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37章 蒙古仆从军

第537章 蒙古仆从军

  这也是必然的事情。

  如今的满清,虽然在和西南的交锋之中次次失利、底蕴不足之下疲态尽显,但其实这时候的满清还是很强大、很有活力的。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满清已经攻克了神州的绝大多数区域,只剩下一些沿海和边陲之地仍然有残余的明军势力在抵抗而已。

  加上不论是燧发枪还是大炮,都是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且相对成熟的武器,朱至澍做的只不过是将其进一步的改进、高质量的量产、推陈出新开创性的战法而已;

  而有了西南的珠玉在前,满清在充满活力的高层的重视之下,也是可以生产出来堪用的燧发枪和火炮的。

  如此,满清整体充满活力、火器也不是太难以获得。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满清的发展,西南这边会受到火器的反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也就是短暂一时的现象而已。

  等跨时代的新式步枪、甚至是更先进的线膛后装步枪大量装备后,清军手中的燧发枪很快又将会彻底落伍。

  有朱至澍在,西南的科技水平的增长速度,注定是其他势力比不上的。

  而西南虽然伤亡近两千人,但战果却更加的辉煌。

  除了实现了拿下郑家庄阵地、打通雁门关通往大同盆地的通道这一战略目标之外,杀伤和俘获也有一万多人。

  其中除了阵地上消灭的清军以外,后期的尾衔追杀也战果显赫,尤其是俘获了七八千的汉军!

  驻守在郑家庄的汉军有一大半被西南这边俘虏了,要不是朔州城和山阴县的清军骑兵及时支援、让追杀的西南明军骑兵不敢过于放肆,只怕俘获能过万。

  蒙古人和满人都有马,跑起来就不好抓。

  但汉人除了将领和亲兵外,大多都是靠两条腿跑路,一旦溃败就是殿后的存在,要是碰上不想收俘虏的,那就是伏尸百里的惨烈景象。

  所幸朱至澍是很喜欢留俘虏的,尤其是汉人俘虏。

  本就是流着同样血脉的同胞,十几年含辛茹苦的养大,就这么杀死多可惜,只要弃暗投明那就是自己人了;

  而且这可都是精壮的汉子、绝佳的劳动力,修直道最好不过了,日后也能为大明的中兴出一份力。

  拿下郑家庄后,第一师没有多耽搁,尤其是本就没怎么上阵的骑兵更是一刻都没有停歇,直接执行纵深穿插的任务。

  其中第一师本部的五千骑兵除了留下一千在郑家庄、驻守这个雁门关出关后的第一个咽喉之地外,其余的三千余骑尽数开拔,往山阴县方向而去;

  而紧接在之后,则是一支规模更大的骑兵开始北上。

  那就是去年山西潞安盆地战事、高平县战斗中被俘虏、然后在朱至澍的‘择三杀一令’下存活的那支‘蒙古仆从军’!

  这支蒙古仆从军一共有两万人。

  本来是被俘虏了三万人的,但其中的一万,已经被朱至澍出于杀鸡儆猴、同时也是偿还南侵罪孽的目的,择三杀一杀掉了。

  虽然名为‘蒙古仆从军’,但自连长以上的军官,都是由汉人担任,军团长名为金戈。

  从名字也能看出:这金戈的祖上,肯定也是一个有着满腔热血的忠贞报国之士,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武将,杀敌报国、护一方桑梓平安。看書溂

  金戈铁马嘛。

  “永忠,这一次你的任务是带五千人先出发、奔袭一百六十里外的右玉县,任务艰巨、一路要多加小心。”

  “若是一时之间拿不下右玉县也不打紧,但是一定要把右玉县和朔州的通道给掐断,不让右玉县和大同的援兵能够支援朔州。”

  金戈点了点地图上右玉县的位置,对着蒲劲松说道。

  “军座放心。”

  “能不能拿下右玉县,末将不敢夸下海口。”

  “但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以性命担保:朔州休想从右玉县方向得到成规模的援军支援!末将必定为围攻朔州的弟兄们,营造出一个无忧的围攻环境。”

  “若是右玉县方向出了纰漏,末将亲自向殿下、向军座请罪!”

  蒲劲松对着金戈行了个捶胸军礼,郑重的保证道。

  “好!殿下果然没有看错你。”

  “你先放心去吧,两天后,会再有五千骑出发支援你,而本座也将亲自去元子堡驻守,彻底切断大同和朔州的联系。”

  金戈赞许道,对于蒲劲松的保证非常的满意。

  右玉县位于朔州以北、娘娘山之后。

  在苦心布防的郑家庄已经被西南明军攻克,山阴县、应县这两条连接大同的通道不稳之后,需要绕道娘娘山的右玉县,便成了朔州连接大同的重要救命通道。

  虽然这条通道较山阴县、应县要远的多,且多为山路、极不好走,但等山阴县、应县失陷后,便将会成为朔州的唯一救命通道。

  危急时刻还有什么好挑的,有总比没有好。

  而且除此之外,右玉县还是大同和朔州通往河套地区东部的东胜卫(今呼和浩特)的重要通道。

  所以西南必然不会放过此处,在打下郑家庄这个关键节点之后,第一时间便派出了军队去奔袭此处。

  执行这个任务的,便是蒙古仆从军。

  再细化的话,便是蒙古仆从军的师长——蒲劲松。

  因在山西战役中有功,蒲劲松由正六品武官、加授广威将军、二阶中校、广西军团第一师第五旅旅长,升任为正五品武官、加授安远将军、三阶上校、蒙古仆从军师长。

  本来按照晋升的顺序,蒲劲松还得先经历一次从五品武官、初授怀远将军、三阶上校、副师长的职级的;

  但一来是蒲劲松功劳大,二来是弟弟蒲劲柏战死沙场,三来西南扩张太猛、有真才实干又忠心耿耿的人才供不应求,如此才被朱至澍破格提拔、连升两级任蒙古仆从军师长。

  且朱至澍还亲自给蒲劲松取了‘永忠’这个字。

  师长已经是中高级军官了,以后抛头露面的场合会有很多,总是大名叫来叫去未免不雅。

  但出生于猎户家庭的蒲劲松哪里有什么字?只能现取了。

  而关于谁来给自己取这个字,这又是个很有讲究的事情了。

  最终蒲劲松上书给朱至澍,请求蜀王殿下亲自为自己取字。

  朱至澍自然是欣然答应。

  其实不只是永忠,朱至澍是取了好几个字、供蒲劲松自己选择的,最后蒲劲松自己选择了‘永忠’,可见蒲劲松对朱至澍、对西南的拳拳赤子之心。

  由一个几乎要累死在矿坑里的猎户之子、成长到现在的正五品武官、加授安远将军、三阶上校、蒙古仆从军师长,说句再造之恩也不为过。

  蒲劲松对于朱至澍、对于西南,自然是无比的忠诚和感恩。

  这一次奔袭右玉县之战,便是蒲劲松自己主动请缨!

  士为知己者死。

  蜀王以隆恩对自己,自己又如何会舍不得这一百多斤肉?

  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以报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