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65章 不想再保守

第665章 不想再保守

  既然是朱至澍所绘制的地图,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公认的各洲名称,所以这名字,自然就是朱至澍自己来取了。

  而且现在所取的这些名字,还将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世人公认的称呼。

  朱至澍将原有的七大洲划分成了六大洲。

  其中亚洲和欧洲合并,统称为:中土神洲!

  这个后世被称为‘世界岛’的核心区域,也将成为未来大明的基本盘,成熟之后将不设诸王分封。

  不毛之地的南极洲名字不变,仍然称为南极洲,反正也是不毛之地,朱至澍能预见到的时间内,南极洲都不会派上用场。

  被大洋四面环绕的大洋洲名字也不变,还是叫做大洋洲。

  非洲则被朱至澍命名为‘赤阳洲’。

  取这名字,自然是因为非洲从南到北都是那般的炎热,其中居民也都是晒的乌黑的黑人的原因了。

  北美洲则是被朱至澍命名为‘东极洲’。

  北美洲在大明的东方,取名为东极洲很合理。

  南美洲被命名为‘绿林洲’。

  这是因为南美洲遍洲都是森林,贴切!

  亚洲、欧洲——中土神洲;

  非洲——赤阳洲;

  北美洲——东极洲;

  南美洲——绿林洲;

  大洋洲和南极洲则不变。

  新的世界陆地划分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简单好记。

  而这幅原本只悬挂在朱至澍书房这等一等一的机要之地的地图,会公之于众的出现在此处,也表明了朱至澍接下来的计划:

  那就是在一统大明之后、着手开始推进海外开拓。

  朱至澍已经三十三岁了,再不抓紧时间可就来不及了。

  这也是朱至澍为什么要将诸王分封到海外去的原因之一:

  若是由中枢统一部署、徐徐蚕食,未免速度太慢;看書溂

  纵使军队将其攻下了,但要完全消化、使其成为大明统治下的熟地、完全认同自己成为大明的一份子,那也需要旷日持久的时间。

  但将亲王分封过去却能加速这个过程。

  分封了之后,那片土地就是藩王自己的了,他们能不用心吗?

  而朱至澍这般跳脱的思维、这宏大深远的计划,也将堂中一干重臣惊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好一阵子都没回过神来。

  “殿下...这...这会不会太快了些啊?”

  半晌,重臣中资历最老的大臣、吏部尚书龙文光,才开口、代表诸位大臣说了第一句话。

  “虽然如今局势已经清晰明朗,殿下光复大明、一统神洲已经指日可待;”

  “但战事绵延、百姓疲惫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虽然不少藩王于此次浩劫中身薨,但例如潞王、桂王等,尚有藩王仍在世,若贸然移藩,怕会再生祸乱呀。”

  “所以稳妥起见,依老臣看,这开拓海外、移藩海外之事,可否暂缓呢?”

  虽然朱至澍并没有明说马上就要开拓海外,但话里的意思,不是明摆着吗?

  攻下北京之后就要登基称帝、之后就要安置以前的那些藩王了。

  如果这时候就要按照海外分封的话,那海外都还没打下来呢,如何分封?

  所以很大概率,登基称帝之后,海外开拓也就要着手开始了。

  在座都是西南最顶尖的那批官员,不论是才智还是对时局的判断,那都是一等一的,自然能从朱至澍的话中得出这些信息。

  而龙文光说完之后,引发了堂中一片议论,随后就是一片点头赞同之声。

  显然,龙文光这番‘稳妥起见’的意见,也是堂中不少官员的心声。

  想来也正常。

  不只是现在,往前数千百年,这些官员都是如此,都是喜欢稳妥起见。

  这种处事态度自然有其好的一面。

  大明代表的汉人国祚能够传承至今、且还将一直传承下去,这份‘稳妥’便功劳不小。

  但也有其保守的一面。

  传承千年的汉人文明,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有更广阔的疆土的,不论是往东还是往西、亦或者是南下北上,都有不少的机会。

  但却止步于后世的大公鸡,这份‘稳妥’,就拖了一定的后腿。

  当然,这是个很复杂、很多因素的事情,单纯说成是保守或者激进导致的,那也未免过于片面了。

  但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朱至澍的到来,已经让大明占尽了先机,朱至澍却是不会再如此保守、再‘稳妥起见’了。

  “嗯,龙大人说的有理。”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嘛,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快刀斩乱麻、破除旧时陈疾烂疴的好时候,不然等各方稳定下来,利益纠葛之下,再想大改就更难了。”

  “战事绵延、百姓疲惫之事诸位大人不用担心,等彻底歼灭满清之后,本王自会合理布置,张弛有度的道理,本王还是懂的;”

  “至于说贸然移藩会再生祸乱一事,那本王就更不担心了。”

  “虽说是本王的血亲,但本王将大明社稷、汉人国祚置于血亲之上,若是与此原则相悖,本王也不是那等下不去刀的迂腐之人!”

  “若是他们这些于国事无半分益、面对反贼和鞑虏都是软脚虾的藩王,偏偏面对本王却能硬气起来、阻拦本王大策施行的话,那本王就送送他们、早些去和那些已薨的血亲们团聚!”

  “不过,龙大人说的也极有道理,的确是老成持重、安邦固国之言,本王记下了,回去之后即会细细思量,想个两全的好法子。”

  “也请龙大人回去之后上个详细的折子来,本王好从中吸取一二。”

  “其它卿家呢?也说说各自的意见吧。”

  朱至澍并没有采纳这代表了不少官员心声的龙文光的意见,但也顾及了龙文光资历老臣的身份,最后圆了回来,安抚了龙文光一番。看書喇

  之后,又有数名重臣对藩王分封制度的改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却再也没有官员说什么‘稳妥起见’、说什么暂缓开拓海外了。

  既然蜀王殿下对龙文光提出的‘稳妥起见、暂缓开拓海外’一议,只是简单的回了句‘回去之后即会细细思量’,那蜀王殿下的态度就已经很明确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