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82章 朔方郡防御事宜

第582章 朔方郡防御事宜

  “一二三诶、加把劲诶,筑好了城池、御鞑虏诶;”

  “四五六欸、莫偷懒诶,筑好了城池、定河套诶;”

  “七八九诶、要坚持诶,筑好了城池、做良民诶......”

  一望无垠、平常数里不见人影的河套草原上,突兀的出现了一个非常之大型的人口聚集地,粗略看去,人声鼎沸的面积足有方圆好几里地;

  这密密麻麻的人丁,就好像此处不是地广人稀的草原,而是中原的某处集市一般。

  而这些人呼喊的号子,更是隔着数里的距离都清晰可闻;

  犹如雨点一般密集起起落落的木夯,震的地面似乎都在响应着这节奏缓缓起伏。

  反倒是河边湿地的水鸟,好像已经适应了这震天的号子和打夯声,旁落无人、悠闲自在的在浅滩中漫步;

  不时的如光影一般飞掠过河面、叼起一条活蹦乱跳的鲜鱼,飞到别处享用去了。

  密集的人口聚集地、整齐划一的号子、雨点般的打夯。看書喇

  此般种种汇集在一起,不用说,自然就是西南筑城的壮观场面了。

  这里是被蜀王殿下命名为朔方城的施工现场。

  筑城的战俘、民工,为民工们提供衣食住行医等生活必须的后勤人员,官方人员,军方人员,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大几万人汇集在此处,为朔方城的拔地而起出人出力。

  西路军的总督刘镇藩也还未返回成都,继续在此处驻守,防范着可能会南下袭扰筑城进度的清军。

  此时刘镇藩正坐镇在离工地不过数里远军营中,和一众将领们探讨着朔方城的防御该如何优化。

  “这里,宝德山山脚处必须要建立一座可以容纳两千人左右的大寨,然后在哈粒哈山、狼山泊口子那里都得筑分寨,起码要能容纳三五百人,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自持能力;”

  “如此一来,乌盖沟这道口子就能扎的住了,敌军休想从此处越过阴山。”

  对照着制作精细的巨幅沙盘,刘镇藩阐述着自己的布防预想。

  “然后就是这里。”

  “这里自古就很有名气了,就叫做韩庆口子,顾名思义,这里是个大口子,阴山北面的敌军南下时,多有走这口子的。”

  “这里要守住的话,也得有座大寨镇守,就放在西德岭山脚这个位置,然后在大圣沟、小红山、东庆口这里筑分寨。”

  “大寨也是要起码两千人的标准、分寨三五百人。”

  “如此一来,韩庆口子也就扎的住了。”

  “只要把乌盖沟和韩庆口子扎住,然后以朔方城为大本营、放个万把人做策应,朔方城及周围百里就安稳无虞,可为永久之基业。”

  “诸位觉得这般布置如何?”

  将两处豁口的布置都说完之后,刘镇藩环顾四周,询问着与会将领的意见。

  刘镇藩已经老了,岁月的侵蚀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常年的戎战、使得五十五岁的他须发已经花白,古铜色的脸上的皱纹、也如同那黄土高原上纵横交割的沟谷一般,密密麻麻;

  唯有那对双眸,依旧凌厉如鹰、坚毅如钢;

  告诉着它人,这人宝刀未老、乃是成都守卫战的首功之臣、乃是如今如日中天的西南的左军都督、未来朱至澍的从龙之臣!

  若是那晚没有刘镇藩首先表态支持朱至澍亲政、并且在之后一如既往的为朱至澍马首是瞻、支持朱至澍,西南如今会是个什么局面,没有人知晓。

  或许就如同历史上一般:

  蜀王朱至澍投井而死、尸首亦为张献忠所刃、弃之于江中任由鱼鳖嘬食;

  巡抚龙文光与总兵刘镇藩投涴花溪而死、尸首无从寻觅;

  然后张献忠又被南下的清军打跑,背上了杀尽四川人的千古骂名。

  刘镇藩的选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但是,他却改变不了光阴的逝去。

  在这个时代,五十五岁已经是高龄了。

  刘镇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只希望有生之年还能为蜀王殿下、为西南、为大明多做点事;

  若是能够看到殿下登基九五、自己也能在太庙享受份香火,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他没有懈怠,并没有因为河套战役已经获胜便马放南山、贪图安逸,而是尽心的筹划着朔方城的防御事宜。

  “都督高见、末将拜服。”

  刘镇藩说完之后,宁夏军团军团长李牧虎首先出声,对着刘镇藩恭维道。

  虽然说李牧虎乃是宁夏军团的军团长,但刘镇藩可是左军都督,不论是军衔还是职级,都要比李牧虎高,而且论资历就更是李牧虎比不了的了。

  所以这迎合上级的场面活,自然要做到位。

  但也不能瞎恭维,刘镇藩的这套方案本身就不错,这才是最根本的。

  不然万一出了篓子,那刘镇藩可能没啥事,毕竟他作为左军都督、不会一直在宁夏,但他李牧虎却是跑不了。

  在可以预测的时间内,他都将长期在宁夏驻守了。

  宁夏可是边塞重地,不比以前在贵州的时候清闲。

  “呵呵,都放轻松些、不要那么拘束。”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都说说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

  “河套地区可是咱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更是中原安定的基石,可不容有一点闪失。”

  “李将军,你也说说,别总是我一个人说嘛,那不是成我的一言堂了?要是让殿下知道就该批评我了,哈哈哈......”

  看到众将都有些拘束、整场下来就自己一个人在讲话,刘镇藩改用轻松的语气说道。

  朱至澍不喜欢西南存在一言堂的现象,一个人不论再聪明,都会有遗漏、有差错的时候,所以提倡凡事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参与制作方案。

  三个臭裨将、顶一个诸葛亮嘛。

  在军中定下参谋的制度,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既然都督点将,那末将就抛砖引玉、唠叨几句了。”

  被刘镇藩亲自点了将的李牧虎起身,对着刘镇藩以及在座的将领们敬了个军礼后,走到沙盘前说道。

  “都督这套以朔方城为大本营、在两处山隘口立大小寨、扎住两处山隘口的战法滴水不漏,可见都督战术眼光之老辣,末将愧不能及、没什么可以补充的;”

  “末将就说说另外两件事情吧。”

  “首先,是兵力方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