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21章 天命到底是谁?

第521章 天命到底是谁?

  “瓦克达,这次让你去正定府(河北石家庄一带),于公于私,都极为重要。”

  “对咱们大清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安排,如今正定府乃是京师的屏障,重要性如何说之都不为过,你定要将正定府给守好了。”

  “对你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好让人知道,你不比你那七弟满达海差。”

  “你七弟爵至固山贝子,而你身为四哥,却只是镇国将军,其中差距之大,想必你心中也有数;”

  “九月你父亲逝去之时,若不是本王倾力支持,只怕正红、镶红两旗,都将为你七弟所占,而你虽在本王的支持之下承了镶红旗,但威望及实力,均不如你七弟。”

  “如今你七弟领了正红旗、驻守在辽东,与西南的北征军团对峙,那处乃是四战之地,若是经略得当,功劳将是滚滚而来,无需多久,满达海的声望将更上一层楼。”

  “真到了那时候,你这个做哥哥的,也就更加的无地自容了。”

  “所以本王为你争取来驻守正定府的机会,望你能好好把握,做出一番功绩来,切莫让旁人再将你看轻了。”

  “切莫辜负了本王的一片苦心!”

  多尔衮看着跪在堂下、恭敬的听着自己训话的代善四子瓦克达,语重心长的说道。

  代善已经与去年、也就是1648年九月病逝于盛京(沈阳),留下正红、镶红两旗,在经过两个儿子的一番争斗后,各自继承了一旗。

  其中七子满达海继承了正红旗,如今镇守在盛京、辽东一带;

  而实力和爵位都远弱于满达海的四子瓦克达,则在多尔衮的支持下继承了镶红旗。

  当然,多尔衮支持瓦克达也不是出于好心。

  若是代善留下来的正红、镶红两旗都归于满达海,那岂不是又是一个代善?大清中岂不是又会多一个可以和自己掰一掰腕子的山头?

  好不容易熬死了代善的多尔衮,怎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自然要将正红、镶红两旗分开。

  所以,并不是多尔衮多看好瓦克达、和瓦克达关系有多好,不过是瓦克达的身份,正好能实现多尔衮的目的而已。

  而和自己的弟弟闹翻之后,瓦克达在辽东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无处可去之下,被多尔衮招进了关。

  如今,多尔衮便是指派瓦克达去镇守正定府。

  正定府西面正挨着太行山,翻过太行山便是已经处于西南明军的控制下、属于山西布政使司太原盆地的平定州(今山西阳泉市),且此处山势较平缓,称得上是巍峨连绵的太行山中,为数不多的缺口之一。

  所以,原本平平无奇的正定府,此时已经成了抵御西南明军从山西进犯北直隶、乃至于京师的重要屏障,需要一支大军在此处镇守。

  这种要地的镇守将领可不好选。

  除了能力不能差之外,还必须是对自己、对大清忠心耿耿之人,宗室自然是最好。

  所以多尔衮在一番思量后,选择将瓦克达派去正定府镇守。

  说起来,和选择瓦克达继承镶红旗一样,瓦克达也不是镇守正定府的最合适人选。

  身为四哥,却在父亲逝世时争不过自己的七弟;

  而且七弟早早的便是固山贝子的封爵了,而自己却只是个差了三四筹的镇国将军。

  如上,足以看出瓦克达的实力其实很一般。

  但多尔衮也没有办法。

  如今的大清,实在是青黄不接、人才凋敝啊。

  自己父亲努尔哈赤留下来的诸多儿子,在二哥代善、三哥阿拜相继于去年病死,十三哥赖幕布自刎在山西之后,当真是早夭的早夭、内讧死的内讧死、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

  时至今日,活着的便只剩下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的自己、十五子的多铎了。

  而自己的十二哥镇守河南,那是动也不能动。

  虽然多尔衮预估西南不会这么快对河南动手,但预估只是预估,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所以河南,需要十二哥阿济格这个定海神针在;

  而十五弟多铎镇守河套地区,那更是当真一动都不能动。

  如今多尔衮也明白了,西南明军的下一步战略方向,蒙古必定是首选地区。

  大清能够失去蒙古吗?如果实在是非得做个选择的话,多尔衮宁愿放弃河南、放弃山东,都不会放弃蒙古。看書喇

  所以多铎一定要在蒙古坐住了,死死的守住那块区域。

  如此一来,自己这辈就不够用了,那自然要让晚辈开始挑起重担。

  只是晚辈中,成器的也没几个。

  说起来,八哥(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倒是不错,战场上很能打,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但谁让他和自己不是一条心,还总是想着到处串联,意图推翻自己的摄政、还政于福临呢?这么不识趣之下,自己只能送他一程了。

  去年的五月份,豪格不明不白的死于狱中。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哪是什么不明不白?分明就是明明白白。

  结果也是极好。

  豪格一死,那些在朝堂内外敢和自己唱反调的人立马便识大体、安静了许多,就连和自己一样、同为摄政王的济尔哈朗,都在豪格死后变聪明了,老老实实的为自己镇守山东。

  所以豪格乃是死得其所。

  只是如此一来,晚辈中能堪大用的,当真是没几个了啊。

  这个瓦克达,便是多尔衮矮子中拔高个的无奈之举。

  “哎……”

  “这才数年的时间而已,我大清,怎就沦落至此了啊?”

  “难道天命真不在我大清,而在那西南蜀王?”

  “那苍天又为何让我大清打进关中、主政京师呢?难道是苍天一时看错了人,如今是在拨乱反正?”

  “还是说,那蜀王的崛起,才是真正的苍天看错了人,将是昙花一现?”

  “必然是了!”

  “这苍天或许是老糊涂了,这些年总是看错人。”

  “先是那朱由检,然后是那李自成,如今,又看错了那朱至澍!但时间会证明、也会让苍天看清,这天命,会一直是我大清!”

  多尔衮叹了口气后,在心中默默的想到。

  斗志在多尔衮的自我催眠下,重新充盈了多尔衮的心头。

  “十四叔勿忧!”

  “有我瓦克达在,明狗休想越过太行山。”

  “正定府必将成为明狗不可僭越的禁地、必将成为京师坚不可摧的屏障!”

  “十四叔只需在京师看好了即可,切莫听信了那些乱臣贼子的谗言。”

  “北京城乃是我大清辛辛苦苦十数年才打下来的,也是真正的天命之地,如何能轻易放弃?”

  瓦克达听到了多尔衮的那声叹息,却悟不到这声叹息的背后、多尔衮内心的那番挣扎。

  还以为多尔衮是在担心自己守不守得住正定府呢。

  当即便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