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90章 奉天门

第690章 奉天门

  “开始了......”

  隆隆回响的炮声中,洪承畴抬头望向远处。

  沧桑老态的双眸里,两道精光凝练的几乎肉眼可见。

  这两道精光略过街上稀疏的行人、略过鳞次栉比的青砖绿瓦、略过远处巍峨的北京城墙,直直的看向了最远处;

  其实目光已经为城墙所挡、什么都看不到。

  但洪承畴却仿佛什么都看到了。

  他看到了西南明军的炮火倾泻在北京城的城头、将城墙上的守军压的不敢露头;

  他看到了西南明军的将士走出营寨、开始向北京城发起总攻;

  他看到了那些昨天便已经做好了准备的汉军、蒙古军突然奋起,按照计划开始夺取那几座城门......

  “接下来,轮到咱们了。”

  “此前愧对陛下、未能为大明尽忠,如今,便也算补上了吧......”

  说完,洪承畴轻轻的抽了胯下走马一鞭子;

  走马吃痛之下,驮着洪承畴向着远处朦胧可见的承天门、一马当先的走去。

  身后的范文程、祖大寿、孔有德,以及那三五百精悍非常的护卫紧紧的跟在洪承畴的身后。

  倒颇有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感了。

  一行人沉默无声的走过一条条街巷、一处处路口,离他们的目标——承天门也越来越近;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承天门下。

  “站住,来者何人。”

  离着承天门还有十余步的时候,洪承畴等一行人便被值守的宫禁卫士拦了下来。

  一名身穿黄马褂、看样子是承天门禁卫统领的的大内侍卫来到洪承畴的面前,盘问着洪承畴等人的身份。

  但也就是例行公事。

  洪承畴、范文程、孔有德、祖大寿四人,都是汉臣中最顶尖的那一批,宫中进出不知道多少次了,这些宫禁卫士其实都认识他们,所以言语中还算客气。

  “劳烦将军通报,本官洪承畴及三位大人,有要事求见摄政王。”

  面对这例行的盘问,洪承畴面不改色心不跳,神色如常的应答道。

  大内侍卫和一般的皇宫禁卫可不一样;

  皇宫那么多卫兵,可不是人人都称得上‘大内侍卫’的,真正的大内侍卫数量只有四五百人的定制而已。

  刨去天子近卫这一尊贵身份外,大内侍卫还都是实实在在的有品阶的武官,最低都是正六品;

  而能作为承天门值守的军官,那品阶更是不会低了,所以洪承畴也颇为客气。

  “原来是尚书大人。”

  “这是......?”

  侍卫统领指了指洪承畴和三人身后那三五百精悍的护卫,好奇的问道。

  “无它。”

  “大战又起、城中也不安宁,老夫等人多带些护卫,以保周全而已。”

  洪承畴还是神色如常的回答道。

  “好吧。”

  “那请尚书稍候,末将这就去通传。”

  对于洪承畴这等地位显赫之人,纵使是贵如大内侍卫也不敢轻易得罪;

  况且洪承畴的理由,也说的过去;

  如今的北京城,的确是不太平。

  于是,这名侍卫统领对着洪承畴拱手行了一礼之后,回身便进了城门、向多尔衮通传去了。

  “松一点,有点紧了。”

  “长时间不上阵,身上都长肥膘了,此前合身的战甲,眼下都穿不上了。”

  武英殿中,正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盔甲的多尔衮晃了晃脖子,觉得有些紧。

  武英殿乃是多尔衮平日在宫中办理公务的场所,在福临和木布泰出塞之后,多尔衮便直接搬到了此处居住。

  城外炮声一起,多尔衮惯例要去巡视一番。

  但多尔衮并没有很紧张。

  自从西南明军围城以来,大大小小的试探性攻城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这一次,也很可能如此前一般、无甚出奇。

  “启禀王爷:”

  “兵部尚书洪大人、恭顺王、祖总兵等人在宫门外等候,说有要事要求见王爷。”

  正穿着时,那名侍卫统领跪倒在门外通报。

  “哦?”

  “这时候他们几个人来干什么?”

  多尔衮心中好奇,自言自语道。

  “带他们进来吧。”

  想了一阵子,多尔衮没想出个答案,索性也就不想了,让外面等候的侍卫将洪承畴等人带进来先。

  至于具体有什么事情,一会见了面、自然就知道了。

  在这名侍卫统领前去通传的这段时间里,城外的炮火声已经越来越密集、越来越近;

  近到站在承天门前的洪承畴等人,甚至都感觉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厮杀声和马蹄声了。

  就是不知道这是紧张之下的心理幻觉、还是西南明军的确已经打进城了。

  或许是真的吧,毕竟这时候已经过了约定的攻城时间,那极有可能西南明军已经在内应的接应下打进了城。看書溂

  只是从内外城门到皇城还有段不短的距离,兴许还没打过来而已。

  但这也告诉洪承畴等人:要抓紧时间了!

  “几位大人,这边请!”

  就在等候在承天门外的洪承畴等人都要没了耐心的时候,这名前去通传的侍卫统领终于回来了。

  “好,烦请将军带路。”

  “范大人、孔王爷、祖将军,咱们走吧。”

  洪承畴对那侍卫客气了一句,然后回身对着三人说道。

  只是在说‘祖将军’三字的时候,语气稍微重了那么一丝。

  “你们在此稍候。”

  祖大寿会意的点了点头,回头对在寒风中肃立的那三五百精悍护卫命令道。

  然后便和洪承畴等人一起,跟在侍卫的身后、向承天门的城门洞走去。

  好像这三五百护卫,不是由四人共同的护卫组成、而是他一家的一般。

  事实也正是如此。

  这三五百人,乃是祖大寿从自己的家丁亲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人人都对祖家绝对的忠心,人人都是悍不畏死、勇悍绝伦、战力强劲之辈!

  在宽大的罩袍之下,人人都身穿三层铁甲;

  甚至在罩袍之下,每人还在各自的各式武器之外,额外配备了两支西南独有的燧发手枪!

  为了这一次夺取承天门,城内城外难得的齐心协力、都费尽了心神。

  城内出人、城外出装备!

  而且,就连洪承畴、范文程、孔有德、祖大寿四人宽大华丽的官服袖袋中,也各有两支燧发手枪!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