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34章 福临议战

第634章 福临议战

  若是自己没有顽劣的抛下母后、独自来到前军,就不会让母后一个人在中军中,受那些明狗的欺侮吧?

  说不定有自己在,还能凝聚中军的军心,和那些明狗好好的厮杀一番,撑到前军和后军回身救援。

  前军和后军,各还有好几千人呢!

  福临越想越自责,嘴唇都被紧紧咬住的牙齿给咬破了,一行血迹蜿蜒而下。

  木布泰让福临骑马北返,打开了福临的心胸,年纪尚小的福临顿时就有了百般的想法。

  其中之一就是自己亲自领军去前军,为母后开路。

  虽然这个想法被木布泰否决了,但少年心性的福临哪是那么容易屈服的?带着自己的侍卫、偷偷摸摸的便来到了前军。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走,明军就来了。

  且谋划许久、养精蓄锐的明军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势,接连洞穿了中军护卫的数道拦截,成功的袭杀到了中军。

  其他人就算了,连福临的生母、皇太后木布泰现在都生死未知。

  这让身在前军的福临如丧考妣,大急之下让侍卫给自己披甲,要亲自领军回中军去救木布泰。

  好在前军的将领已死相阻、并且图海亲自领军回身去救木布泰,福临这才作罢。

  图海这人也不简单。

  顺治时期历任内秘书院学士、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加太子太保、刑部尚书等职位;

  康熙年间又担任过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汉名都统)、弘文院大学士,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中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有平定察哈尔叛乱、平定吴三桂叛乱等等大功劳。

  是一位文武全能的将帅之才。

  有图海出马,福临心中才稍微安心一些,在前军大营中焦心的等待着好消息的传回。

  “陛下,南边的事情有图海将军亲自去处理、必然不会有差错的,陛下不用担忧。”

  “还请陛下早些准备,等皇太后到了之后,咱们就得再次启程了。”

  “且这一次咱们将轻装简行,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辽东,所以有些不是必要的东西,还请陛下斟酌一二、就不带着了,只要平安回到了盛京,那自然什么都会有。”

  待图海领军走远后,又一位将领跪倒在福临的面前,叩拜说道。

  “嗯?”

  “咱们继续北退?让图海将军一人去解救中军、面对来袭明军?”

  “不能前军尽数启程、去南方迎敌吗?朕没有记错的话,前军大营有五六千人兵马吧?”

  “如今咱们已经知道了明军来袭的消息,且明军还被中军阻了一阵、锐气已丧,咱们这五六千以逸待劳的大军还能怕他们不成?”

  听到将领和自己说的要收拾行装、继续北返辽东的话,福临一愣、惊疑的反问道。

  福临怎么会真就让图海一个人去救自己的母后、救中军呢?图海一共才带了两千人而已。

  虽然在福临看来,大清勇士以一敌百、所向无敌,但两千人要解救随行中军的上万宗亲百官、太监宫女,难度还是太大了;

  所以让图海先去,只是因为大军尽数启程的话速度太慢,需要图海先去稳住局势而已,自己自然会带着前军剩余的将士回援中军、解救被困的臣民。

  “陛下……”

  “前军共有将士五千余人,刨去四散侦察警戒的侦骑、还有图海将军带走的两千余人外,如今大营中尚有近三千人,都是精悍勇猛、百战百胜之士;”

  “且正如陛下所言:明军已经失去了突袭的优势,所以我军自然是不会畏惧来袭的明军的。”

  “但是……”

  将领支支吾吾的,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既然并不畏惧,那又为何要一退再退呢?”

  “前军五千兵马、后军五千兵马,大可以两军相夹、围堵明军;且中军虽然被袭,但必定也有兵马幸存,三者合力之下,区区明军有何惧哉?”

  福临仿佛未能从将领支支吾吾的语气中察觉出什么,只听到了将领说的并不畏惧,继而继续质问道。

  语气中满是对明军的漠视、对大清将士的信心。

  少年心性展露无遗。

  其实从福临的话中能看出,满清现在的帝皇教育还是不错的。

  除了有一腔血勇、毫不畏惧之外;

  作为一个十二岁、久居深宫的半大孩子,竟然知道前军、后军、中军夹击的战法,已经算是难得可贵了。

  但这些难得可贵的品质和学识,终究还是太过于稚嫩,在未长成之前尚不能应运于实际;

  若是等到福临顺利长大成人、这些品质和学识也愈发成熟,很大可能是一位能有一番作为的帝皇。

  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让他本人和这些品质慢慢成长、长大成熟的时间和空间了。

  这也使得他现在的这些话,以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来,是那么的幼稚!

  “但是……”

  “但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很多的突发状况都不是我等可以预知和控制的。”

  “而陛下万金之躯,更是我大清的中流砥柱和未来,岂能让陛下陷于战阵之中?摄政王将陛下提早送回辽东也是此理。”

  “所以还是请陛下早些回返辽东、坐镇盛京,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自然有别的臣子们替陛下分忧。”

  将领但是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勉强可以说的通的理由,说着这些自己心中都没有底气的鬼话。

  一脸纠结的表情,好像便秘了三四天、怎么都拉不出来一般,

  皇上尚且年幼愣头青、加上远离战事不清楚,他能心中没数?

  携带着大破中军的锐气的来袭明军,岂是自己手下这五千已经成惊弓之鸟的将士可以抗衡的?

  就算没有大破中军的优势,两军骑兵将对将、兵对兵,摆开阵势正儿八经的打一场,将领心中都没有必胜的信心。

  这些年来西南明军的进步实在是太快了!

  不只是步兵和大炮,骑兵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吞并了河套地区之后,骑兵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

  不然的话,自己等人怎么会被从繁花似锦的中原赶出来呢?

  可将领自己心里面知道归知道,却不能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啊。

  不然这不是在说自己无能?说不定还会因此惹恼了皇上、落个罪名在自己头上呢。

  所以这名将领只好昧着良心睁眼说瞎话了。

  这一幕,让他想起了以前那些在辽东和自己交手的明军。

  那时候的他们,也是如今天的自己这般、在自己的皇帝面前睁眼说瞎话、哄骗自己的皇帝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