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87章 郑家有了想法

第587章 郑家有了想法

  “奴婢该死!请殿下说回此话!”

  “奴婢卑贱之人,服侍殿下乃是奴婢的职责和本分,哪里当得起殿下这番话,还请殿下收回......”

  但朱至澍的这番有感而言、却没有给王和带来温暖和感动,反倒把他吓得一激灵,跪倒在地上乞求起来。

  太监在外人看来是天子、亲王的近侍,风光无限;

  但在天子、亲王的面前却是卑贱的奴婢,哪里当得起主子的一句感谢?

  几十年服侍主子的经历,王和早就把做奴婢的本分深深的刻在了骨子里,不敢有一丝忤逆和侥幸。

  而且惊惧之下,王和还想到了另一个层面:

  是不是自己对军国之事说的太多、表现的太好,引起了殿下的猜忌?殿下此言其实是在点醒自己?

  想到这里,王和乞求的语气中已经夹带上了一丝的绝望和悲凉,脑海里被崇祯诛杀的魏忠贤、被百官诛杀的十常侍、被唐代宗杀死的李辅国......

  等等这些豪横一时的宦官的凄惨下场在王和的脑海中犹如走马灯一般来回循环、犹如索命的黑白无常一般。

  很快,王和的背后就湿了一片。

  伴君如伴虎。

  “起来吧,没什么事你跪什么。”

  朱至澍瞟了已经带着哭腔的王和一眼,心中有些诧异、但很快也就明白了过来。

  本来还想劝一劝、安抚一下的,后面转念一想,让王和心里有些恐惧也不是件坏事。

  如今王和可是相当于自己的秘书长,不但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日常工作,还兼任管理督察院、督军司、锦衣卫、龙隐卫这四个外界盛传的‘蜀王四卫’,已经算得上是权倾朝野了。

  假以时日,若是自己没看顾好,只怕又会是一个能被写进教科书的宦官干政、内侍殃国的典型例子。

  如此看来,现在偶尔敲打一下,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心中有敬畏、有底线,还是很有必要的。

  “那批前大顺军归顺过来的人在不在反攻之列不用太关注,这等事情,让前线的将领自己安排就好。”

  “只是给刘都督传句话,让他拿下怀庆之后立块碑,也纪念下那场战事;”

  “虽然那时候他们还是大顺军,但打的也是反抗满清侵略的战事、对整个神州战局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称得上民族英雄,应当让他们在历史上也留下名号、吃上几屡后人祭奠的香火。”

  此前朱至澍戏称怀庆之战乃是明末战场上的‘怀庆格勒战役’是有原因的。

  那时候,击败了李自成、入主了北京城的满清如日中天、声势无双,随即兵分两路继续攻城略地;

  其中一路是由多铎领军、南下攻打应天府,取江南之地;

  一路是由阿济格领军、西出攻打陕西,取关中之地。

  而那时候朱至澍才刚来到这方时空、刚刚击退张献忠的围城,新军才刚编练,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而且成都距离应天府数千里之遥,中间还有占据两湖的左良玉阻碍,根本无法救援。

  而应天府的虚弱那是众所周知的,若是战局当真如此发展,只怕应天府连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都撑不过去、繁花似锦的江南将任由满清的铁蹄蹂躏。

  但怀庆战事一起,让清军意识到李自成的威胁较应天府更甚,应该先解决李自成;

  随即,多铎便和阿济格一起,北、东两路夹击李自成。

  然后就是朱至澍背后暗中出手相助、给予李自成大量的物资支援;

  再然后朱至澍直接出兵陕西击败攻击陕西的清军,大顺军大半归附,李自成带着十万精兵西出西域,去西域做他的草头王去了。看書喇

  如此一来,江南才得以保全。

  所以说,张有曾这队兵马,说是江南千万汉人的大恩人也不为过,理应立碑纪念。

  “对了,郑芝龙那边怎么样了?”

  “南海舰队北上远征,郑芝龙这一家子有什么异动吗?”

  说完怀庆府的事情,朱至澍又想起了远在福建的郑芝龙一家子,向王和问道。

  郑家此前一直和西南合作的不错。

  郑家卖战舰给西南、给西南开放北上北海地区的航道、允许西南南下南洋做生意;

  西南则卖钢铁龙骨给郑家、给郑家开放西南的市场、且以台湾为界、台湾以北市场的西南货物售卖权尽数给郑家独家垄断。

  这个合作方式,西南是把郑家当成一个平等的势力对象来对待、甚至是主动对郑家这个大明近海霸主低头了的;

  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是大明治下的一个家族。

  不然哪有大明亲王和大明治下的一个家族还要商量着来、主动妥协的说法,直接灭了就是。

  原本这套合作模式还不错,双方都从这套模式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这个利益不只是金钱方面。

  除了金钱之外,双方的海军实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以西南为例,这不就已经建立起了南海、北海两支舰队了吗?而且有能力进行数百艘船、上万人的大规模远征。

  郑家自然也是如此。

  打造战舰、训练水师等等,都是有钱才好办事。

  两强联手之下,如今已经可以说是独霸大明近海,连此前郑家势力愈发萎缩的南洋地带,如今都能和西洋人分庭抗礼了。

  柔佛(马来西亚)、吕宋(菲律宾)、爪哇(印度尼西亚)以北,以郑家和西南的势力为尊;

  谈马锡(新加坡)以西、爪哇(印度尼西亚)以南,以西洋人实力为尊。

  西洋人里又以英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为主,其中又以荷兰人、英国人为强,西班牙人较弱。

  原本最强的西班牙人已经被荷兰人击败,而曾经豪横一时的荷兰人、也渐渐有了要被英国人赶上的势头。

  按理来说,西南和郑家继续倾力合作、背靠大明这个强横无匹的后台,一同制霸世界海洋都不是难事的;

  只要郑家听话,朱至澍也不会容不下他。

  世界太大了,朱至澍没有信心有生之年能够走完。

  但人都是这样,可以共患难、但却难以同富贵。

  眼看着西南越来越强,只是大明治下臣子中的一员的郑家,开始有了别样的想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