求生、果断的撤退,只怕所有人都要葬身在此处了。

  于是乎,在第三分舰队赶到战场之后,原本还打的有声有色、对大明海军造成了极大杀伤的西夷人海军顿时溃败;

  一艘艘战舰自主脱离战场,从四面八方各个方向径直突围,然后扯满风帆、扬长而去。

  对被大明海军缠住的战舰,再也顾不上了。

  对于那些落水、还在海面上挣扎求生的战友,就更顾不上了救援了。

  只是这时候才想着不顾一切的突围,已经为时已晚;

  在三个分舰队的联合绞杀下,一艘艘战舰被拦截、被追上,然后或是被击沉、或是被俘虏。

  尤其是那艘6000料(1950吨)的盖伦巨舰,更是如同夜空中的萤火虫一般,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十多艘大明战舰将其团团围住,使其根本无法走脱。

  再然后,一群群的海军将士跳帮到这艘巨舰之上,逐层逐层的清剿着其上的残敌,要将这艘巨舰俘虏!

  太阳西斜、晚霞烧红了半边天幕;

  连带着这海面都好像起了火,红彤彤的一大片。

  余晖下,刚才还如火如荼的战场,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

  大型战舰纷纷落帆下锚、原地休整;

  小艇则来回穿梭在这片海域,将一名名落水的将士救起。

  就连尸体,只要是大明海军的,都一具具的打捞起来,带回到了大舰之上,一具都没有落下。

  “此战,我军共计沉没战舰二十九艘;”

  “其中2000料(650吨)战舰十六艘、3000料(975吨)战舰十艘、4000料(1300吨)战舰三艘。”看書喇

  “受损战舰五十一艘;”

  “其中重度战损十一艘、中度战损十八艘、轻度战损二十二艘。”

  “阵亡将士共计......”

  “击沉敌舰五十九艘、俘获敌舰三十七艘,预计有三十艘敌舰突围逃脱;”

  “包括敌舰队旗舰、那艘6000料的盖伦巨舰也被我军俘获。”

  “击毙敌军将士约......俘虏约......”

  救援行动还在进行,但对于战事伤亡以及战果的通报,已经在第三分舰队的旗舰、‘安邦’舰上开始了。

  战争当中,战胜者才有获得战利品的权利;

  所以,作为此战战胜方的大明海军,不但击沉数量巨大、俘获非常可观;

  战损还远远小于西夷人。

  这是因为许多受损的战舰并不会马上沉没,在战斗结束后是可以抢修回来的。

  所以,前期混战的杜子鹏部和朱清部,几乎每一艘战舰都或重或轻的受损;

  但真正沉没的,却只占三分之一左右。

  同时,在战果上会出现击沉比俘获还多的情况,也是这个道理。

  战败的西夷人,可没法对战损的军舰进行修复。

  跑了的还好;

  那些没跑掉的战舰中,很多受创过重,已经修不好了、没有俘获价值的战舰,干脆就直接炸沉了事。

  如此一来,击沉自然就会超过俘获了。

  但就算这般简单处理,俘获的数量也非常的可观;

  甚至超过了自身战沉的战舰的数量!

  尤其是那艘6000料的盖伦巨舰,更是能对大明海军的科技进步,提供巨大的帮助!

  吨位高达6000料的战舰,已经是一件高度复杂、堪称工业集大成者的瑰宝了,可不是多几块木头、少几块木头这么简单。

  此前整个大明、包括郑家都造不出这等吨位的巨舰。

  就连这等吨位的巨舰的图纸,朱至澍都没能得到。

  曾经朱至澍以为登基之后,应该能在应天府或者北京城的府库里,找到宝船的建造图纸;

  却没想到翻遍了整个府库都没有找到。

  如此,大明的造船天花板,就暂时的停留在了4000料这个吨位。

  要想突破这个吨位,投入巨大的研究、费时良久的试验、经年累月的积累,缺一不可;

  倒也有个捷径:

  要就是有个范本可以借鉴学习,如此就可以少走不少的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但西夷人又不是傻子;

  6000料战舰这等镇国之物,怎会对大明出售?

  如今却是有了范本了。

  或许用不了几年,大明也可以自产6000料的战舰了。

  再加上朱至澍对钢铁造船的大力支持,实现弯道超车也是必然的事情。

  短暂落后的大明造船业,很快就能再次赶上西方人;

  再然后,又会将其远远的抛在身后!

  并且,将再也不会让西夷人有赶上的机会!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