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98章 北伐、史可法点将

第598章 北伐、史可法点将

  多尔衮和木布泰两人在慈宁宫内紧密协作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应天府也是一片繁忙。

  “自崇祯二年(1629年)、贼酋皇太极避宁远、锦州,从大安口入关进犯京师起算,迄今已二十一年矣(清军第一次入关);”

  “二十一年来,山河沦丧、百姓遭殃,枯骨盈廷、人为行尸,盖因金满之祸也;”

  “所幸四天神明有眼、八方志士用命,今金满已日暮西山、危如累卵,正是我大明健儿奋起直追、驱逐鞑奴之时......”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站在校场的点将台上,对着校场中排列齐整的千万将士,大声的诵读着这份由自己亲自起草、送予应天府经朱由崧核准过的北伐檄文。

  没错,应天府决定要北伐了!

  西南对中原地区发起的全面攻势,应天府哪怕是瞎了也能听见;

  哪怕是瞎了还聋了,也能闻着这顺着黄河飘来的硝烟味儿。

  气氛哄抬到位,再加上眼下清军日暮西山、每况日下的局势愈发明显,应天府也就按捺不住了,想趁着西南北伐的时机,自己也蹭一蹭、捞点好处。

  本来已经悟了、就等着朱至澍打下北京后就禅让的朱由崧是不想擅动的;

  谁知道那位未来的皇帝,喜不喜欢自己动来动去的呢?万一自己乱动,打乱了西南北伐的节奏,那自己禅让后的退休生活水平,可就不好说了啊。

  但很多时候,朝堂上的事情、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尤其是在应天府这个军权、财权都不在朱由崧手上的朝廷中。

  哪位做臣子的,能够拒绝的了北伐中原、驱逐鞑虏带来的声名美誉呢?

  以大明现在的局势以及之前受过的屈辱,若真是把这事给办成了、哪怕是稍微出了点力,那都是足可以载入史册、名垂青史的啊!

  和这个比起来,皇帝老子的退休生活过的怎么样,这些大臣们才懒得管呢。

  所以朱由崧不想出兵,下面的大臣们可不答应;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对于这些官宦来说,断了他们声名鹊起、流芳百世的路子,和掘祖坟的仇怨也差不多了。

  就连督师江北的史可法都不答应,一连往应天府送了十几道奏折,道道都是在陈述此时出兵的获胜几率之大、以及要出兵的各种正义性和必然性。

  同时,应天府中的马士英和钱谦益二人也力主出兵。

  三位最重要的大臣都说要出兵,这就由不得朱由崧了。

  然后,就进入到了这场北伐战事的总督之人、是由谁担任的争夺上了。

  一番明争暗抢之后,史可法以常镇江北的优势抢到了这场北伐战事的总督一职;

  而代表了养军作战的钱袋子、江浙富商大户利益的钱谦益,则抢到了监军一职,此时正从应天府,星夜兼程的赶往淮安府;

  至于以往监军都是由太监担任、有损钱谦益名声一事,一心为国、只想着北伐驱逐鞑虏的钱谦益哪里还顾得上这个?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至于马士英,只能退而求其次,抢到了个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虚名了。

  决议定下来了之后,三人便皆大欢喜了。

  仿佛这北伐中原、驱逐鞑虏的千古美名已经落在了头上,自己三人的画像和名字,已经为万万后人所铭记景仰一般。

  只留下朱由崧夙夜忧叹,不知道应天府这冒然的北伐,会不会让自己那堂亲朱至澍不喜,从而影响自己禅让后的待遇。

  洪泽湖刚劲的湖风将校场四周林立的大旗、将领们艳红的披风、史可法大红的官袍撕扯的猎猎作响,颇有一股‘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诵读这份北伐檄文的史可法满面红光、眼神炙热、神情激动,连半尺长的美髯都一跳一跳的,这旺盛的精神气,浑然不像是一位已经四十八岁的老儒生;

  甚至比身后一众即将领军出征的将领们都要饱满、旺盛许多。

  “兴平伯高杰!”

  半晌,冗长的北伐檄文终于在众将士的昏昏欲睡中念完,进入到了点将的环节。

  “末将在!”

  身形魁梧、面如冠玉、着一身山文护胸札甲的高杰大步来到点将台下,对着江北督师史可法单膝跪倒。

  高杰倒是仪表堂堂、生得一副好皮囊,难怪能给李自成戴绿帽子。

  “兴平伯高杰勤勉皇事、忠心为国,麾下五万大军日夜操练、纪律严明、战力不俗;”

  “特拜兴平伯高杰为西路军总兵,领麾下大军攻伐兖州府(今山东枣庄地区)。”

  “望高总兵尽心皇事、扫荡鞑奴、立下盖世功业!”

  说罢,史可法从一旁的随从手中取出任命文书,郑重的交到了高杰的高举的双手之中。

  “祝高总兵旗开得胜、所向披靡......”

  交接完毕后,史可法对着高杰祝贺了一句。

  “东平伯刘泽清!”

  册封完高杰之后,史可法继续点将道。

  “末将在!”

  一身甲胄齐整的刘泽清也快步走到点将台前,对着史可法单膝跪倒。

  “东平伯刘泽清护国有功、忠心耿耿,麾下五万大军南征北战、乃是百战精锐;”

  “特拜东平伯刘泽清为东路军总兵,领麾下大军攻伐青州府(今山东临沂地区)。”

  “望刘总兵尽心皇事、攻城略地、再立奇功!”

  说罢,史可法从一旁的随从手中取出刘泽清的任命文书,郑重的交到了刘泽清的手中。

  “祝刘总兵旌旗所指、万夫莫敌......”

  交接完毕后,史可法同样对刘泽清祝贺了一句。

  再然后,则是对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的册封。

  只是这一次北伐,两人没有捞着领军作战的机会。

  这其中门道挺多,但要细说的话,无非就是应天府不够自信,两镇出去作战了、自然还要留两镇守家;

  而守家的人中,又没有比黄得功更让人放心的了。

  四人中,三人都是伯爵、唯有黄得功是侯爵,这便能看出黄得功所受的恩宠,是要高出其它三人的了。看書溂

  同时,从江北四镇的驻扎地区也看得出来。

  江北四镇中,高杰守徐州、刘泽清守淮安府(今江苏宿迁、淮安、连云港一带)、刘良佐守凤阳府(今安徽宿州、亳州、蚌埠、阜阳一带);

  三人驻守的位置,都是紧紧的挨着为清军所占据的山东。

  唯有黄得功驻守的滁州一带,却是紧紧的挨着应天府,充当应天府的屏障和倚仗。

  不得不说,应天府这些人别的不行,看人的眼光还是挺准的。

  历史上,刘泽清、刘良佐二人在清军南攻之时先后投降,高杰则是被另外一名降将许定国暗算身陨;

  四人中唯有黄得功护着朱由崧力战而死,称得上是铁骨铮铮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