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25章 可愿为朕取那要害之地

第725章 可愿为朕取那要害之地

  “臣还是那个答案;”

  “可以打,但可先不打。”

  “只是,陛下为何突然想到要打南疆的那些小国呢?莫非和打下交州一样,也是为了粮食?”

  回过神来的秦翼明,很快便想到了一种可能,询问着朱至澍的想法。

  “正是如此。”

  有些走累了、又想好好的对秦翼明说说自己想法的朱至澍,就近找了块看上去挺顺眼的石头;

  也顾不上什么体面、什么帝皇威仪了,等王和简单的擦拭了一下后,便直接坐了上去,然后才继续说道:

  “不知道卫昆注意到没有,这些年来,大明的气候是越发的有些反常了。”

  “去年,京城一带九月份就开始下初雪了,此前几年也是,九月、十月下初雪的情况不少;”看書喇

  “这反常的气候,不但让去年的秋收出了差池、损失不小;”

  “还必定会带来雪灾、干旱等等灾害,影响今年的收成。”

  “所以,只怕今年,咱们大明、还是没那么好过啊......”

  “哎......”

  朱至澍叹了口气,满是忧国忧民。

  “而咱们大明不好过,那北境的蒙古人能好过吗?”

  “他们要是不好过,那北境,少不得还得再起战火,连锁反应之下,大明的困局也将加剧。”

  “而且,只怕这种困局,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有的时候朕就在想啊:这些年乱民四起、鞑虏入关,虽说有人祸的原因,但天灾的原因,其实一样不小呢。”

  “而外面都在盛传本王乃是神明降世;”

  “但自家事自家知,本王就是个凡夫俗子而已,斗一斗人祸还可以,如何逆转的了这天灾?”

  “呵呵呵......”

  朱至澍自嘲着,沉溺的看着岸边在轻风中起舞的柳枝、看着湖面上清风微荡的涟漪、看着不远处红墙金顶的紫禁城......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动人;

  让朱至澍眷恋无比、割舍不下,愿意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些年来,朕每年都亲自劝课农桑,还设立农业研究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高产粮种、推广先进耕作方式......”

  “朕可以说,在对农业的重视上,朕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在华夏数千年来的数百位帝皇中,也一定是排在前列的了。”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么多年来,西南未发生大的饥荒,也凭借此平定了叛乱、驱逐了鞑虏,不算是辱没了先祖。”

  “陛下圣明仁德、恒古未有!”

  跟随着朱至澍一同坐下的秦翼明急忙起身,对朱至澍拱手行礼,由衷的赞颂道。

  “这乃是朕的本分,如何称得上圣明?”

  “而且,其实在朕看来:能取得这等成绩,除了以上的那些举措之外,关键还在于朕收复了交州、充实了广西。”

  “这两处粮仓,才是朕能领着大明、在这天灾之年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破局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是没有这两处产量稳定的粮仓,朕纵使有千般手段又能如何?”

  “如今,需要新的破局点了。”

  “朕需要管理的版图,新增了中原和江浙,未来还将新增辽东和西域,甚至还要新增蒙古、乃至于更广阔的地区;”

  “而版图的增加,意味着朕需要养活的百姓的增多。”

  “能不能养活这么多的百姓,关键点就在于南境这些莞尔小国。”

  “卫昆,你可明白了?”

  朱至澍摆了摆手,打断了秦翼明的恭维;

  而后认真严肃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若有所思的秦翼明,满怀希冀的问道。

  他说的这些其实很复杂。

  除了粮食、人口、征服、战争这些秦翼明较为熟悉的内容外;

  还涉及到了小冰河时代导致全球变冷和干旱、涉及到了纬度高低导致气候差异,这种这个时代根本就还未出现的自然科学理论。

  而且,地域上来说,所讲的内容也已经超出大明的版图许多许多了;

  还是历来为中原王朝忽视的南疆。

  以这个时代的资讯和信息传播能力,能把大明了解个大概,朱至澍就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能对境外、尤其是南疆的事情还有一定的了解的人,足以称得上是人杰了。

  所以,他不确定秦翼明是否能明白他说的意思。

  毕竟秦翼明,只是个擅长行军作战、排兵布阵的武将而已。

  “臣愚钝,只是有些明白。”

  果然,朱至澍这一通,把秦翼明给说的有点懵了,有些尴尬的回道。

  “陛下的意思,可是说咱们大明,接下来的天灾还是会有不少?”

  “且即便陛下如此圣明、百官尽皆用命,也怕是难以杜绝饥荒等情况的出现,不少百姓依旧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饥寒交困;”

  “甚至在这种情况下,北边已经被咱们打怕了的蒙古人,还会不得已的犯边。”

  “而在陛下看来,安南(yn)、真腊(jpz)、暹罗(tg)、东吁(md),这等南境小国却没那么多的天灾,如同交州一样适宜耕种。”

  “所以陛下想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像交州一样、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br>
  秦翼明想了想,将朱至澍说的话梳理了一下,用自己的话表达了出来。

  “哈哈哈,妙极妙极。”

  “朕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听到秦翼明总结的八九不离十,朱至澍很是开心,击掌而笑。

  这股开心,即是因为自己所说的意思为听众所理解;

  也是因为看到大明有秦翼明这等人杰。

  天时、地利、人和;

  打仗讲究这些,治理国家一样是如此。

  大明的人才越多,朱至澍便越是开心。

  “所以啊,朕可以放着高丽先不打、放着女真余孽先不管;”

  “但却想先把南境给拿下了。”

  “那里,才是接下来大明长治久安的要害之地;”

  “那里,才是朕养活大明如今的亿万百姓、乃至于将来更多的百姓的要害之地;”

  “那里,才是大明不断进取,缔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庞大帝国的要害之地!”

  “卫昆,可愿为朕,取下那处要害之地?!”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