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02章 服从大局

第502章 服从大局

  外面流传的都是捕风捉影的谣言,其实真正知道这事详情的人不多。

  当然,作为当事人、而且还是蜀王亲卫统领出身的王成仁是肯定知道的。

  其实他根本就不会被调任去别的地方。

  这四五年来,西南已经培养出了好几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例如在山西的前军都督李定国、在陕西的后军都督冯天纵、在湖北的左军都督刘镇藩等等。

  甚至下面的不少军团长,其实都是帅才的潜力股。

  例如海南军团军团长刘文秀、广西军团军团长袁宗第、贵州军团副军团长高一功等等。

  这既是因为朱至澍上帝视角的优势、可以广罗人才;

  也是因为西南军队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武器和战法带来的强大战斗力,使得将帅们可以降维打击,能力不需要特别强也能独当一面。

  所以西南现在是人才济济、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回去干啥?做门神么?

  蜀王殿下可不会这么亏待自己的身边人。

  而且纵观如今的战局,的确还会有很多地方会有战事,例如蒙古、中原乃至江南都会有。

  但也一定不会少了渤海湾。

  这里往西直接就是满清现在占据的中原和北京城、往北是满清的老巢盛京和建州、往东就是高丽和东瀛。

  四战之地!

  同时也是立功的绝佳之处。

  这么个前途无量的好地方,王成仁才舍不得走呢。

  “纵观全局,能有这里这么多功劳可以捞的地方可不多了,傻子才走呢。”

  “也就是现在没有余力,等抽出精力来就该把安东(今辽宁丹东市)和盖州卫也拿下来,到时候这辽东半岛就尽在我西南手中了。”

  “如此一来,北征军团的编制也就能补齐了,也不至于一直就一个师吊着,将来在辽东这盘大棋中也能多些作为。”

  王成仁憧憬着未来的北征军团在辽东地区大展身手。

  但这事却不是他说了算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打仗某种意义上来说打的就是钱粮。

  西南终究底子还是薄了些,维持一个方向的大战已经是极限了,其它方向最多只能作为策应。

  若是多个方向同时展开大战,以蜀王殿下如此强悍的找钱功夫怕也是养不起的。

  所以,现在西南的主要战略方向还是山西、蒙古一带,连正在饱受摧残的中原都只能先搁置,更何况北征军了。

  “要服从大局。”

  王成仁如此安慰着自己。

  “要服从大局。”

  “仰赖殿下的文治武功、贤明圣德,山西得以归附,万万汉人无不欢欣雀跃。”

  “但这山西可不是光收回来就行了,还多了几百万张吃饭的嘴啊。”

  “而今殿下仁义,不忍心这几百万汉人饿肚子,那咱们这些办事的,不得帮殿下把这事给办好咯?”

  “所以不是本官逼迫你们,实在是大局需要,今年的秋粮每县加三成,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十一月中之前,各县必须尽数上缴完成,若是出了岔子,本使能饶得了各位,同知大人也饶不了各位,山西嗷嗷待哺的百姓们也饶不了各位,都晓得了吧?”

  说完之后,江成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送客的意思很明显了。

  堂中的七八人也很识相,纷纷告退。

  待这七八人都走了之后,江成一改刚才面对这七八名各县来的税吏时的颐指气使,一脸的阴郁和苦闷。

  仿佛外面本就欠着巨债、想着借高利贷一把翻身,结果又输得底裤都没有了,回到家一看,老婆孩子还跟债主跑了一般的苦。

  “大吉大利,顺顺利利的做完这一单。”

  “到时候再往上报个两成的漂没,一多一少的就有个五成了,这亏空差不多也就能补上了。”

  “同知大人啊,您可千万别这时候还整出什么别的幺蛾子来,现在可不比从前,那风声,紧着呢......”

  想到这里,江成感觉头都有些疼了,使劲的锤了自己两下。

  “江成,干什么呢?”

  “这怎么还自己锤上了自己?事情没办妥吗?”

  说曹操、曹操到。

  江成的头疼还没缓过来呢,堂外便传来了荆州府同知荀鸣的声音。

  往日这声音在江成听来那真就是如同天籁之音一般,毕竟知府同知,那可是正五品的官,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能和自己这个从九品的税课司大使说上两句话,那可是给足了自己面子,是自己的荣幸来着。

  但今日这知府同知的声音在江成听来,却如同是索命梵音。

  “哎呀呀荀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怎敢劳烦荀大人亲临,使唤个小厮来招呼一声,下官这不就亲自拜谒您去了吗?”看書喇

  头疼归头疼,不想听到归不想听到。

  知府同知亲至,江成哪里敢怠慢,屁股下面塞了弹簧一般麻溜的起身来到堂外,对着正走进院中的知府同知荀鸣行礼。

  “行了行了,咱俩就别客套了,说正事吧。”

  “今天和下面那些税吏交代的如何了?荆州府的税务一事都是归你这个税课司大使管,可别说这点小事都办不成。”

  “当初你能从举人补选上这个税课司大使,本官可是出了大力的,而且这些年也没少关照你,这点小事你要是办砸了,那可别怪本官不讲情面了!”

  荀鸣没有和江成客套意思,直接便开门见山的说道。

  也不是他不懂得、或者没学会官场上这就该虚与委蛇、绕来绕去的风气和做派,而是事态紧急,他实在是等不及了。

  眼看着这就十月份了,最多再过一个月户部和督察院的审计人员就要来了。

  自己若还是补不足荆州府这十几万石的粮食亏空,别说这知府同知能不能做下去,只怕全家老小都得往成都走一遭,自己的大名,也会登上帝明日报的‘反腐倡廉’版块了。

  所以他心急如焚,急于利用这一次征粮赈济山西的机会狠狠的捞一笔,好补足因为自己造成的亏空。

  而最好办这事的人,便是实际主管一府税务的税课司大使了。

  正好荆州府的税课司大使是在自己照拂下才由举人候补上来的,而且这些年跟着自己可是吃拿了不少,这下该到了他出力的时候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