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84章 子女成长问题

第684章 子女成长问题

  “谁说的?本王就想的到。”

  “那晚被雷声惊醒之后,本王就知道:迟早有一天、本王将坐上北京城中那座太祖和成祖坐过的龙椅”

  朱至澍捉住邱王妃搞怪的纤纤玉手,放在自己的嘴边、轻轻的咬了一口,打趣的说道。

  在其上留下了两排浅浅的牙印。

  “啊...”

  “好咯......”

  “殿下乃是真龙天子、天神下凡,能洞悉幽冥、未卜先知,好了吧?”

  朱至澍的大言不惭、以及在自己玉手上留下的那两排牙印,让邱王妃娇嗔着叫了一声、翻了个白眼;

  但想了一想,又发现无从反驳,只能将外界的传言摘抄过来,拍了下朱至澍的马屁。

  “哈哈哈,虽然不全对,但也差不多是这么回事了。”

  朱至澍开心的大笑起来。

  自己从后世穿越到这个时代,可不和天神下凡差不多一回事吗?

  而说完床上小两口的情话之后,朱至澍说起了正事:

  “你也不要紧张,皇后嘛,除了换个称呼之外,和王妃没什么区别。”

  “你要做的事情,依旧是帮本王打理好后宫,让后宫和睦安宁;”

  “再然后就是关注好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不只是念念(朱平栩的乳名)和福福(朱平楷的乳名),其它的皇子皇女都要看顾起来,尤其是皇子。”

  “身在帝王家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女儿身便也罢了,开开心心的过完这辈子便可;”

  “但男儿身,却一定要担得起重任!”

  说到这里,朱至澍的语气严肃了一些。

  显然,对于日后自己的皇子、乃至于那些藩王的子嗣们的成长,朱至澍看的非常重要。

  “你应该对本王制定的新的藩王分封制度也有所耳闻了。”

  “在本王的计划里,以后本王的儿子、乃至于其它的皇室宗亲,都不能和此前一样只知道混吃等死、荒淫度日;”

  “本王将效仿太祖分封、将皇子们外放就藩,让他们为大明的江山稳定、社稷安康出一份力!”

  “若是哪个皇子担不起这个重任,那就说明承不住皇室这份血脉,便退爵做个普通人吧。”

  “所以,这些皇子的成长和出息,事关大明江山千秋万载的重任、事关他们日后的出路,你一定要多多用心、好生管教。”

  如果说有什么是朱至澍把控不了的,那子女的成长必然是其中一项。

  而且是很严重的一项。

  正如朱至澍所说:

  在他的计划里,以后的皇子,是承担着为大明开疆拓土、戍边为疆的重任的,没有几分真本事,那根本做不来。

  虽然就算是天子家,也不可能人人杰出,人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会有普通平庸之人;

  朱至澍可以容忍普通平庸、平平稳稳过完这一辈子的皇子,偌大的大明,也不会缺这类皇子的一口饭吃;

  但却不希望出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挖大明根基的废物。

  而在此前,这种废物可着实出现过不少。

  所以,对皇子的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

  而朱至澍是没有时间亲自来做这件事情的。

  虽然现在大明已经接近整体安靖了,但大明之外的世界,更大呢!

  登基之后的朱至澍,必然会更加的忙碌。

  所以,便只能把子女教育这项重任,交给自己的贤内助、接下来的大明皇后——邱王妃了。

  “殿下放心,臣妾明白了。”

  “臣妾在稳定后宫、和睦众位姐妹、不让殿下操心忧烦的同时,必当尽心竭力、顾好每一位皇子公主的学业,使其成为对大明江山社稷有用的人才。”

  朱至澍一本正经的说正事,邱王妃便也收起了刚才嬉笑玩闹时的童心,语气认真的回答道。

  “嗯,有爱妃此言,本王就放心了。”

  “不过爱妃也不用太大压力,学业上的事情,主要还是由学校去教导,爱妃只需要多加管教、让孩子们不可懈怠、不可顽劣无度即可。”

  朱至澍拍了拍有些紧张、脸色有些凝重的邱王妃,安抚道。

  “其它臣妾倒是不担心,就是这顽劣无度啊,臣妾当真是有些担忧了。”

  “殿下您是经常在外奔走,没看念念那样。”

  “如今念念啊、可调皮了,是咱们府中其它五个孩子的头呢;”

  “就连时常来府中陪臣妾说说话的那些个大臣夫人们,他们家的孩子,都被念念训的服服帖帖的。”

  “念念自号巾帼大将军,然后还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天天就拿着护卫们给她制作的木头兵器、带着这帮毛孩子在王府中钻进爬出、上蹿下跳,还说是在学您带兵打仗呢。”

  “把整个王府啊,搅的是鸡犬不宁的,一点都没有女孩子的样子。”看書溂

  “臣妾担心啊,等明年开春念念上学堂了,怕是会把学堂的屋顶都掀了......”

  听到朱至澍说担心孩子以后顽劣无度,顿时两朵愁云便浮现在了邱王妃那对柔情似水、如星如月般的双眸中;

  对着朱至澍,便倒起了关于自己的大女儿——吉祥郡主朱平栩的苦水。

  从她抱怨的那些话里来看,这个朱至澍的长女啊,显然是没少让她操心。

  “哈哈哈,这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嘛。”

  “本王驱逐鞑虏、光复大明,靠的是什么?打仗、打仗、还是打仗!”

  “念念才六岁,就已经有此等尚武之气、有这等领导的魄力了,这是坏事吗?当然不是。”

  “窥一斑而知全豹。”

  “由此可见,本王这些年注重培养汉人的尚武之风的努力,成效还是不错的。”

  “就这点,都当浮一白了。”

  “而且,女孩子一定要是娇娇弱弱、对镜花黄的吗?穆桂英、忠贞侯(秦良玉)可不同意这个观点哦。”

  “若是念念日后当真有这能力,又有心打理一块封地的话,那本王也是舍得一块封地的。”

  “咱们大明,多位能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公主也不错嘛,哈哈哈......”

  听到邱王妃对自己的投诉,朱至澍非但没有和她一样愁容满面,反倒是觉得很有意思,哈哈大笑起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